模糊习得论文-裴如正

模糊习得论文-裴如正

导读:本文包含了模糊习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基于项目学习,模糊标签语,习得方法,使用频率

模糊习得论文文献综述

裴如正[1](2018)在《基于项目学习(PBL)视阈下模糊标签语习得方法构建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模糊标签语是英语本族语者中的一类常用表达,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相对较少。适当使用可改进表达的准确性。以基于项目学习(PBL)理论重项目分类为框架,分析模糊标签语教学途径,旨在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模糊标签语的频率。(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李华伟[2](2018)在《基于礼貌理论的日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模糊语言是日语的显着特征,适当的模糊语言在交际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而这种模糊语言被定义为“模糊限制语”,像日语中的「ね」、「なんか」、「けれど」之类的模糊限制语会被频繁地使用。此研究是以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以及B&L的礼貌理论为框架、考察模糊限制语的弱化和强化功能,从礼貌策略的角度全面验证模糊限制语。进而基于日语母语者道歉场面中面子威胁负担度大小设定学习者自由会话条件,搜集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准自然会话语料,并从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种类,频率,倾向等角度把日语母语者会话数据和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的会话数据进行对比,并探讨影响二者之间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最终验证表明,从B&L礼貌理论中的各个策略以及各自对应的子策略中关于模糊限制语的解析来看,模糊限制语有回避直接表现和断定,缓和语气的弱化功能;另一面方面也有强化观点和态度的强化功能。另外,关于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从种类和频率来看,日语母语者比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的使用种类更加丰富,使用的种类也明显不同,日语母语者使用模糊限制语的频率更高。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状况也与目标达成的难度密切相关。如果给对方带来的面子威胁度低,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数量和种类就会相应降低。相反,如果给对方带来的面子威胁度大,说话者的态度和语气也会有所缓和,因此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种类和数量也会相应的增多。日语母语者和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在道歉行为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和种类有明显的差异,但是随着日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的提高,预测这种差异会逐渐缩小。(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6-01)

李小鹏,詹全旺[3](2018)在《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模糊限制语习得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基于动态系统理论,以4名学生历时1学年的40篇作文为语料,通过使用增长平面轨迹图、移动极值图、移动相关图等研究工具,考察了模糊限制语习得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在1学年的观测期内,4名学生模糊限制语输出的种类和频次总体呈非直线型发展轨迹,且各类模糊限制语发展速度不均衡;因语言磨蚀现象及模糊限制语表达形式的交替使用程度不同,个体模糊限制语输出的频次和种类存在不同发展轨迹;4名学生模糊限制语频次和种类的输出总体发展呈显着相关性,但是个体模糊限制语使用频次和种类的发展并不一直存在支持关系,主要原因表现为模糊限制语在同一文本中的重复使用。(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8年03期)

徐贤佳[4](2017)在《国内近二十年二语习得领域模糊容忍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我国二语习得领域模糊容忍度研究的现状和困境,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知网1996-2016年相关论文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显示,近二十年来,我国在二语习得领域对模糊容忍度问题的研究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且相对集中在"相关性研究"、"教学应用研究"、"现状及差异性研究"叁大类;整体上看,重复性研究偏多,研究视野相对狭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水平略微滞后。该课题今后可采取多视角进行研究,如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个体的模糊容忍过程,开发基础测量工具,将模糊容忍度当作一个因变量,通过协调相关变量从而影响学习者模糊容忍度的方法,在教学上开展更系统和持续的实践干预性研究。(本文来源于《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吴光亭[5](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模糊限制语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大学英语学习者(CCEFLL)在议论语篇和言语行为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类符总量明显少于本族语者(NS),总体频率显着低于后者。在议论语篇中,CCEFLL使用认知副词的频率稍高于NS,而后者使用认知情态助动词、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频率明显高于前者;在言语行为中,CCEFLL使用程度变动语的频率和比例均明显高于NS,但后者使用范围变动语、直接缓和语和间接缓和语的频率和比例均明显高于前者。CCEFLL模糊限制语习得的发展特征较为复杂。首先,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CCEFLL使用模糊限制语的类符总量在增加,但总体频率在减少;其次,CCEFLL使用各类模糊限制语的能力与其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影响CCEFLL习得和得体使用模糊限制语的主要因素有五个,即模糊限制语的复杂属性、中英学术文化差异、汉语负迁移、语言能力和学术写作指导严重缺位。我们认为要解决CCEFLL模糊限制语习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重点做好叁方面工作:提高意识、正确指导和提高语言能力。(本文来源于《当代外语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霍佳漩,夏慧言[6](2014)在《模糊容忍度与二语习得》一文中研究指出模糊容忍度始于心理学的研究,模糊容忍度与二语学习成绩有显着相关性。从心理学角度对模糊容忍度做出界定和测量,回顾国内外模糊容忍度的发展历程发现,当前模糊容忍度与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现状集中在模糊容忍度与二语技能、二语策略和语言焦虑方面,并提出对教学的启示。(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亢黎明[7](2014)在《模糊容忍度与词汇附带习得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是外语学习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有关词汇的研究越来越多。通过阅读附带习得词汇被认为是学习词汇、扩大词汇量的一种新方法。然而,在阅读中附带习得词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且习得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对影响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其中很多研究者认为学习者的模糊容忍度会影响外语学习的效果,却较少有研究者对学习者的模糊容忍度与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进行研究。因此,本文试图探讨阅读中模糊容忍度与词汇附带习得之间以及模糊容忍度与词汇保持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以甘肃省通渭县某中学126名高叁学生为受试对象,主要研究工具包括模糊容忍度测量表和词汇知识测试表。本研究使用的阅读材料附有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的注释,其中有六个生词被选为附带习得的目标词,并要求学生阅读完材料后用英语写个总结。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以下问题:1)模糊容忍度与词汇附带习得之间有没有相关性;2)模糊容忍度与词汇保持效果之间有没有相关性;3)在汉语注释方式组与英语注释方式组,模糊容忍度与词汇附带习得的相关性分别如何;4)在汉语注释方式组与英语注释方式组,模糊容忍度与词汇保持效果的相关性分别如何。本研究将模糊容忍度测量表和词汇知识测试表得出的数据输入SPSS13.0,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皮尔逊相关以及单因素方差进行了深入分析。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模糊容忍度与词汇附带习得之间存在显着性正相关,且高模糊容忍度的受试与低模糊容忍度的受试其词汇附带习得效果有显着差异;2)模糊容忍度与词汇保持效果之间存在显着性正相关,且高模糊容忍度的受试与低模糊容忍度的受试其词汇保持效果有显着差异;3)在汉语注释方式组与英语注释方式组,模糊容忍度与词汇附带习得之间都存在显着性正相关,但英语注释方式组的相关性不如汉语注释方式组显着,且高模糊容忍度的受试与低模糊容忍度的受试在词汇附带习得方面存在显着差异;4)在汉语注释方式组与英语注释方式组,模糊容忍度与词汇保持效果之间都存在显着性正相关,但英语注释方式组的相关性不如汉语注释方式组显着,且高模糊容忍度的受试与低模糊容忍度的受试在词汇保持效果方面有显着差异。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关词汇附带习得的教学建议,应注重因材施教,积极培养改善学习者的模糊容忍度以便外语学习者更好地在阅读中附带习得词汇,将词汇学习效率最大化以提高语言教学水平。尽管如此,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方喻[8](2013)在《关于外国学生的汉语模糊限制语习得考察及教学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汉语中被称作“模糊限制语”的一类词或短语,主要研究留学生对它们的习得情况。模糊限制语指“有意把事情弄得更加模糊或更加不模糊”的词或短语,在前人的研究中,人们关注的是模糊限制语的分类,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很少从二语习得的角度加以关注。可是,正是因为模糊限制语在语义和语用上有丰富的含义和功能,就不能够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将其忽视。因为,缺失了模糊限制语,会造成语言表述不准确,语言表达不恰当,甚至句子自身无法成句,模糊限制语在语言表达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首先对比了中介语语料库和母语语料库中模糊限制语的分布状况,进行了两者的差异化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即使是中高级水平的留学生对汉语中的模糊限制语习得情况与母语中的模糊限制语使用情况仍然差异较大,留学生没有完全掌握使用汉语模糊限制语的规则。其次,我们着重对母语者使用模糊限制语的特点进行总结,我们发现汉语的模糊限制语总体使用规则有二:即基于语法上足句,对模糊限制语的客观型使用;基于主观表达需求的对模糊限制语的主观型使用。进而,我们分析了留学生在这两类使用上存在的偏误,最后根据留学生使用模糊限制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两点教学对策:语块教学和语境教学,语块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模糊限制语的语义理解和形式记忆,语境教学有助于鼓励学生有意识增强对模糊限制语的输出。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引论。讲述选题原因、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相关研究综述。因为“模糊限制语”这一概念在二语习得域并不广为人知,所以第二章首先回顾了人们对“模糊限制语”这一概念的判定和研究方向。主要有四个研究方向:对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特征语义特征的归纳、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研究、对模糊限制语的应用性研究。最后单独重点论述了二语习得领域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和汉语中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第叁章,留学生和汉语母语者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差异性研究。通过语料库的数据分析得出:中介语语料库中模糊限制语的分布和母语语料库中模糊限制语的分布差异较大,因此留学生在习得模糊限制语方面和母语者存在较大差异。最后归纳了各自使用模糊限制语的特点。第四章,在第叁章的基础上对留学生习得模糊限制语的偏误率进行统计,并对偏误进行分类讨论。第五章,根据第叁章和第四章得出的结论制订相应的教学对策,以弥补对外汉语教学中对模糊限制语教学的忽视。第六章,结语。总结了研究的内容和结论。(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3-05-08)

刘桢[9](2012)在《英语新闻听力中附带词汇习得研究——考察焦虑和模糊容忍度对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使用词汇试卷和相关问卷对63名英语专业受试者进行实验,收集关于新闻听力中附带词汇习得效果、模糊容忍度及焦虑程度的情况。将数据整理后,采用单因变量分析法,得到的结果显示模糊容忍度变量的主效应显着,高模糊者附带词汇习得效果显着优于中低容忍度者。另外,两个变量的交互效应显着,通过进一步的简单效应检验显示,当容忍度水平较高时,焦虑程度越低者附带词汇习得效果越好。(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吕晓敏[10](2012)在《论二语习得中模糊容忍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语习得中模糊容忍度是指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不确定性时心理上的容忍程度。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经常会遇到陌生复杂的语言现象,这些现象会造成不同的态度和反应。模糊容忍度对英语学业成绩、语言技能、二语学习认知和情感因素密切相关。相关实证研究表明,模糊(本文来源于《大家》期刊2012年15期)

模糊习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使用模糊语言是日语的显着特征,适当的模糊语言在交际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而这种模糊语言被定义为“模糊限制语”,像日语中的「ね」、「なんか」、「けれど」之类的模糊限制语会被频繁地使用。此研究是以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以及B&L的礼貌理论为框架、考察模糊限制语的弱化和强化功能,从礼貌策略的角度全面验证模糊限制语。进而基于日语母语者道歉场面中面子威胁负担度大小设定学习者自由会话条件,搜集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准自然会话语料,并从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种类,频率,倾向等角度把日语母语者会话数据和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的会话数据进行对比,并探讨影响二者之间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最终验证表明,从B&L礼貌理论中的各个策略以及各自对应的子策略中关于模糊限制语的解析来看,模糊限制语有回避直接表现和断定,缓和语气的弱化功能;另一面方面也有强化观点和态度的强化功能。另外,关于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从种类和频率来看,日语母语者比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的使用种类更加丰富,使用的种类也明显不同,日语母语者使用模糊限制语的频率更高。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状况也与目标达成的难度密切相关。如果给对方带来的面子威胁度低,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数量和种类就会相应降低。相反,如果给对方带来的面子威胁度大,说话者的态度和语气也会有所缓和,因此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种类和数量也会相应的增多。日语母语者和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在道歉行为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和种类有明显的差异,但是随着日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的提高,预测这种差异会逐渐缩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糊习得论文参考文献

[1].裴如正.基于项目学习(PBL)视阈下模糊标签语习得方法构建初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2].李华伟.基于礼貌理论的日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3].李小鹏,詹全旺.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模糊限制语习得过程研究[J].外语教学.2018

[4].徐贤佳.国内近二十年二语习得领域模糊容忍度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

[5].吴光亭.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模糊限制语习得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5

[6].霍佳漩,夏慧言.模糊容忍度与二语习得[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7].亢黎明.模糊容忍度与词汇附带习得的相关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8].方喻.关于外国学生的汉语模糊限制语习得考察及教学对策[D].复旦大学.2013

[9].刘桢.英语新闻听力中附带词汇习得研究——考察焦虑和模糊容忍度对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10].吕晓敏.论二语习得中模糊容忍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大家.2012

标签:;  ;  ;  ;  

模糊习得论文-裴如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