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

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

夏英[1]2015年在《在挣扎中前行:中国近代职业教育课程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职业教育课程难以逾越传统模式成为了改革与发展的“瓶颈”。今天的职业教育课程为何是这样的状态?造成今天“瓶颈”的结果有无历史之源?教育传统是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发展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影响因素,它的潜在性、规约性、排斥性等特点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影响着近代职业教育课程发展,教育传统自身的变革使得这种影响愈加复杂。西方近代职业教育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但是我国最早建立职业学校并非来自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危机下,清政府为了保全自身统治地位而效仿西方的无奈选择。这种被动过程,受制于旧体制下形成的深厚根基及其社会意识形态机制运作的惯性影响,使得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呈现为滞后的状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法形成一种自觉意义上与传统教育相抗衡的力量。爬梳我国近代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技艺教育课程、实业教育课程以及职业教育课程叁个阶段。我国近代职业教育首先从具有高等技术教育特色的洋务学堂开始的,肇始于福州船政学堂。清末统治阶级引入西学课程虽然经历了翻译之学、制器之学、政治之学到技艺之学的认识过程,但在某种程度上仍停留于采取新的课程内容来培养“士”的层面,改革目的是为了弥补空疏陈腐的传统教育内容的不足。因此,在课程组织、教学方式、考试评价等方面,人们仍习惯于科举制度下书院教育模式,重记诵、轻实践,从洋务学堂到维新学堂都难以逾越这种传统。可以说,技艺教育课程阶段表现为外在模仿、内在规顺的特征。甲午战败,日本成为了我国全面推广学校教育的榜样,新学制成为了实施实业教育课程的行动纲领。从壬寅学制到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几任政府一致地将实业教育摆到了“救国”的突出位置,使实业教育课程发展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任。然而课程制度的效仿与改进远离我国社会发展需要,演化为制约人才发展的枷锁:课程管理过于强调集中与统一,牺牲了实业教育自身特性、背离了实业发展逻辑,造成实业学校普通化、实业教育政治化等结局。可以说,实业教育课程阶段表现为思想上挣扎、行动上妥协的特征。经历了移植课程到借鉴学制,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促使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反省。民国时期,西方思想不再向过去那样被抵制,传统思想也不再向过去那样束缚人的心灵。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发展,是民间教育团体与国民政府相互较量的结果,是社会工业化发展需要与教育传统内在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说,职业教育课程阶段表现为挣脱混沌后觉醒、摆脱依赖后自立的特征。我国近代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经历了传统教育解构和现代教育建构的过程,每一段历史时期的课程发展都受到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演绎了复杂的课程发展逻辑。我国近代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存在着叁对主要矛盾:中西矛盾、内外矛盾和上下矛盾;表现出两种发展逻辑的交互影响:学校系统化规约下的课程发展逻辑、社会工业化进程驱动下的课程发展逻辑。以史观今,我们不能忽视来自自身民族文化传统、教育传统的制约性;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新问题、新举措时少些成见,少走弯路。

雷蕾[2]2016年在《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俄国革命家、哲学家、批判家尼·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一个人的历史意义是由其对祖国的贡献来衡量的,而优秀的本质是由是否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来衡量的"。作为俄罗斯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集中体现为"一种社会情感"、"一种行为准则"、"一种大国情怀"和"一种价值导向",这既是对"第叁罗马"思想、"祖国之子"思想的继承发展,同时也从中折射出俄国知识分子和革命导师列宁等人关于爱国主义本质的思想认识。在当代俄罗斯社会,爱国主义被赋予了神圣的国家使命,成为俄罗斯在国家治理层面合法开展价值观整合,维护俄式民主化道路,引领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正如普京所言,"我们找不到像苏联所选择的那样的东西。我认为,我们没必要向遥远的过去寻找这种东西,如果有一种能代替过去不错做法的东西,那就是全俄爱国主义"①。爱国主义是爱国情感的理性自觉,而爱国主义教育是促进个体掌握和获得此种理性自觉的必要途径。回视俄罗斯教育历程,爱国主义教育以其特有的价值规定和教育功能占据了重要的篇幅,是各个时期俄罗斯教育领域不可撼动的组成部分。特别在苏联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高度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滋养着苏联人民的社会生活,其传递的思想理念影响着一代代苏维埃人民的精神世界。时至今日,虽然国家体制已经发生变革,社会结构也已发生转型,但爱国主义教育所具有的强大思想力量和精神指向仍然焕发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在今日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所追求的价值观念是容纳社会多样价值观、多种政治思想和多元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在新的历史阶段,俄罗斯选择以爱国主义教育带动俄罗斯现代德育体系的全面复兴,并以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势回归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突破口,符合俄罗斯重建"社会统一的价值观和思想倾向"的道路选择,是俄罗斯追求"历史同脉性"、"民族继承性"和"文化兼容性"融合式发展道路的战略决策。我国与俄罗斯在历史上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虽然在"特殊时期"经历过学术交流停滞,但正如朱小蔓教授曾经说过:"如果秉持多元的文化认同观和科学客观的态度,我们就不能、也不应该遗忘俄罗斯"②。当前,中俄两国都处于社会转型期,在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俄罗斯近些年在爱国主义教育领域所进行的探索与建设,所形成的理念与方法,是能够与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以及我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角对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进行较为客观、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力图解决两个层面的基本问题:在理论层面,追溯俄罗斯爱国主义的历史文化根源,辨析"俄罗斯新思想"与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关系,深入剖析俄罗斯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价值,破解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在实践层面,全景式、整体式呈现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对其现实经验与局限性进行客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凝练我国在爱国主义教育领域应当给予的现实回应。正文总共包括五章。第一章主要研究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释义,集中破解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一方面,重点阐释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并对作为俄罗斯爱国主义思想溯源的"第叁罗马思想"、"祖国之子思想"、"19世纪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思想"、"列宁的爱国主义思想"进行追溯与分析,探寻爱国主义的民族文化基因,寻找爱国主义教育何以在当下承担国家重任的民族根源;另一方面,在当代俄罗斯德育体系框架下,阐释了其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精神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内在关系。第二章主要研究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势回归。以历史为主线,结合俄罗斯不同历史阶段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重点研究基辅罗斯时期、沙皇时期、苏联时期的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与本质诉求。以现实为基础,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层面剖析爱国主义教育复归的社会背景,客观分析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回归的社会思潮,寻找爱国主义教育何以在当下承担国家重任的现实根源,探寻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构建的社会成因。以政策为参照,通过系统分析俄罗斯四部爱国主义教育国家纲要的目标任务、现实合力和配套资源等具体问题,透视国家层面对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的政策支持,从本质上把握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叁章主要研究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理论借鉴及现实主体。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复归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那么,从现实俄罗斯社会审视爱国主义教育,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或思想基础在何处?我们认为,普京提出的"俄罗斯新思想"恰是为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本部分重点辨析"俄罗斯新思想"与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借鉴,其中包括"个体中心取向教育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集体主义教育理论"。同时,本部分还从核心教育主体、战略导向主体、地区监督主体、地区执行主体、社会教育主体、宗教文化主体、校园文化主体层面,阐释了作为"全社会工程"爱国主义教育的"纵向联动、横向协作"立体式教育格局。第四章主要研究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课程设置及实践模式。本部分重点阐释了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基本民族价值观念教育"、"国家历史与宗教文化教育"、"军事强国意识教育"和"民族宽容意识教育"。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俄罗斯大中小学以人文社会科学类显性课程为主的课程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分别对小学阶段"周围世界"、初高中阶段"社会知识"、大学阶段"人文、社会和经济类课程"的授课目标、内容、形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立足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属性,总结了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叁类重要实践教育模式,即"国家历史文化"认知模式"、"军事强国意识"激发模式和"公民爱国行动"践行模式。第五章重点围绕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理性思考。从问题反思角度,客观分析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经验,同时对俄罗斯爱国主义自身具有的狭隘性,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迟滞和发展不均衡等存在问题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以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为参照,立足我国社会,提出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教育永恒性,牢固树立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教育促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认识,以及努力探索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代中国社会时代进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建设和社会合力构建的理性回应。

卢双盈[3]2004年在《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得到长足发展。本文旨在以这一时期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线索为经,以重大事件和遇到的主要问题为纬,比较系统地对20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取得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力求在较宏观的层次对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为职业教育今后的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运用文献法、历史法、实证法,结合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亲身实际经历,力求做到线索清楚,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尽可能勾勒出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面貌,反映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本文认为,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促进职业生涯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必要的教育环节,其发展主要来自于社会的需求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双向拉动。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合理的教育体制是其长期发展的依据,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其明确追求的培养目标,课程开发是其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载体,教学模式集中体现其丰富的特色,职业道德教育是其培养职业人才的基础,师资队伍是其改革与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终身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发展主流。本文将职业教育的发展置于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特别在论述职业教育与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和人口关系,以及提出并分析一系列职业教育问题方面力求有所创新。文中还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要通过推行义务职业教育渐次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壮大在于独立地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序列;好的职业教育应该是发展和培养人的个性,丰富人成长的实践经验,以职业活动为载体实现人多方面和谐的发展等。

夏燕靖[4]2006年在《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为探讨对象,将视野聚焦于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6年间,主要选择四十余所较具代表性院校的课程结构进行分析论证,力图揭示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存在的百衲衣式课程结构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课与课之间是碎片连缀,课程设置多为拼凑与堆砌,看不出贯穿其中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原则。由此,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远离、甚至背离培养目标,出现课程教学目的不明、课程定位模糊、课程编制混乱的现象。全文由引言、正文四个章节、结论和附录及参考文献组成。引言,着重就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关键词界定、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努力目标进行综述,阐明的研究意义是以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依据当代教育理念提出的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主要在于对课程问题重新认识的主张,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出现的诸多问题,直接切入到具体的课程结构案例当中加以论述,以期挖掘问题的本质。进而从探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百衲衣式课程结构不合理因素出发,厘清课程结构与培养目标、课程的教学目的,以及课程设置等诸方面问题的内外在联系,最终在全而发展观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理论上阐释清楚由培养目标到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系列课程的展现问题,以达到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目的,保证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章,围绕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论述,主要从追溯历史的角度,说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从孕育之初直至当代,一条错综复杂的教育之路绵延百年而持续至今。这不仅是形成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形态复杂多变的历史原因,而且是造成问题积重难返的结症所在。因而,要认识问题、揭示问题,尤其是要剖析问题,就必须从追溯、梳理其源头着手,从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把握早期图案教育的课程形态、工艺美术教育的课程特点和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变迁的基本规律,特别是从各类设计教育同质异构的课程变化中进行探究,以此作为论述问题的基本条件和事实依据。第二章,围绕百衲衣式课程结构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主要涉及叁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出课程序列结构本末倒置的问题,即表现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序列紊乱,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比例失调。这一问题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缺乏相应的课程目标层级性的要求,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出现序列颠倒,表现为课程课目、课程内容难以看出先行、平行和后行的序列关系。又比如,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配置,由于有一种习惯性的“主副课”思维观念作祟,同样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形成两类课程的设计比例严重失调,进而在课程设置上,又是一种序列结构上的本末倒置,表现为技艺课程不仅课目繁多又庞杂,而且课时比重过大;综合课程无论是课目还是课时却少之又少,导致课程知识结构序列的严重倾斜。二是指出课程基本结构支离破碎的问题,即表现为课程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互割裂、课程的逻辑顺序与要素组合缺乏衔接。比如,不少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出现课程教学目的模糊、课程头绪过多、课程内容太乱、功能无从把握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对课程结构不甚理解所导致的结果。尤其是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与市场密切相连,所面临的新知识、新技术、新领域、新问题,较之其他长线学科专业而言,要具体得多、敏感得多,可以说变化不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再加之,艺术设计教育界长期存在着对课程结构的模糊认识,一味强调专业的个性化特征,致使多数院校是根据自身教学资源设课或设计课程,这就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多停留在封闭的自循环系统之内,出现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严重脱离实际需要、脱离学科前沿,甚至是低水平重复,反映出来的便是课程的基本结构支离破碎。叁是指出课程类型结构模糊不清的问题,即表现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划分不明、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性质难辨。比如,不少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只注重罗列各种各样的课程课目,而忽视对课程课目的分类说明,以及对学生选择课程的目标指导。尤其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设置,始终处于划分不明模棱两可的状态;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相互作用,不仅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视,就是在各个院校制订的教学计划或课程大纲中也存在着两类课程性质难辨的问题。第叁章,围绕形成课程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进行阐述,这是对上述提出叁个方面问题进行的原因剖析,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历史、现实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所致。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早期设计教育的最初形成来源于叁个方面:一是脱胎于清末民初的新式美术教育;二是直接师承手工艺作坊的师徒制传授教育;叁是以日、德等国早期设计教育为主的国外混合教育体系的移植。这样,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延续至今的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都只有纵向的历史关系,即大多局限在美术教育、手工艺教育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专业技能训练,也都是垂直关系的传授。致使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被定位在以技艺传授为主的教学体系之上,从根本上忽视了设计与社会、设计与人文、设计与科技,乃至与其他多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况且,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是在经历了由早期图案教育、新中国工艺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的不断变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也使得教育本身始终处于变化不定的状态,以致影响了课程结构的有序建立。从现实角度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工艺美术专业设置受到两次大的发展机遇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在艺术院校、师范院校和工科院校中迅速发展起一批工艺美术本专科院校,呈现出加速培养工艺美术设计人才的发展态势:再一次就是在1999年,伴随着我国高校的全面扩招,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呈现超速发展之势,不仅专业设置数较上世纪80年代初有成百倍的增长,而且院校也扩大到理科院校、农林院校、经济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然而,在这两次较大的急速发展的过程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新旧并存的教育教学问题,又因诸多的现实原因,非但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和调整,反而迭加并产生出新的问题,各种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和尖锐。二是上世纪90年代末,在进行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由于推行和转变过程的时间苍促,以及诸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导致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未能及时跟进,造成课程结构等一系列教学应对措施的缺位。并且,这种缺位在其后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进,不良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以至于在《专业目录》颁布实施后的九年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调整与改革仍处于徘徊不前的状况。从体制角度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单一对口的课程结构,集中体现的是课程设置均严格按照国家拟订的相关计划执行。因此,出现的一系列课程问题便是计划经济体制所特有的问题,即单一对口的专业课程结构和相应僵化的计划体制,不利于高校为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培养多种规格和类型的人才。同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在高校教育体制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大特点,便是讲求学校自主办学效益的尽快提高。但在此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市场化”的经济利益思想作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课程观。这一课程观影响所及便是最大化的功利性教学目标的出现,很快这一观念便波及到整个教育领域。然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没有捷径可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也不可能采取搞样板工程的方式追求速成的效果,任何盲动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这样,在新体制秩序尚未健全的过程中,由于各方利益未能得到应有的平衡,必然出现教育的过度竞争,折射出教育效益功能的异常放大,出现了盲目攀比和求全发展,进而导致形成急功近利的教育观,直接影响着我国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典型的现象,便是课程功利性非常突出,弱化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要求。第四章,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进行论证,主要列举有叁项基本原则,即培养目标是课程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通识教育是课程结构的重要基础。通过阐述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是表明课程结构的设计,一方面是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它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始终居于核心的地位,并通过促进课程的现代化,使之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课程作为人类文化演进的机制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传递、传播和创新的功能。因而,课程结构设计不仅是关系到教育改革能否推进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能否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问题。结论,归纳为五点建设性意见:一是指出合理设计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二是指出根据不同类型院校,确立符合各自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设计原则,是艺术设计教育呈现多样性与合理性发展的关键;叁是指出完善课程结构设计,应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密切各阶段和各层次课程的衔接,兼顾各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以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建设,迫切需要融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以促进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五是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原则进行论证,主要确立了课程结构设计的叁项基本原则。

李树陈[5]2016年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解决公共职业教育问题、满足公共教育利益为目的。从政治学视角来分析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规律,是公共政策研究方法及其内容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运用和拓展,能够提高政策形成的科学性,提升政策执行的实效性,满足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服务于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大局。职业教育在我国当下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职责和使命。在国家不断突出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顶层设计框架下,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政策环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经费不足、技术技能人才未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认同等。在国家“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如何克服存在的问题,调动政府、市场、企业、行业、学校、民众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利益共享,形成办好职业教育的合力和持久动力,实现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现代化,成为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公共政策涉及到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调整与分配。职业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牵涉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益分配,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职业教育政策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密切相关,影响到我国政治稳定、经济转型、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它是助推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对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需要对有关概念进行明晰界定。对治理、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利益相关者理论、国家治理体系和职业教育政策及其体系等概念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为研究职业教育政策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出台的各种职业教育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对国家整体治理体系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今后更好地处理好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共生互动有着非常好的参考和借鉴。全球治理视野下,各国更加注重公共政策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到经济发展、产业调整、人力资本投入、国家繁荣稳定等多方面。国际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普及职业教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所提倡的政策对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推动和借鉴作用。尤其是促使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全球职业教育治理协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立足本国实际,紧密对接国际人才需求变化的动向成为诸多发展中国家的优先选择。纵观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的历程,它们在推进本国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都密切注意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变革,尤其是非常注重发挥职业教育在整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德国尽管在国情、文化传统等方面与中国有很大差异性,但职业政策制定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规律对中国依然有用且相通,即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好作用,转变职能,为职业教育发展创设好外部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增进办学活力,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全社会破除既有的各种歧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营造好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氛围和环境。这些都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即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构建开放的运行体系、进行跨界性研究、进行国际化合作等,这些都成为新时期立足我国实际制定正确职教政策的必要参照。目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转型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育发展也呈现出补齐职业教育薄弱环节、解决好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多元化成才成长、顺应全民终身学习时代要求等特点。这种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更加凸显,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更加突出。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宏观思考,进行法律制度构建、机制体制政策层面上的战略安排,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来满足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巨大需求。与之同时,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也要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促进政治稳定的重要途径、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新四化”布局的重要支撑、促进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国际组织、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围绕着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方面的进一步思考,如进一步细化顶层理性设计,包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更加体现职业教育公益性、促进社会公平,坚持依法治教等方面,尤其是对《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提出建议;进一步改善政府宏观管理作用,包括明晰各级政府职业教育职能分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其中对营造全社会尊重技术技能型人才尊重的文化和氛围、弘扬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功能,包括调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性、拓展行业组织功能、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对如何进一步调动起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提出了思考。综上所述,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能够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刘花弟[6]2016年在《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经历了手工教育与工艺教育、图案教育孕育,从实用美术、商业美术发展而来,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从装潢美术、平面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等教育形态演绎,不断探索、发展与完善,现成为我国设计教育领域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成果最大的教育类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给新时期我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提供了宽广平台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转型挑战。本文旨在对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进行研究,重点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客观的梳理和分析,分别从专业名称的演变与平面设计学科的转型来论述平面设计的不同形态演绎,对装潢美术专业、平面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各个形态的相关情景进行了论述。其次通过对学科目录、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等的解读,论述了平面设计学科的教学体制与教学改革发展的情景和状态;再者通过对平面设计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及课题设计的探讨,进一步论述了平面设计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研究;对教学内容发展的描述探讨了课程设置的变异与结构的改写;对代表性院校与不同类型院校教学特质的分析、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模式与样态以及国外教学的引进与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释与论证。并基于“问题意识”对平面设计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性归纳,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对现代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的相关范畴的研究,并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研究思路获得一种对现代平面设计教育较为宏观的把握,对丰富和完善现代中国设计教育体系有着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从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当代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及其相关设计专业皆具有指导意义,丰富了专业教育内容并能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提供启示。

施旭英[7]2016年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教育事业是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起步并不断发展起来的。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思想为主线,探讨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思想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脉络,建构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以期对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借鉴作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着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社会各界深思的同时,更是对我国长期以来教育问题的诘问。中国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究其原因,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还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针对中国教育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叁个层面展开研究。第一,从宏观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思想始终在指导着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国教育实践过程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思想,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思想、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思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都是对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从中观层面看,人类社会实践是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当今时代,教育与经济、科技等社会实践联系越来越紧密,教育与整个社会实践相结合具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教育通过与生产劳动结合、与革命实践结合、与科学研究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社会文明和人的发展。第叁,从微观层面看,教育作为一种根据社会需要提高人的身心素质发展的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学途径实现的。个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在理论知识教学和教学实践结合过程中实现的。针对新时期中国教育的时代使命和现实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研究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以及在教育改革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不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发展上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当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教育思想、指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裴祥静[8]2014年在《中职示范校校长办学理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建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的形势下,如何提高示范校的办学水平,成为当前示范校建设工作的热点问题。国家示范校建设,重在建立一种全新办学理念。坚持内涵与特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示范校的主导作用是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示范校建设工作的开展,我国中职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也出现了不少学校由于缺乏科学办学理念的引领,发展受到阻碍的现象。本文针对此背景下的问题,对中职示范校校长办学理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访谈法和比较法等教育研究方法,从示范校建设的构成要素切入,提出了校长办学理念是中职示范校建设的关键要素观点,从而指明了示范校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探究校长办学理念在中职示范校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的第一部分概述主要包括示范校建设与校长办学的相关背景,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分类分析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概念界定;在第二部分中探讨了中职示范校建设的若干要素,进而提炼示范校建设的关键要素——校长办学理念;第叁部分则是论述了示范校校长办学理念形成的原则与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从办学理念形成与指导实践入手,在分析当前示范校建设中校长办学理念缺失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办学理念指导学校发展的若干成功典型探讨了办学理念的作用;第五部分重在分析总结提升示范校建设校长办学理念的途径。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期望对中职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校长办学理念提升提供一些实用对策,从而明确示范校建设的工作重点,指明学校的办学方向,为示范校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黄教珍[9]2014年在《农村职业教育生源困境及解决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两个主要层次。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新生代农民、提高农民劳动技能,解决“叁农”问题的重要保障。发展农村中职教育,解决“生源”问题是关键。论文在总结农村中职教育招生相关概念、概括相关理论、综述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中职生源结构变化历程和现实特征、中职生源困境表现和成因、中职教育的成本收益和投资回报,以及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招生模式与经验借鉴,最后提出了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生源困境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在总结论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界定了农村中职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概念。第二章是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生源困境进行分析。在总结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农村职业教育生源结构进行了基本分析,并对农村职业教育生源结构现状进行了调查,从农村职业教育生源数量减少、生源质量下降、在读学生流失率高、校际生源争夺激烈等四个方面,总结了农村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的具体表现。第叁章是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经济学分析。从个体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基于个体视角和社会视角,计算了教育投资回报率,并对职业教育投资与其它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佐证了农村职业教育个人(家庭)成本过高,职业教育投资风险较大,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招生,直接导致了农村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的产生。第四章是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生源困境成因进行分析。分别从家庭收入因素、学生自身因素、职业学校因素、用工单位因素等微观方面,从文化观念、市场环境、政府因素等宏观方面,分析了造成农村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的原因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形成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第五章是分析了国外职业教育招生的模式,以及发达国家经验的启示。分别对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基本概况、典型特征、招生模式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共同特征及其招生模式和经验:其共同点是思想观念上认可和重视、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有效的财政资金支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多样化的办学模式、有效的教育衔接、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认为这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及其招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第六章提出缓解农村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的对策。从强化舆论宣传、形成职教共识;找准政府定位、强化市场导向;加强教育立法、完善办学机制,增加资金投入、满足职教需要,改进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缓解农村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的具体对策和建议。第七章对研究提出了展望,对论文研究内容的下阶段研究趋势和展望进行了讨论。探讨了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社区教育事业、构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生源拓展问题。论文综合运用了制度经济学、数理经济分析、博弈论、市场调研、计量分析等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的具体对策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生源困境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囿于作者自身学识的限制,论文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后续研究有待在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深入展开。

张长锐[10]2015年在《基于职业适应性的建筑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初现代建筑学的学科概念与教学模式传入中国,几代建筑学人一直在探索建筑师的培养方法。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着手建立规范化的建筑师实践、管理制度以及建筑教育的评估体系,从而使建筑教育与建筑师职业发展之间有了更为明晰的对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建筑教育与建筑师职业体现出了发展上的逻辑共生关系,但基于我国自身的国情,两者之间尚未建立成熟的互动机制,尤其在职业教育中关于学习路径与教学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在国际社会对建筑教育成果互认以及学科发展互融的背景下,探索建筑教育在建筑师职业适应性层面的理论与方法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建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本文紧密围绕建筑教育与其职业适应性而展开,基于对国内外建筑教育走向职业化的历程和建筑师职业群体特点的梳理,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叁个层面对不同的教育体系与教学实践方法进行论述。其一,从宏观角度的教育学本体入手,特别是对以唐纳德·舍恩和大卫·科尔布等人为代表的注重“过程式”和“反映式”的学习理论加以分析与总结,并根据上述思想对建筑教育中“教”与“学”的行为主体进行辩证的对比研究。其二,中观视野则聚焦在以“鲍扎”、“综合工科学院”、包豪斯、“德州骑警”、AA建筑联盟为代表的教学体系或模式上,从探寻建筑师职业教育本源的角度对“教法”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并对英美等国在建筑师职业框架与学科互动机制的建立方面也做了回顾。其叁,在建筑教育与职业适应性的微观层面关注了课程形式的研究与创新。论文对“情景项目”、“建筑设计教学模型(MADE)”、“乡村工作室”等具备职业实践特点的设计课程进行研究,通过成果汇总以及对各自评价标准的描述,阐明了课程的特点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建筑教育评估”、“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针对建筑教育职业化途径的论述,尝试提出关于建立建筑教育职业化生态环境的论题,即在建筑教学和文化普及层面渗透职业文化,并且在课程的设置上探讨适应本地区职业特点的实践课程模式,从而形成教育与职业的良性互动,希望为我国建筑教育的职业适应性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 在挣扎中前行:中国近代职业教育课程史[D]. 夏英.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2]. 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雷蕾.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3]. 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D]. 卢双盈. 天津大学. 2004

[4]. 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 夏燕靖. 南京艺术学院. 2006

[5].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 李树陈. 中共中央党校. 2016

[6]. 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D]. 刘花弟. 南京艺术学院. 2016

[7]. 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思想研究[D]. 施旭英. 华南理工大学. 2016

[8]. 中职示范校校长办学理念研究[D]. 裴祥静.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4

[9]. 农村职业教育生源困境及解决对策研究[D]. 黄教珍. 武汉大学. 2014

[10]. 基于职业适应性的建筑教育研究[D]. 张长锐. 天津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  ;  

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