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金属电沉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金属,合金,溶剂,电流,流电,金属锰,效率。
金属电沉积论文文献综述
郭岚峰,刘仁龙,刘作华,舒建成,孙小龙[1](2019)在《双脉冲参数对金属锰电沉积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向脉冲电沉积法制备金属锰,研究双脉冲电源的正向平均电流密度、反向脉冲系数、一组正向脉冲工作时间和反向脉冲工作时间系数对电流效率、单位功耗、阴极金属锰和阳极泥的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脉冲电流可有效消除浓差极化,抑制析氢反应,反向电流可溶解镀层表面的枝晶;脉冲参数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造成金属锰层微观缺陷不断增加,镀层表面平整度与光亮度下降;而反向周期性电流的增大或者施加时间的延长可有效地防止阳极钝化,减少阳极泥的产生量。双脉冲电源的优化参数为:当正向平均电流密度为350 A/m2、反向脉冲系数α=1/10、一组正向脉冲工作时间为150 ms、反向脉冲工作时间系数为1/15时,电沉积2 h的电流效率最高为80.25%,阳极泥的产生量最低为2.93 g,而且金属锰镀层致密均匀、气孔少、基本无枝晶产生。(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汝娟坚,张远,卜骄骄,王志伟[2](2019)在《低共熔溶剂在电沉积金属及其合金方面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共熔溶剂因电化学窗口较宽、低毒性、易降解、制备简便等优良特性,使得其应用在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对相关金属的物理性质作了简要介绍,并总结了低共熔溶剂在电沉积金属和合金方面的研究现状。(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20期)
武江艳[3](2019)在《基于吡啶偶氮胺类试剂—金属络合物电沉积构筑的纳米电化学传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在众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将纳米材料用于电化学传感研究,并开展无机、有机及生物样品测定成为电分析化学研究热点。电沉积技术是纳米材料可控制备的有效手段。采用电沉积技术构筑高性能的电化学传感器,极大提高了分析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基于此,本论文以吡啶偶氮胺类试剂-金属络合物为电沉积前驱体,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沉积法成功构筑了基于纳米钯、纳米钴和纳米铜的叁类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能谱技术等对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法方法研究其构筑过程和传感性能,并建立了高灵敏检测水合肼(N_2H_4)、亚硝酸盐(NO_2~ˉ)、甲醛(HCHO)和过氧化氢(H_2O_2)的电化学新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络合调控机制的纳米钴电化学传感研究(1)将玻碳电极(GCE)直接浸入含钴离子-5-(5-碘-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氯化钾(Co~(2+)-5-I-PADAT+0.1M KCl)的电解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纳米钴传感器CoNPs-5-I-PADAT/GCE。优化传感器构筑条件并研究N_2H_4的电催化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将5-I-PADAT引入纳米钴传感器的构筑中,所制备的CoNPs-5-I-PADAT/GCE在研究N_2H_4的电催化氧化时,其氧化峰电流比CoNPs/GCE提高了2倍,氧化电位降低了约0.25 V。该传感器在N_2H_4浓度在0.64μM~2150μM范围内,电流与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28μM(S/N=3);(2)采用滴涂法将2-(5-碘-2-吡啶偶氮)-2-二甲氨基苯胺(5-I-PADMA)修饰在ITO导电面上,制得5-I-PADMA/ITO,将其浸入含钴离子的H_2SO_4溶液中,捕获溶液中的钴离子,之后通过循环伏安法,在电极的表面还原制备了纳米钴传感器CoNPs-5-I-PADMA/ITO。研究了N_2H_4在该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相比较单纯金属钴构置的传感器,加入络合剂5-I-PADMA后,构置的CoNPs-5-I-PADMA/ITO传感器对N_2H_4的检测性能具有明显的优势,定量检测N_2H_4的浓度为0.5μM~4μM,且应用于湖中N_2H_4的检测。与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对照,结果令人满意;(3)将钯、钴离子混合溶液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络合后,将其滴涂法修饰到ITO上,采用循环伏安法将钯、钴离子原位还原构筑了纳米钯-钴传感器Pd-CoNPs-5-Br-PADMA/ITO。研究该传感器对H_2O_2的电催化还原行为。结果表明,在0.12 M NaOH溶液中该传感器对H_2O_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活性,线性范围为0.1μM~2424μM,检出限0.05μM(S/N=3)。2、基于络合调控机制的纳米钯电化学传感研究(1)将ITO浸入含钯离子-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氯化钾(Pd~(2+)-5-Br-PADMA+0.1 M KCl)的电解液中,采用恒电位法成功构置了纳米钯传感器PdNPs-5-Br-PADMA/ITO。优化传感器构筑条件并研究了NO_2~-在该传感器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将5-Br-PADMA引入纳米钯传感器的构筑中,所制备的PdNPs-5-Br-PADMA/ITO在研究NO_2~-的电催化氧化时,其氧化峰电流比PdNPs/GCE提高了2倍。该传感器在NO_2~-浓度在6.6μM~890μM和0.1μM~6.6μM范围内,电流与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8μM(S/N=3)。与其它传感器相比,该传感器具有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等优点;(2)采用滴涂法将钯离子-5-(5-氰基-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Pd~(2+)-5-CN-PADAT)络合物修饰在ITO上,采用循环伏安法构筑了纳米钯传感器PdNPs-5-CN-PADAT/ITO。在优化该传感器制备条件对其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HCHO在该传感器上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HCHO浓度在5μM~800μM范围内,电流与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8μM(S/N=3)。3、基于络合调控机制的纳米铜电化学传感研究采用滴涂法将铜络合物(Cu~(2+)-5-Br-PADMA)修饰到ITO上,通过循环伏安技术制备了纳米铜传感器(CuNPs-5-Br-PADMA/ITO),通过扫描电镜技术、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和能谱技术对其进行了相关测试,研究了H_2O_2在该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7.0 PBS溶液中,该传感器对H_2O_2的还原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H_2O_2浓度在2.5μM~0.63 mM范围内,电流与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μM(S/N=3)。(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期刊2019-06-01)
严子心[4](2019)在《红土镍矿酸浸净化液电沉积制备高纯金属镍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镍是一种近银白色、硬且延展性并具的金属元素,它具有很好的可塑性、耐腐蚀性和磁性等性能,主要被应用于钢铁、高温合金、电镀及电池等领域。镍是高温合金的主要元素,高端领域高温合金中镍含量一般大于60%,到2020年,我国高温合金需求约为4万吨,对应市场空间90.5亿元,而目前我国高温合金实际产量2万吨左右,高温合金未来7年的需求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20%。镍主要来源于硫化镍矿与红土镍矿,随着硫化镍矿资源逐渐减少,氧化镍矿使用量逐渐增加。硫化镍矿中杂质元素种类多达20几种,其中Pb,As,Sb,Sn都是比较难除去的杂质元素,高性能的高温合金对杂质元素的控制非常严格,相比之下元素组成比较简单的红土镍矿更适合制备高温合金用高纯镍。因此,开发由红土镍矿制备高纯镍的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作者所在课题组研发的红土镍矿常压盐酸浸出新工艺得到的初步除杂浸出液为原料,开展了溶液的深度净化除杂、高纯镍电沉积、高纯硫酸镍溶液及高纯金属镍中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筛选及建立等相关研究工作。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分析高纯镍溶液和高纯金属镍中杂质元素的方法,实现了 ICP-AES对高纯镍溶液和高纯镍中痕量杂质元素的准确测定。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优仪器参数:射频功率为1350W,雾化器流速为0.5L/min,观测距离为15mm,蠕动泵泵速为1.0mL/min。应用基体匹配、标准加入和多谱线拟合(MSF)叁种校正方法分别测定了加标高纯镍溶液,当加标浓度为0.10,0.20mg/L,镍浓度5g/L时,叁种方法均得到很好的回收率,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6,回收率95.0~102%,RSD在2.09~4.63%之间,其中MSF法的线性范围最广(0.02~0.5mg/L),检出限最低(0.002mg/L);当加标浓度为0.02,0.06mg/L,镍浓度15g/L时,实验结果表明只有MSF法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线性范围0.02~0.lmg/L,检出限为0.002mg/L,回收率为95.0~105%,RSD在3.92~4.60%之间。采用MSF法测试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与辉光放电质谱(GD-MS)法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性。新方法不仅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便,经济实用,且精密度高,检出限低,测量下限(0.0001%)和范围均优于国标原子吸收光谱法(0.001%),对高纯样品中痕量杂质元素的测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手段。(2)通过采用溶剂萃取方法对初步除杂浸出溶液进行深度净化除杂研究,镍钴比高于5000,得到了可制备99.99%金属镍的高纯镍溶液。其中有机相的最佳组成为:10%Cyanex272,5%TBP,85%磺化煤油。最佳萃取条件为:皂化率60%;初始pH为3.5;萃取后水相pH控制在5.10~5.70;最佳相比为1.5:1(O/A);混合震荡时间为5min。通过萃取等温线及McCabe-Thiele图计算理论萃取级数,当相比为1:1(O/A)时,理论萃取级数为4级,当相比为1.5:1(O/A),理论萃取级数为3级,后通过分别模拟3、4级逆流萃取,其结果与理论级数相符。有机相反萃采用稀硫酸溶液,最佳反萃条件为:硫酸浓度,50g/L;相比:2:1(O/A)。(3)通过对高纯镍溶液的电沉积过程进行研究,制备出了99.99%的高纯金属镍。实验考察了硼酸浓度、pH、镍离子浓度、电流密度、极矩、电解时间、电解温度、钠离子浓度以及镁离子浓度对电解槽电压、阴极电流效率及能耗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硼酸浓度为3g/L,初始pH为3,镍离子浓度为60g/L,电流密度为200A/m2,极矩30mm,电解时间1.5h,电解温度40℃,钠离子浓度小于20g/L时,镁离子浓度小于1.5g/L时,槽电压可低至2.82V,电流效率达到95.7%,能耗低至2690kW·h/t,在该条件下得到的电解镍,表面光滑平整,经过检测符合国标GB/T 6516牌号Ni9999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徐添妍[5](2019)在《旋流电沉积分步提取印刷线路板浸出液中的有价金属》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刷线路板是电子产品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在废旧电子废弃物中的含量最大。印刷线路板中的金属可以采用生物法或化学法浸出。一般采用萃取法或电解法从浸出液中回收金属。在电解法中,传统电沉积需要保证电解液的成分较为纯净,且目标离子浓度较高,才能实现电沉积。而旋流电沉积可以减少电沉积过程中的浓差极化,实现低浓度金属的沉积。同时整个旋流电沉积设备是密闭的,在电沉积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可以直接进行收集处理,避免对人体的伤害。本文以印刷线路板中的铜、镍、锌、锡、铅这五种主要金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旋流电沉积法进行碱性浸出体系锌、锡、铅和酸性浸出体系铜、镍的分步提取。本文研究了碱性体系下,锌、锡、铅叁种金属的分步提取。首先探讨了不同添加剂含量、温度、电流密度、锌离子浓度、碱浓度、转速条件下锌的电沉积效果,结果表明,在锌离子浓度为20g/L,碱浓度为5mol/L,温度为30℃,电流密度为300A/m~2,转速为50r/min,加入明胶0.3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0.4g/L、二季戊四醇(DPE)0.3g/L和黄色氧化铅0.14g/L这四种添加剂的情况下,锌的电沉积效率可以达到98%,并且得到的锌片光滑平整。在碱性体系中,根据循环伏安曲线分析,铅的析出电位相对于锌和锡较正,铅会最先沉积出来,同时因在碱浓度较高(5mol/L)的情况下,锡无法电沉积,当浸出液中铅离子浓度降到0.14g/L以下时,锌可先于锡沉积出来。随后,当溶液中锌离子浓度电沉积至浓度为0.1g/L以下,可通过降低浸出液的碱度至2mol/L以下使溶液中的锡得以电沉积析出。从而可实现碱性浸出体系中按铅、锌、锡顺序的分步沉积。本文在酸性体系中提取铜时,用机械搅拌模拟旋流电沉积设备中液体的流动状态,研究不同搅拌速度、铜离子浓度、温度、电流密度等条件下铜的电沉积效率,并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测定电沉积产品的微观形态和组成成分。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升高,铜的电沉积效率在一定范围内(50-150r/min)能有显着的提高,最高能达到99%。但转速超过150r/min后,铜的电沉积效率有所下降。机械搅拌能够使溶液形成一定的液流,实现低浓度铜离子的片状电沉积。本文同时研究了酸性体系条件下,铁离子、镍离子对铜电沉积效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转速、温度、金属离子浓度对铜电沉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离子会对铜电沉积有较大的干扰,当铁离子浓度与铜离子浓度之比不超过0.3时,一定的转速(不超过100r/min)有利于减少铁离子的干扰,这样可以减少前期的提纯处理。当铁离子浓度与铜离子浓度之比超过0.3时,转速的升高会加剧铁离子与亚铁离子之间的转化,影响铜的电沉积效率。镍离子在氢离子浓度为2.5mol/L(硫酸浓度为1.25mol/L)的条件下对铜沉积不存在干扰,沉积产品光滑平整,且产品成分全部为铜元素。氢离子浓度为2.5mol/L(硫酸浓度为1.25mol/L)的浸出液中铜离子经过电沉积,浓度降低到0.2g/L时,调整浸出液的pH至2~3,并在电沉积过程中保持浸出液pH稳定在2~3,即可沉积出光滑平整的镍片。从而实现酸性体系下印刷线路板浸出液中铜和镍的分步提取。最后,本文利用旋流电沉积小试设备对机械搅拌实验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碱性体系含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明胶0.3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0.4g/L、二季戊四醇(DPE)0.3g/L和黄色氧化铅0.14g/L),电流密度为120A/m~2时,在不同的循环流量下,锌都能实现片状沉积。综合产品质量和电沉积效率,锌沉积过程中循环流量为400L/h,电流密度为120A/m~2时,效果最佳。当铜离子浓度为2~3g/L时,循环流量达到200L/h就可实现片状铜沉积;铜离子浓度为1g/L时,循环流量达到700L/h时可以得到片状铜。当溶液中铁离子浓度与铜离子浓度之比为0.6,电流为3.8A,循环流量为700L/h时,铜的电沉积效率依旧能够维持在70%以上。(本文来源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期刊2019-05-30)
刘小琴[6](2019)在《电沉积法制备金属基纳米复合镀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以电沉积技术作为主要的技术手段,在钢片表面制备了Ni-SiC纳米复合镀层、在铝片表面制备了Ni-P-PTFE纳米复合镀层、Ni-P-CNTs纳米复合镀层和Ni-P-MoS_2纳米复合镀层,并且对它们的结构、表面形貌以及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利用磁性辅助脉冲电沉积技术制备Ni-SiC纳米复合镀层,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复合镀层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和力学性能。(2)利用电沉积法制备掺杂聚四氟乙烯(PTFE)、碳纳米管(CNTs)以及二硫化钼(MoS_2)固体润滑颗粒的铝基Ni-P复合镀层,在实验过程中对固体润滑颗粒质量浓度、电流密度、溶液pH和镀液温度进行调控,得到最佳制备条件。利用SEM、EDS、AFM、XRD等表征手段对制备得到的纳米复合镀层的结构、成分和表面形貌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固体润滑颗粒的加入明显的改变了Ni-P复合镀层表面形貌,使得Ni-P-PTFE、Ni-P-CNTs、Ni-P-MoS_2纳米复合镀层均表现出良好的摩擦学性能。其中Ni-P-CNTs、Ni-P-MoS_2纳米复合镀层也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3)在模拟海水条件下,对制备得到的Ni-P-PTFE、Ni-P-CNTs、Ni-P-MoS_2叁种纳米复合镀层进行耐蚀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掺杂固体润滑颗粒之后得到的纳米复合镀层表现出比Ni-P镀层更加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期刊2019-05-01)
张曼珂,明庭云,周启运,赵治宇[7](2019)在《铬金属的电沉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铬由于其优异的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军用及民用工业。随着研究的发展,电镀体系由传统的水溶液电镀演变为多种体系并存的现状。简述了水溶液体系和离子液体体系中金属铬的电沉积研究进展,并对电镀铬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精饰》期刊2019年03期)
汝娟坚[8](2018)在《ChCl-urea低共熔溶剂电沉积金属及合金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共熔溶剂具有物化性质稳定、导电性好、电化学窗口宽的优点,将其作为电解质用于电化学冶金,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氯化胆碱-尿素低共熔溶剂为电解质,电沉积制备金属、合金及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20期)
杨凡,蒋良兴,于枭影,杨健,赖延清[9](2018)在《采用铝阴极从硫酸锰溶液中电沉积金属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MnSO_4-(NH_4)_2SO_4溶液中,以铝板为阴极电沉积金属锰,分别研究电流密度、电解液成分、温度等因素对阴极电流效率、能耗和阴极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Mn~(2+)溶液浓度为30 g/L、(NH_4)_2SO_4浓度为130 g/L、SeO_2浓度为0.04g/L、初始pH值为7.0、电流密度为400 A/m~2、电解温度为35℃时,铝阴极的阴极电流效率为85.8%,能耗为4870.9 kW?h/t,得到的金属锰纯度高于99.5%,晶型为α-Mn。与传统不锈钢阴极(0Cr19Ni9)对比,Mn~(2+)在铝阴极表面的起始沉积电位与在不锈钢阴极表面的相同,但在电沉积初期可以抑制H_2的析出;铝阴极可加速Mn~(2+)的电沉积,增加阴极电流效率,降低直流电耗;同时,铝阴极可以抑制SeO_3~(2-)的还原,减小添加剂SeO_2的消耗量,提高阴极锰的纯度。因此,金属铝具备替代不锈钢作为电沉积金属锰的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王晓丽,周昭昌,黄大志[10](2018)在《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金属基-微粒薄膜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多年来复合电沉积技术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复合镀层的电沉积实现方法。从镀层材料、沉积机理、多层膜的制备、软件仿真等方面研究了金属基和其他颗粒的共沉积。在减小颗粒团聚、提升镀层颗粒含量方面,给出了解决方法;同时在增强镀层与固体颗粒结合力,以及提高镀膜与基体结合力方面提出了实用的参考方法,为后续制备高强度、高耐磨性及高膜基结合力或颗粒把持力的复合膜层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22期)
金属电沉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低共熔溶剂因电化学窗口较宽、低毒性、易降解、制备简便等优良特性,使得其应用在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对相关金属的物理性质作了简要介绍,并总结了低共熔溶剂在电沉积金属和合金方面的研究现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属电沉积论文参考文献
[1].郭岚峰,刘仁龙,刘作华,舒建成,孙小龙.双脉冲参数对金属锰电沉积行为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9
[2].汝娟坚,张远,卜骄骄,王志伟.低共熔溶剂在电沉积金属及其合金方面的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创新.2019
[3].武江艳.基于吡啶偶氮胺类试剂—金属络合物电沉积构筑的纳米电化学传感研究[D].延安大学.2019
[4].严子心.红土镍矿酸浸净化液电沉积制备高纯金属镍的工艺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9
[5].徐添妍.旋流电沉积分步提取印刷线路板浸出液中的有价金属[D].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19
[6].刘小琴.电沉积法制备金属基纳米复合镀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9
[7].张曼珂,明庭云,周启运,赵治宇.铬金属的电沉积研究进展[J].电镀与精饰.2019
[8].汝娟坚.ChCl-urea低共熔溶剂电沉积金属及合金研究进展[J].世界有色金属.2018
[9].杨凡,蒋良兴,于枭影,杨健,赖延清.采用铝阴极从硫酸锰溶液中电沉积金属锰[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8
[10].王晓丽,周昭昌,黄大志.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金属基-微粒薄膜的研究进展[J].热加工工艺.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