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转型期论文_谷志莲

导读:本文包含了产权转型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农地,转型期,产权,知识产权,模糊,指标化,绩效。

产权转型期论文文献综述

谷志莲[1](2019)在《权益指标化:跨越转型期存量开发产权制度壁垒》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土地管理面临从以增量管理为核心转向存量资源再配置。但转型期制度供给不足与不匹配下的产权壁垒成为存量开发与土地资源再配置的首要难题。研究通过总结现行存量土地资源统筹盘活的地方实践,剖析了构成产权壁垒的主要制度情形;提出权益指标化转移作为当前土地产权制度框架下的一种机制创新,可有效打破现行土地制度下产权流通与权益置换的制度壁垒,为我国转型期存量产权的有效盘活和土地资源统筹高效配置提供了制度工具参考;进一步指出了权益指标化转移实践与运行的关键点。研究呼吁基于权益指标化转移已经实践显示出的强有力效度与可推广性,应进一步推动其在"叁生"空间统筹治理等其他土地资源再配置中的实践运用,有效推动转型期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统筹、空间格局重构与价值再造。(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期刊2019-10-19)

朱玉龙[2](2017)在《转型期报业集团产权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20年的集团化建设,中国报业集团的组织架构已经成熟,报业集团的产权结构调整也有了一定的进展。在报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报业集团产权主体从单一国有产权转变为多元产权,产权主体结构更趋合理,利益主体的权责关系更加清晰。报业集团产权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原本失衡的报业功能结构,形成了新闻采编和报业经营两大业务板块,报业集团的功能更加健全与均衡。报业集团产权结构的变化有助于提升集团的经营活力,为报纸产业的升级发展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新闻爱好者》期刊2017年06期)

江义国[3](2017)在《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型期国家技术进步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型期国家经济发展不仅要求技术水平进步,也依赖于国内市场环境与制度建设,维持或创造一个合适的市场环境及制度安排对转型期国家而言意义非凡。中国亦然,经数十年高速发展之后经济面临新的内外形势,探索出一条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显得尤其重要。新阶段的新的发展方式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技术水平的进步无论对于宏观国家还是微观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易言之,技术水平的提升是中国克服短期结构困境、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又对一国技术水平能否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国家技术水平影响机制,认为技术进步主要有两大来源:国内自主创新和国外技术进入,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这两大来源都有一定影响。本文先评价测度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及外来技术引进,使之量化。构建两类VAR模型,利用中国近31年数据通过实证方法分别对我国技术水平进步途径构成、知识产权保护对各技术进步途径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参考韩玉雄、李怀祖(2005)改进的Ginarte—Park方法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指数,实际测算1985—2015年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借鉴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CII)研究”课题组的创新能力测算方法,并改进添舍部分指标,测算出近31年的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指数和技术水平指数。通过Hausman(2007)利润期望模型来分析知识产权保护怎样影响一国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进口贸易、国外技术引进的技术溢出渠道及知识产权保护对各渠道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其次,以技术进步被解释变量的,以自主创新能力、贸易进口及国外专利引进为解释变量构建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自主创新、FDI、贸易进口和国外专利四者的冲击均作出响应,但是对自主创新冲击的扰动最为灵敏,其次为国外专利引进,另外二者的扰动敏感度不相上下。差方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在长期动态变化中,对技术进步贡献度大小依次为:自主创新、FDI、贸易进口和国外专利技术进入。其中自主创新贡献度与后叁者贡献度加总之和相当,这进一步印证了脉冲响应分析中的结论。随后,本文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分别与自主创新、FDI、贸易进口和国外专利引进构建四个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脉冲响应显示,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短期冲击下,响应最为敏感的是国外专利引进,最为迟缓的是FDI,自主创新与贸易进口响应程度几乎差不多。由方差分解分析结果可知,知识产权保护在四种技术进步促进方式的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国外专利申请授权量、自主创新能力、贸易进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最后,对前文研究进行了分析,从技术进步的四个方面总结文章结论,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注重引资质量,优化技术引进渠道等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7-05-01)

聂鑫[4](2016)在《转型期高校知识产权状况剖析与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在转型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流失的方式和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行性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6年22期)

尹晓兵[5](2016)在《转型期高校知识产权状况剖析与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型期高校面临着知识产权流失的困境。如何加强转型期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是高校转型期间的重要任务。也是保护高校利益、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转型期高校知识产权面临的四种流失主要途径:外单位窃取、成果转让过程中的流失、人员流动、无形流失,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为转型期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更加严密的保护: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保护与鼓励应用"的二元结构尽量平衡;建立人员流动知识产权登记制度;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制度;正确处理"知识产权管理"与"科研成果管理"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创新科技》期刊2016年04期)

徐宏潇[6](2016)在《转型期中国农地产权模糊性特征及其双重效应——评《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制度变迁、产权和社会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制度变迁、产权和社会冲突》是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首席教授、着名农业经济问题专家皮特(Peter Ho)的着作。该书一经出版即引发学界轰动,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对中国土地制度研究最为深入的一部力作"(王洪波、舒晋瑜,2015)。该书英文版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第1版于2008年发行。2014年出版的中文第2版结合近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新变革(本文来源于《社会发展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李宁,谢存旭[7](2015)在《转型期农地产权绩效之谜的一个简要考察:模糊产权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型深化期的农地产权改革需要正视农地产权的模糊性。文章从产权与市场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地模糊产权优于俄罗斯早期农地改革,同时滞后于我国城市土地产权改革的绩效之谜问题。对于具有明显制度转轨特点的我国而言,产权与市场都是决定绩效的重要因素,适应各阶段市场发展的农地产权模糊度是农地产权改革的内在要求。减少政府的产权管制、提升农民的产权行为能力,以及完善当前包括农地市场在内的诸多生产要素市场,这些我国现阶段农地产权深化创新的关键,可以使农地产权在市场化的自由交易中内生的选择最优模糊度,从而打破城乡的二元土地制度,最优化农地绩效。另外,这个过程需要特别注意政府与市场在职能和边界上的划分,保障和吸取各地产权探索创新的试错性,在赋予和农民行为能力相匹配的产权权利时,要不断提升农民自身的行使能力,最后还要注重农地产权改革公平与效率的兼顾。影响农地产权非正式制度的形塑机理,租值耗散的经验定量特点以及模糊产权的自发演化理论含义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赵大勇[8](2015)在《中小企业转型期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建设探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已成为主要的竞争因素之一,不断构建、发展、维护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已是中小企业转型期的当务之急。在考察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中小企业自身、地方政府、国家等层面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为中小型企业转型期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建设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李宁,陈利根,孙佑海[9](2014)在《转型期农地产权变迁的绩效与多样性研究:来自模糊产权下租值耗散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农地产权的模糊性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通过对模糊产权进行分类以及深入展开租值耗散的概念,分析我国农地模糊产权的模糊变化、产权绩效以及制度多样性和市场化改革等关键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地模糊产权的内部结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着不同的特点,改革之初农地产权巨大绩效的提升来源于农地产权租值耗散在生产效率方面损失的降低,而后续农地产权效率的降低主要归咎于农地产权在配置效率上租值耗散的损失。同时,农地多样性制度的出现与试验在国家逐步放松农地产权管制条件下,表现为各主体对农地非专有租值攫取中不同权利束的表达与组合,政府间的行为对农地产权制度多样性具有学习、模仿与竞争的含义。农地租值分享的方向与程度将决定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苗妙,魏建[10](2014)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偏好与企业创新激励——基于转型期“大调解”机制政策效果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纠纷的增加,我们必须思考转型期"大调解"机制的政策效果。基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偏好对企业创新激励这一独特视角,本文考察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中处理和调解这两种不同的纠纷解决方式对企业创新激励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地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方式的倾向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激励,同时这一影响因企业控制权性质和企业生命周期两方面的异质性而有所差异。本文不仅从企业创新激励的角度为知识产权纠纷行政执法偏好的选择提供了新的解释,同时也从法和经济学角度深化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激励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的法律实践具有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产业经济研究》期刊2014年06期)

产权转型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过20年的集团化建设,中国报业集团的组织架构已经成熟,报业集团的产权结构调整也有了一定的进展。在报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报业集团产权主体从单一国有产权转变为多元产权,产权主体结构更趋合理,利益主体的权责关系更加清晰。报业集团产权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原本失衡的报业功能结构,形成了新闻采编和报业经营两大业务板块,报业集团的功能更加健全与均衡。报业集团产权结构的变化有助于提升集团的经营活力,为报纸产业的升级发展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权转型期论文参考文献

[1].谷志莲.权益指标化:跨越转型期存量开发产权制度壁垒[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2019

[2].朱玉龙.转型期报业集团产权结构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7

[3].江义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型期国家技术进步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7

[4].聂鑫.转型期高校知识产权状况剖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长江丛刊.2016

[5].尹晓兵.转型期高校知识产权状况剖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创新科技.2016

[6].徐宏潇.转型期中国农地产权模糊性特征及其双重效应——评《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制度变迁、产权和社会冲突》[J].社会发展研究.2016

[7].李宁,谢存旭.转型期农地产权绩效之谜的一个简要考察:模糊产权的视角[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8].赵大勇.中小企业转型期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建设探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

[9].李宁,陈利根,孙佑海.转型期农地产权变迁的绩效与多样性研究:来自模糊产权下租值耗散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

[10].苗妙,魏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偏好与企业创新激励——基于转型期“大调解”机制政策效果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4

论文知识图

河南财经学院鉴定验收项目(8)河南财经学院鉴定验收项目(9)河南财经学院鉴定验收项目(1)河南财经学院鉴定验收项目(3)河南财经学院鉴定验收项目(5)河南财经学院鉴定验收项目(4)

标签:;  ;  ;  ;  ;  ;  ;  

产权转型期论文_谷志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