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高校就业市场发展中的高校就业体制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润[1](2020)在《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遇到40年未有之复杂局面、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等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波动频繁,各类就业观念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为大思政格局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大思政”格局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就业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多元、多维、协同、系统的就业育人体系,选拔好、培育好青年大学生,增强思政育人实效,有助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对于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着力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大价值。本研究把“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互通”作为理论逻辑,对大思政和就业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作了界定,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从理论视角和社会视角阐述了就业教育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把“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价值逻辑,通过对双一流高校、省属高校、民办高校、大专高校等院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选择了部分学工干部、就业指导老师、一线辅导员、校外导师、企业HR、大学生个体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重点了解分析不同区域、男女生就业价值观的倾向,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参考依据。以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的分析结果和笔者近20年的就业教育工作经验为现实基础,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家庭、大学生六个方面追根溯源,探究原因,主要为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等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现实逻辑。基于以上逻辑,本论文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为基础,展开了对策研究:提出要构造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家庭、高校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实施大学生自我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打造思政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四方协同的思政课堂,健全就业机制、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吴要武[2](2020)在《70年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中国政府就建立了全面的计划经济体制,劳动力市场消失,城镇就业由政府劳动部门计划安排,农村劳动力则成为人民公社的社员,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知青返城给城镇带来巨大就业压力,政府出台"三结合"的就业政策加以应对,开始打破传统的统包统配就业体制,劳动力市场开始发育,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得到发挥,二元经济体制向一元过渡。经过长期的高速增长和就业创造,2003年以来,劳动力市场由供过于求开始演变为供不应求,劳动者工资迅速增长,中国的资源禀赋结构发生改变,劳动力市场政策也随之发生改变,从促进就业到兼顾推进劳动力市场正规化。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在每一个重要阶段,政府都出台了较为明智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鄂义强[3](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周倩[4](2020)在《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相关政策的调整,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由从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转变成关系到百姓生存生活的民生问题,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最早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一概念,并强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策略,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表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的就业任务即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2020年全国两会,更是把稳就业放在了六稳之首的位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为我国的就业实践问题提供了基本指导,其中经典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包括劳动力商品理论、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青年职业选择理论等,对当前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直接的指导价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对其回顾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以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新世纪以来,面对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显性问题这一新形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就业政策,以高校扩招制度、金融危机、战“疫”背景为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结合不同的时代特色,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在第一阶段制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特岗计划等基层就业政策;在第二阶段规范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入伍服兵役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在第三阶段提出拓展就业升学渠道、网上就业服务、就业管理服务政策等,以引领大学毕业生积极就业,为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政策保障。政策是党的理论最重要也是最接地气的转化形式,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国家统计局、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从大学生主体的角度发现我国大学生问题表现为就业区域选择差异大、就业观念落后、盲目考研逃避就业、“慢就业”现象严重等。然而,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客观、主观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就业市场结构性问题突出,劳动力供与求、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等存在矛盾;大学生就业政策亟待完善,就业与相关政策、创业服务体系均不健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创新创业教育滞后;用人单位聘用制度不尽合理,盲目追求高学历、存在就业歧视、过度强调工作经验;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动力不足、思维保守缺乏创新意识等因素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如何实现大学生群体的高质量就业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面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不能逃避,要与时俱进、迎难而上,各层面协调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团结一致、多措并举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题。政府层面,要把握市场脉搏,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给予制度保障;高校层面,要强化责任意识,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人才;用人单位层面,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创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完善用人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大学生层面,大学生自身因素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内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所专所长,在工作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刘玉涵[5](2020)在《高学历流动人口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结果,流动人口的就业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高学历人口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近年来,全国发起了“人才争夺战”,各地方政府竞相加大人才引进的政策力度,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来吸引高学历流动人口。《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中指出,2011-2016年全国跨省流动人口中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的比例是6.6%,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流动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提高和失业率降低的趋势非常明显,其中,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失业率依次是4.39%、3.41%和2.69%,报告中指出,25岁以下的青年流动人口失业率最高的是本科及以上(8.91%)学历,失业率最低的是初中及以下学历者,也就是说,高学历流动人口长期的就业机会和稳定性很可能会高于低学历流动人口,但在短时间内,高学历流动人口就业的难度高于低学历的,者表明高学历流动人口的就业难问题是值得关注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指出,自2015年起,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开始缓慢下降,2017年流动人口数为2.44亿,相比2016年减少了82万人,201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新生代流动人口中,“80后”和“90后”成为主力军,从受教育程度上来看,京津冀城市群的高学历流动人口占比是最高的,其次是成渝城市群。在如此背景之下,高学历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基于对配第-克拉克理论、“推-拉”理论以及托达罗模型和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解,本文主要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所需的数据进行整理并描述出高学历流动人口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高学历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采用交叉表的方法,从人口学特征、经济特征和流动特征三个方面对高学历流动人口的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分析人口学特征可以看出,高学历流动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以青壮年为主且多为已婚、农业人口占多数;分析经济特征时,高学历流动人口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男性就业率高于女性、主要从事的是批发零售业、教育和建筑、多在私有制企业工作、就业身份以雇员为主、平均每周工作时长多在44小时及以下、月收入主要在2000-5000元之间;高学历流动人口的流动特征主要是跨省流动,且多流入到东中部地区,其次是西部地区。在上述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流动人口的就业状态、行业分布、就业身份、职业类型、劳动时间、收入情况等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并将影响因素按人口学特征、流动特征和经济特征进行归纳分类。结果显示,就业状态、行业分布、就业身份、职业类型、劳动时间、收入情况所受影响的因素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高学历流动人口的就业受户口性质的影响;性别和婚姻状况对高学历流动人口就业状况均有显着影响,男性相比女性在就业方面更有优势;经济原因是高学历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高学历流动人口多从事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高学历流动人口职业为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占比大;家庭平均月收入水平对就业身份等有显着影响;雇主和自营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相对较长等。根据所得出的结果,本文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激发高学历流动人口创业创新活力,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树立正确的个人择业观以及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林钊[6](2019)在《泉州市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为了积极响应国家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号召,各地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因此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试图从政府行为的视角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探索和创新。本研究界定我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行为的内容,以凯恩斯就业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为基石,归纳并梳理了泉州市政府在高校大学生就业中取得的主要成效以及深入分析泉州市促进大学生就业政府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研究阐述了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行为的基本原则,并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促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行为的经验启示,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政府行为的优化建议。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发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行为存在以下问题:就业保障制度不全、就业服务不完善、就业政策缺乏配套措施以及就业市场的监管不完善,其根本原因是政府责任意识不强、就业立法不完善、就业政策执行不到位及创业政策体系的缺失,通过上述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本文最后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扩大就业需求、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健全就业市场、加强政府责任监督,确保政策落地、完善创业政策体系,鼓励自主创业等五个宏观维度,提出完善泉州市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行为对策。
康宁[7](2019)在《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及其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的制度演进分析证实: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稀缺问题的根本动力来源于政府、市场、学术三种力量互为支撑、相互制衡关系的创新发展。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以增量创新和存量调整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渐进性制度创新使原有集中计划配置权限不断向地方政府、高校、市场以及新型公共服务政府转移。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的基本趋势是:依法治校成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显着特征,不断成熟的市场力量成为影响与约束大学的理性选择,学术力量正在努力建构学术本位的治理环境,中国国情决定了大学资源配置方式的基本特色。
格桑卓玛[8](2019)在《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就业发展历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是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人口增长,劳动力数量持续增加,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日臻优化,劳动力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机制从无到有,并逐渐完善,城镇失业率保持低位。大学生就业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通过多种措施并举和多种渠道并行的就业引导,实现了高比率的大学生就业。通过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提高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和优化进城务工环境等措施有效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西藏就业60年的发展历程反映了西藏社会的不断进步,也承载着西藏发展的巨大动力。
张若晴[9](2018)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实施以“对接高等教育改革和市场人才需求变化”为目的的国家层面系统化的就业政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国家战略有效施行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要求和我国就业政策保障质量水平不到位的问题为切入点,聚焦世界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比较研究。在借鉴国外毕业生就业政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升我国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水平,增强就业政策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发展。本研究针对以下问题展开:第一,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和高等教育对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人才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毕业生就业政策也应做出相应改变,关键核心点是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二,成功经验是什么?以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又有哪些一般经验和个性的成功措施值得借鉴?第三,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对接新的发展要求?依据上述问题,本研究的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对就业政策的相关已有研究进行述评,说明比较研究法对本研究的重要性,并总结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章着重界定了高校毕业生和就业政策的概念,详尽阐述需求、供给与供求匹配的理论基础,结合就业政策内容尝试构建国际比较分析框架。第三章梳理我国毕业生就业政策历史变迁逻辑,总结现行政策内容和问题困境。第四章详细介绍美国、日本和德国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第五章在比较美、日、德三个国家的相关政策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借鉴的可行性性,并提炼归纳出国外可供借鉴的一般经验。第六章基于国外可借鉴经验,对接我国困境,提出我国优化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建议。
滕曼曼[10](2018)在《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文中指出大学毕业率是国际通用的衡量高校教学绩效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大学办学质量的关键观测点。然而,由于国情和高等教育制度的不同,各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差异显着,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困惑性,而这不利于探究大学本科毕业率所反映的真正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放眼全球,大学本科毕业率表现出三点特征:国别差异、院校差异和个体差异。例如,美国与法国的大学本科毕业率(学制内)不到40%,英国与日本(学制内)则达到80%,而这些国家同属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国家内部,不同类型院校和不同学生个体在大学本科毕业率上同样存在差异。与世界经验不同的是,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现状呈现整体偏高(98%的平均值超过任何一个OECD成员国)且院校间差异不大(不同类型大学的本科毕业率不存在明显差异)的特征。目前,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高的现状遭到多方质疑,为了追溯根本问题所在,首先需要揭示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及其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探究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直面问题解决之道。从理论层面探究发现,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及其与高等教育质量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本质上,大学本科毕业率,即学生群体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而高等教育质量体现为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满足程度。因此,客观地说,大学本科毕业率和高等教育质量之间存在“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并可能引发矛盾。所谓“一元”,指的是大学本科毕业率仅意味着学生达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程度,评价者仅为大学;“多元”指的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对高等教育的价值期望,评价者为多元利益主体。“一元”与“多元”关系可能引发的矛盾是,大学评定“合格”的毕业生未必为其他利益主体所认可,由此可能会出现大学本科毕业率高,但高等教育质量低的现状,反之亦然。因此,不能简单线性地使用大学本科毕业率的高低来判断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是要看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是否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严守大学学业要求,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多元需求,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则是首要的一项;由此来看,以上两个条件是密切相关,首尾相合的。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一元与多元”的关系,要求以复杂性和多元性的视角对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借助“系统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院校影响理论”,从大学的外部系统环境和内部管理两个维度入手,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机制进行探究。在“大学本科毕业率质量内涵分析框架”的指导下,本研究发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外部力量对高等教育提出自身价值期望,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同程度的直接或者间接地作用于大学。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管理思维和方式仍然支配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简单划一的刚性评价制度和绩效性教育经费分配机制;就业市场上对“学历本位”的推崇仍然牵制着高校的办学行为,体现为各类社会企事业单位对“双证”的要求;我国社会传统的文化观念依然强有力的“浸润着”大学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呈现为社会对大学生不毕业的无法接受。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大学不得不追求高的本科毕业率,甚至于采取了一些明知是错和自损质量的措施,例如“清考”制度。因此,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多元主体的复杂过程,而且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可预见的是,如果不采取相关的改革措施,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未来仍将保持高走位趋势。在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一元与多元”的逻辑关系下,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的历史延续性以及多元影响因素,表明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表层问题”——大学内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严格性不足”或“灵活性不够”,造成部分学生未达到大学的学业要求或者人才培养目标而毕业,造成毕业率的“虚高”,违背了大学本科毕业率的“一元”本质;而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则是在行政化管理体制下,“计划性”的高等教育无法满足“市场性”的多元需求,造成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需求。应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表层问题”和“问题本质”,需“两条腿”走路:一是大学坚守学术标准并不畏艰难地进行相关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二是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社会的各方力量的协调和支持,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简政放权”。基于质量视角,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解决的根本在于,协调好政府、大学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各在其位,各司其职,达到互融共生。
二、浅议高校就业市场发展中的高校就业体制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高校就业市场发展中的高校就业体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5.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大思政的概念及内涵 |
1.1.1 大思政的内涵 |
1.1.2 大思政的基本特征 |
1.2 大学生就业教育及相关概念 |
1.2.1 就业概念 |
1.2.2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 |
1.2.3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点 |
1.2.4 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的历史进程 |
1.3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关系 |
1.3.1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通性 |
1.3.2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性 |
第2章 就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就业教育相关的理论 |
2.1.1 劳动分工理论 |
2.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3 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
2.2 中共历代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1 毛泽东有关就业教育的思想 |
2.2.2 邓小平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3 江泽民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4 胡锦涛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5 习近平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3 就业教育的理论借鉴 |
2.3.1 职业选择匹配理论 |
2.3.2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3.3 职业锚理论 |
2.3.4 其他相关的理论 |
2.4 实证分析的社会视角 |
2.4.1 双元结构理论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2.4.3 择业动机理论 |
第3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思路、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思路与总体框架 |
3.1.2 调查问卷的总体安排 |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开展 |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3.3.1 样本结果分析 |
3.3.2 交叉性结果分析 |
第4章 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 |
4.1 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 |
4.1.1 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挑战 |
4.1.2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问题 |
4.1.3 西方不良思潮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冲击 |
4.1.4 封建传统腐朽文化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侵袭 |
4.2 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 |
4.2.1 政策引导有缺位 |
4.2.2 就业监管有缺失 |
4.2.3 信用体系不完善 |
4.2.4 大学生实习管理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
4.3 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 |
4.3.1 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 |
4.3.2 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不紧密 |
4.3.3 就业教育理念稍显滞后 |
4.3.4 就业教育保障体系弱化 |
4.4 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 |
4.4.1 选才标准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匹配度还需提升 |
4.4.2 用人标准存在歧视的现象 |
4.5 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 |
4.5.1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
4.5.2 参与就业教育主动性不够 |
4.6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 |
4.6.1 责任意识 |
4.6.2 就业观念 |
4.6.3 就业适应 |
4.6.4 就业态度 |
第5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
5.1 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工作原则 |
5.1.3 育人模式 |
5.1.4 实施内容 |
5.2 构造“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 |
5.2.1 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 |
5.2.2 政府要完善服务体系 |
5.2.3 高校要创新育人方式 |
5.2.4 用人单位要健全公平机制 |
5.2.5 家庭要构建和谐环境 |
5.3 实施大学生“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 |
5.3.1 大学生自我教育 |
5.3.2 职业素养教育 |
5.3.3 职业规划教育 |
5.3.4 社会实践教育 |
5.4 打造“四方协同”的课堂思政 |
5.4.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作用 |
5.4.2 加强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教育 |
5.4.3 加强人文素养课程的引导元素 |
5.4.4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
5.5 健全“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
5.5.1 优化就业机制保障 |
5.5.2 优化激励就业机制 |
5.5.3 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关于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70年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
(二)重工业化既不能提供有效的积累,也很难创造就业 |
(三)劳动力市场在农村的萌芽 |
二、改革开放带来劳动力市场的发育(1978—1991年) |
(一)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出现 |
(二)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动 |
(三)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起点——人力资本的视角 |
(四)劳动力市场政策调整 |
三、城镇劳动力市场迅速发育(1992—2002年) |
(一)城镇劳动力市场快速变化 |
(二)国企改革加速了劳动力市场发育 |
(三)民营经济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
(四)高校扩招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五)劳动力市场立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四、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的变化(2003—2012年) |
(一)劳动力供给由过剩走向短缺 |
(二)普通劳动者工资水平快速上升 |
(三)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率下降 |
(四)积极的就业政策与推进劳动力市场正规化 |
五、2013—2018年的劳动力市场变化 |
(一)劳动力资源禀赋的变化 |
(二)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农民工增速趋缓 |
(三)劳动力知识技能应对产业升级的需要 |
(四)新的就业困难 |
六、尚未完成的改革 |
(一)二元经济体制尚未消除 |
(二)建立全国统一开放劳动力市场的目标仍在探索过程中 |
(三)劳动力流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 |
七、结论与评述 |
(3)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4)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一)主要研究成果概述 |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观点 |
(三)存在的不足 |
三、主要内容与架构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劳动力商品理论 |
(二)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 |
(三)青年职业选择理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毛泽东时期的就业理论 |
(二)邓小平时期的就业理论 |
(三)江泽民时期的就业理论 |
(四)胡锦涛时期的就业理论 |
(五)习近平时期的就业理论 |
第二部分 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政策 |
一、高校扩招制度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00—2008年) |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
(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
(三)“三支一扶”计划 |
(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09—2019年) |
(一)就业服务政策 |
(二)入伍服兵役政策 |
(三)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
三、战“疫”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20年至今) |
(一)拓展就业升学渠道 |
(二)网上就业服务政策 |
(三)就业管理服务政策 |
第三部分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归因 |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 |
(一)大学生就业选择存在区域差异 |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保守缺乏创新 |
(三)大学生盲目追求考研逃避就业 |
(四)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 |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归因 |
(一)就业市场结构性问题突出 |
(二)大学生就业政策亟待完善 |
(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进 |
(四)用人单位聘用制度不尽合理 |
(五)大学生自身存在诸多问题 |
第四部分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紧握市场脉搏,政府助力发展 |
(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充足就业岗位 |
(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拉动大学生就业 |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优化就业服务体系 |
二、高校完善培养模式,把握就业导向 |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二)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
三、用人单位明确用人标准,促进公平正义 |
(一)树立科学人才观,完善选人用人制度 |
(二)招聘信息公开化,构建公平竞争机制 |
(三)“校地企”三方合作,实施精准培养计划 |
四、大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
(一)树立正确就业观,实现自我价值 |
(二)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实践能力 |
(三)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创新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高学历流动人口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数据来源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流动人口 |
2.1.2 高学历流动人口 |
2.1.3 就业人口 |
2.2 相关理论 |
2.2.1 推拉理论 |
2.2.2 托达罗模型 |
2.2.3 配第-克拉克定律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第3章 高学历流动人口现状分析 |
3.1 人口学特征 |
3.1.1 性别结构 |
3.1.2 年龄结构 |
3.1.3 婚姻状况 |
3.1.4 户口性质 |
3.2 经济特征 |
3.2.1 就业状态 |
3.2.2 行业分布 |
3.2.3 职业类型 |
3.2.4 单位性质 |
3.2.5 就业身份 |
3.2.6 劳动时间 |
3.2.7 收入水平 |
3.3 流动特征 |
3.3.1 流动范围 |
3.3.2 流入地所在区域 |
3.3.3 流动原因 |
第4章 高学历流动人口就业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
4.1 变量说明 |
4.1.1 人口学特征的相关变量 |
4.1.2 经济特征的相关变量 |
4.1.3 流动特征的相关变量 |
4.2 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4.2.1 就业状态的影响因素 |
4.2.2 行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
4.2.3 就业身份的影响因素 |
4.2.4 职业类型的影响因素 |
4.2.5 劳动时间的影响因素 |
4.2.6 收入水平的影响因素 |
第5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就业质量 |
5.2.2 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优化就业环境 |
5.2.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就业空间 |
5.2.4 加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 |
5.2.5 完善城乡就业体制机制,激发创业热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泉州市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
二、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就业 |
二、大学生就业 |
三、政府行为 |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行为的理论依据 |
一、凯恩斯就业理论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第三章 泉州市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行为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泉州市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
一、泉州市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
二、泉州市大学生就业的优势分析 |
三、泉州市大学生就业的挑战分析 |
第二节 泉州市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现有行为 |
一、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需求 |
二、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 |
第四章 泉州市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
一、就业保障制度不完整 |
二、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
三、就业政策缺乏配套措施 |
四、就业市场监管不彻底 |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行为缺失原因分析 |
一、政府责任意识缺乏 |
二、立法不健全 |
三、就业政策执行不到位 |
四、创业政策体系缺失 |
第五章 优化泉州市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行为的对策 |
第一节 国外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
一、美国政府:市场主导型 |
二、英国政府:学校主导型 |
三、日本政府:国家主导型 |
四、加拿大政府:能力主导型 |
第二节 国内部分城市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的做法 |
一、杭州市政府 |
二、深圳市政府 |
三、上海市政府 |
第三节 经验借鉴与启示 |
一、注重政府宏观调控及建立政策服务体系 |
二、制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
三、强化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 |
第四节 促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行为的对策 |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扩大就业需求 |
二、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建设 |
三、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健全就业市场 |
四、加强政府责任监督,确保政策落地 |
五、完善创业政策体系,鼓励自主创业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和研究成果 |
(7)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目的与分析工具 |
1.研究目的 |
2.分析工具 |
(1) 制度分析框架。 |
(2) 动力制衡框架。 |
(3) 指标体系框架。 |
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转型的基本动力 |
三、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转型的基本特征 |
1.基于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
(1) 七个体制转型程度指数都在发生变化, 总体同向而行, 由低转高。 |
(2) 各项转型程度指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程度与速度都不同。 |
(3) 增幅较大的转型程度指数都与师生和学校高度相关。 |
(4) 与政府配置资源密切相关的转型程度指数表现复杂。 |
2.基本特征 |
四、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转型的基本趋势 |
1.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转型的历史方位 |
第一, 现代大学制度变革在近十年有重大突破。 |
第二, 探索建立后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转型成为共识。 |
第三,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配置有重大突破。 |
第四, 增强对高等教育质量配置方向与过程的全面干预。 |
2.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转型的基本趋势 |
(1) 依法治理高校成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显着特征。 |
(2) 不断成熟的市场力量成为影响与约束大学的理性选择。 |
(3) 学术力量正在努力建构学术本位的治理环境。 |
(4) 中国国情决定了转型中大学资源配置方式的基本特色。 |
(8)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就业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就业的发展历程 |
(一) 计划经济主导下的就业 (1959-1978年) |
(二) 过渡和改革探索期的就业 (1978-2000年) |
(三) 全面改革期的就业 (2001-2009年) |
(四) 新时代的就业 (2010年至今) |
二、西藏就业发展的特点 |
(一)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
(二) 就业结构日臻优化 |
(三) 劳动力的流动性不断提高 |
三、劳动力市场与城镇就业 |
(一) 劳动力市场 |
(二) 城镇就业 |
三、大学生就业 |
(一) 大学生就业变化 |
(二) 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及成效 |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
(9)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及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关于就业政策的研究 |
二、国外关于就业政策的研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校毕业生 |
二、就业政策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需求、供给与供求匹配理论 |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分析模型 |
第三章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历史嬗变 |
一、“国家统包统分”阶段(1950 年-1984 年) |
二、“双向选择”阶段(1985 年-1998 年) |
三、“自主择业”阶段(1999 年-至今) |
第二节 现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促进需求的政策内容 |
二、促进供给的政策内容 |
三、促进供求匹配的政策内容 |
第三节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困境 |
一、欠缺深度的创业扶持和就业激励导致需求不足 |
二、缺乏创新的人才培养和调度政策导致供给不足 |
三、不健全的组织管理和法律保障导致供求失衡 |
第四章 国际视野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分析 |
第一节 拉动需求:以就业岗位和自主创业为外在驱动 |
一、以项目和制度保障就业岗位 |
二、以教育和财政激励自主创业 |
第二节 扩大供给:以资金扶持和技能培训为组织引领 |
一、以财政政策调配区域间人才资源 |
二、以技能培训提升毕业生能力水平 |
第三节 平衡供求关系:以就业指导和法律法规为平衡杠杆 |
一、以信息为中心,多主体开展就业指导 |
二、以法律为中心全方位稳定就业形势 |
第五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第一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国际比较 |
一、促进需求政策的国际比较 |
二、促进供给政策的国际比较 |
三、促进供求匹配政策的国际比较 |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经验借鉴 |
一、加深市场机制运作,扩大就业机会与创业渠道 |
二、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构建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
三、加强市场秩序监管,完善信息公开与传递机制 |
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提供就业服务与法律保障 |
第六章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优化 |
第一节 政策制定层面:调控力度升级,构建政策服务体系 |
一、中央政府:统筹全局性工作,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
二、地方政府:承担具体性职责,促进地方就业工作 |
第二节 政策执行层面:实施力度加强,完善市场服务体系 |
一、政府:坚持调控中心、力度与深度并重 |
二、高校:坚持质量为本、指导与培养并驾 |
三、用人单位:坚持合作共赢、信息与反馈并举 |
四、就业中介机构:坚持桥梁辅助、沟通与服务并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简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理论探究 |
第一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内涵 |
一、本科和本科教育 |
二、本科毕业 |
三、本科毕业率 |
第二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质量意蕴 |
一、本科毕业率质量内涵的分析框架 |
二、本科毕业率的内部质量意蕴逻辑分析 |
三、本科毕业率的外部质量意蕴逻辑分析 |
第三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的逻辑关系探究 |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本质指向一元: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
二、高等教育质量指向多元: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 |
三、一元与多元——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冲突 |
第三章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全球图景 |
第一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世界图景——以OECD成员国为例 |
一、OECD的教育指标体系及特征 |
二、OECD的高等教育毕业率指标说明 |
三、OECD成员国高等教育毕业率状况 |
第二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典型国家——以美、法、英、日为例 |
一、美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二、法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三、英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四、日本大学本科毕业率 |
第三节 基于全球视域下的典型国家大学本科毕业率特征分析 |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国别差异 |
二、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院校差异 |
三、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个体差异 |
第四章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历史回溯与现状考察 |
第一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历史演变 |
一、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二、建国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第二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现状研究 |
一、2015年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数据来源及统计方法 |
二、2015年中国大学应届本科生毕业率与学士学位授予率 |
三、2015年中国大学不同学科本科毕业率与学士学位授予率 |
第三节 对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历史与现状的反思 |
一、尚未建立完善的大学本科毕业率统计制度 |
二、从发展来看,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演变呈现历史延续性 |
三、从现状来看,大学本科毕业率高且院校之间呈弱差异性 |
第五章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机制探析 |
第一节 政府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
一、行政管理体制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二、教育政策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三、政府评估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第二节 社会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
一、就业市场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二、传统文化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三、民众心理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第三节 学生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
一、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二、学生的课程考核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三、学生的就业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第四节 大学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
一、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的形成 |
二、学分制学籍管理的“严格性”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三、学分制学籍管理的“灵活性”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四、对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严格性”与“灵活性”的反思 |
第六章 对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探析 |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呈现“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
二、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
第二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现象剖析与趋势研判 |
一、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特征 |
二、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的复杂原因 |
三、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发展的趋势研判 |
第三节 基于当前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现实问题的思考 |
一、回归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 |
二、妥善处理大学组织本质与现实外部社会多元需求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浅议高校就业市场发展中的高校就业体制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欧阳润. 南昌大学, 2020(02)
- [2]70年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J]. 吴要武.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20(04)
- [3]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周倩.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5]高学历流动人口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玉涵. 吉林大学, 2020(08)
- [6]泉州市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林钊. 华侨大学, 2019(01)
- [7]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及其发展趋势[J]. 康宁. 高等教育研究, 2019(04)
- [8]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就业发展历程[J]. 格桑卓玛. 民族学刊, 2019(02)
- [9]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D]. 张若晴. 天津大学, 2018(06)
- [10]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D]. 滕曼曼. 厦门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