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推拿手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手法,关节,腰椎间盘突出,小儿,伤科,骨骼肌,家兔。
推拿手法论文文献综述
卢裕强,郭汝宝[1](2019)在《推拿手法对家兔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成肌调节因子Myf-5、Myogenin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对家兔失神经支配骨骼肌干预后肌湿重、成肌调节因子中生肌因子5(Myogenic factor 5,Myf-5)、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普通级新西兰雄性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治疗组和手法治疗组,每组30只。每组再随机分为2周、3周、1个月、2个月和4个月五个亚组,每组6只。模型对照组、NGF治疗组及手法治疗组家兔建立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NGF治疗组给予肌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手法干预组进行推拿干预,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不进行其他操作。分别干预后处死取材,称量腓肠肌肌湿重,计算术侧与健侧的腓肠肌肌湿重比值;检测腓肠肌组织Myf-5 mRNA、Myogen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 (1)腓肠肌肌湿重比:NGF治疗组在2周(0.79±0.03)%、3周(0.70±0.06)%、1个月(0.58±0.04)%、2个月(0.44±0.05)%,手法治疗组在2周(0.72±0.05)%、3周(0.55±0.04)%、1个月(0.55±0.09)%、2个月(0.49±0.03)%、4个月(0.50±0.03)%高于模型对照组同期[2周(0.53±0.01)%、3周(0.41±0.03)%、1个月(0.40±0.03)%、2个月(0.38±0.05)%、4个月(0.38±0.05)%,P<0.05]。手法治疗组在2周(0.72±0.05)%、3周(0.55±0.04)%低于NGF治疗组[2周(0.79±0.03)%、3周(0.70±0.06)%],4个月(0.50±0.03)%时则高于NGF治疗组(0.42±0.02)%(P<0.05)。(2)腓肠肌Myf-5 mRNA表达:NGF治疗组在2周(18.50±1.79)、3周(12.52±0.58)、1个月(5.30±1.76)、2个月(2.82±0.23),手法治疗组在2周(20.48±2.20)低于模型对照组同期[2周(40.91±10.31)、3周(25.25±1.27)、1个月(13.91±1.40)、2个月(8.83±0.86),P<0.05],手法治疗组在1个月(16.50±1.17)、2个月(12.20±0.84)、4个月(5.32±0.60)高于模型对照组[1个月(13.91±1.40)、2个月(8.83±0.86)、4个月(3.82±0.54),P<0.05]。手法治疗组在3周(37.21±9.10)、1个月(16.50±1.17)、2个月(12.20±0.84)、4个月(5.32±0.60)时高于NGF治疗组[3周(12.52±0.58)、1个月(5.30±1.76)、2个月(2.82±0.23)、4个月(3.88±0.57),P<0.05]。(3)腓肠肌Myogenin mRNA表达:NGF治疗组在2周(94.31±23.87)、3周(165.95±29.58)、1个月(156.59±64.76)、4个月(4.05±0.51),手法治疗组在4个月(5.74±1.35)低于模型对照组同期[2周(185.92±48.71)、3周(359.21±116.88)、1个月(597.50±146.66)、4个月(63.13±12.24),P<0.05],手法治疗组在2个月(1026.75±132.63)高于模型对照组(168.84±31.85),P<0.05]。手法治疗组在2周(209.80±91.25)、3周(482.37±97.95)、1个月(667.73±97.95)、2个月(1026.75±132.63)均高于NGF治疗组[2周(94.31±23.87)、3周(165.95±29.58)、1个月(156.59±64.76)、2个月(140.63±40.18),P<0.05]。结论推拿手法可能通过改善成肌调节因子Myf-5、Myogenin表达来延缓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的萎缩,远期疗效较NGF良好。(本文来源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杨文广,赵杭,宋丰军[2](2019)在《传统推拿手法结合杠杆扳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阐述传统推拿手法结合杠杆扳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方法,观察疗效并分析其作用原理。[方法]将6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采取传统推拿手法结合杠杆扳法治疗,疗程为4周,诊疗前后利用《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Assessment Criteria for Shoulder Pain of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以下简称JOA)》量表进行评定,对比两组诊疗前后在疼痛、功能、活动度、X线评价和关节稳定性方面的差异,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利用JOA量表评分进行比较,两组在疼痛、功能、活动度和关节稳定性指标方面均有明显进步,其中治疗组在疼痛、功能和活动度指标的进步都较对照组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而在关节稳定性指标方面的进步,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后两组X线评价指标无明显改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推拿手法结合杠杆扳法较单纯的传统推拿手法在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上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杨华[3](2019)在《推拿手法联合拔罐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推拿手法联合拔罐技术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对全部患者均实施推拿手法联合拔罐技术,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5,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55,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中医综合护理)。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在本次研究中比只实施常规护理的作用更加显着,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34期)
许辉,肖涟波,康冰心,徐喜瑞,钟声[4](2019)在《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大型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推拿手法治疗KO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以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GRADE系统对所得文献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7篇文献,共计1387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推拿手法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在治疗KOA的VAS评分、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西药对照组、针刺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相比,推拿手法治疗组的有效率较高[(MD=2.30,95%CI (1.65,3.22),P<0.0001]。与西药对照组相比,推拿手法治疗组的WOMAC评分改善更为明显[MD=-9.04,95%CI(-16.71,-1.36),P=0.02]。GRADE证据质量评价系统显示文献总体质量偏低。结论:推拿手法治疗KOA有一定临床疗效,推拿手法与西药相比,在VAS评分、不良反应方面疗效相当,但在改善WOMAC评分方面疗效优于西药,在提高有效率方面推拿手法治疗组优于各对照组。同时研究表明推拿手法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9年12期)
朱满华,林星镇,陈勇[5](2019)在《整脊推拿手法联合腰叁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整脊推拿手法联合腰叁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本院84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整脊推拿手法联合腰叁针疗法,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及针刺。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估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及健康生活调查简表(SF-36)。结果:治疗前,两组VAS、JOA及各项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JOA及各项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与常规推拿及针刺方法相比,整脊推拿手法联合腰叁针治疗LDH效果显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33期)
陈福,陈琇艳,王海亮,付宏[6](2019)在《谢氏推拿手法对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谢氏按摩手法对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对比观察采用谢氏推拿手法的治疗方案和不采用谢氏推拿的治疗方案对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疗效。结果治愈44例,占73.3%;显效14例,占23.3%;好转2例,占3.3%;显效率为96.7%。对照组60例,结果治愈38例,占63.3%;显效12例,占20%;好转8例,占13.3%;显效率为83.3%。结论采用谢氏推拿手法的方案更能促进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康复。(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3期)
刘峻宏,宁兴明,肖晓,李茂林,巫宗德[7](2019)在《郑氏推拿手法对chopart关节骨折脱位术后早期康复的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郑氏推拿手法对chopart关节骨折脱位术后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自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chopart关节骨折脱位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郑氏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14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3天、7天、14天患肢肿胀情况、VAS评分。结果:术后3天、7天、14天患肢肿胀情况,术后3天、7天、14天,足周径差研究组(3.28±0.48、1.94±0.21、0.78±0.14)均低于对照组(3.95±0.66、2.66±0.76、1.52±0.23),且P均<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天、7天、14天VAS评分,VAS疼痛评分研究组(6.3±0.6、5.2±0.3、3.3±0.2)均低于对照组(7.7±0.1、6.1±0.7、4.5±0.4),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优良率研究组优60%,良36%,中4%,差0%,总优良率94%,对照组优52%,良36%,中8%,差4%,总优良率84%,研究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郑氏推拿手法对chopart关节骨折脱位术早期康复有着明显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肿胀程度及疼痛,在临床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9年11期)
任波,彭玉兰,肖清清,周英,陈伟[8](2019)在《郑氏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郑氏推拿手法配合二黄新伤止痛软膏外敷治疗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在我院住院的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患儿,随机对照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卧床制动、持续皮肤泡沫带牵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郑氏推拿手法治疗及二黄新伤止痛软膏外敷,而对照组配合TDP治疗仪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VAS疼痛评分、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后的第3天、第7天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第1周、第2周对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氏推拿手法配合二黄新伤止痛软膏外敷治疗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9年11期)
朱荣光[9](2019)在《朱氏伤科推拿手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朱氏伤科推拿手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针灸(夹脊、十七椎、腰阳关、大肠俞、肾俞、阳陵泉、昆仑、太溪)治疗,腰部穴位结合神灯照射,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朱氏伤科推拿手法治疗,每次推拿操作30 min左右,每日1次。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5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9.42%。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氏伤科推拿手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缩短治疗时间,患者易于接受。(本文来源于《中医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刘炜,刘清国,马建强,贾鲲,鄂艳红[10](2019)在《从"补脾强肾"小儿推拿手法论治小儿脑瘫》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中医的角度,探究"补脾强肾"小儿推拿手法论治小儿脑瘫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收集中西医治疗小儿脑瘫的相关文章,分析小儿脑瘫的原因、治疗方法及作用机制。结果:在中医中脑瘫病位在脑、脾、肾,脑瘫患儿普遍存在脾肾亏虚,表现为肌肉瘦削,筋骨痿软,故属于"五迟"、"五软"范畴。这与现代医学所观察到的脑瘫患儿肢体运动障碍和营养吸收障碍相符。因此该病除了应用现代康复技术手段外,还应从补益脾肾的角度开展相应的中医治疗。临床中不能接受内服药物治疗的患儿,可以采用小儿推拿治疗,治疗效果显着。结论:在脑瘫康复训练中配合补脾强肾小儿推拿手法,同补先后天之本,可提高营养生长水平,缩短康复疗程,提升康复疗效,最终达到全面促进脑瘫患儿康复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20期)
推拿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阐述传统推拿手法结合杠杆扳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方法,观察疗效并分析其作用原理。[方法]将6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采取传统推拿手法结合杠杆扳法治疗,疗程为4周,诊疗前后利用《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Assessment Criteria for Shoulder Pain of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以下简称JOA)》量表进行评定,对比两组诊疗前后在疼痛、功能、活动度、X线评价和关节稳定性方面的差异,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利用JOA量表评分进行比较,两组在疼痛、功能、活动度和关节稳定性指标方面均有明显进步,其中治疗组在疼痛、功能和活动度指标的进步都较对照组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而在关节稳定性指标方面的进步,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后两组X线评价指标无明显改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推拿手法结合杠杆扳法较单纯的传统推拿手法在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上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推拿手法论文参考文献
[1].卢裕强,郭汝宝.推拿手法对家兔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成肌调节因子Myf-5、Myogenin表达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杨文广,赵杭,宋丰军.传统推拿手法结合杠杆扳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3].杨华.推拿手法联合拔罐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智慧健康.2019
[4].许辉,肖涟波,康冰心,徐喜瑞,钟声.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J].陕西中医.2019
[5].朱满华,林星镇,陈勇.整脊推拿手法联合腰叁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
[6].陈福,陈琇艳,王海亮,付宏.谢氏推拿手法对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7].刘峻宏,宁兴明,肖晓,李茂林,巫宗德.郑氏推拿手法对chopart关节骨折脱位术后早期康复的疗效评价[J].四川中医.2019
[8].任波,彭玉兰,肖清清,周英,陈伟.郑氏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9
[9].朱荣光.朱氏伤科推拿手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J].中医研究.2019
[10].刘炜,刘清国,马建强,贾鲲,鄂艳红.从"补脾强肾"小儿推拿手法论治小儿脑瘫[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