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高原论文_费怡,王继燕,王泽根

导读:本文包含了若尔盖高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若尔盖,泥炭,高原,湿地,沟渠,微生物,沟道。

若尔盖高原论文文献综述

费怡,王继燕,王泽根[1](2019)在《若尔盖高原土地沙化及其成因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若尔盖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泥炭湿地之一。受自然条件、人类活动等影响,该区域出现了湿地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的现象。为全面掌握该区域土地沙化状况,文中基于Landsat TM影像分析了1995-2016年若尔盖高原沙地时空变化,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方法定量分析土地沙化的成因。结果表明:近二十年间,该区域沙地呈增长趋势。2006年以前沙地增长较快,主要分布在若尔盖县西北部和玛曲县东南部,降水和放牧强度是该时期土地沙化关键驱动因子;2006-2016年间,降水量增加、放牧强度减弱,沙地增长速度有所下降;1995-2016年间,任意两驱动因子交互作用大多表现为非线性增强,即各因子共同作用增强了沙化程度。(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8期)

刘学敏,罗久富,陈德朝,朱欣伟,周金星[2](2019)在《若尔盖高原不同退化程度草地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高寒脆弱生态区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生态系统中各植物种群资源利用能力,通过草地群落学调查结合物种重要值、 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 Pianka生态位重迭指数等对若尔盖高原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重度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主要种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轻度、中度退化群落中,建群种为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已侵入不可食性杂类草,且具有较高的重要值;在重度、极重度群落中,建群种更替为禾本科Poaceae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赖草Leymus secalinus,群落中不可食性杂类草的重要值高于轻度和中度退化群落。②随着退化程度加剧,除建群种具有较高的生态位宽度以外,退化草地指示种也在群落中占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增加了草地优良牧草的生长压力。③群落中主要种之间的所有生态位重迭指数平均值随退化程度加剧而降低,依次为轻度退化(0.59),中度退退化(0.58),重度退化(0.42)和极重度退化(0.40),主要种群之间对资源的利用随退化程度加剧在整体上逐渐趋向于离散。轻度退化群落中的线叶嵩草、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中度退化中的线叶嵩草、乳白香青Anaphalis lactea,重度退化中的垂穗披碱草以及极重度退化中的赖草,与群落中的其他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迭值较高。综上,若尔盖高原草地在退化过程中,伴随具有不同资源利用策略的植物种群替代的过程。(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何兰[3](2019)在《若尔盖高原地区城镇空间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空间结构是区域内城镇各种要素的空间组合关系和分布状态,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产物。基于区域特殊性,准确地把握若尔盖高原区域的城镇空间结构,对该区域城镇化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对高原牧区城镇建设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文以2001、2006、2011、2016年为时间节点,借助多源遥感影像,利用ArcGIS软件,从空间布局结构、职能结构、城镇层面空间结构叁大方面着手,分析了若尔盖高原地区的城镇空间结构特征,建构了“影响因素—行为主体—空间特征”驱动力体系,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该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发展的现存问题,并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通过研究表明:(1)2001-2017年间,若尔盖高原地区城镇数量由7个上升到23个,城镇密度由0.11个/km~2×10~3上升至0.39个/km~2×10~3,新增城镇主要分布于中部草原地区。城镇总体密度小,空间布局具有临水、临交通线的特征。城镇之间相互联系总体较弱,没有形成区域性经济联系网络及明显的空间联系结构特征,建议培育“点-线-面”的总体空间格局,共同服务于生态功能区,同时加强区域内部及区域与外部的联系。(2)城镇职能以农业、旅游业为主,有综合枢纽型、片区经济旅游交通枢纽、农牧业+旅游业型、农牧+加工型4大类,第一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明显的专门化优势,第二产业严重质弱,第叁产业快速发展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产业发展不协调,城镇主导职能重复,建议细分各城镇分工定位,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强化特色支柱产业。(3)城镇层面空间结构特征包含空间规模、空间形态、内部空间结构叁方面,其特征是:城镇用地规模主要沿交通线扩张,扩张低速且波动,无明显规律;城镇空间形态82.35%为片状,城镇建设受地形因素限制小;城镇内部功能区以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用地为主,工业用地与绿地严重缺失。城镇层面空间结构的现状问题是首位城市不突出,末尾城市多,没有形成城镇体系;建成区用地结构不平衡,居民自建房多,城镇风貌趋同。建议限制城镇规模,制定动态的城镇规划,集约高效地利用建筑用地,此外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提升城镇建筑特色。(4)形成若尔盖高原地区城镇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其中自然环境是基础性限制因素;交通是最重要的发展因素;宗教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目前影响力逐渐减弱;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为主体通过主观作用产生推动或限制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包括政府政策、开发企业与城镇居民。(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沈凇涛,樊敏,张淑杰,王青[4](2018)在《若尔盖高原牧草营养型管理特征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若尔盖高原牧草按营养属性可划分为5个(Ⅰ~Ⅴ)营养型,文章应用格局指数和间隙度模型,定量研究5个牧草营养型空间格局及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Ⅲ型牧草斑块连接度最高且形状最复杂;Ⅰ、Ⅱ、Ⅴ型牧草斑块形状简单且彼此孤立;Ⅳ型牧草斑块形状复杂度、连接度均中等;呈现出Ⅲ型牧草为基质,Ⅰ、Ⅱ、Ⅴ型牧草为缀块,Ⅳ型牧草为过渡的空间格局。(2)Ⅲ型牧草均匀分布,空间异质性最低,特征尺度最小(6.96 km);Ⅳ型牧草有序分布,空间异质性及特征尺度(15.63 km)均中等;Ⅰ、Ⅱ、Ⅴ型牧草集中分布,空间分异显着,特征尺度分别为45.66、37.79、57.90 km。牧草空间分异格局的间隙度分析,可为研究生态过程在若尔盖高原扩散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刘利娟,刘欣蔚,鞠佩君,朱单,薛丹[5](2018)在《15000年以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发育及其碳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海拔泥炭地是维护高原气候环境稳定的重要生态系统,由于其兼具高海拔和高寒的特点,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是中国高海拔泥炭地集中分布区,碳储量丰富,由于方法学差异及数据缺乏,其碳储量估算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对长时间尺度碳通量的模拟研究还较为匮乏。因此,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为研究对象,基于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每千年的面积变化和碳累积速率重新评估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储量,并利用泥炭分解模型和碳通量重建模型探讨了15000年以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通量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约从15000年开始发育,发育高峰期在12000—10000年和7000—5000年,泥炭累积速率范围为0.22—1.31 mm/a,平均值为0.56 mm/a;碳累积速率范围为13.4—77.2 g C m-2a-1,平均碳累积速率为33.5 g C m~(-2)a~(-1),3000年至今碳累积速率最高,7000—6000年是碳累积速率次峰值时期; 15000年以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储存量达1.4 Pg(1 Pg=1015g),碳累积输入和碳累积释放分别为5.6 Pg和4.2 Pg;净碳平衡平均值为0.087 Tg (1 Tg=1012g) C/a,峰值出现在11000—10000年为0.295 Pg;在6000—2000年若尔盖泥炭地出现微弱碳源,最大值出现在5000—4000年,约为-0.034 Pg,净碳平衡在15000—11000年和4000年至今呈现上升趋势,而10000—4000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总体而言,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储量丰富,是青藏高原东部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碳汇,本研究将为我国高海拔泥炭地碳库保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8期)

李志威,鲁瀚友,胡旭跃[6](2018)在《若尔盖高原典型泥炭湿地水量平衡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若尔盖泥炭湿地具有蓄水、固碳和生态的重要功能,其地下水水位变化决定泥炭湿地面积维持或萎缩,但是其泥炭湿地的地下水水文过程和水量动态变化缺少系统的野外监测和研究。结合红原站气象资料,并于2017年5月、7月和9月在若尔盖黑河上游泥炭湿地典型小流域开展野外原位监测,利用MODFLOW模型建立小流域叁维动态地下水运动模型,模拟地下水运动过程并计算水量动态平衡变化以及沟道排水能力。结果表明:泥炭湿地的主要补水方式是降雨,占补水总量的60%,其主要出流方式是沟道排水,排水比例最高达到53%;其次是潜水蒸发,出流比例为26%。切穿泥炭层的沟道排水能力是未切穿泥炭层沟道的2. 5倍。若尔盖泥炭地的地下水位受降雨影响呈现季节性波动,在雨季其涨幅约为0. 5 m。(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陈慧清[7](2018)在《若尔盖高原湿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是介于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间的过渡性生态系统,具有维系地表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全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功能,其独特的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对于保护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湿地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数量庞大、种类多样、生态功能活跃,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若尔盖高原湿地地处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青藏高原的东部,其主体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和红原县(101°30'E-103°30'E,32°20'N-34°08'N,海拔3400-3900m),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集中分布区,气候条件特殊,仅分为冷(11-4月)暖(5-10月)两季。本研究旨在了解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地理分区对若尔盖高原湿地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对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充分了解,为微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此,选取了若尔盖高原主体区域内的若尔盖县(花湖)、红原县(邛溪)及其过渡区(麦洼)冷暖季的土壤进行酶活性检测,利用BIOLOG微量分析法分析样本中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并对可培养微生物种群多样性进行研究,进而对具有纤维素、木质素降解活性的菌株进行筛选。结果如下:(1)通过对土壤样品六种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纤维素酶、蔗糖酶)活性与理化性质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可知: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表现为暖季显着低于冷季,花湖多酚氧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暖季显着高于冷季,麦洼与邛溪多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冷暖季间差异性不显着。由于在冷季环境温度较低而不利于酶活性的发挥,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在叁个采样地间差异性不显着。在暖季,麦洼与邛溪多酚氧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着低于花湖。花湖的水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冷暖季差异显着,而麦洼与邛溪差异性不显着。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冷季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相关性不显着,暖季其相关性显着,尤其多酚氧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纤维素酶活性与有机质、含水量、采样温度、pH之间的相关性显着,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之间相关性显着。因此,可得出若尔盖湿地土壤酶活性变化与理化性质(如:温度)密切相关。(2)利用BIOLOG微量分析法检测土壤微生物群落总代谢能力、对不同类碳源的代谢能力、多样性指数、及其对优势碳源的利用,分析其代谢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冷暖季若尔盖湿地土壤微生物总代谢能力均表现为花湖>卭溪>麦洼,在暖季,不同分区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能力差异显着,而冷季其差异性不显着,其中,花湖与邛溪暖季碳源代谢能力大于冷季,而麦洼冷暖季间差异较小;冷暖季叁个采样地对醇类的代谢能力最低,花湖对除醇类外的其他碳源代谢能力较高,而冷季麦洼、邛溪对糖类、氨基酸类、酯类的利用率较高,对醇类、胺类、酸类的利用率较低;暖季微生物群落物种的均匀性、丰富度和多样性都比冷季好,采样地间表现为花湖>邛溪>麦洼;冷季微生物利用的优势碳源为糖类、胺类和酸类,而暖季微生物利用的优势碳源为糖类、氨基酸类和酸类,存在一定的差异。(3)利用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对细菌(4 ℃、15 ℃、25 ℃、37 ℃)、真菌(28 ℃)和放线菌(25 ℃)进行培养计数,细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冷季,叁个采样地不同温度培养下细菌的数量总体表现为嗜冷菌(4 ℃、15 ℃)>室温菌(25 ℃)>体温菌(37℃),在暖季,体温菌数量仍然是最少的,麦洼整体细菌数量都较低,冷暖季4 与15 培养下的细菌数量均无显着差异。真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花湖与邛溪采样地真菌数量均表现为暖季>冷季,麦洼采样地冷暖季基本无差异,叁个采样地间冷暖季真菌数量均表现为花湖最大,麦洼最小。放线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只有花湖采样地放线菌数量暖季>冷季,花湖放线菌数量最高,麦洼与邛溪地较低且无显着差异。麦洼采样地在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上都表现为较低的水平,这可能是由于麦洼采样地地理位置特殊,海拔较高,且被山体阻隔,冷暖季分离不明显造成的结果。(4)运用纤维素、木质素降解菌筛选培养基分离得到具有降解活性的细菌37株,分别属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肠杆菌门叁个不同的门,其中32株菌分别属于5个不同的属,有7株菌属于贪铜菌属(Cupriavidus),有19株菌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有2株菌属于沙雷氏菌属(Serratia),有2株菌属于Lelliottia,有2株菌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剩余5株菌暂不能确定属的分类,需做进一步鉴定。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16S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以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H1为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 metallidurans),菌株YX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X8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活性降解菌中菌株YX2和+X8为芽孢杆菌属细菌,这可能是由于若尔盖地区海拔高,气温低,芽孢菌的抗逆性极强,更能适应特殊的生态环境。菌株+H1为贪铜菌属细菌,具有转化重金属的能力,这可能与若尔盖湿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游宇驰,李志威,陈敏建[8](2018)在《若尔盖高原日干乔大沼泽中人工沟渠分布与其排水量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1955~1980年期间,为了开辟牧场和发展牧业,在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中开挖了人工沟渠,建设了排水工程,排水直接加速了沼泽萎缩和储水能力降低。利用1981~2012年的水文气象和遥感影像数据,分析日干乔大沼泽现有人工沟渠的平面分布、排水模式,估算沟渠的排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日干乔大沼泽中,现存有效人工沟渠100余条,沟渠总长度为292.77 km;沟渠以放射状、平行状、网状和零散状分布,其中,平行状人工沟渠的长度最长和水力坡度最小;利用曼宁公式,估算出32a(1981~2012年)日干乔大沼泽中人工沟渠的总排水量为15.043 2×10~8m~3,平均年排水量为0.470 1×10~8m~3,一年中,中雨以下降水日和无降水日人工沟渠总排水量为0.47×10~8m~3,中雨以上降水日人工沟渠总排水量为0.99×10~4m~3。(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游宇驰[9](2018)在《若尔盖高原湿地演变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若尔盖高原是我国的主要的泥炭沼泽湿地,也是黄河流域的重要“蓄水池”。该区域湿地自1970年以来出现的沼泽萎缩退化等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以1990-2016年Landsat5、Landsat7和Landsat8卫星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通过野外调查与试验、遥感影像、气候水文数据和理论分析,探讨近30年来若尔盖高原湿地演变的时空变化规律和特征,并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以及水动力因素等方面研究分析湿地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自然河道及人工沟渠发育情况及变化、沼泽湿地退化机制等,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建设用地和荒漠面积变化最为明显,2011年的面积分别是1990年面积的5.84倍和1.35倍;林地面积以速率为0.66 km2/a不断减少;泥炭沼泽的湿地面积以78.62 km2/a的速率呈持续减少趋势;水体面积波动性变化主要受降雨量变化的影响;植被覆盖度变化呈先减后增且趋于均一化。(2)1967~2012年,年降雨量以0.4 mm/a的速率呈微弱的减少趋势,气温则表现增加趋势;1990年代末参考作物蒸发量ET0随之增大,实际蒸发量ETc在过去45年内增幅小。(3)1990-2016年荒漠化面积在1990-2004年处于增加,2004-2011年趋于减少,2011-2016年再次增加,整体以速率2.17 km2·a-1呈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泥炭沼泽退化边缘、河流湖泊周围以及牧场附近;重度荒漠化主要分布在黄河第一弯的北岸泥炭沼泽边缘处以及从若尔盖县到黑河黄河交汇处的泥炭沼泽l区;其形成与扩张内因是该区地质构造均为疏松易破碎或稳定性差的堆积物和沉积物,外因是由于气候变化和区域排水导致水文条件不足,以及人类活动(过度放牧)、鼠害对地表植被的破坏。(4)高原湿地退化本质上是由于各种原因打破了湿地原有的水分平衡,使湿地不可逆地转变为干土地。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自然水系溯源下切、人工开渠排水和过度放牧等因素,其中人工沟渠排水是最为快速有效的外力因素。(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吴海东,崔丽娟,王金枝,颜亮,张骁栋[10](2018)在《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收支特征及固碳价值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野外实测数据和碳税法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的固碳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总体表现为CO_2的汇和CH_4的源,年净固定CO_2的量为2 922 kg CO_2/hm~2,年CH_4排放量约为48 kg CH_4/hm~2,换算成CO_2当量约为1 163 kg CO_2/hm~2。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总CO_2的排放量为23 375.6 kg CO_2/hm~2,其中CH_4排放的CO_2当量仅占到了总CO_2排放的5%。将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吸收CO_2的正效应减去CH_4排放的负效应,得到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的年净固碳量为1759.4 kg CO_2/hm~2,总体表现出较强的碳汇功能。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净吸收CO_2的价值为11.50亿元(正效应价值),净排放CH_4的价值为4.58亿元(负效应价值)。将正负效应进行整合,得到整个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的总固碳价值为6.92亿元。(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与管理》期刊2018年01期)

若尔盖高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索高寒脆弱生态区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生态系统中各植物种群资源利用能力,通过草地群落学调查结合物种重要值、 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 Pianka生态位重迭指数等对若尔盖高原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重度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主要种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轻度、中度退化群落中,建群种为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已侵入不可食性杂类草,且具有较高的重要值;在重度、极重度群落中,建群种更替为禾本科Poaceae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赖草Leymus secalinus,群落中不可食性杂类草的重要值高于轻度和中度退化群落。②随着退化程度加剧,除建群种具有较高的生态位宽度以外,退化草地指示种也在群落中占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增加了草地优良牧草的生长压力。③群落中主要种之间的所有生态位重迭指数平均值随退化程度加剧而降低,依次为轻度退化(0.59),中度退退化(0.58),重度退化(0.42)和极重度退化(0.40),主要种群之间对资源的利用随退化程度加剧在整体上逐渐趋向于离散。轻度退化群落中的线叶嵩草、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中度退化中的线叶嵩草、乳白香青Anaphalis lactea,重度退化中的垂穗披碱草以及极重度退化中的赖草,与群落中的其他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迭值较高。综上,若尔盖高原草地在退化过程中,伴随具有不同资源利用策略的植物种群替代的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若尔盖高原论文参考文献

[1].费怡,王继燕,王泽根.若尔盖高原土地沙化及其成因定量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

[2].刘学敏,罗久富,陈德朝,朱欣伟,周金星.若尔盖高原不同退化程度草地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

[3].何兰.若尔盖高原地区城镇空间结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4].沈凇涛,樊敏,张淑杰,王青.若尔盖高原牧草营养型管理特征尺度[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

[5].刘利娟,刘欣蔚,鞠佩君,朱单,薛丹.15000年以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发育及其碳动态[J].生态学报.2018

[6].李志威,鲁瀚友,胡旭跃.若尔盖高原典型泥炭湿地水量平衡计算[J].水科学进展.2018

[7].陈慧清.若尔盖高原湿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8].游宇驰,李志威,陈敏建.若尔盖高原日干乔大沼泽中人工沟渠分布与其排水量估算[J].湿地科学.2018

[9].游宇驰.若尔盖高原湿地演变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8

[10].吴海东,崔丽娟,王金枝,颜亮,张骁栋.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收支特征及固碳价值评价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8

论文知识图

5-4 研究区地形起伏度与活动断裂分布图若尔盖高原腐殖泥炭土和腐殖土的...若尔盖高原湿地地理位置及分布图若尔盖高原玛曲—红原一带表土...若尔盖高原红原泥炭场Ⅱ矿剖面结...若尔盖高原3 种湿地土壤剖面的有...

标签:;  ;  ;  ;  ;  ;  ;  

若尔盖高原论文_费怡,王继燕,王泽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