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临终关怀实施的意义与方法

基层医院临终关怀实施的意义与方法

张晓燕(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兴隆医院河南濮阳457001)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234-01

【摘要】目的观察临终关怀在基层医院实施的意义和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60例末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关怀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临终关怀护理干预,用生活质量量表(QOL)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判定。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QOL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关怀组得分为(36.9±8.3)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1.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关怀组干预前后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护患者尊严,减轻其心理压力与躯体疼痛。

【关键词】基层医院临终关怀意义

临终关怀指为减轻或者祛除末期患者的痛苦,给予缓解性、支持性的医疗照护。给予患者及其亲属精神上支持,让患者坦然地接受这个即将到来的结果。随着社会条件和人民需求的日益提高,如何做好基层医院的临终关怀护理是基层医护人员所关心的议题。现将我院30例采用临终关怀患者进行研究,并分析护理体会。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2011年12月所收治60例末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从入院至死亡的时间从1周~9个月,平均3.1个月;男38例,女22例;年龄43~82岁,平均(66.9±7.6)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关怀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重和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终护理方式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临终关怀护理干预:(1)设置家庭式病房[1]。保持室内清洁、温度适中、光线充足、空气新鲜,可提供24h探视,并在病房中提供电视机、盆景、壁画等。(2)疼痛控制[2]。严格采取WHO的三阶梯镇痛法,依次使用口服、直肠用药、皮下注射与药物阻滞对传导路破坏进行止痛,止痛原则是让患者感觉到不痛。(3)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病情恶化,因此身心都将出现极度的痛苦,当患者出现愤怒绝望、抑郁恐惧等心理时,护士应该不作劝解,让患者将情绪宣泄出来;常和患者聊天,协助患者处理希望在有限时间中完成的愿望。一旦有时机则与患者沟通有关死亡的话题,以通俗的寓言告诉患者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规律,并尽力减少患者的痛苦。(4)患者去世后的护理。可以与家属对遗体进行料理,帮助班里遗体火花与告别仪式,安慰患者家属的身心负担,缩短悲伤的时期。

1.3效果判定

采用卢惠珍等人的相关指标[3],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判定。

2结果

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QOL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干预后,关怀组得分为(36.9±8.3)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1.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关怀组干预前后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效果评价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后

关怀组3030.1±6.136.9±8.3*

对照组3030.3±6.631.0±6.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由于医疗水平的局限,有一些疾病用目前的手段是难以治愈的,因此与其进行徒增患者痛苦的各种治疗,不如采取临终关怀手段减少患者的痛苦。临终痛苦主要有由于疾病痛苦带来的生理痛苦和由于对死亡的恐惧、有心愿未达成、对家人的不舍所带来的心理痛苦[4]。因此临终关怀所着重的也是消除这两方面的痛苦。

生理上,主要采用镇痛药物进行治疗,采用三阶梯用药方法,以免造成镇痛剂滥用导致后期患者产生“无药可施”的情况。心理上,从环境入手,营造良好氛围陪伴患者走向人生终点,然后一方面安慰患者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帮助患者实现仍未实现的心愿。在基层医院中,由于患者经济条件或其他原因,更要求护士不但具有专业护理知识,更要有良好心理学、伦理学和沟通技巧。

结果显示,在经过临终关怀之后,关怀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不实施临终关怀患者要高出接近6分,且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认为临终关怀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护患者尊严,减轻其心理压力与躯体疼痛,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宁林金,高伟,尹小桃.家庭式临终关怀在基层医院的实施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5):145-146.

[2]李萍.基层医院癌症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3):134-140.

[3]卢惠珍,李而周,詹凤球,韦若梨.癌症临终关怀25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25-26.

[4]李淑华,章肖平,陈明敏,黄恩,章晓春,王丽青.本土化临终关怀的实施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9,8(10):857-858.

标签:;  ;  ;  

基层医院临终关怀实施的意义与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