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邻苯二胺论文_孙林林,刘重阳,李金择,周亚举,王会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邻苯二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疏水,纳米,电极,电容器,荧光,氧化亚铜,氯化银。

聚邻苯二胺论文文献综述

孙林林,刘重阳,李金择,周亚举,王会琴[1](2019)在《聚邻苯二胺修饰AgCl/g-C_3N_4纳米片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然而也引起了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会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和微生物的传播,而且会使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因此,寻找一种有效且环保的方法来解决抗生素残留问题至关重要.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绿色"技术,具有充分利用太阳光、降低能耗和完全矿化有机物的突出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消除环境污染.光敏半导体材料AgCl具有良好的光响应范围、无毒、易制备等优点,成为光催化降解污染物过程中促进光催化剂活性的理想材料.然而,制备的AgCl纳米颗粒易于团聚并发生光腐蚀.目前,片状g-C_3N_4具有比表面积大和适当的带隙等优点.因此,构筑AgCl/g-C_3N_4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不仅可以降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速率,加快电子传输,还可以解决AgCl纳米颗粒易于团聚的问题.此外,聚邻苯二胺(PoPD)作为一种导电聚合物,具有高效的电子传输能力,用其包裹AgCl可以防止光腐蚀现象的发生.本文采用沉淀法和光引发聚合法合成了新型高效的PoPD/AgCl/g-C_3N_4复合材料,并以20 mg/L四环素作为目标污染物测试其可见光下的催化性能.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积(BET)测定等方法表征分析了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微观形貌和光学性能. XRD分析发现, PoPD未影响AgCl/g-C_3N_4催化剂的晶型结构. XPS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由C, N, Ag, O, Cl元素组成,并能得到它们的元素价态.由SEM照片可看到不规则薄片状g-C_3N_4表面均匀地负载着被PoPD包裹的AgCl颗粒.根据BET测试结果,片状的g-C_3N_4比表面积比块状的增大4倍,使目标污染物能与光催化剂表面活性物质充分接触反应.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进一步表明, PoPD/AgCl-35/g-C_3N_4在可见光下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可见光照射120 min内,四环素的降解效率可达83.06%,降解速率常数是纯g-C_3N_4的7.98倍.循环实验表明,经过四次循环后催化剂仍具有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说明所合成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用抗坏血酸、乙二胺四乙酸和异丙醇捕获剂进行了自由基捕获实验,进一步研究PoPD/AgCl/g-C_3N_4催化剂的光催化机理.结果表明,超氧自由基和空穴在降解四环素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羟基自由基的作用相对较小.通过价带谱测试和带隙计算出材料的价导带位置,并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总之, PoPD/AgCl/g-C_3N_4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优异的光催化性能,为制备高稳定性复合光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新技术(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丹尼斯(Shcherbin,Denis)[2](2018)在《基于Pickering乳液的聚邻苯二胺胶囊的构筑及其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油/水液滴界面上进行胶体颗粒的自组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下而上的用于制备功能性微胶囊的方法。匹克林(Pickering)乳液是以固体颗粒代替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分子附着在胶囊的表面,形成稳定的两相体系。Pickering乳液具有较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形成胶囊的形貌更加可控。在Pickering乳液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适当润湿性的颗粒能够在油/水界面上自发地聚集,通过凝胶化或聚合反应以制备出由溶剂为内核的功能性微胶囊。这类微胶囊在药物封装、药物缓释、催化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聚邻苯二胺(PoPD)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聚合过程可以在室温下与氧化剂混合而实现,方法简单、形貌可控、可实现批量生产。基于此,本论文以Pickering乳液作为反应体系,通过在油水界面处原位自组装生成PoPD纤维,以制备出稳定的PoPD微胶囊,该胶囊在载药、催化、储能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本论文首先以邻苯二胺为单体、FeCl_3为氧化剂制备了PoPD并研究了其自组装纤维的状态,首先研究了反应单体浓度、氧化剂浓度对PoPD自组装行为的影响,通过调节反应单体浓度、FeCl_3的浓度、搅拌速度、反应温度来形成不同尺寸的PoPD纤维,通过调节不同的反应条件以确定纤维聚合和自组装过程的影响因素,并对纤维自组装过程进行系统的探索。随后,本论文通过PoPD在油水界面处原位自组装的方法,在Pickering乳液形成胶囊的同时,形成了PoPD纤维作为乳化剂包覆在胶囊外壳的乳液体系。同时研究了反应单体浓度、FeCl_3的浓度、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对胶囊形成及尺寸的影响。并系统的研究了PoPD自组装纤维作为乳化剂对Pickering乳液PoPD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继而研究了5天时间内PoPD微胶囊在乳液中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在0.0049 mol/L FeCl_3、0.1850 mol/Lo PD,搅拌速度为900rpm,温度为25℃时,得到的胶囊稳定性最好,且在5天时间内能够使得胶囊的尺寸保持稳定。(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彭莉,陈乾,胡盛涛,秦玥,王存[3](2018)在《基于纳米金/氧化的聚邻苯二胺新颖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对尿酸、黄嘌呤、次黄嘌呤的灵敏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循环伏安法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尿酸(UA)、黄嘌呤(XA)、次黄嘌呤(HX)在纳米金/氧化聚邻苯二胺复合材料(Au/p-OPDox/GCE)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结果显示,该修饰电极对UA、XA和HX均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作用,能实现对叁种物质的同时测定。UA、XA和HX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345、2~113和5~402μmol/L;检测限分别为1.0,1.6和1.5μmol/L。(本文来源于《化学传感器》期刊2018年01期)

蒋坤朋,韩晓军[4](2017)在《聚邻苯二胺微纳米相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聚邻苯二胺(PoPD)作为一种重要的苯胺类衍生物,其结构由苯环和连接在苯环上两个相邻的—NH2组成。与聚苯胺相比,聚邻苯二胺具有更多的活性位点,在后期加工和修饰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近年来,聚邻苯二胺作为一种重要的导电聚合物,以其优良的光电性能和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从聚邻苯二胺微纳米相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两个方面总结了聚邻苯二胺材料的研究进展。制备方面重点总结了化学氧化法、共沉淀法、微流控法等在聚邻苯二胺微纳米材料合成方面的进展;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结果,主要针对聚邻苯二胺的聚合机理、氧化还原过程、组装过程等方面进行总结。应用方面重点总结了聚邻苯二胺微纳米相关材料在传感器、聚邻苯二胺的衍生物在生物成像和超级电容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聚邻苯二胺微纳米相关材料制备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7年12期)

匡云飞,邹建陵,李薇,杨颖群,许金生[5](2017)在《米吐尔在聚邻苯二胺负载Nafion@纳米氧化亚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了一种新型电化学传感器——聚邻苯二胺负载Nafion@纳米氧化亚铜(Cu2ONPs)修饰碳糊电极(Nafion@Cu2ONPs/P-oPD/CPE),在0.2mol/L NaAc-HAc(pH=4.6)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LSSV)研究了米吐尔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最佳条件下,米吐尔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8.0×10-7~4.0×10-5 mol/L和4.0×10-5~1.0×10-3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3×10-7 mol/L。方法用于模拟水样中米吐尔的测定,回收率为99.0%~102.0%。(本文来源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蒋坤朋[6](2017)在《聚邻苯二胺微纳米结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邻苯二胺作为一种典型的苯胺衍生物,苯环邻位有两个相邻的-NH2,与苯胺相比,邻苯二胺具有更多的活性位点,在后期的加工和修饰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由于聚邻苯二胺独特的导电机制使其在催化、传感器、电显色、储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关于聚邻苯二胺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合机理、氧化还原过程、组装机理、光电性质和应用范围拓展等方面。聚邻苯二胺微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包括化学氧化法、共沉淀法、微流控法、水热法等。特殊形貌聚邻苯二胺微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是聚邻苯二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邻苯二胺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化学氧化法和电形成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不同形貌的聚邻苯二胺微纳米结构,并对其形貌进行调控。利用所制备的聚邻苯二胺,研究其经过不同的后处理过程后的去组装和荧光现象,也研究了其在pH荧光探针、电催化和超级电容器等方面的应用。以CuCl_2为氧化剂,利用化学氧化法成功制备了聚邻苯二胺微纳米结构。在聚合的过程中,由于聚邻苯二胺低聚体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聚邻苯二胺低聚体并未发生自组装过程。在反应体系中引入高盐溶液,提高溶液中的离子强度,促进了聚邻苯二胺低聚体的自组装过程。通过对反应中物料摩尔比的控制,分别得到了聚邻苯二胺带状、纤维状、纳米束、团簇状、超长纤维等一系列结构。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聚邻苯二胺的生成机理。研究了质子化和去质子化过程对聚邻苯二胺形貌的影响。聚邻苯二胺超长纤维经过去质子化过程,在紫外光(λ_(ex)=418nm)激发下能发出绿色的荧光,荧光效率高达56.2%。利用聚邻苯二胺超长纤维对去质子化过程的敏感性,研究了其作为pH荧光探针的性能。p H荧光探针对紫外光的抗漂白性良好。聚邻苯二胺pH荧光探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为了排除重金属离子对聚邻苯二胺自组装过程的影响,以绿色氧化剂H_2O_2为氧化剂,利用化学氧化法成功制备了聚邻苯二胺微纳米结构。聚合过程中利用NaCl提高溶液的离子强度,促进聚邻苯二胺低聚体的聚合。合成的结构包括矩形内方纤维、球状、球状团簇、海胆状等一系列聚邻苯二胺微纳米结构。通过对反应条件的控制,实现了对聚邻苯二胺纤维长度、宽度、弯曲和分叉等精细结构的控制。H_2O_2为氧化剂通过化学氧化法可制备聚对苯二胺,证明该合成方法能够实现聚对苯二胺形貌的调控。通过各种后处理的方法对聚邻苯二胺进行去组装,对其去组装过程进行了建模。研究了去质子化过程后聚邻苯二胺荧光纤维的荧光性能。利用高温煅烧的方法调节聚邻苯二胺材料中的C/N比,从而制备了聚邻苯二胺电极材料,并研究了其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性能。S-400、S-500、S-600电极的循环稳定性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损失明显。S-700和S-800电极经过1000次循环之后,电容约为初始电容的95%,稳定性良好。在聚邻苯二胺微纳米结构的制备过程中引入贵金属氧化剂H_2PdCl_4,并成功制备了Pd掺杂聚邻苯二胺微纳米结构。合成的结构包括矩形内方管状、六方管状、带状和球状等一系列Pd掺杂聚邻苯二胺微纳米结构。通过对反应条件的控制实现了Pd掺杂聚邻苯二胺微纳米结构的控制,并研究了聚邻苯二胺矩形内方管的生成过程。Pd掺杂的聚邻苯二胺矩形内方管经过高温煅烧后,生成由大量Pd颗粒组成的矩形内方Pd管,并研究了矩形内方Pd管对乙醇的电催化性能。商业Pt/C催化剂的EASA值为26.7m2/g,SP-Pd-MTs的EASA值为48.2m2/g。SP-Pd-MTs的EASA值较大,可能是因为SP-Pd-MTs管壁中存在大量的孔洞结构。SP-Pd-MTs催化剂的正向扫描的氧化还原电流密度为146mA/cm2,而商业Pt/C催化剂的电流密度仅为48.5mA/cm2。SP-Pd-MTs催化剂的电流密度和EASA值都比商业Pt/C催化剂大,说明SP-Pd-MTs催化剂对乙醇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在聚邻苯二胺的自组装过程中引入电场来控制聚邻苯二胺低聚体的自组装过程,并成功得到了聚邻苯二胺半闭合管状结构。通过改变电极距离和电场形状实现了聚邻苯二胺结构的控制。随着两电极距离的增大,聚邻苯二胺的管状结构逐渐消失。在匀强电场下,聚邻苯二胺低聚体组装成为聚邻苯二胺纤维。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电场进行了模拟,并提出了聚邻苯二胺半闭合管的形成机理。聚邻苯二胺半管经过去质子化处理后,聚邻苯二胺半管发出绿色荧光。经过乙醇处理后,发出强红色荧光。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效率分别为40.5%和52.4%,且具有良好的抗漂白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蒋坤朋,韩晓军[7](2017)在《电形成制备聚邻苯二胺半管结构及其荧光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氧化法在制备聚邻苯二胺(PoPD)微结构的过程中存在氧化剂残留等问题,导致最终产物不纯。本文通过电形成的方法,成功制备出聚邻苯二胺半管结构。邻苯二胺单体在阳极表面被氧化成聚邻苯二胺低聚体,在非对称电场的诱导作用下,发生卷曲,形成特殊的聚邻苯二胺半闭合管状结构。该方法通过电场实现了对纳米材料形貌的调控。制备的聚邻苯二胺纳米材料经过不同的处理后能发出红色和绿色的荧光。图1为反应的机理图和自组装过程中的电场参数。(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4-14)

王国稳,陈宗保,陈淑芬[8](2016)在《聚邻苯二胺修饰玻碳电极电化学方法测定水样中毒死蜱农药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用电聚合的方法制备的邻苯二胺聚合膜(O-OPD)修饰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CV)探讨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0.2mol·L-1pH=7.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在该修饰电极上产生了一对比较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峰电流与毒死蜱的浓度在2.7×10-9~2.7×10-6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E=0.0311c+0.1439,相关系数R为0.9953,检出限为2.7×10-9 mol·L-1。将方法用于实际水样中有机磷农药毒死蜱的检测,结果满意。(本文来源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蒋坤朋,韩晓军[9](2015)在《共沉淀法制备聚邻苯二胺纳米束碳材料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共沉淀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备聚邻苯二胺碳材料的方法,在聚邻苯二胺超分子组装过程中能有效的调节聚邻苯二胺小分子和溶剂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得到不同形貌的聚邻苯二胺碳材料。本文用共沉淀法,以FeCl_3为氧化剂,利用聚邻苯二胺分子在水和乙醇溶液中溶解度的不同,在水和乙醇混合溶剂中成功合成出两端开叉的聚邻苯二胺纳米束。所得聚邻苯二胺纳米束形貌均一,两端开叉呈领结状。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高质量的聚邻苯二胺纳米束。通过高温煅烧除氮的方法,得到了聚邻苯二胺碳材料,并将其应用到超级电容器中。所得聚邻苯二胺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显示出优良的电学性能。(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5-08-11)

阮子宁,陈春霞,刘强,刘钦泽[10](2015)在《聚(邻苯二酚-己二胺)-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亲疏水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浸润性是材料表面的重要性能之一。本文选择邻苯二酚和己二胺作为单体在温和条件下聚合,制备超亲水、超疏水涂层。以制备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通过在其表面沉积聚酚胺,利用简单的化学沉积法分别制备超亲水和超疏水涂层。通过红外、热重、扫描电镜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亲、疏水性能,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究。(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聚邻苯二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油/水液滴界面上进行胶体颗粒的自组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下而上的用于制备功能性微胶囊的方法。匹克林(Pickering)乳液是以固体颗粒代替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分子附着在胶囊的表面,形成稳定的两相体系。Pickering乳液具有较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形成胶囊的形貌更加可控。在Pickering乳液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适当润湿性的颗粒能够在油/水界面上自发地聚集,通过凝胶化或聚合反应以制备出由溶剂为内核的功能性微胶囊。这类微胶囊在药物封装、药物缓释、催化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聚邻苯二胺(PoPD)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聚合过程可以在室温下与氧化剂混合而实现,方法简单、形貌可控、可实现批量生产。基于此,本论文以Pickering乳液作为反应体系,通过在油水界面处原位自组装生成PoPD纤维,以制备出稳定的PoPD微胶囊,该胶囊在载药、催化、储能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本论文首先以邻苯二胺为单体、FeCl_3为氧化剂制备了PoPD并研究了其自组装纤维的状态,首先研究了反应单体浓度、氧化剂浓度对PoPD自组装行为的影响,通过调节反应单体浓度、FeCl_3的浓度、搅拌速度、反应温度来形成不同尺寸的PoPD纤维,通过调节不同的反应条件以确定纤维聚合和自组装过程的影响因素,并对纤维自组装过程进行系统的探索。随后,本论文通过PoPD在油水界面处原位自组装的方法,在Pickering乳液形成胶囊的同时,形成了PoPD纤维作为乳化剂包覆在胶囊外壳的乳液体系。同时研究了反应单体浓度、FeCl_3的浓度、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对胶囊形成及尺寸的影响。并系统的研究了PoPD自组装纤维作为乳化剂对Pickering乳液PoPD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继而研究了5天时间内PoPD微胶囊在乳液中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在0.0049 mol/L FeCl_3、0.1850 mol/Lo PD,搅拌速度为900rpm,温度为25℃时,得到的胶囊稳定性最好,且在5天时间内能够使得胶囊的尺寸保持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邻苯二胺论文参考文献

[1].孙林林,刘重阳,李金择,周亚举,王会琴.聚邻苯二胺修饰AgCl/g-C_3N_4纳米片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英文)[J].催化学报.2019

[2].丹尼斯(Shcherbin,Denis).基于Pickering乳液的聚邻苯二胺胶囊的构筑及其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3].彭莉,陈乾,胡盛涛,秦玥,王存.基于纳米金/氧化的聚邻苯二胺新颖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对尿酸、黄嘌呤、次黄嘌呤的灵敏检测[J].化学传感器.2018

[4].蒋坤朋,韩晓军.聚邻苯二胺微纳米相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J].化学进展.2017

[5].匡云飞,邹建陵,李薇,杨颖群,许金生.米吐尔在聚邻苯二胺负载Nafion@纳米氧化亚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

[6].蒋坤朋.聚邻苯二胺微纳米结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7].蒋坤朋,韩晓军.电形成制备聚邻苯二胺半管结构及其荧光性能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集.2017

[8].王国稳,陈宗保,陈淑芬.聚邻苯二胺修饰玻碳电极电化学方法测定水样中毒死蜱农药残留[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6

[9].蒋坤朋,韩晓军.共沉淀法制备聚邻苯二胺纳米束碳材料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C].第十七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摘要集.2015

[10].阮子宁,陈春霞,刘强,刘钦泽.聚(邻苯二酚-己二胺)-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亲疏水性能研究[J].齐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论文知识图

邻苯二胺及聚邻苯二胺的红外光...邻苯二胺及聚邻苯二胺的紫外光...聚邻苯二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裸(A)及聚邻苯二胺膜修饰(B)玻...聚邻苯二胺的SEM和TEM图片a:SE...加大氧化剂(叁氯化铁)浓度后的聚

标签:;  ;  ;  ;  ;  ;  ;  

聚邻苯二胺论文_孙林林,刘重阳,李金择,周亚举,王会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