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九歌》的壮美及其文化底蕴(论文文献综述)
朱法元[1](2019)在《幕阜叙事》文中研究表明汨水之源一故乡使我骄傲的地方真的很多,比如小地名叫"水源",就足可教我炫耀一辈子。"水源"之意即水的源头,本无惊奇之处,可这条流经我家门前的小溪,虽然其貌不扬,却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因为她乃是汨水之源。汨水发源于幕阜山脉中段的黄龙山下,那些清澈的小水珠儿,在绿树掩映的山泉里蹦蹦跳跳,哼着小曲,吹着口哨,召唤着小伙伴,结成
陈函月[2](2019)在《唐代蜀道诗历史地理研究》文中认为蜀道联通川陕藏鄂等多个省份,自秦以来就是各地通往蜀地及中央王朝首都的必经之地,若能控制蜀道,便能据川陕,进而控天下,蜀道之重要性不言自明。之所以想要研究蜀道,是基于以下方面考虑的,第一是因为蜀道是一条贯穿多个行政区和覆盖秦岭大巴山等多个地形区的道路,其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点颇多,可供研究和讨论的问题更是不胜枚举,作为硕士论文的选题来讲其丰富性和深刻性是极其充足的;第二是由于蜀道在唐代历史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唐朝多次战争都有涉及川陕,唐朝三代皇帝都由蜀道避战,并专门颁布了修建、维护和管理蜀道的法规,蜀道可以称得上是李唐王朝后方大动脉,因此梳理清楚蜀道的沿革和变迁有其学术意义;第三是现有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研究蜀道分支状况的学者和代表作品不在少数,而将蜀道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并使用历史地理学的眼光进行综合研究的却极少,言其意义和价值的论着颇多,而进行考证性研究和补释性研究,探寻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作品则更少,因此复原蜀道历史环境与发展轨迹的工作对于我们理解蜀道的渊源及现在的蜀道申遗及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是必须进行蜀道历史地理研究的题中之义。本文的绪论是关于蜀道文学研究与当前的蜀道历史地理研究评述和蜀道概况以及蜀道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各个支线的地理分布。第一章理清蜀道诗人与蜀道诗歌的基本状况,对唐代入蜀诗人的数量、籍贯以及入蜀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对入蜀诗人进行基本分类,考证重要诗人的入蜀行动路线。第二章主要研究唐代蜀道诗歌所见蜀道自然地理,如动植物、水文、气候状况。第三章主要研究唐代蜀道诗歌所反映的蜀道人文地理,如风俗、农业、信仰状况。第四章以分水岭、五盘岭、七盘岭、百牢关、巫山等蜀道途中的重要节点为例分析蜀道诗歌记录的历史与地理状况。第五章研究蜀道诗歌创作影响因素以及蜀道诗歌与巴蜀社会的互动关系。本文采取“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在收集整理唐代蜀道诗歌的基础上,结合古代典籍和今人着作,对唐代蜀道的历史地理状况进行研究,同时对唐人的巴蜀地域观念和地域认知作出归纳总结,完成唐代诗人入蜀路线的考证,为当前唐代蜀道的研究增添一些直观的研究材料。结合唐代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唐代入蜀诗人的个人际遇,更加深入地还原唐代蜀道的变迁图景,科学地挖掘唐诗的历史地理价值。
晏红莲[3](2018)在《“江山之助”论》文中认为刘勰于《文心雕龙·物色》篇提出“江山之助”说,《物色》篇探讨创作过程中的心物关系问题,“江山之助”说则是肯定“江山”对创作的重要作用。限于篇幅,刘勰并未明言“江山之助”何指。“江山之助”论的思想源头为“天人合一”论和“感物”说,刘勰的“江山之助”论是指自然之山水对创作的促进作用。后世对刘勰的“江山之助”说有传承,有发展。刘勰之“江山”本义当指自然之山水。江山可以助人涵养性情、陶冶情操;广泛游历名山大川可以开阔人的视野、胸襟;质朴、纯美的江山可以令人忘却俗世烦忧,沉心静气发现自然之美,雅逸其身心;而气象万千、各有其美的江山往往会让人灵机一动挥笔创作,并借助作文宣气抒怀。大美江山孕育着形形色色的“诗材”,供创作者采而用之。或壮阔、浩淼或深幽、峻峭或空寂、静谧的自然山水会让人沉浸在诗意的境界里,信手拈来即是佳句,创作会变得更加容易。诗、词、文、书、画等各类文艺作品都少不了“江山”的襄助。中国大地幅员辽阔,各地不同之江山有其不同风格之内美。创作者探寻不同风格的江山,沉浸于不同的诗境,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作品。如李白作品,以为飘逸、流畅的风格为主,杜甫作品以沉郁、苍茫为最,王维作品则以空灵、清幽见长,其中诗人所历之江山对其作风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江山”有助于诗、文、画、书等各类文艺作品的创作,另一方面,文艺作品也对“江山”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艺作品可令“江山”的形象更加丰腴、立体,且更富人文底蕴;而更富文化底蕴的“江山”又会吸引更多的文人雅士登临、创作,从而有更多优秀的作品问世。“江山”与文艺作品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尤含悦[4](2018)在《文物中的鸟形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将传统装饰纹样融入到平面设计之中已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鸟形纹样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经典装饰纹样之一,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历史底蕴悠久丰厚。为了传统鸟形纹样的传承和发展,则需要对其进行收集分析、挖掘其文化艺术价值及在设计领域上的应用方法。我国的文物中有着丰富的鸟形纹样资源。故本文立足于美术考古学资料,在了解鸟形纹样的起源、主要功能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分析我国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文物中鸟形纹样的基本结构样式,并归纳鸟形纹样在各历史时期中的造型特征和表现手法。并通过案例分析文物中的鸟形纹样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现状,总结其应用规律。分析鸟形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特点与优势,得出一套可操作性的应用设计方法并进行设计创作实践。从设计角度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传统鸟形纹样的传承与发展开拓新的思路和方向。
覃凯梨[5](2018)在《《九歌》在阴阳观影响下的审美表现》文中认为屈原的《九歌》体现了楚国人民的宗教文化、宗教情感和审美表现。阴阳观则是先秦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律。本文试从阴阳观角度出发,探讨《九歌》在阴阳观影响下的审美表现。
罗小霞[6](2014)在《唐代琴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所谓琴诗,就是以描写琴音乐和与琴相关的各方面为主要内容的诗作。唐代以“琴”作为意象的诗歌不在少数,琴诗是唐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领域。唐代琴诗中有不少传世名篇,它以自己具有广度和深度的描写内容、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丰富深厚的文化意蕴、表征丰富的意象以及丰富珍贵的价值在整个唐代诗歌史和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全唐诗》为基础,广泛地搜集与琴有关的诗作,明确了唐代琴诗的数量及主要内容,了解唐代琴诗的基本状况,并对学者关于唐代琴诗以及琴这种乐器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本文以众多琴诗及琴意象为研究基础,对琴的命名、种类、形制、琴器进行了考述,将琴按形制方面的选材、样式、断纹进行了分类;对先唐琴诗进行了分析整理,并点明其文化意蕴,为之后研究唐代诗歌奠定了基础;对唐代琴诗的几种题材内容进行了分类总结。在琴诗的诗歌艺术研究方面,探讨了唐代琴诗的抒情艺术、传声艺术,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对对抒情艺术进行了认真总结,对琴声独特的传声艺术进行了分析,展现了唐代琴诗独特的艺术特色。同时,笔者也对琴声演奏的具体环境进行了分析概括,显现了唐诗人的审美倾向。也从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琴曲歌辞的创作进行研究,探讨了各个时期琴曲歌辞的不同。之后,就唐代主要弦乐器诗进行了概述和比较。最后,就唐代诗歌蕴含的巨大价值进行探讨分析,从唐代琴诗的历史价值、思想价值、审美价值、文化史价值、认识价值五个方面进行总结,明确了唐代琴诗的意义和诗歌地位,并对唐代琴诗与之后琴诗进行了简单的比较,突出了唐代琴诗的影响。
贾海建[7](2011)在《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有着紧密而特殊的关联:在神怪观念的萌芽产生及神怪小说的成熟确立过程中我们都能发现山岳信仰的印迹,而在随后的历史演进中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彼此渗透,建立起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因此,研究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于神怪小说发生期的认识,而且也能对许多神怪小说在空间构设、情节安排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山岳特征”给予深层次的文化解读。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主体部分由五章构成:第一章《先秦山岳信仰与神怪小说的产生》,由山岳信仰的产生八手,大体勾勒了先秦时期山岳信仰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并重点分析了“山岳圣经”——《山海经》在多个层面所表现出的山岳质素。在此基础上指出,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主要是从山岳及与山岳相关的事物开始并逐渐向外扩展的,在一定程度上,山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这其中就包括原始宗教和原始神话。而原始宗教和原始神话直接促进了神怪观念的产生与成熟(当然,它们也是神怪观念的最初载体和表现形式),同时它们也可以看作是神怪小说产生的重要文化渊源。另外,还分析了《山海经》的故事性质、特点及其在神怪小说史上的地位,进而论证了山岳信仰在神怪小说确立过程中发挥影响的可能性。第二章《山岳:精怪孕育之所——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的具体表现之一》,通过统计指出,山岳是神怪小说中最为常见的妖魔精怪的孕育之地、活动之所,并从山中精怪多由山中野兽所幻化、山岳环境与精怪特性的契合、山岳崇拜及道教教义的影响等方面对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另外,我们以精怪界的元老——山魈为例,对神怪小说中山之精怪的故事进行了个案解读,并以此为契机,重点分析了神怪小说中山之精怪故事的山岳背景在历史演进中逐渐弱化以及精怪的审美选择等带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第三章《山岳:神仙之所居——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的具体表现之二》,通过统计指出了神怪小说中神仙居山这一普遍现象,并对神怪小说之山中修炼、山中遇仙、深山学艺、名山记等故事类型做了简要的说明,同时,重点分析了山神及其眷属故事的发展演变、内容特点及其所反映出社会文化内涵。另外,本章还详细阐发了神怪小说中神仙多与山岳存在关联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传统的山岳崇拜及神居于山的观念、方仙道的神仙理论及求仙实践、道教之崇山及洞天福地的构设、佛教及隐士对山岳的推崇想象等因素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道教的洞天福地观念所产生的影响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第四章《山岳:鬼魂之所归——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的具体表现之三》,本章指出,神怪小说中鬼魂与山岳的关联主要表现在鬼魂以山陵丘壑为活动场所、新死之鬼魂归依于山、山神或居山之神治鬼等三个方面,而这些现象的产生明显是受到了传统的葬山习俗、灵魂归山观念以及山神或居山之神治鬼信仰的影响。除此之外,本章还以神怪小说中的泰山治鬼故事为素材,重点分析了它们所表现出的不同历史时期内泰山治鬼信仰的变化及特点。第五章《神怪小说中山岳信仰的文艺美学审视——以<西游记>为文本中心》,本章首先对神怪小说中的山岳描写进行了分析,指出模式化及由这种模式化而引发的相关特征是其主要的特点,但是尽管如此,部分山岳描写在故事情节推动、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仍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此外,本章还阐发了神怪小说中的山岳在叙事、象征等方面的价值,指出“山岳叙事”是神怪小说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情节构建模式;神圣境界或自由乐园、苦难或危险是神怪小说中山岳的主要象征意义,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一些作品中通过山岳名称的隐喻所表达的与情节或主题紧密相关的特殊性内涵。另外,我们还强调,在神怪小说中无论是山岳描写还是山岳在叙事、象征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都是以山岳信仰作为背景支撑的。
张相艳[8](2010)在《藏文化的诱惑与艺术的重构 ——以韩书力为案例》文中研究说明藏文化作为中国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即与中原汉地文化有着密切交流并互相影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进入20世纪以后,以西藏主题绘画的兴起与发展为标志,西藏与中国美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互动关系。西藏主题绘画是20世纪中国美术中一个重要的艺术现象和艺术传统。藏文化以其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巨大的文化魅力持续吸引着中国美术家进藏探索艺术时代课题与个性创新。不同历史时期进藏美术家的艺术探索和成就对于西藏地域美术和中国美术的现代发展起到了双重推动作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自40年代以来,大致出现了三次内地美术家的进藏热潮。新时期出现的第三次热潮中一个突出的历史现象就是出现了一批长期定居西藏的内地艺术家。这一批艺术家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对于藏文化自身价值的发现、研究和传达。韩书力是这一批进藏艺术家的典型,具有个案研究价值。1973年韩书力主动要求调入西藏工作。1983年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后再次返回西藏工作至今。在文化传承上,韩书力带着汉文化母体基因“加盟”到西藏文化的队伍中,通过多年来对西藏传统文化艺术的系统深入研究,深刻地把握了藏文化的精髓,形成了汉藏文化的双重基因。在艺术创作上,韩书力始终从汉藏两种文化传统中吸收养分进行现代艺术重构,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布面重彩”和“黑地水墨画”艺术风格,确立了其在中国画坛的学术地位。此外,作为西藏美术活动的组织者,自80年代初开始,韩书力率领西藏地域画家群体对西藏传统艺术展开全面的考察征集和系统的学术研究,不仅使得无数散轶的西藏民族民间美术珍品重现其巨大文化价值,也为西藏美术的现代发展寻找到了文化根基。同时韩书力也十分注重培养本土藏族美术家和推出西藏当代美术。自80年代以来韩书力的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追求相近的画家群体,这是一个以藏族画家为主体各民族艺术家共同构成的创作队伍。这一群体立足于藏文化本体的基础上,借鉴融合中原文化、现代文化探索建构具有藏文化主体性的现代艺术样式,逐渐发展出了一种群体性的风格——“现代布面重彩”。目前关于韩书力艺术实践及创作的专题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以韩书力个案研究作为切入点,试图在西藏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互动关系和西藏地域美术现代发展的双重历史语境中系统考察韩书力及西藏画派画家群融合汉藏美术传统进行现代艺术重构的自我定位问题,讨论其艺术探索及成就在20世纪汉藏文化互动关系发展中的文化学意义和史学意义。同时,也希望能为当前全球化带来的多重文化语境中“如何建构具有文化主体性的中国现代艺术”这一现实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海滨[9](2007)在《唐诗与西域文化》文中研究指明唐诗与西域文化这一课题,是从文化角度对唐诗进行考察研究的新探索。旨在比较系统地厘清与唐诗相关的主要西域文化现象,比较清晰地描述唐诗在哪些方面如何接受西域文化的影响,并努力显现前述现象和过程背后的诗学影响。论文第一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着力讨论唐诗与西域文化研究范式如何转变的问题,强调要把研究对象的重点从现象转移到过程和关系,研究方法的使用则要“预流”,即预目前唐诗学界提倡的文史结合的理路之流,积极主动地把唐诗外围的各种资料整合到研究中来。论文第二章着重研究唐诗接受西域文化影响的两大前提,首先,从社会到诗歌的开放格局开拓了唐代诗人的胸襟视野,为唐代诗人接受西域文化提供了广袤而开阔的文化背景;其次,唐王朝经营西域和唐人在西域的活动,不仅仅为诗人接触和了解现实的西域制造了方方面面的契机,而且为诗人亲历西域并抒写西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论文第三、四、五章分别围绕西域历史地理文化、西域乐舞文化和西域民俗文化展开研究,是本文的重点和核心部分。第三章提出了“唐诗西域之路”的观点并进行了详细论证,又从汉唐情结入手探讨了“楼兰”和“轮台”这两个语汇在唐代诗歌中的特殊意义。第四章的器乐文化部分详尽地梳理了琵琶、觱篥等西域乐器发展源流并深入探讨了西域器乐文化摄人心魄的感染力、丰富深刻的表现力以及悲绝激越的审美意味,其中关于昭君出塞与琵琶诗、文姬归汉与胡笳诗、公无渡河与箜篌诗等传统文学母题与西域器乐的关系问题是作者力图探究清楚的重点;西域三大乐舞部分则依据大量的文物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图文相辅,文史互证,比较清晰地辨析了胡旋舞、胡腾舞和柘枝舞的舞容特点、流变传播过程,并结合传统诗学理念讨论了唐人对待西域乐舞文化的矛盾心态。第五章在梳理西域诸民俗文化过程中发现,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反映的唐代西域民俗文化的盛行情况在唐诗中的具体表现却是比较寥落的,唯一的例外者就是葡萄(酒)文化;本章以大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与诗歌相印证,总结出葡萄(酒)文化景观在唐诗中呈现出的三个意义:西域的代称符号、曼妙的歌咏对象、珍稀的奢侈物品;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范围,详细讨论唐代的饮酒诗与西域酒俗文化的关系,认为西域酒俗的迷恋性、狂欢性和自由性特点与唐诗所追求的性情的发抒、心灵的自由、精神的解放等具有内在一致性,都在充分强调极致性的美学意味。论文第六章着重从宏观上讨论唐诗与西域文化的关系。西域文化极大地拓展了唐诗创作的视野和范围,丰富了唐诗创作的内容和题材,从具体诗人的创作情况来考察,岑参、白居易、李白的诗歌分别体现着西域历史地理文化、西域乐舞文化和西域葡萄(酒)文化对唐诗创作内容的巨大影响。充满了复杂性、浑沌性和开放性的西域文化为唐诗创作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貌朝着好奇、雄健、扬厉方向发展产生了积极有效而深远的影响,促就了唐诗的极致性之美,为唐诗发展的进程注入了活力、生机与异端的因子。与此相应,负载本文核心内容最多的诗体是极具表现力的七言歌行。这种巧妙的暗合隐藏着这样一条脉络:西域文化的特质、唐诗极致性的美学意味、七言歌行的艺术表现能力在深层次上是有着相通之处的。唐诗和西域文化跨越了空间、时间、民族、观念等诸多的障碍和壁垒,在深层次的文化交融的领域,在艺术追求和审美理念的终极目标上,实现了内在的沟通和一致。
潘世东[10](2000)在《论《九歌》的壮美及其文化底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九歌》风格的评价 ,历来楚辞学界都较趋于一致 ,即优美。诚然 ,就《九歌》的部分特质而言 ,它是浪漫的、自然的、绮靡的、感伤的 ,诸特征和优美的表现形式无不一一吻合。但笔者以为 ,这种吻合 ,仅只是表层的吻合。如果深入到《九歌》的底蕴 ,那么 ,我们将会惊奇地发现 ,和优美相反 ,《九歌》内在的风格却恰恰是壮美 !它所呈现的虽是优美的五彩缤纷而又温馨和柔的漫天彩霞 ,但它折射出的却是壮美的昂扬激烈而又劲拔阳刚的耀眼光芒 !《九歌》的壮美底蕴集中体现在它所显示出来的的气势、视野、生命力、幻想和追求等四个向度上
二、论《九歌》的壮美及其文化底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九歌》的壮美及其文化底蕴(论文提纲范文)
(1)幕阜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汨水之源 |
一 |
二 |
三 |
漫江绿漫江红 |
“蛮地”悲歌 |
(2)唐代蜀道诗历史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蜀道文学研究与当前蜀道历史地理研究现状评述 |
二、蜀道概况 |
三、蜀道的历史沿革与地理空间分布 |
(一)子午道 |
(二)傥骆道 |
(三)褒斜道 |
(四)故道 |
(五)荔枝道 |
(六)米仓道 |
(七)金牛道 |
四、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唐代蜀道诗概论 |
一、唐代入蜀诗人统计 |
(一)唐代入蜀诗人统计 |
(二)唐代入蜀诗人分类 |
(三)入蜀诗人研究概况 |
二、蜀道诗歌与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交集 |
(一)褒斜道 |
(二)骆谷道 |
(三)子午道 |
三、重要诗人年谱及行动路线考证 |
四、唐代蜀道诗特点分析 |
(一)体量庞杂,题材广泛 |
(二)内容翔实,情感多样 |
(三)记录时代,保存风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代蜀道诗歌所见历史自然地理 |
一、蜀道诗常见意象与文化符号 |
(一)蜀道难——蜀道艰险难行 |
二、蜀道唐诗所见动植物地理、水文地理与气候地理 |
(一)动植物地理 |
(二)水文地理 |
(三)气候地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代蜀道诗歌所见历史人文地理 |
一、蜀道诗所见风俗地理 |
(一)种橘树与弹琴 |
(二)喜爱交游聚会 |
(三)爱唱竹枝词歌曲 |
二、蜀道诗所见农业地理 |
(一)畲田农业与过午而食 |
三、蜀道诗所见信仰地理 |
(一)祭祀龙女 |
(二)祭祀汉王 |
(三)祭祀金马碧鸡神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蜀道途中重要节点历史地理概况 |
一、分水岭 |
(一)分水岭的地理概况 |
(二)描写分水岭的诗歌分析 |
二、五盘岭与七盘岭 |
(一)五盘岭与七盘岭的地理概况 |
(二)描写五盘岭和七盘岭的诗歌分析 |
三、剑门 |
(一)剑门的地理概况 |
(二)描写剑门的诗歌分析 |
四、百牢关 |
(一)百牢关的地理概况 |
(二)描写百牢关的诗歌分析 |
五、巫山 |
(一)巫山的地理概况 |
(二)描写巫山的诗歌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蜀道诗歌创作影响因素及蜀道诗与唐代巴蜀地域社会的互动关系 |
一、诗人个人经历对蜀道诗创作的影响 |
(一)蜀道诗与唐代巴蜀地域社会的互动关系 |
二、蜀道诗创作对唐代巴蜀地域社会的影响 |
(一)丰富了巴蜀社会的文化层次 |
(二)增加了巴蜀与中原的交往沟通 |
(三)壮大了巴蜀社会的文化队伍 |
(四)记录了巴蜀社会的变迁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3)“江山之助”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江山之助”论的源起及内涵 |
第一节 “江山之助”的源起 |
一、“天人合一”思想 |
二、“感物”说 |
第二节 “江山之助”的内涵 |
一、刘勰“江山之助”说的提出 |
二、刘勰“江山之助”说的本义 |
三、“江山之助”说的传承和发展 |
第二章 “江山之助”与文艺创作 |
第一节 江山助人 |
一、开阔视野 |
二、涵养情性 |
三、雅逸身心 |
四、宣气抒怀 |
第二节 江山助文 |
一、江山孕“诗材” |
二、江山助“诗境” |
第三章 “江山之助”与文艺风格 |
第一节 “江山之助”与“飘逸” |
一、“飘逸”之审美风格 |
二、江山助“飘逸” |
第二节 “江山之助”与“沉郁” |
一、“沉郁”之审美风格 |
二、江山助“沉郁” |
第三节 “江山之助”与“空灵” |
一、“空灵”之审美风格 |
二、江山助“空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文物中的鸟形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2 文物中的鸟形纹样概述 |
2.1 文物中的鸟形纹样定义 |
2.2 鸟形纹样起源 |
2.2.1 灵物崇拜 |
2.2.2 图腾崇拜 |
2.2.3 生殖崇拜 |
2.3 鸟形纹样的功能 |
2.3.1 实用功能 |
2.3.2 装饰功能 |
2.3.3 象征功能 |
2.3.3.1 吉兆象征 |
2.3.3.2 权利象征 |
2.3.3.3 宗教象征 |
2.3.3.4 神灵象征 |
2.4 鸟形纹样的文化内涵 |
2.4.1 现实鸟纹 |
2.4.1.1 鸡纹 |
2.4.1.2 燕纹 |
2.4.1.3 雁纹 |
2.4.1.4 鹤纹 |
2.4.1.5 鹰纹 |
2.4.1.6 鸱鸮纹 |
2.4.1.7 鸳鸯纹 |
2.4.1.8 孔雀纹 |
2.4.1.9 鹦鹉纹 |
2.4.2 神话鸟纹 |
2.4.2.1 凤凰纹 |
2.4.2.2 朱雀纹 |
2.4.2.3 青鸾纹 |
3 文物中的鸟形纹样历史造型演变 |
3.1 新石器时代 |
3.2 商周时期 |
3.3 春秋战国时期 |
3.4 秦汉时期 |
3.5 魏晋时期 |
3.6 隋唐时期 |
3.7 宋元时期 |
3.8 明清时期 |
3.9 小结 |
4 文物中的鸟形纹样艺术特征 |
4.1 鸟形纹样的整体造型特征 |
4.1.1 单体型 |
4.1.2 对称型 |
4.1.3 组合型 |
4.2 鸟形纹样的局部造型特征 |
4.2.1 头冠造型特征 |
4.2.2 翅翼造型特征 |
4.2.3 尾羽造型特征 |
4.3 鸟形纹样的表现手法 |
4.3.1 象征主义手法 |
4.3.2 浪漫主义手法 |
4.3.3 现实主义手法 |
5 文物中的鸟形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
5.1 鸟形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
5.1.1 航空公司标志 |
5.1.2 高等院校标志 |
5.1.3 其他标志 |
5.2 鸟形纹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5.3 鸟形纹样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
5.4 鸟形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设计方法 |
5.4.1 直接应用法 |
5.4.2 简化抽象法 |
5.4.3 夸张变形法 |
5.4.4 解构重组法 |
6 文物中的鸟形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创作实践 |
6.1 《鸟纹档案》设计创作实践 |
6.1.1 标志设计 |
6.1.2 纹样绘制 |
6.1.3 纹样应用 |
6.1.4 海报设计 |
6.1.5 档案内页编排 |
6.2 《鸟纹档案》设计成果展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唐代琴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绪论 |
一 研究缘由与目的 |
二 “琴”之界说与琴诗内涵 |
三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一章 琴概况 |
第一节 琴的历史考察与命名 |
第二节 琴的形制 |
第三节 琴人与琴器 |
第二章 先唐琴诗概述 |
第一节 先唐琴诗史略 |
第二节 先唐琴诗的文化意蕴 |
第三章 唐代琴诗概述 |
第一节 唐代琴诗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唐代琴诗的环境选择 |
第四章 唐代琴诗的题材内容 |
第一节 高山流水觅知音——以琴咏友情 |
第二节 归凤求凰相思曲——以琴言爱情 |
第三节 大音希声———无弦琴的诠释 |
第四节 其他思想内容 |
第五章 唐代琴诗的意象表现艺术 |
第一节 琴心悬解,幽响何答——琴心意象 |
第二节 孤琴一把多苦调——孤琴意象 |
第三节 唯余入琴韵,终待舜弦张——舜琴意象 |
第四节 寄情宣调绿绮琴——绿绮意象 |
第五节 素琴清簟好风凉——素琴意象 |
第六章 唐代琴诗的音乐描写艺术 |
第一节 意境的营造 |
第二节 唐代琴诗的表现手法 |
第三节 唐代琴诗的修辞技巧 |
第七章 唐代琴曲歌辞创作研究 |
第一节 初唐琴曲歌辞创作 |
第二节 盛唐琴曲歌辞创作 |
第三节 中唐琴曲歌辞创作 |
第四节 晚唐琴曲歌辞创作 |
第八章 唐代主要弦乐器诗比较 |
第一节 唐代主要弦乐器诗概述 |
第二节 唐代主要弦乐器诗艺术手法比较 |
第九章 唐代琴诗的价值及影响 |
第一节 唐代琴诗的价值 |
第二节 宋代琴文化与唐宋琴诗之比较 |
结语 |
附录:《全唐诗》中琴曲歌辞汇总(《全唐诗》第23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的界定 |
三、论题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先秦山岳信仰与神怪小说的产生 |
第一节 远古山岳信仰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夏商周时期的山岳信仰及其特点 |
第三节 《山海经》与山岳信仰——兼论山岳信仰在中国文化发生期的地位 |
第四节 神怪小说的产生与山岳及山岳信仰 |
第二章 山岳:精怪孕育之所——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的具体表现之一 |
第一节 神怪小说中山之精怪的书写 |
第二节 精怪界的元老:山魈——神怪小说中山之精怪的个案分析兼及其他 |
第三章 山岳:神仙之所居——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的具体表现之二 |
第一节 神怪小说中的居山之神仙及其故事 |
第二节 神怪小说中山神及其眷属故事析论 |
第三节 神怪小说中神仙居山的文化考察 |
第四章 山岳:鬼魂之所归——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的具体表现之二 |
第一节 神怪小说中的鬼话与山岳信仰 |
第二节 泰山治鬼小说与泰山治鬼信仰 |
第五章 神怪小说中山岳信仰的文艺美学审视——以《西游记》为文本中心 |
第一节 神怪小说中山岳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
第二节 神怪小说中山岳的叙事价值及象征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四 《"三言二拍"中的神怪故事与山岳》 |
附录六 《文言小说中的山神故事》(以《太平广记》为主) |
附录七 《白话神怪小说中与山神有关的故事或情节》 |
附录八 《神怪小说中的泰山治鬼故事》 |
附录九 《从魂归蒿里到魂归蒿(高)里山——兼谈魂归泰山与魂归蒿里山的关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藏文化的诱惑与艺术的重构 ——以韩书力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20世纪进藏艺术家历史回顾 |
第一节 20世纪进藏艺术家与三次"西藏热" |
第二节 韩书力与进藏艺术家群 |
第二章 韩书力的汉藏多重文化传承与艺术风格历程 |
第一节 韩书力的汉藏多重文化传承 |
一、汉文化母体基因的生成 |
二、藏文化后天基因的生成 |
第二节 艺术风格历程与融合汉藏文化传统的现代重构 |
一 早期连环画创作——借鉴汉藏民间美术的初步定向 |
二 "布面重彩画"风格——融合汉藏绘画传统的"新唐卡" |
三 "黑地水墨画"风格——汉藏艺术神韵的"异质同构" |
第三章 韩书力与西藏画派 |
第一节 西藏当代美术家群体的崛起 |
第二节 从《西藏当代画展》到《雪域彩练画展》 |
第四章 艺术重构的自我定位 |
第一节 艺术主体性的重建——从“神本”到“人本” |
第二节 藏文化主体性的重构——从“他者表征”到“自我表征” |
第三节 民族文化共同体的主体性构建 |
余论 |
附图 |
附录 |
一 20世纪进藏艺术大事记 |
二 韩书力艺术年表 |
三 韩书力及西藏画派部分画家访谈节录 |
四 作品图录 |
五 韩书力及西藏画家西藏传统美术的考察活动及研究列表 |
六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唐诗与西域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图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范式和转型——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识的早期萌芽与初步形成 |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微观展开和宏观期待 |
第四节 选题研究的相关学科和外围条件 |
第五节 选题研究的范式转型 |
第二章 开放和经营——唐诗接受西域文化影响的前提 |
第一节 从社会到诗歌的开放格局 |
第二节 西域文化之界定 |
第三节 唐朝与西域的现实接触 |
第三章 还原和建构——唐诗与西域地理文化的关系 |
第一节 亲历西域的诗人及相关诗歌创作考察 |
第二节 岑参出关与唐诗西域之路 |
第三节 唐诗地理视野的开拓 |
第四节 汉唐叠加的西域地理文化景观 |
第四章 激赏和讽喻——唐诗与西域乐舞文化的关系 |
第一节 唐代西域乐舞文化的历史积淀与空前盛况 |
第二节 唐诗与西域器乐文化 |
第三节 唐诗与西域三大乐舞文化 |
第五章 张扬和迷狂——唐诗与西域民俗文化的关系 |
第一节 唐诗中所见诸西域民俗文化景观 |
第二节 唐诗中的葡萄(酒)文化景观 |
第三节 唐人饮酒诗与西域酒俗文化 |
第六章 拓展和冲击——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论《九歌》的壮美及其文化底蕴(论文参考文献)
- [1]幕阜叙事[J]. 朱法元. 百花洲, 2019(03)
- [2]唐代蜀道诗历史地理研究[D]. 陈函月. 西南大学, 2019(12)
- [3]“江山之助”论[D]. 晏红莲. 湖北民族学院, 2018(12)
- [4]文物中的鸟形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尤含悦.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
- [5]《九歌》在阴阳观影响下的审美表现[J]. 覃凯梨. 名作欣赏, 2018(11)
- [6]唐代琴诗研究[D]. 罗小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2)
- [7]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研究[D]. 贾海建.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8]藏文化的诱惑与艺术的重构 ——以韩书力为案例[D]. 张相艳. 中央美术学院, 2010(10)
- [9]唐诗与西域文化[D]. 海滨.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5)
- [10]论《九歌》的壮美及其文化底蕴[J]. 潘世东.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