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器乐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器乐教学,信息结构,信息流动
器乐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蒋枚[1](2018)在《器乐教学信息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科技进步的今天,分析和研究教学信息的结构构成,对优化器乐教学活动具有推动作用。立足于教学结构与结构间及结构内部教学信息的种类层次、构成方式,相互关系、流向动态等的观察,对于器乐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进一步强化与提升,将可能起到对教学信息结构的研究视野、视角、格局、方法等的拓展性作用。教学信息结构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目的引导下建立起来的,其呈现为较为稳定的动态结构形式。在现存常见的器乐教学结构中,研究器乐教学信息构成、发生、传递和反馈过程的控制,是为了在器乐教学活动进行时,对教学各方信息流动传递进行规划、控制、应用。在系统科学、学习理论、心理学、传播学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器乐教学信息的构成,得出器乐教学信息发生、传递和反馈结构过程的一般规律,从而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对指导器乐教学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现今,各学科教学活动在教学结构的模式、过程、方法进行了较多的研究,而对教学信息结构、教学信息构成要素及构成方式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应当有所重视。但能够聚焦到音乐类学科此类研究的教学文献或文章仍有待收集和扩大。此文以期为教学改革的推进积极地做一些努力。音乐艺术形式的灵活性、个性、即兴性等特性超越了其他艺术。在器乐教学活动中,更多专注的是对乐器弹奏技巧的教授、审美思想及风格的传承与创造,以及尊重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器乐教学不再是对乐曲的简单再现,而是期望借助器乐教学的途径获得创造音乐感性美的能力,达到对音乐艺术有更深层或有意义的理解与表达,能够带给人们舒缓放松精神压力的途径,以及实现对美的期许与精神追求。那么,在对其教学活动的构成、目的、过程、环节、模式、方法、手段等方面,从教学信息结构的角度探索其教学构成及传递、流动等方式;探求教学各方之间的结构方法,理性与感性信息的相涵相映、区分比较;从而,使各部分协调契合乃至整体艺术审美感性信息传递到融洽的表现,避免“割裂式”的“不对称”的教育,在教学结构间找寻教学信息的流动与平衡规律,以求在实际教学中得以运用。(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5-02)
吴志闹[2](2015)在《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作品中的多段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中国传统民族器乐曲中多段体这一曲式结构类型的整理和研究,对其特点进行理论基础归纳,并且探索这一曲式结构在具体的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和发展。(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5年08期)
甘露[3](2015)在《谈浪漫主义器乐音乐的形式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的形式作为音乐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领域,其在音乐美学理论的建构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浪漫主义器乐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浪漫主义的作曲家在批判地继承古典主义传统的基础之上大胆革新,创造并发展了更加富于浪漫气质的器乐音乐形式,使浪漫主义的器乐音乐呈现出独特的风格魅力。本文将浪漫主义器乐音乐的形式结构作为研究课题,从形式要素和体裁结构出发,论述了浪漫主义器乐音乐的形式结构特征。(本文来源于《当代音乐》期刊2015年13期)
杨向东[4](2014)在《由《梅花叁弄》谈民族器乐曲曲式结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名族器乐音乐在曲式结构,乐曲艺术表现手法发展方面的特点和规律是很值得深入探研整理的,以器乐作品《梅花叁弄》为例,进行曲式结构的分析。(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4年08期)
宋戚[5](2014)在《差异美学与“发展性变奏”之结构对位综合诠释——破译勃拉姆斯器乐作品的情感“密码”》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以勃拉姆斯钢琴奏鸣曲(Op.5)的风格与结构为例,从"结构对位"的思维角度,综合差异美学理论和勃拉姆斯发展性变奏的音乐逻辑手法,意在反观纯音乐阵营的器乐作品所具有的外在于音乐的内容之投射,破译勃拉姆斯无标题器乐作品中的情感"密码"。(本文来源于《艺术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张楠[6](2013)在《音乐表演理论研究中的科技化拓展——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基于计算机可视化音响参数分析的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环节,音乐表演及其理论研究在近年逐渐得到国内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不仅有利于我们从理论层面对音乐表演艺术进行宏观与学理上的把握,同时,对于表演专业而言,无疑将推进其教学与练习过程中的系统性与学术性。目前,国内关于音乐表演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音乐表演的创造性问题、对音乐诠释问题的研究、音乐表演心理研究、音乐表演表现性分析"①,与之相比,杨健所着(本文来源于《人民音乐》期刊2013年05期)
褚历[7](2012)在《湖北传统民间器乐中的数列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传统民间器乐中的数列结构是中国传统音乐数列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曲式结构分析的方法,从数列结构所使用的基本单位的角度,对湖北传统民间器乐中的数列结构作了整体性分类归纳,对相关乐曲(特别是吹打乐《十样锦》)的结构形式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分析,并对比了湖北民间器乐中的数列结构与十番锣鼓数列结构的异同。(本文来源于《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孙立萍[8](2011)在《维吾尔传统器乐曲的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现有维吾尔传统器乐曲的音响、文献资料,借用申克音乐分析理论,对存在于维吾尔传统民族器乐曲深层次结构特征进行了剖析,进而探寻维吾尔传统器乐曲的逻辑思维与结构特征。(本文来源于《新疆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高秦平[9](2011)在《长笛曲《夕阳箫鼓》曲体结构与意象表现——兼及改编民族器乐曲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长笛曲《夕阳箫鼓》与其他各版本的《夕阳箫鼓》、《春江花月夜》进行比较,分别找到了原曲中的音调原型,从而获得了长笛版本的具体改编手法,也对长笛版《夕阳箫鼓》其结构做出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了该曲的音乐意象由"登临夕阳钟楼的惆怅"、"静赏风、月、水、云的领悟"、"晚唱渔歌的超脱"等组成,笔者结合演奏实践,对音乐意象的具体表现手法作出归纳。笔者认为,长笛作为西洋乐器,其在多元文化交融的当代,民族化路径是其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改编传统民族器乐曲时,应注意长笛演奏基本方式、民族乐器技法移植、新技法创造、律制适应等四个主要问题。(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期刊2011年03期)
吴春福[10](2008)在《论民间传统器乐曲结构中的循环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循环原则"作为一种音乐发展的逻辑性规津,也应用在我国的传统音乐中。本文以部分民间传统器乐作品为例,不仅展示了"循环原则"的体现方式,而且结合其它一些具体的创作技巧,全方位展现了其艺术价值和创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学》期刊2008年04期)
器乐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中国传统民族器乐曲中多段体这一曲式结构类型的整理和研究,对其特点进行理论基础归纳,并且探索这一曲式结构在具体的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和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器乐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蒋枚.器乐教学信息结构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吴志闹.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作品中的多段体结构[J].艺术科技.2015
[3].甘露.谈浪漫主义器乐音乐的形式结构特征[J].当代音乐.2015
[4].杨向东.由《梅花叁弄》谈民族器乐曲曲式结构特点[J].艺海.2014
[5].宋戚.差异美学与“发展性变奏”之结构对位综合诠释——破译勃拉姆斯器乐作品的情感“密码”[J].艺术研究.2014
[6].张楠.音乐表演理论研究中的科技化拓展——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基于计算机可视化音响参数分析的研究》述评[J].人民音乐.2013
[7].褚历.湖北传统民间器乐中的数列结构[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2
[8].孙立萍.维吾尔传统器乐曲的结构特征[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
[9].高秦平.长笛曲《夕阳箫鼓》曲体结构与意象表现——兼及改编民族器乐曲的几个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
[10].吴春福.论民间传统器乐曲结构中的循环原则[J].中国音乐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