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耐盐性论文_张建峰,谢金宏,田磊,吉丽,陈德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植物耐盐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物,菌根,真菌,机制,评价,滨海,园林。

植物耐盐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峰,谢金宏,田磊,吉丽,陈德国[1](2019)在《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土地盐渍化已成为最常见的农业问题之一,影响农林业的发展。丛枝菌根真菌(AMF)可与植物形成共生体,从而增强植物抗盐碱胁迫的能力,这一特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该研究从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盐胁迫下AMF对植物生长的影响、AMF提高植物耐盐性的作用机制等3个方面阐述了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以期为盐碱地的改良及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23期)

刘云芬,彭华,王薇薇,郑佳秋,祖艳侠[2](2019)在《植物耐盐性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严重的工业污染以及不良的农业生产活动方式使得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土壤盐渍化以及盐碱地资源如何利用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拥有大面积无法正常利用的沿海滩涂盐碱地。研究植物耐盐机制对提高植物耐盐性和作物产量,培育耐盐新品种以及对盐碱地的充分利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述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植物耐盐生理及分子机制、提高植物耐盐性的主要方法。同时笔者还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今后植物耐盐性方面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邵海林[3](2019)在《几种新优园林植物耐盐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盆栽试验,对白雪果、邱园蓝莸、矮生一枝黄等11种新优园林植物进行了浇盐试验。用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盐,按土壤中盐浓度为0,0.2%,0.4%,0.6%,0.8%,1.0%,1.2%给供试植物浇盐。分析了不同浓度下供试植物的存活状况、叶片的盐害症状和盐胁迫对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植物中,白雪果、矮生一枝黄等耐盐达到0.6%以上,为耐盐性强的植物;邱园蓝莸、银露梅等耐盐在0.4%以下,为轻度耐盐或不耐盐植物。(本文来源于《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李少朋,陈昢圳,刘惠芬,郝建朝,周炜[4](2019)在《丛枝菌根提高滨海盐碱地植物耐盐性的作用机制及其生态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滨海盐碱土成陆和复垦年代短,具有土壤含盐高、养分低和矿化度高等特点,增加了植物的定植难度,不利于盐碱地复垦和生态修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广泛存在于土壤生态系统中,自然界中90%以上的植物根系都能够与丛枝菌根形成菌根共生体,AMF能提高宿主植物的抗逆性(抗旱、抗盐、抗重金属和耐酸性等)和适应进化,AMF分泌的球囊霉素相关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及其菌丝体促进土壤改良和培肥、保持土壤健康和可持续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高盐碱胁迫对AMF-宿主植物共生关系的影响,明确AMF的孢子萌发与生长、菌丝体对高盐碱胁迫的响应;重点揭示AMF提高宿主植物对矿质养分和土壤水分的吸收、改善根际盐碱土矿质元素有效性、调控宿主植物生理生化特性、调节宿主植物抗氧化酶的活性和激素参与下的分子调控等方面作用机制,详细诠释AMF提高宿主植物的抗盐性机理;结合滨海盐碱地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解析AMF在盐碱地治理中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肥力和结构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和潜力,并结合AMF在盐碱地治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方向进行展望。AMF提高了滨海植物的耐盐性,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改善了土壤的微生态环境,AMF不能纯培养的特性限制了其在滨海盐碱地中大面积推广。基于此,今后在AMF菌种筛选、宿主植物的选择和菌种规模生产方面还需持续探索,从而为滨海盐碱地微生物复垦和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学文,游西龙,王艳[5](2019)在《钾离子转运载体HAK/KUP/KT家族参与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在植物缓解盐等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植物中,HAK/KUP/KT是成员数目最多的一类高亲和钾转运蛋白家族,本文对该家族成员的分类、盐胁迫下钾的吸收、转运、生理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该转运体家族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刘少芳,王若愚[6](2019)在《植物根际促生细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盐分过高抑制植物生长,已成为盐碱地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促进盐碱地作物生长,增强作物耐盐能力,进而诱导作物盐耐受性。对能诱导植物盐耐受性的PGPR种类作了总结,并从PGPR自身产生物质及植物受到PGPR作用后生理变化两个方面评述PGPR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制。了解PGPR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理,为大规模利用微生物提高作物在盐碱等条件下的稳产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9年02期)

冯宇,周颜,杨虎彪,陈志坚,刘攀道[7](2018)在《6种豇豆属植物耐盐性评价及光合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沙培方法,研究盐胁迫(300 mmol/L)对6种豇豆属植物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处理6 d后,贼小豆的叶绿素(Chlorophyll,Chl)含量显着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RWC)、质膜透性(Electrolyte Leakage,EL)和枯叶率(Withered Leaf Rate,WLR)显着增加,而滨豇豆均没有显着差异;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WLR与EL呈极显着正相关,RWC、Chl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得到2个主成分PC1和PC2,可以解释总变化的92.75%;隶属函数排名表明,滨豇豆的耐盐能力最好,贼小豆最差。(2)滨豇豆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最大荧光产量(Fm)、PS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均没有显着差异,而贼小豆除Y(NO)显着增加外,其余均显着降低。(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张相锋,杨晓绒,焦子伟[8](2018)在《植物耐盐性评价研究进展及评价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盐渍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威胁,筛选耐盐植物品种显得十分必要,耐盐植物的筛选是建立在对其耐盐性能进行恰当评价的基础上。从植物耐盐性评价时期选择、耐盐性评价合适的培养法、耐盐性评价指标的选定、耐盐性综合评定方法 4个方面对植物耐盐性评价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系统的植物耐盐评价策略,为今后的植物耐盐评价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支晓蓉,杨秀艳,任坚毅,武海雯,朱建峰[9](2018)在《我国园林植物耐盐性评价及鉴定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园林植物耐盐性评价体系建立、耐盐碱园林植物筛选及其在盐碱地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可为盐碱地区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提供依据,以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文中从园林植物盐胁迫处理方式及处理时间、植物耐盐性评价指标、数据分析等方面对盐碱区景观绿化植物耐盐性评价进行讨论,发现评价中存在指标多、周期长、结果多样性等问题。同时从地域和形态习性的角度对景观绿化植物耐盐性鉴定进行了梳理,将我国常见的343种绿化植物按耐盐级别进行了分类,其中特耐盐植物80种、强耐盐植物103种、中度耐盐植物93种、轻度耐盐植物55种;南方耐盐植物明显多于北方,在耐盐植物种类和数量上,灌木多于乔木,而草本较少。概述了耐盐碱园林绿化植物的应用现状,对如何解决我国园林植物耐盐性评价、鉴定和在实际应用中的诸多问题,以及我国耐盐碱园林植物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世界林业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潘晶,黄翠华,罗君,彭飞,薛娴[10](2018)在《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AMF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盐渍化是在特定的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全球性土壤退化问题。丛枝菌根真菌(AMF)作为一种有益土壤微生物,在盐渍土壤中数量繁多、种类丰富,且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互惠共生体——丛枝菌根,从而提高植物耐盐性,进而改良盐渍土。在分析盐胁迫对植物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总结了AMF提高植物耐盐性的相关机制:(1)通过重建植物体内离子平衡,缓解盐离子毒害和改善植物体内营养平衡;(2)通过扩大植物根系吸收范围和提高渗透调节能力,缓解植物体内水分亏缺;(3)通过激活植物抗氧保护体系,抵抗氧化胁迫对植物造成的损伤,从而保护植物细胞膜系统和光合系统的完整性,提高植物耐盐性。最后,提出了AMF改善土壤盐渍化研究的不足与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以期为我国西北干旱区盐渍土的改良和土地生产力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服务于国家建设"西部生态屏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目标的实施。(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4期)

植物耐盐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经济的发展,严重的工业污染以及不良的农业生产活动方式使得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土壤盐渍化以及盐碱地资源如何利用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拥有大面积无法正常利用的沿海滩涂盐碱地。研究植物耐盐机制对提高植物耐盐性和作物产量,培育耐盐新品种以及对盐碱地的充分利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述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植物耐盐生理及分子机制、提高植物耐盐性的主要方法。同时笔者还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今后植物耐盐性方面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物耐盐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建峰,谢金宏,田磊,吉丽,陈德国.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9

[2].刘云芬,彭华,王薇薇,郑佳秋,祖艳侠.植物耐盐性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9

[3].邵海林.几种新优园林植物耐盐性初探[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李少朋,陈昢圳,刘惠芬,郝建朝,周炜.丛枝菌根提高滨海盐碱地植物耐盐性的作用机制及其生态效应[J].生态环境学报.2019

[5].李学文,游西龙,王艳.钾离子转运载体HAK/KUP/KT家族参与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J].植物科学学报.2019

[6].刘少芳,王若愚.植物根际促生细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J].中国沙漠.2019

[7].冯宇,周颜,杨虎彪,陈志坚,刘攀道.6种豇豆属植物耐盐性评价及光合特性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8

[8].张相锋,杨晓绒,焦子伟.植物耐盐性评价研究进展及评价策略[J].生物学杂志.2018

[9].支晓蓉,杨秀艳,任坚毅,武海雯,朱建峰.我国园林植物耐盐性评价及鉴定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18

[10].潘晶,黄翠华,罗君,彭飞,薛娴.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AMF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制[J].地球科学进展.2018

论文知识图

由质膜和液泡膜界定的植物细胞叁个组成...盐胁迫和植物耐盐性的叁条途径...盐胁迫和植物耐盐性的叁条途径及...盐胁迫和植物耐盐性的叁条途径及...盐胁迫和植物耐盐性的叁条途径...盐胁迫和植物耐盐性的叁条途径及...

标签:;  ;  ;  ;  ;  ;  ;  

植物耐盐性论文_张建峰,谢金宏,田磊,吉丽,陈德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