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毒素组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毒素,组分,高效,真菌,色谱,黄曲霉,液相。
毒素组分论文文献综述
符影,张雨,李丞,罗素兰[1](2019)在《南海产芋螺粗毒中毒素组分分离纯化及其靶点结合活性的筛选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芋螺毒素是热带海洋软体动物芋螺用于防御和捕食猎物的一类神经肽,可特异性作用于多种离子通道和受体,是新药研发的热点。全世界约有700种芋螺,每种芋螺毒液中包含至少2000个不同的芋螺毒素肽,芋螺毒液中所含活性多肽的总数估计有100多万个,是一个巨大的药源宝库。然而,目前已被研究开发的芋螺毒素不足其总量的0.1%,绝大多部分芋螺毒素的氨基酸序列尚未被发现,其结构和功能更是未知。我国有约70种芋螺,分布于热带南海海域。较常见种类不过3-4种,包括桶形芋螺、织锦芋螺、菖蒲芋螺、信号芋螺。其他大部分芋螺种类日渐稀少。国际社会已将芋螺列为海洋濒危保护动物,其资源的收集保存和毒素药物研发已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拥有的这些宝贵芋螺资源,是迈进"海洋强国"、振兴"蓝色医药产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本研究对海南产信号芋螺(Conus litteratus)、豹芋螺(Conus leopardus)、大理石芋螺(Conus marmoreus)等的粗毒组分进行分离纯化,以乙酰胆碱受体和钠离子通道等的各种亚型为靶点,将各个靶点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膜上进行重组表达,利用双电极电压钳电生理技术,对各个组分进行高效靶向筛选。对有靶点结合活性的组分进一步分离纯化,以质谱测序法分析测定其氨基酸序列、解析其二硫键连接方式等,获得其分子式与结构特征。这些新发现的、能作用于某个靶点的芋螺毒素将是很宝贵的工具药、还是与该靶点相关疾病治疗新药研发的先导化合物。(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期刊2019-08-16)
陈士运,张松林,苗立中,孙翠平,刘磊[2](2019)在《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替代羊叁联四防苗中腐败梭菌组分的免疫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在联苗中的免疫效果,试验用不同含量的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替代羊三联四防苗中腐败梭菌组分制备联苗,分别免疫兔和绵羊,在免疫后的第10,14,21天分别测定血清中和效价,免疫后第25天用1个最小致死量(MLD)的腐败梭菌毒素对免疫兔和绵羊分别进行攻毒,以期得到能使动物获得足够保护的抗原含量。结果表明:对于兔和绵羊联苗中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蛋白最小免疫剂量分别为0. 3 mg、0. 25 mg时,在免疫后第14天腐败梭菌毒素血清中和效价均能达到1;免疫后第25天进行攻毒保护试验,免疫兔和绵羊攻毒保护率分别为100%、75%。说明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可以替代羊三联四防苗中腐败梭菌组分用来进行免疫。(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2期)
杨曦[3](2019)在《SrfABC复合毒素酶活性组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 sp.)是一类与斯氏线虫(Steinernema sp.)互惠共生的昆虫病原共生菌,能够分泌多种杀虫、抑菌和抗肿瘤的活性代谢产物,干扰宿主的免疫反应,导致昆虫宿主死亡。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通过对X.stockiae HN_xs01菌株进行Fosmid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从中筛选出复合毒素SrfABC,对昆虫细胞和肿瘤细胞均具有明显毒性,并且发现叁组分蛋白之间具有相互作用。本文对SrfABC复合毒素各组分的活性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为该类毒素在致病杆菌对昆虫致病及抗肿瘤活性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利用GST标签单独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rfA、SrfB、SrfC蛋白,通过生测实验发现SrfA、SrfB、SrfC蛋白对棉铃虫均具有注射毒性,且叁者混合时毒性最大。我们以枞色卷蛾中肠细胞系CF-203/2.5和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为作用靶标,利用倒置显微镜和MTT法发现SrfA、SrfB、SrfC蛋白均能导致肿瘤细胞和昆虫细胞皱缩死亡,具有明显细胞毒性,且叁者混合作用时毒性最大。通过Hoechst/PI双染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SrfA、SrfB、SrfC蛋白均能破坏CF-203/2.5细胞的细胞膜完整性,造成细胞凋亡,且叁者混合作用时对细胞膜完整性破坏最大,凋亡率最高,并且叁种蛋白均能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接下来,我们对SrfABC毒素各组分在细胞中的定位进行了研究。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F203细胞中,SrfA、SrfB、SrfC蛋白单独或混合作用,均集中分布在细胞质;在HeLa细胞中,SrfA蛋白集中分布在细胞质,SrfB蛋白集中分布在细胞核,SrfC蛋白单独作用时分布在细胞质,混合作用时从细胞质转移至细胞核。通过Western blot验证了SrfA、SrfB、SrfC蛋白单独或混合作用,均能较高效率的、主动进入昆虫细胞和肿瘤细胞。为了研究SrfABC毒素各组分的作用机制,我们将SrfA,SrfB,SrfC分别转染至肿瘤细胞HeLa和昆虫细胞Sf9中。实验表明:SrfA,SrfB,SrfC蛋白均在HeLa细胞中成功表达;利用免疫沉淀及质谱技术筛选出其结合蛋白主要为骨架蛋白;Western Blot检测显示:SrfA蛋白转染进HeLa细胞后,除了目的条带外,还检测到分子量大于SrfA蛋白的条带,推测是SrfA蛋白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发生翻译后修饰,通过定点突变和糖苷酶处理,初步排除了糖基化修饰的可能性。本文探究了SrfABC毒素对人肿瘤细胞和昆虫细胞的细胞毒性,探明各组分的定位。初步分析了叁元复合毒素的酶活性组分,初步研究了SrfABC类毒素在细胞内发挥毒性的作用机理,为该类毒素在致病杆菌对病原微生物抵抗宿主防御、毒力发挥及宿主定殖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文静,余海霞,严忠雍,张小军,丁国芳[4](2019)在《多组分免疫亲和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水产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多组分免疫亲和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水产饲料中黄曲霉毒素AFB_1、AFB_2、AFG_1及AFG_2含量的方法。饲料样品用80%乙腈水超声提取后,经多组分免疫亲和柱净化,采用U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表明,AFB_1、AFG_1和AFB_2、AFG_2分别在2.25~22.5 ng/mL和0.75~7.5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7;AFB_1、AFG_1的定量下限均为0.7μg/kg,AFB_2、AFG_2的定量下限均为0.2μg/kg。AFB_1、AFG_1在1.5μg/kg,AFB_2、AFG_2在0.5μg/kg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8.7%~85.5%,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0%~6.5%,日间RSD为6.6%~7.0%。该法操作简单,耗时少,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水产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周健[5](2017)在《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在食品真菌毒素等多组分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真菌毒素是产毒真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本文综述了食品中常见真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并对样品的前处理技术、检测方法和实验优化方法进行较为系统地研究,重点介绍使用QuEChERS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DLLME)等前处理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等检测仪器;Plackett-Burman、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等实验设计方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总结如下:(1)建立并完善了同时检测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待测样品经84/16乙腈水溶液提取后使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净化。方法线性(5-1280μg/kg)良好(R2>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6μg/kg和20μg/kg,目标物在叁种典型基质中回收率在79.36-111.8%之间(RSD<12.50%)。(2)应用DLLME技术对复杂食品基质中黄曲霉毒素、赭曲霉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进行萃取,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样品使用酸性乙腈水溶液提取,进行盐析分层后使用C18固相萃取柱作为干扰去除柱净化,DLLME方法进一步净化与浓缩。同时,采用RSM法设计实验,对微萃取实验参数进行考察优化。最终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在0.03μg/kg-13μg/kg和0.22μg/kg-44μg/kg之间,回收率在63.22%-107.6%之间(RSD<8.13%)。(3)采用DLLME技术,建立优化测定谷物中五种交链孢霉毒素的UPLC方法。方法使用酸化乙腈提取目标化合物,QuEChERS盐析分层,氯仿作为萃取剂,液液微萃取净化浓缩目标化合物。最后通过RSM设计实验,优化考察各相关实验参数。方法检出限在0.62μg/kg-48μg/kg,定量限在2.1μg/kg-120μg/kg之间,叁加标水平下回收率均大于72.69%,RSD小于9.62%。(4)搭建快速定量筛查平台,建立并完善同时监测鸡蛋和牛奶中104种多真菌毒素和兽药残留化合物的UPLC-MS/MS方法。该方法采用酸性乙腈提取后进行QuEChERS盐析,后使用净化剂(无水硫酸钠,PSA和C18等)吸附杂质,浓缩后采用UPLC-MS/MS方法检测分析。该方法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查对实验结果有显着影响的条件,并使用RSM优化考察实验参数。叁加标水平下大部分真菌毒素和喹诺酮回收率在80%左右,磺胺类药物在60%左右,其余药物在30%-110%之间(RSD<13.79%),方法定量限在0.01μg/kg-31μg/kg。(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7-05-01)
任翠荣,肖军霞,王世清,姜文利,张岩[6](2017)在《花生组分对常压等离子体降解黄曲霉毒素B_1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常压等离子体技术处理黄曲霉毒素B_1(AFB_1),探究花生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酸、白藜芦醇、V_E等组分对常压等离子体降解AFB_1的影响。结果表明:纯乙腈体系中的AFB_1在170 V等离子处理100 s时的降解率为62.5%,分别加入6%的水分、25%的花生蛋白、4 mg/100 g的白藜芦醇、40 mg/100 g的V E、脂肪酸(含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以及多组分混合物后,AFB_1的降解率分别为72.25%、51.6%、60.12%、52.63%、58.3%和51.08%。与纯乙腈体系相比,添加水分后,AFB_1的降解率升高9.75%,而添加其它组分后,AFB_1的降解率都有所降低。因此,利用常压等离子技术降解AFB_1时,花生组分对降解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对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粮油食品科技》期刊2017年02期)
刘丹,韩小敏,李凤琴,王畅,罗晓林[7](2017)在《花生油和玉米油中多组分真菌毒素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花生油和玉米油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等13种真菌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提取、Multi Sep 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后,分别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检测。经优化,正离子模式流动相为含2 mmol/L甲酸铵的0.1%甲酸-甲醇溶液,负离子模式流动相为0.1%氨水-乙腈溶液。该方法对花生油和玉米油中13种真菌毒素的检出限为0.05~3.00μg/kg,定量限为0.10~10.00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6.6%~114.9%。所建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花生油和玉米油中多组分真菌毒素的协同测定。(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7年10期)
朱建国,李培武,张奇,张文,张兆威[8](2016)在《多组分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步测定植物油中7种真菌毒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植物油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效率,研制免疫亲和柱,建立检测方法。以纯化的抗黄曲霉毒素(AFT,包括AFB_1、AFB_2、AFG_1、AFG_2)、抗玉米赤霉烯酮毒素(ZEA)、抗T-2毒素、抗伏马B1毒素(FB_1)的四种单克隆抗体为特异性抓捕元件,通过研究比较3种载体材料和2种抗体偶联方法,成功制备出以CNBr-activated Crystarose4B作为固相载体材料的真菌毒素多组分免疫亲和柱。同时研究比较了提取溶剂、提取方式和上样缓冲液等条件,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建立了植物油中7种真菌毒素的同步免疫亲和净化——HPLC-MS/MS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7种真菌毒素的检测线性范围宽,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2)均不低于0.992;对AFB_1、AFB_2、AFG_1、AFG_2四种真菌毒素的检出限为0.02~0.08μg/kg,对ZEA、T-2、FB_1叁种真菌毒素的检出限为0.10~0.50μg/kg;添加回收实验中,低、中、高叁个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0.22%~106.10%,相对标准偏差为1.05%~6.56%。该方法操作简便、净化彻底、回收率高、有机溶剂消耗量少,为食用植物油中真菌毒素多组分同步确证性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灵敏的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朱建国[9](2016)在《粮油中真菌毒素和农药残留多组分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有关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的事件也时常见诸报道,如台湾的米糠油事件、湖南的毒大米事件以及花生中黄曲霉毒素超标问题等层出不穷,引起了消费者极大的恐慌,也给分析工作者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以真菌毒素污染和农药残留为代表的有害物质是最主要的两大安全隐患,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计民生和出口创汇。因此,研究建立简便、准确、灵敏的真菌毒素和农药残留多组分检测技术是保障粮油产品安全的关键,也是当前科研工作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从基于大型仪器的确证性检测技术和基于免疫学原理的快速检测技术两方面着手展开,为确保我国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建立了七种真菌毒素的多组分免疫亲和柱净化—HPLC-MS/MS检测技术。以纯化的抗黄曲霉毒素(AFT)、抗玉米赤霉烯酮毒素(ZEA)、抗T-2毒素、抗伏马B1毒素(FB1)的四种单克隆抗体为特异性抓捕元件,研制了真菌毒素多组分免疫亲和柱。同时优化了提取溶剂、提取方式和上样缓冲液等条件,借助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用于植物油中7种真菌毒素的同步净化和检测。该方法对AFB1、AFB2、AFG1、AFG2四种真菌毒素的检出限(LOD)为0.02~0.08μg/kg,对ZEA、T-2、FB1叁种真菌毒素的检出限为0.10~0.50μg/kg;空白样品基质加标回收率为80.22%~106.10%,相对标准偏差为1.05%~6.56%。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有机溶剂用量少、净化彻底、回收率高和特异性好的特点,为确保我国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2.建立了基于石墨烯基铁氧化物(G-Fe3O4)的多种农药残留磁固相萃取净化—GC-MS/MS检测技术。采用溶剂热反应法一步合成制备出石墨烯基铁氧化物磁性材料(G-Fe3O4),将其作为磁固相萃取吸附剂,通过优化样品溶液稀释比例、萃取材料用量、萃取时间、洗脱溶剂的种类和体积等萃取条件,并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技术,建立了花生样品中9种常用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检测方法。该方法对9种农药的检出限为0.07~1.85μg/kg,线性范围为0.23~1000μg/kg,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1.92%~119.3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4%~6.58%。该方法简便易行、回收率高、稳定性好、成本低廉,为花生等高油脂样品基质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提供了一种快捷、高效、准确的技术方法。3.建立了能够同步检测真菌毒素和农药残留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将抗玉米赤霉烯酮毒素(ZEA)、抗黄曲霉毒素B1(AFB1)、和抗百菌清(CTN)叁种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与标记铕元素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偶联制备免疫荧光探针,同时制备了针对叁种目标物的免疫层析试纸条,通过优化抗体标记浓度、荧光探针用量、免疫试剂用量、免疫层析条件等因素,建立了能够同步检测两种真菌毒素ZEA和AFB1及农药CTN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方法。该方法对ZEA、AFB1和CTN的检出限分别为0.043、0.011和0.084μg/kg,对玉米和花生空白基质的加标回收率在83.24%~110.8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9.6%,准确度高,稳定性好,能够满足现场快速筛查的检测要求,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多组分混合污染实现定量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6-05-01)
孙瑞[10](2016)在《Synechocystis PCC 6803细胞中双元系统组分及毒素—抗毒素系统组分与其他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元系统(two-component signaling system, TCS)和Ⅱ型毒素-抗毒素系统(toxin-antitoxin system, TAS)是细菌适应特异性环境胁迫的重要调控系统,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菌中。典型的TCS是由组氨酸激酶(histidine kinase, HK)和反应调控因子(response regulator, RR)组成。当HK感应到特异性的环境胁迫时,其保守的组氨酸残基磷酸化,并将磷酸基团传递到下游的反应调控因子保守的天冬氨酸残基。激活的反应调控因子调控与细胞适应特异环境胁迫相关的基因表达,表达产物通过调控细胞的代谢使细菌适应特异性环境胁迫。Ⅱ型TA系统通常由稳定的毒素蛋白和不稳定的抗毒素蛋白构成。毒素通过作用于细胞重要的过程而调控细胞的生长,使细菌适应特异的环境胁迫。毒素的活性是由抗毒素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上的调控决定的。具有独特环境适应能力并由此获得生态竞争优势的蓝藻中存在大量TCS和TAS。模式蓝藻Synechocystis PCC6803染色体上有44个组氨酸激酶基因、42个反应调控因子基因以及至少34个属5个家族的TAS。除部分TCS的构成和生理功能被阐明外,多数TCS的组成及功能还不清楚。并且,Synechocystis PCC 6803中一些TAS具有非典型的活性调控模式,推测可能存在其他非TAS蛋白参与其活性调控。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是细胞完成信号转导、蛋白活性调控和复合体形成的重要过程。为阐明Synechocystis PCC 6803中TCS组分构成、TAS活性的调控,本文根据组学水平上蛋白相互作用的分析结果,研究TCS组分之间以及TAS组分与其他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酵母双杂交系统表达质粒的构建。PCR扩增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13对TCS组分、13个TAS组分与15个非TAS组分的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表达质粒中,构建相应的酵母表达重组质粒。(2)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分析TCS组分之间及TAS组分与其他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构建的酵母双杂交系统表达质粒共转化酵母细胞,构建酵母双杂交的重组菌株。根据重组菌株在不同的选择性培养基中的表型特征,确定TCS组分之间,以及TAS毒素或抗毒素与其他细胞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3)相互作用的TCS组分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与表型分析。根据酵母双杂交技术的试验结果,选择一对相互作用的TCS组分,通过基因敲出构建相应的缺失突变株,分析缺失突变株在胁迫条件下的生长表型。根据突变株生长表型的一致性进一步确定TCS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TCS组分Hik10与Rre3, Hik13与Rre18, Hik38与Hik28, Hik16与Rre17, Hik5与Rre42, Hik7与Rre5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此外8个TAS组分与10个已知或未知功能非TAS组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VapBC10与VapBC12系统组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2)Rre3缺失突变株与Hik10缺失突变株在高盐和Cd2+胁迫条件下的生长表型分析显示,在高盐条件下Rre3缺失突变株与Hik10缺失突变株的生长状态与野生型表型无显着性差异;在Cd2+胁迫条件下,两突变株具有相同的生长表型,且生长速度显着低于野生型藻株。结果提示,组氨酸激酶Hik10和反应调控因子Rre3可能构成一个具有功能的TCS系统,并介导Synechocystis细胞适应Cd胁迫。(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6-04-01)
毒素组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评价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在联苗中的免疫效果,试验用不同含量的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替代羊三联四防苗中腐败梭菌组分制备联苗,分别免疫兔和绵羊,在免疫后的第10,14,21天分别测定血清中和效价,免疫后第25天用1个最小致死量(MLD)的腐败梭菌毒素对免疫兔和绵羊分别进行攻毒,以期得到能使动物获得足够保护的抗原含量。结果表明:对于兔和绵羊联苗中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蛋白最小免疫剂量分别为0. 3 mg、0. 25 mg时,在免疫后第14天腐败梭菌毒素血清中和效价均能达到1;免疫后第25天进行攻毒保护试验,免疫兔和绵羊攻毒保护率分别为100%、75%。说明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可以替代羊三联四防苗中腐败梭菌组分用来进行免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毒素组分论文参考文献
[1].符影,张雨,李丞,罗素兰.南海产芋螺粗毒中毒素组分分离纯化及其靶点结合活性的筛选鉴定[C].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2019
[2].陈士运,张松林,苗立中,孙翠平,刘磊.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替代羊叁联四防苗中腐败梭菌组分的免疫效果评价[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3].杨曦.SrfABC复合毒素酶活性组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4].刘文静,余海霞,严忠雍,张小军,丁国芳.多组分免疫亲和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水产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J].分析测试学报.2019
[5].周健.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在食品真菌毒素等多组分检测中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7
[6].任翠荣,肖军霞,王世清,姜文利,张岩.花生组分对常压等离子体降解黄曲霉毒素B_1的影响[J].粮油食品科技.2017
[7].刘丹,韩小敏,李凤琴,王畅,罗晓林.花生油和玉米油中多组分真菌毒素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的建立[J].食品科学.2017
[8].朱建国,李培武,张奇,张文,张兆威.多组分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步测定植物油中7种真菌毒素[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6
[9].朱建国.粮油中真菌毒素和农药残留多组分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10].孙瑞.SynechocystisPCC6803细胞中双元系统组分及毒素—抗毒素系统组分与其他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D].江苏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