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学传入之前,学术界对于儒、儒家、儒学似乎没有太多争议,或把这些词当作同一概念。自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这些词有了更加复杂的理解和讨论,对儒的起源也曾掀起比较大的争议。
关键词:儒;起源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8-0155-01
收稿日期:2009-07-28
作者简介:刘明琴,女,四川绵竹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儒学文献研究。
一、经典中的古人说儒
从收录的资料来看,最先提到儒者来自古代典籍《淮南子·要略》:“……武王立,三年而崩,成王在襁褓之中,未能用事,蔡叔、管叔,辅公子禄父而欲为乱,周公继文王之业,持天子之政,以股肱周室……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从经典中我们看到在西汉初期,古人认为儒是来自于西周时期周公治理国家的一套理论体系,因此儒的来源应该是周朝周公起。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这是《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到的儒,虽然没有说明儒的来源,但却为我们寻找儒的起源提供了方向,即六艺。
许慎《说文解字》从字源考据法来阐述:“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在这里提出了儒“柔”的一个外形特征,从这个名称代词来看,则是术士,这对近代学者继续探讨儒的起源提供了另外一个方向。
二、近人有关儒的起源的讨论
紧接着刘歆的说法,章太炎也提出儒家甚至包括诸子百家都出于王官,在《诸子学略说》中说:“古之学者多处于王官,世卿用世之时,百姓当家,则务农商畜牧,无所谓学问也。……所谓宦于大夫,犹今之学习行走尔。是故非士无学,非学无士,二者是一而非二也”。中国古代社会学在官府,故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这是对刘歆和章太炎有关儒的起源的观点是一致的。他在《原儒》一文中说,“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类名为儒,儒者,知礼乐射御书数;私名为儒”,即那些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流。从这三分法我们可以看到章先生的私名之儒与刘歆所说的王官之学是一脉相承的,教授六艺之学的类名之儒跟《史记》所提供的方向一致,而达名之儒则与许慎所说的“术士”之说相似。后人评价章氏三分法说到:“章太炎运用历史主义的观点论述‘儒’的分类及其演化,意义颇新,在当时可谓是惊世骇俗的”。
与章太炎的结论“儒家出于王官”之论针锋相对,胡适提出儒起源于殷遗民教士,这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胡适认为,“最初的儒都是殷人,都是殷的遗民……这些人都靠他们的礼教知志为衣食之端,他们都是殷民族的祖先较的教士,行的是殷礼,穿的是殷衣冠”,一直保持着殷商的遗风。在胡适这篇论文发表后,在当时学术界发生很多的争议,赞成的称其是胡适巅峰之作,反对的声音也特别多,其中冯友兰和郭沫若反对的声音尤为突出。
冯友兰在《原儒墨》中同意殷亡就有儒之说法,认为儒是起于贵族政治崩溃以后,所谓“官失其守”时的一批文士,针对胡适有关章甫的论证,冯提出不能从官章甫即认为是殷之遗民,就像马褂是马褂之礼服在民国也是礼服,而不能因民国某人穿着马褂便断定其为怀念清的遗民。而孟子戴章甫的文字从全文来看,是被墨子批评其法周而不法夏,只能证明孟子是法周。
再后来,随着考古学在发展,字源考证法成为探究儒的起源的又一历史性方法。何新,刘忆江,傅海剑都在其文中提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徐中舒先生发表的《甲骨文中所见的儒》,文中指出在商代已有卿士,而卿士中主相礼事物之官即为“儒”,在甲骨文中,“儒”写作“需”或者“濡”。他认为,濡本指“斋戒沐浴”,整个字像以水冲洗沐浴濡身之形,濡是儒的原字。以此推测下去,儒在商代是一种宗教性职官,与巫祝相似。然而甲骨文中从人从水之字是否为需字,加上甲骨文资料的缺乏,这一说法仍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三、结语
从以上各个学者的讨论和观点中,我们对儒的起源以及儒的发展过程有了一定的认志,并对学者们认志儒的这一主体思路有所了解。从不同的角度去认志儒的起源,想要得到最终的结论并没有太多的意义,重要的是从不同的学者讨论中去体验研究儒学的思维方式,以期后来学者们对儒学的研究中有着更加广阔的思路和角度!
参考文献:
[1]庞朴.中国儒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2]陈来著.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来源[M].北京:三联书社,1996.
[3]许道勋,徐洪兴.经学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胡适.说儒[J].民国丛书:第一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责任编辑: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