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大学生论文-李忠春,王雷,王权

理工类大学生论文-李忠春,王雷,王权

导读:本文包含了理工类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图书借阅视角,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思想动态,研究

理工类大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李忠春,王雷,王权[1](2019)在《基于图书借阅视角的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思想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之一,本文以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图书借阅情况为研究基础,探究了基于图书借阅视角下的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思想动态,以期为促进我国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29期)

牛宇翔[2](2019)在《理工类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模式研究——以南京某理工类高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文素养培育是关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并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本文在分析理工类高校现存人文素养的培养困境基础上,通过其产生的根本原因,试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完善、文科学院出发,从叁个方面研究提升理工类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模式。(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3期)

王正荣[3](2019)在《心理学视角下地方院校理工类大学生人际关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息息相关。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能够促使大学生更好的完善自我,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本文随机选取部分地方院校理工类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8%的理工类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存在困扰程度较严重,同时在交谈、人际交往、待人接物、跟异性交往四个维度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扰,并探讨了地方院校理工类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文来源于《江西化工》期刊2019年05期)

郑旭,赵锦[4](2019)在《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面不容忽视,而互联网作为大学生群体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接触到的最多的媒介,对大学生的叁观产生着极大地影响,而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来说产生的影响有利有弊。因此本文针对新形势之下网络对于理工类大学生的观念的影响,以及思想上的影响,进行展开讨论,以寻求借助于网络媒介能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可行路径,从而达到提高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18期)

吴玭[5](2019)在《理工类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西省四所理工类高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目前理工类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认为提升理工类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效果的对策是: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营造良好的中国梦教育环境。(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23期)

李静,王雅丽[6](2019)在《理工类专业大学生高等数学深度学习的困难问题及缘由》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深度学习应是高校教学最高追求。理工类专业大学生高等数学深度学习存在的认知方面困难问题有形式化定义理解、知识关系思考、知识结构完善、问题解决思路和创新问题意识等;存在的非认知困难问题,表现在学习观念、自主学习、学习兴趣、数学素养和学习衔接等方面。这些困难问题的形成缘由体现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个层面。(本文来源于《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陈玲玉[7](2019)在《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命意义感是指个体对于自我存在的认知、生命目标的追求和生命过程的体验,包含认知、动机和情感叁个维度。近年来,大学生自我伤害甚至自杀事件频频见诸报端,逃课、行为散漫、生活无目标、追捧“丧文化”的现象亦十分常见。这些事实反映出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出了问题。与此同时,生命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人们希望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大学生意识到生命可贵,从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理工类高校在生源、课程设置、学校环境氛围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本研究试图对于当下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和生命教育进行探讨,以期为改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提供理论根据。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该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然后运用访谈对问卷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本研究采用梁进龙等人编制的《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量表》,该量表包括叁个维度:意志自由、求意义的意志与生命的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总体水平不高,追求生命目标时的动机不足。2、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性别上差异显着。女大学生在生命意义感总分及各维度的水平都高于男大学生。3、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专业上差异显着。在求意义的意志维度,文科类、医学类专业的大学生相比于理科类、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在追求生命目标上拥有更高的动机,理科类专业的大学生在这一维度上的水平最低。4、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年级上差异显着。在意志自由维度,大二年级的得分显着高于大四年级,大叁年级显着高于大四年级。5、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社团参与上差异显着。在求意义的意志维度,参加社团和参加并担任主要职务的大学生得分都显着高于未参加社团的大学生。结合访谈内容,本研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内外部因素,并据此对理工类高校生命教育的开展提出建议,包括:正视现状,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水平;抓住时机,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心理科普,增强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以生为本,构建校园生命教育氛围;多措并举,创新生命教育的形式。(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0)

支孟云[8](2019)在《团体音乐治疗对缓解理工类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造成压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在不良情绪的刺激下,个体的躯体和心理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压力源主要包括学习、就业、社交、家庭等多方面,在生活中缓解压力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运动疗法、绘画疗法、舞蹈疗法、参加心理减压课程等。音乐治疗是美国在20世纪中期建立起来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的学科,其介于音乐和治疗之间,还包括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精神病学等多种学科。它是以音乐为媒介,用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为治疗手段,进行防治疾病和心理治疗,现已深受人们的关注和欢迎。音乐治疗在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应用得到极大的关注,其作用在临床应用上也得到了认可,并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教育界,音乐治疗也常扮演着舒缓压力、调节情绪、转变心理状态的角色,帮助学生们舒缓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本论文主要是研究团体音乐治疗对缓解理工类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质性分析,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参加团体音乐治疗活动,对参加音乐活动的来访者们进行问卷调查、量表测试,运用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本论文是以质性研究分析团体音乐治疗对缓解哈工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干预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和量表结果的分析、十次团体音乐治疗活动过程的分析,得出团体音乐治疗对舒缓大学生的不良情绪,促进大学生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有一定的效果,团体音乐治疗能够使大学生的压抑情绪得到舒缓,帮助大学生改变自身的心理状态,以乐观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人情世故,提升大学生的抗压、抗挫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们的生活幸福指数。本论文的研究是笔者初次探索团体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研究过程虽然历经艰辛,但是研究结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学生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方面是个非常复杂、庞大的领域,通过对哈工大学生的十次团体音乐治疗的干预,我们应该将团体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进行应用与推广,不仅仅是在工科类的学校实施。最后,笔者希望音乐治疗能够在大学生心理压力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希望大学生能够保持身心健康,在和谐、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中完成学业,迎接新的挑战,为祖国创造价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赵咪咪[9](2019)在《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类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导下,我国正处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不仅需要制造业技术的升级,更需要制造业文化的传承。自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四次提到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被提高到国家层面,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次年,教育部又提出新工科建设。本文在此背景下以理工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访谈法对新工科视域下理工类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进行分析研究。重点研究了新工科建设、工匠和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及理工类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对理工类大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通过研究相关资料和对高校的走访总结当前理工类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该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制造业强国的建设进程,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同时促进理工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重点分析了新工科视域下理工类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部分,阐释了新工科建设、工匠及工匠精神的内涵,对理工类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具体内容以及工匠精神培育的相关理论依据。第叁部分,从我国制造业发展、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等四个方面论述对理工类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体现。第四部分,通过资料分析和走访调查,深入分析了当前理工类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第五部分,根据原因分析,从国家、学校、教师等教育主体,理工类大学生,工匠精神内涵,环境和载体五个方面来谈对理工类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具体路径。(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杨倩倩,杨振兴[10](2019)在《基于科研实践探讨理工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创新时代的来临,创新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高校教育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科研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科研训练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来探索当前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决策探索(下)》期刊2019年05期)

理工类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文素养培育是关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并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本文在分析理工类高校现存人文素养的培养困境基础上,通过其产生的根本原因,试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完善、文科学院出发,从叁个方面研究提升理工类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理工类大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1].李忠春,王雷,王权.基于图书借阅视角的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思想动态研究[J].科技风.2019

[2].牛宇翔.理工类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模式研究——以南京某理工类高校为例[J].智库时代.2019

[3].王正荣.心理学视角下地方院校理工类大学生人际关系探析[J].江西化工.2019

[4].郑旭,赵锦.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山西青年.2019

[5].吴玭.理工类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西省四所理工类高校为例[J].新西部.2019

[6].李静,王雅丽.理工类专业大学生高等数学深度学习的困难问题及缘由[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陈玲玉.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8].支孟云.团体音乐治疗对缓解理工类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9].赵咪咪.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类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10].杨倩倩,杨振兴.基于科研实践探讨理工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决策探索(下).2019

标签:;  ;  ;  ;  

理工类大学生论文-李忠春,王雷,王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