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闷的象征论文_鲍国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苦闷的象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苦闷,象征,鲁迅,语丝,日本,初版,译作。

苦闷的象征论文文献综述

鲍国华[1](2019)在《作为讲义的《苦闷的象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苦闷的象征》是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遗作,在作者过世后经其弟子山本修二编定,由改造出版社于1924年2月印行。1921年1月,厨川氏生前,作为该书前两篇的《创作论》和《鉴赏论》曾刊于《改造》杂志。该书及其内在各篇章一经面世,即引发中国学人的密切关注,明权(孔昭绶)、丰子恺、鲁迅、樊仲云等先后翻译了单篇或全本。其中,鲁迅的译本更受(本文来源于《新文学史料》期刊2019年04期)

刘佳文[2](2019)在《鲁迅与《苦闷的象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野草》的整体感情基调都是非常低沉的,鲁迅这一时期的文艺思想与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是不谋而合,它对鲁迅《野草》的创作具有启发性的作用,同时对于现实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本文来源于《黑河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沈聪[3](2018)在《浅谈描写译学的理论与实践——以《苦闷的象征》的两个中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取得迅猛的发展,见证了描写译学的兴起。描写译学这一理念是由美国翻译家詹姆斯·霍姆斯提出的。他致力于克服翻译理论和实践间的脱节。本文以现代描写译学理论为依据和框架,以丰译本和鲁译本的《苦闷的象征》为主要分析对象,具体分析描写译学的翻译特点,这不仅为《苦闷的象征》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对描写译学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8年10期)

任淑坤[4](2017)在《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作品的传播模式——以鲁迅所译《苦闷的象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在五四时期所译《苦闷的象征》对中国文学界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其传播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分析鲁迅进行文本选择的动因,推广译本的具体路径,进而总结出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作品传播的一般模式,即多元模式、名人模式、需求模式、曲线模式和互补模式。这些传播模式对当代文艺作品的传播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外语教学》期刊2017年03期)

刘俊,王永兵[5](2016)在《苦闷的象征——沈从文《看虹录》的另一种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看虹录》反映了沈从文昆明时期"情感发炎"的苦闷和"社会生活"的苦闷。作者深受厨川白村"文艺是苦闷的象征"的理论影响,并且有意识地借助白日的梦、象征、潜意识、性心理以及变态心理等现代技巧将过去"横溢的情感"再现,从而使自己郁积的苦闷得到宣泄、"生命取得平衡"。(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徐娇玲[6](2016)在《浅析日本作品翻译对鲁迅文学思想形成的影响力——以《苦闷的象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可以说,鲁迅的翻译不仅影响了他人,更重要的是对他自己的思想形成及文学创作的影响也很深远。但遗憾的是,研究者们将太多的目光集中在他的创作及文学作品上,对他的翻译研究,特别是翻译对鲁迅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是少之又少。以《苦闷的象征》为例,浅析日本作品翻译对鲁迅思想形成的影响力。(本文来源于《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李良[7](2015)在《“苦闷的象征”——域外体验与“语丝体”散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域外体验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积极建构是明显的。域外体验不应单单理解为作家身体的异域移动,还应涵指作家本人对于异域文学、文艺、文化等生产的阅读、翻译、感受等非客观空间进入式的体验方式与效果。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之后,鲁迅于1924年9月译毕的《苦闷的象征》,是其于所处时代环境下生命彳亍中的主动选择,也是其彷徨心灵的表征。同年11月问世的同人刊物《语丝》,与此种苦闷情绪呼应,成为后五四阶段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抒怀发声的阵地之一。基于时间和人事的现实,加以理论的梳理及逻辑钩联,足以看出,留日归国的周氏兄弟领衔"语丝体"散文,他们的声音成为时代"苦闷的象征"的典型。(本文来源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期刊2015年04期)

朱金顺[8](2015)在《《苦闷的象征》的版本及其他——兼与袁洪权先生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读《鲁迅研究月刊》今年第5期上袁洪权先生大作《鲁迅拟〈苦闷的象征〉最初广告及译着出版时间新考》,感到提法还值得商量。以下据自己的浅见,开列叁点与作者讨论。第一,袁先生告诉我们,鲁迅先生这则广告,在《北京大学日刊》上还登过,很好。过去我们只知道刊于《京报副刊》和《语丝》,如今多了一处。《语丝》上的全文,二十年前就经周国伟先生移录在他的《鲁迅着译版本研究编目》中了,我核对了,文字与袁先生引用(本文来源于《鲁迅研究月刊》期刊2015年08期)

刘伟安[9](2015)在《生命苦闷的象征——曹植后期诗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生后期的曹植至少受到了来自以下四个方面的困扰:遇谗被疏,性命之忧,四处迁徙和有志难伸,并因此体验到了巨大的生命苦闷。上述状况对曹植后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其笔下的事物皆染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我们若要全面而形象地理解曹植后期的悲剧性生命处境以及由此引发的生命苦闷,则仅仅从其部分直抒胸臆的诗篇求之显然不够,也许其数量众多的咏物诗、闺怨诗、游仙诗等才是更好的考察对象。因为从本质上说,这些诗歌均是生命苦闷的象征。(本文来源于《巢湖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袁洪权[10](2015)在《鲁迅拟《苦闷的象征》最初广告及译着出版时间新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系目前最为完整的鲁迅作品汇集,其中收集了译着《苦闷的象征》的广告语,实为《京报副刊》1925年3月11日刊登的广告。其实,这并不是最早的《苦闷的象征》广告语。查阅《北京大学日刊》,发现刊登在此日刊上的广告为3月7日,比3月11日的《京报副刊》广告早四日,广告语明显有差别。依据3月7日广告,大体可以认定:译着《苦闷的象征》的实际出版时间为1925年3月6(本文来源于《鲁迅研究月刊》期刊2015年05期)

苦闷的象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野草》的整体感情基调都是非常低沉的,鲁迅这一时期的文艺思想与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是不谋而合,它对鲁迅《野草》的创作具有启发性的作用,同时对于现实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苦闷的象征论文参考文献

[1].鲍国华.作为讲义的《苦闷的象征》[J].新文学史料.2019

[2].刘佳文.鲁迅与《苦闷的象征》[J].黑河学刊.2019

[3].沈聪.浅谈描写译学的理论与实践——以《苦闷的象征》的两个中译本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

[4].任淑坤.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作品的传播模式——以鲁迅所译《苦闷的象征》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17

[5].刘俊,王永兵.苦闷的象征——沈从文《看虹录》的另一种解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

[6].徐娇玲.浅析日本作品翻译对鲁迅文学思想形成的影响力——以《苦闷的象征》为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

[7].李良.“苦闷的象征”——域外体验与“语丝体”散文[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

[8].朱金顺.《苦闷的象征》的版本及其他——兼与袁洪权先生商榷[J].鲁迅研究月刊.2015

[9].刘伟安.生命苦闷的象征——曹植后期诗综论[J].巢湖学院学报.2015

[10].袁洪权.鲁迅拟《苦闷的象征》最初广告及译着出版时间新考[J].鲁迅研究月刊.2015

论文知识图

陶元庆《苦闷的象征》一5《苦闷的象征》Fig.2一5”The...毛边书《苦闷的象征》封面《苦闷的象征》陶元庆1925《出了象牙之塔》封面《苦闷的象征《苦闷的象征》的封面

标签:;  ;  ;  ;  ;  ;  ;  

苦闷的象征论文_鲍国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