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联盟及联盟竞争的博弈分析

企业联盟及联盟竞争的博弈分析

徐凤琴[1]2004年在《企业联盟及联盟竞争的博弈分析》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竞争曰益加剧。两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迫于强大的竞争压力,纷纷组建联盟参与全球竞争。企业联盟作为企业组织关系的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强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博弈论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运用博弈论研究企业联盟的相关问题,研究联盟成员企业之间以及联盟与非联盟企业、联盟与联盟之间相互作用的策略选择和利益变化,进一步丰富企业联盟理论,以对企业联盟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分析了目前企业联盟的现状,全面考察了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运用博弈论研究企业联盟的相关问题及研究意义。 2、梳理了企业联盟一些基本概念,从企业联盟的目的利作用出发,提出按企业经营战略利联盟预期目标二维度分类的方法。分析企业联盟形成的动因主要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以及联盟给企业带来的各种益处。 3、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价值链理论和博弈论探讨了企业由竞争向合作演变的理论机理。特别是考虑现实中决策者是有限理性时,分析了企业由竞争走向合作的发展趋势。 4、给出了联盟伙伴选择的一般原则。建立了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一些指标很难给出准确的评价值,以及评价者对指标的重视程度、指标在决策中的作用、指标评价值的置信度等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提出了确定评价指标值以及指标权重的一种集值统计方法。建立了联盟成员双向选择博弈模型、形成合作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探讨各企业策略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时,合作伙伴的选择以及选择过程中盟员之间协商、谈判策略的选择等问题。研究了不同收益结构下,多企业联盟策略选择问题。 5、建立了纵向联盟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得出组建联盟的最优投入和各企业利润,探讨了市场中联盟数量对企业组建联盟的激励作用;建立了纵向联盟中价格选择博弈模型,导出企业产品的最优定价,探讨了联盟规模对联盟成员利润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技术合作的联盟与非联盟企业、联盟与联盟之间的博弈模型,得出扩散系数与研发投入、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说明盟员之间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健全专利制度保护技术成果的必要性。运用上述模型,探讨了联盟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和策略选择等问题,为进一步研究联盟与非联盟企业、联盟与联盟之间的竞争优势和竞争策略等问题打下基础。 6、提出了利益分配原则;建立了联盟利益分配模型,给出一种可操作的利益分配算法,设计了一种使联盟内部利益分配解存在的联盟机制。 7、指出全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创新与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李永刚[2]2006年在《基于进化博弈分析的跨国国际战略联盟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企业竞争战略逐步由对立竞争走向合作竞争,新一轮国际战略联盟浪潮方兴未艾,“共赢”已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被广为接受。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成绩斐然,倍受世界瞩目。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融入到全球经济大潮中。同时,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各种所有制形式经济实体的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改革也进入改革攻坚阶段,一些诸如产权如何转换、国有资产如何保值增值等社会关注焦点问题凸显并亟待解决。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对国有企业如何抓住“国际战略联盟”所带来的良好机遇,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行创新性研究。本文从产权治理理论深层剖析入手,阐述了战略联盟的内涵、特征、性质及国企改革选择国际战略联盟优势,介绍了进化博弈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要素及假设,组建了“赢得函数”,构建了战略联盟合作各方博弈模型,为实证分析山东小鸭集团与英国乔利福集团实施战略联盟提供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小鸭集团与英国乔利福集团战略联盟为实例,分析了小鸭集团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及行业环境形势,对中英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因素对小鸭集团国际战略联盟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重要因素及关键因素。运用博弈分析方法,研究小鸭集团、济南市国资委、英国乔利福集团开展战略联盟合作的可能性和合作机制。并且通过考察企业能力、对策、竞合关系等因素对博弈的资本、收益、技术、风险的影响特征,构造了战略联盟合作叁方的博弈模型。运用Matlab编程对小鸭集团、济南市国资委、英国乔利福集团叁方战略联盟合作的博弈进行计算,得出了叁方合作博弈的均衡和在自身优化条件下的对局状况。根据叁方博弈的均衡和优化对局的计算结论,构造了叁方战略联盟合作的静态博弈、进化博弈。通过进化博弈分析,探讨小鸭集团、济南市国资委、英国乔利福集团战略合作进化稳定策略、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提出了小鸭集团战略联盟的原则、应对措施。最后,总结了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做的探索性研究和创新成果、不足和展望。本文通过对影响战略联盟合作的企业能力、竞争关系、企业投入等因素对战略

纪超[3]2015年在《基于战略联盟的运输企业合作博弈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国际大型跨国运输企业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国内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运输企业逐渐认识到只靠自身实力在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难以生存,更别提谋求长远发展了。运输企业之间必须展开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才能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运输企业战略联盟是运输企业顺应市场竞争及企业之间合作发展的产物。运输企业通过组建战略联盟进行合作,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收益,促进企业发展。战略联盟最重要的形成动因是通过合作追求更大利益,它是各运输企业组建的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博弈论是研究各利益主体相互作用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本文采用纳什博弈、斯坦伯格博弈和合作博弈等博弈论的方法和其它相关理论对基于战略联盟的运输企业博弈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而言,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论文利用系统论的思想对运输企业战略联盟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分析了运输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原因,探讨了运输企业的组建过程,并对运输企业战略联盟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2)研究了运输企业战略联盟的组建博弈问题。首先对运输企业横向战略联盟的组建博弈进行了分析,分别探讨了同区域运输企业横向战略联盟组建博弈和不同区域运输企业横向战略联盟组建博弈问题,研究发现,在上述两种情形下,通过组建战略联盟都可以使运输企业的总利润增加,仅当运输企业处于不同区域时,运输企业组建博弈总存在纳什均衡解。然后研究了运输企业纵向战略联盟的组建博弈问题,研究发现,只有当组建战略联盟后能使运输企业降低足够的运营成本时,组建联盟后的总利润才大于组建联盟前的总利润。(3)研究了运输企业战略联盟的利益分配问题。采用合作博弈的方法,建立了运输企业战略联盟的利益分配合作博弈模型,给出了合作博弈的Shapley值,并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4)以京津冀地区运输行业为例,分析了京津冀地区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对京津冀地区运输企业的合作状况、发展环境及战略联盟的业务合作方式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京津冀地区运输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黄奇[4]2006年在《基于博弈分析的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战略联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快速成长的一种重要战略。80年代以来,全球兴起了一股战略联盟的热潮,但联盟的不稳定性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发现导致企业战略联盟不稳定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实现战略联盟长期稳定的若干条件。 为了便于讨论与分析,本文依据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将企业战略联盟分为横向联盟和纵向联盟。第叁部分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得出在一次博弈过程中会出现联盟成员集体非理性。然而如果联盟成员长期合作,讨论重复博弈模型的结果显示,如果存在有效的声誉管理机制将有助于战略联盟的稳定。第四部分讨论了横向联盟的稳定性。文中构建了一个研发实力相当的两企业R&D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四种不同的情况,得出了叁个实现横向联盟稳定的必要条件:一是必须建立彼此间的信任机制,二是构建对称性核心资源共享模式,叁是加强战略联盟的不完全契约治理。 本文最后通过对日本汽车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高这一案例的深层次的机理分析,发现其原因与本文博弈模型的结论颇为吻合,更证实了本文观点的理论可靠性与指导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罗德芳[5]2010年在《建筑企业联盟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和大型建设项目的不断涌现,在工程领域,建筑企业之间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方式建立企业联盟,成为近年来开展工程承包的一大特点。本文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博弈论的理论方法,在充分认识建筑企业联盟承包特性及联盟稳定性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维持建筑企业联盟稳定性应采取的措施。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介绍工程承包市场和建筑企业联盟的发展、建筑企业联盟稳定性的研究意义,从联盟的特性出发,将博弈论引入到建筑企业联盟稳定性的研究中。基于企业联盟理论,提出建筑企业联盟的概念,分析其特征和优缺点,进而对本文中建筑企业联盟稳定性进行界定。同时,对博弈论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在分析建筑企业联盟稳定性的重要性和关键影响因素后,借助博弈论中进化博弈原理,建立建筑企业联盟稳定性分析模型及复制动态方程。从联盟成员合作动机角度出发,将建筑企业联盟稳定性分为四种类型,得出联盟在各种类型及不同得益值情况下的进化稳定策略及最终稳定状态。再次,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建筑企业联盟稳定性的求解原理及结论,并阐述了该联盟的成功经验和启示。最后,从约束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和信任机制四个方面对如何提高联盟稳定性进行探讨。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建筑企业联盟的实施提供相关的经验和理论指导,对维持工程承包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汪翔[6]2016年在《基于Shapley值的研发联盟收益分配及风险分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企业间竞争加剧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强,企业纷纷采取合作研发来增强企业竞争力,研发联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壮大的。研发联盟中各成员希望依赖于有效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进而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然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以及收益分配不公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大量研发联盟的失败。所以如何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如何对联盟收益和风险进行公平合理分配对研发联盟的运行效率与稳定性起到重要的作用。研发联盟的收益分配方法分为合作博弈方法和非合作博弈方法。合作博弈方法强调集体理性,假定研发联盟外存在一个强有力的外部契约,联盟成员在契约框架内能进行有效合作。合作博弈重点研究如何对合作收益进行分配,而不关心是如何达成合作契约的,也就是说合作博弈排除了激励问题。合作博弈理论运用公理化方法定义了什么样的收益分配方式是“公平”、“合理”的。往往由于选择的公理不同,博弈的解也不同。其中Shapley值是合作博弈中满足匿名性,虚拟性,可加性,有效性的唯一解,因此Shapley值在研发联盟的收益分配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然而Shapley值及其改进办法虽然满足了事后的公平分配,但却不满足事前的Pareto效率最优。为解决激励问题,实现Pareto效率最优,学者采用了非合作博弈的方法,非合作博弈方法强调个体理性,假定联盟成员都是自利的,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设计才能实现联盟的Pareto效率最优。可是非合作博弈虽然能够解决效率问题,却往往忽视公平问题。要达到结果公平,效率最优,就需要通过设计机制进行干预,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本文将综合运用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方法,以博弈论、公平理论、激励理论等为基础,对研发联盟收益的公平和有效分配机制进行专门地探讨和研究,实现研发联盟收益分配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了确定性条件下基于Shapeley值的研发联盟收益分配、不确定性条件下基于Shapeley值的研发联盟收益分配以及不确定性条件下基于Shapeley值的研发联盟风险分担叁个方面的问题。本文首先研究确定性条件下基于Shapeley值的研发联盟收益分配。由于Shapley值满足预算平衡,而根据Holmstrom的团队生产理论,预算平衡与Pareto最优不可兼得,因此Shapley值法能满足事后联盟的公平分配,却不满足事前联盟投入的最优激励,不能实现研发联盟Pareto效率最优。为了打破预算平衡,我们在联盟之外引入一个第叁方的监督机构。如果监督机构观察到联盟收益大于或等于Pareto最优收益,那么监督机构把这个收益在联盟成员之间按Shapley值法进行公平的分配;如果联盟收益低于Pareto最优收益,那么联盟成员将受到一定惩罚,惩罚值归第叁方监督机构。在纳什均衡时,联盟成员刚好把收益分配完,并没有给第叁方监督机构任何剩余收益,可以考虑给予监督方一定的监督报酬。我们证明当引入第叁方后,联盟的Pareto效率最优的研发投入构成一个纳什均衡,这样就解决了研发联盟收益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冲突问题。其次研究了不确定性条件下基于Shapeley值的研发联盟收益分配。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研发面临着风险,研发收益不确定,假定研发联盟的收益分别服从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并引入第叁方监督机构,当联盟收益超过事先确定的目标收益时,联盟收益按照Shapley值法在研发企业之间进行完全分配,一旦联盟收益低于目标收益时,研发企业将受到一定的惩罚。惩罚值大小与目标收益成反比。通过团体惩罚机制,可实现研发联盟的Pareto效率最优,解决了单纯Shapley值法带来的公平与效率的冲突问题。另外考虑到联盟面临着风险,联盟企业即使努力投入也不一定达到目标收益而遭受罚款,所以为保证联盟企业加入联盟,满足参与约束,监督方应该投入研发启动资金,研发启动资金的大小与研发方和监督方的议价能力,目标收益相关,根据监督方为联盟带来的贡献,把联盟的总收益在研发企业之间、研发企业与监督方之间进行公平分配。最后我们研究了不确定性条件下基于Shapeley值的研发联盟风险分担。因为联盟成员的风险偏好不同,所以Pareto有效的风险分担方式是不同风险偏好的企业承担不同的风险。然而传统的Shapley值法并没有实现最优的风险分担。我们通过设计一个直接分配机制实现对Shapley机制的风险分担改进。与Shapley值分配机制不同,在直接分配机制下,每个企业获得的收益是联盟总收益的函数,而不是边际收益的函数。该机制满足两个性质:一是期望收益的公平性,即直接分配机制下企业的期望收益与Shapley值机制相等,实现了Shapley值意义上的公平;二是实现了风险在不同企业之间有效的分担,提高整个联盟的确定性等价收益。

吉宏伟[7]2003年在《中小软件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业的竞争越来越剧烈,中小软件企业面临生存与发展两大主题,其先天弱点注定单凭自身内部资源整合已难以捕捉敏捷变化的市场,数字时代的环境特征使秉承传统模式发展的中小软件企业举步维艰,因此,其必须寻找适合于网络时代的组织模式来完成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基于企业核心能力构造的组织结构可以有效实现组织的使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者凭借对广西软件业的实地调研,结合理论分析,生成这篇研究论文,其主要内容如下: 本研究中小软件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入手,提出中小软件企业必须采用非常规组织模式实现战略目标,于是提出了中小软件企业实施战略联盟构想,接着从内部、外部及理论上解释中小软件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的动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战略联盟模式对于中小软件企业适应性的AHP模型,验证了战略联盟是一种适合中小软件企业发展的战略组织模式。 针对中小软件企业的优势与劣势,设计了中小软件企业战略联盟生命周期模型及基于模型的战略联盟运作框架,系统设计了联盟伙伴选择模型、联盟组织选择模型、绩效评估模型:①伙伴选择模型:在明确中小软件企业战略联盟目标分解原则与联盟伙伴遴选准则的前提下,选用叁阶段法,运用关系理论、模糊聚类、单目标评价、自适应遗传综合优化来完成对理想联盟伙伴的选择;②联盟组织选择模型:提出了适合中小软件企业战略联盟的叁种组织模式及与联盟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③绩效评估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思想对联盟绩效进行模糊评估。 从可能导致中小软件企业战略联盟失败的因素分析入手,选取分配、沟通、信任叁个关键要素进行分析:①用博弈论中的纳什讨价还价模型导出了两人和多人利益分配的满意公式;②在分析沟通过程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联盟内部信息沟通模型,并构造出基于B/S的联盟信息系统模型图;③利用“囚徙博弈”模型分析联盟间信任博弈,得出战略联盟中博弈双方可突破纳什均衡的前提与条件,接着分析了信任作为关系性租金产生源泉对联盟利益的影响,进而提出信任管理重点在信任管理的产生机制上。 最后,分析广西中小软件企业现状之后,实证了广西南宁CC公司R&D战略联盟组建。 扩大理论研究的外部效用是研究者致力追求的,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一追求尚未尽如人意,且存有不足之处,例如,对于联盟的契约、协调、冲突、危机管理等方面尚欠缺,期望能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点完善。

青雪梅[8]2016年在《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构建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契约型战略联盟具有突出的边界灵活、关系松散、运作高效等特点及初始投入和转置成本较低、政府的政策限制不严格等优点,常见于联合研发、联合市场行动、中小企业间,正逐渐成为战略联盟的主导。然而,现有研究发现:对于在不同国籍和不同行业的各种企业战略联盟而言,联盟不稳定性及高失败率问题广泛存在。契约的不完备性及契约这一控制模式对联盟成员缺乏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这使得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性问题更为突出。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性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结果,而是一个系统的、动态问题。本文基于企业的类生物性,将契约型战略联盟视为一个整体,从生态学及系统论视角研究其稳定性:在对企业生态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生态系统模型及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模型;在对战略联盟路稳定性与不稳定性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界定战略联盟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应用生态学理论诠释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与不稳定、从生态系统论及系统论视角分析契约型战略联盟的稳定性机理及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中各要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并应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进行仿真;最后得出本文结论,并据此为我国企业实施契约型战略论联盟提出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基于生态学视角构建了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模型在与自然生物类比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生态特性,构建企业生态系统模型。在企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企业可以与其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企业组建契约型战略联盟,契约型战略联盟是企业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从系统构成视角阐述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的元素、结构、环境与特征,建立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模型。(2)从生态系统论视角诠释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与不稳定。企业通过组建契约型战略联盟以拓展自身生态位、扩展其最适生存空间。如果通过联盟企业的最适生存空间未得到扩展,则企业对联盟的表现不满意,此时联盟不稳定。若通过联盟企业的最适生存空间得到扩展,联盟伙伴一方面对这部分扩展的虚拟生态位进行争夺,另一方面又对自身非合作维度上生态位进行保护,这种攻防之间的权衡导致了联盟不稳定。(3)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性机理契约型战略联盟绩效、绩效与联盟目标之间的差距与联盟主体对联盟的控制合力一起构成了一个负反馈因果回路,联盟绩效决定了联盟稳定性。以联盟主体固有增长率、增长阻滞率代表联盟主体特征,以竞合代表联盟结构。固有增长率、阻滞率、竞合与联盟绩效、绩效与目标差距及控制合力构成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反馈回路。主体与结构通过这个反馈回路相互作用,影响联盟绩效,并最终影响联盟稳定性。借鉴生物种间Lotka-Volterra模型,建立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演化模型,具体分析联盟主体与结构对稳定性的影响,并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

刘影[9]2010年在《研发联盟中企业间博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国家、地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自主创新因其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通过合作创新进行研发活动时共享资源、共担风险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研发联盟的失败率高达40%-70%,其中知识溢出、联盟结构以及不恰当的利益分配方式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以研发伙伴为研究对象,即几个独立的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结成研发伙伴关系。基于知识溢出、联盟结构、联盟利益分配方式对联盟投资策略的影响进行研究,为研发提高研发联盟成员资源投入量,减少联盟成员投机行为,提高联盟成功几率提供借鉴。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其次对于知识溢出的方式影响以及研发联盟的类型等进行了总结,并对于研发联盟利益分配方式的重要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深入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Netlogo仿真方法,对于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和不存在知识溢出效应时,不同联盟结构和不同利益分配方式下联盟成员的投资策略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知识溢出、联盟结构和利益分配方式对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投资溢出能减少投机行为,提高联盟成员资源投入量;联盟总收益较小时,联盟结构、利益分配方式对于研发联盟投资策略影响较为明显。在联盟结构上,集中研发联盟优于并行研发联盟;在利益分配方式上,按投入比例分配优于平分收益。联盟总收益较大时,知识溢出、联盟结构和利益分配方式对联盟成员投资策略基本无影响,此时,联盟应采取简单易行的平均分配收益方式,以提高研发联盟成功的概率。

符加林[10]2007年在《企业声誉效应对联盟伙伴机会主义行为约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企业声誉效应为中心,研究联盟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治理问题。依据联盟伙伴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时间及诱致的原因将联盟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分为叁个基本类型,即结盟前逆向选择的机会主义行为,结盟后道德风险的机会主义行为和敲竹杠的机会主义行为。研究中主要以企业声誉理论、契约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为理论基础,将博弈分析与定量实证相结合,分析了企业声誉效应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企业声誉效应如何影响联盟伙伴的选择、如何对联盟伙伴的行为产生激励与约束作用,从而降低联盟伙伴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及敲竹杠等机会主义行为,最终阐明企业声誉效应在一定程度是约束联盟伙伴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效机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剖析并论证了企业声誉效应机理,研究了企业声誉如何对该企业及其潜在交易者的行为产生影响。研究中将声誉机制引入古诺博弈,证明企业声誉效应有助于克服囚徒困境,达成集体理性的纳什均衡。企业声誉理论认为,企业声誉不仅能反映企业内在特征的信息,它还是一项战略性无形资本。企业声誉对企业行为决策和行为结果产生影响,即存在声誉效应。笔者基于企业声誉理论与企业行为关系,构建了企业声誉效应的叁角理论框架,提出并剖析了企业声誉的叁种基本效应:即企业声誉信息效应,重点强调声誉的信息传递功能;企业声誉的资本效应,强调声誉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声誉的心理价值效应,重点说明声誉能提供心理满足感和成就感,构成对行为主体的直接激励。在以上基础上,建立企业声誉效应机理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企业声誉主要是通过信息传递、声誉资本带来的声誉租金,及良好声誉所产生的满足感对企业行为产生影响。(2)揭示并论证了企业声誉效应对联盟伙伴逆向选择行为的约束机理。逆向选择主要是由于盟主与潜在伙伴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盟主选择了不合适的联盟伙伴而错过了可能带来更高联盟效率的合作伙伴。企业声誉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证明,声誉信息效应可以促使联盟博弈实现贝叶斯纳什均衡,企业声誉起到区分联盟伙伴的作用。因而,企业声誉能揭示潜在伙伴类型(或特征),通过评价潜在伙伴的声誉状况来选择合作伙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约束联盟伙伴由于隐藏信息而产生逆向选择的机会主义行为。为更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构建了以企业声誉为外源变量,以企业能力、诚信程度和相容性识别程度为中介变量,以逆向选择行为为结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声誉效应约束联盟伙伴逆向选择行为的机理和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路径分析证明,潜在伙伴的企业声誉越高,声誉对其能力水平、诚信程度及其相容性识别等信息的揭示效果也越明显;而潜在伙伴的能力水平、诚信度等是盟主选择潜在伙伴的重要标准,伙伴企业的声誉可以反映这叁项标准的信息状态。因此,盟主可以通过评价潜在伙伴的声誉状况,从而识别和选择合适的伙伴,降低联盟伙伴逆向选择的机会主义行为。(3)构建了企业声誉效应对联盟伙伴道德风险的机会主义行为约束模型。道德风险来自于联盟关系建立之后,由于事后的信息不对称,联盟伙伴通过隐藏行动或信息而追求单方面自利的机会主义行为。研究中将企业声誉引入联盟伙伴间的道德风险博弈模型,利用KMRW定理,分析在重复博弈中,企业声誉效应对联盟伙伴道德风险行为的约束机理。然后,基于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构建以企业声誉为外源变量、以关系资本和未来收益为中介变量、以道德风险行为为结果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以实证分析检验了企业声誉对其道德风险行为的约束作用及影响程度。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声誉主要通过影响联盟伙伴的关系资本和未来收益,对联盟伙伴的道德风险行为产生约束作用。(4)提出并阐明了企业声誉效应对联盟伙伴敲竹杠的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机理。基于关系专用性所产生的可占有准租金,是联盟伙伴间敲竹杠行为发生的直接诱因。但可占有准租并不必然导致实际的敲竹杠行为,只有当敲竹杠所得的净准租大于敲竹杠行为的成本时,这种机会主义行为才可能发生。而企业声誉是企业的一项战略性无形资本,敲竹杠行为会造成声誉损害,进而会增加企业敲竹杠后的行为成本。据此思想,从博弈分析及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分析企业声誉效应对联盟伙伴敲竹杠行为的约束机理。博弈结果表明,声誉效应会极大的增加联盟伙伴敲竹杠行为的成本,因而良好的企业声誉会约束该伙伴敲竹杠行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联盟伙伴的关系资本、自动履约范围及索租成本直接影响该企业实施敲竹杠后的净准租。企业声誉效应主要是通过影响联盟伙伴的关系资本、自动履约范围及索租成本等中介变量而约束联盟伙伴敲竹杠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揭示了企业声誉对联盟伙伴敲竹杠行为影响的具体路径,为联盟关系治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理论指导作用。(5)分析了企业声誉效应的动态过程。主要用博弈模型分析联盟伙伴的企业声誉对该企业及其合作者的动态影响,证明企业本期的声誉状况将影响特定的利益相关者对该企业下期行为的预期,特定利益相关者将依此确定其行为决策。该行为决策将对企业下期的收益等产生直接影响,这种企业声誉效应所产生结果又反过来影响下一期的企业声誉和企业行为,如此形成一个企业声誉效应的动态循环过程。

参考文献:

[1]. 企业联盟及联盟竞争的博弈分析[D]. 徐凤琴.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2]. 基于进化博弈分析的跨国国际战略联盟构建研究[D]. 李永刚. 天津大学. 2006

[3]. 基于战略联盟的运输企业合作博弈研究[D]. 纪超. 北京建筑大学. 2015

[4]. 基于博弈分析的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D]. 黄奇. 贵州大学. 2006

[5]. 建筑企业联盟稳定性研究[D]. 罗德芳. 长沙理工大学. 2010

[6]. 基于Shapley值的研发联盟收益分配及风险分担研究[D]. 汪翔. 重庆大学. 2016

[7]. 中小软件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研究[D]. 吉宏伟. 四川大学. 2003

[8]. 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构建及其稳定性研究[D]. 青雪梅. 重庆大学. 2016

[9]. 研发联盟中企业间博弈关系研究[D]. 刘影.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10]. 企业声誉效应对联盟伙伴机会主义行为约束研究[D]. 符加林. 浙江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企业联盟及联盟竞争的博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