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国家论文_赵亚夫

导读:本文包含了法西斯国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法西斯,日本,战略,反法西斯,库尔斯克,战争,国家。

法西斯国家论文文献综述

赵亚夫[1](2005)在《日本法西斯国家的形成与军国主义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右翼团体编纂的《新历史教科书》,已于2005年4月5日再次被日本文部科学省核准通过。该教科书有五个反动立场: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侵略罪行;把日本对亚洲各国的侵略美化为“解放”;宣扬皇国史观;打所谓的“近代化”牌,歪曲侵略战争的实质;扩大日本的“战争损失”。这本地地道道的军国主义教科书中,几乎提及了日本所走过的军国主义教育道路中的所有重要问题,并极尽翻案之能事。本刊为了还历史的真相,帮助历史教师进一步揭露和批判日本右翼分子的反动本质,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特发表赵亚夫教授的系列文章。这些文章有针对性地为我们展示了日本战时军国主义教育的反动内容和罪恶本质,想必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更深刻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05年11期)

刘颖[2](2005)在《法西斯国家的最终命运》一文中研究指出图画说明: 这幅漫画表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1942-1943年,在欧洲、太平洋和非洲各个战场,同盟国军队与法西斯军队英勇战斗,战争形势发生转折,法西斯国家的攻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遏制,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欧洲战场上,在苏联,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红军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辉煌胜利,这一胜利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期刊2005年08期)

白献竞[3](2003)在《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胜利的经济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是作战双方的经济军事实力。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明显的经济优势使其能后发制人,在1942年下半年到1943年初实现由防守到反攻的战略转折。(本文来源于《沈阳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苏光文[4](1994)在《战时大后方文学与法西斯国家文学交往片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战时大后方文学与法西斯国家文学交往片论苏光文如果说,和平时期文学对外交往还有一定的弹性、模糊性与宽泛性的话,那么战争时期文学对外交往就显得单纯而明朗得多,甚至只能是认同或排击的背反走向,因为,战争说到底是两种文化的大搏斗。中国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4年03期)

刘士田[5](1993)在《二战期间德意日的四次中立——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一文中研究指出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意日法西斯发动和扩大了侵略战争。出于其共同利益需要,他们签订了一系列条约,结成法西斯政治军事同盟。他们吹嘘法西斯同盟坚固如钢铁、团结如一人,然而从1933年到二战结束先后发生了1933—1938年2月德国对中日战争的中立;1939(本文来源于《军事历史研究》期刊1993年04期)

刘士田[6](1993)在《二战期间德、意、日的四次中立——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一文中研究指出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意日法西斯发动和扩大了侵略战争。出于其共同利益需要,他们签订了一系列条约,结成法西斯政治军事同盟。他们吹嘘法西斯同盟坚固如钢铁、团结如一人,然而从1933年到二战结束先后发生了1933——1938年2月德国对中日战争的中立;1939年9月——1940年6月日本对欧战的中立;1939年9月—1940年3月意大利对德波战争的中立;1941年6月——1945年8月日本对苏德战争的中立。如何看待德、意、日的四次中立是研究二战时期德意日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期刊1993年12期)

王天成[7](1988)在《战略判断失误是反法西斯国家未能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大战的爆发,虽然源于帝国主义争霸,但主要是一部份帝国主义国家,即德、意、日叁个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它们首先点燃了侵略的战火。同时,由于英、法、美等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国家未能协调行动,同苏联尽早结成坚强的反法西斯同盟,在最初阶段未能制止法西斯发动的局部侵略战争扩大为空前激烈的世界大战。关于世界大战的起因,世界各国史学界已发表大量着作和文章进行论述。近年来,令人注目的是制止大战的可能性问题。探讨这个问题一般都涉及到西方国家的绥靖主义和30年代苏联对外政策的研究。但是为了突破单纯尽限于国际关系(本文来源于《军事历史研究》期刊1988年03期)

唐希中[8](1985)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胜利》一文中研究指出反法西斯战争,是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同德意日法西斯之间的一场大搏斗,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胜利,不是别的胜利,是对人类的命运、对历史的发展起了伟大作用的胜利,是民主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是所有参加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共同斗争的伟大胜利。一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美、英、中等国家,不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结成了反法西斯联盟。它们"求大同,存小异",互相援助,团结战斗,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空前壮观的伟大事件。它对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85年04期)

宣谛之[9](1984)在《法西斯国家之间的战略矛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叁个法西斯国家在战略上的关系是,一方面既有一串政治军事同盟条约,另一方面又有剧烈的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深刻危机。这里反映出它们的战略目的,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而特殊性恰恰是最本质的方面。本文着重对它们的特殊性作一剖析。德、意、日发动战争的共同性是,扩大侵略,瓜分世界。它们为此而先后签订的条约有:1936年10月25日,德、意签订的被墨索里尼称作“柏林——罗马轴心”的正式协定。这个协定的中心内容是,德国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德、意两国在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半岛(本文来源于《军事历史》期刊1984年04期)

法西斯国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图画说明: 这幅漫画表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1942-1943年,在欧洲、太平洋和非洲各个战场,同盟国军队与法西斯军队英勇战斗,战争形势发生转折,法西斯国家的攻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遏制,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欧洲战场上,在苏联,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红军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辉煌胜利,这一胜利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法西斯国家论文参考文献

[1].赵亚夫.日本法西斯国家的形成与军国主义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

[2].刘颖.法西斯国家的最终命运[J].中学历史教学.2005

[3].白献竞.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胜利的经济因素[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

[4].苏光文.战时大后方文学与法西斯国家文学交往片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5].刘士田.二战期间德意日的四次中立——法西斯国家的矛盾[J].军事历史研究.1993

[6].刘士田.二战期间德、意、日的四次中立——法西斯国家的矛盾[J].历史教学.1993

[7].王天成.战略判断失误是反法西斯国家未能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J].军事历史研究.1988

[8].唐希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胜利[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

[9].宣谛之.法西斯国家之间的战略矛盾[J].军事历史.1984

论文知识图

宣布决不与法西斯国家单独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突袭波兰-纳粹...发动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步骤——德意订立《...1945—1956: 大审判--图11945—1956: 大审判--图21945—1956: 大审判--图3

标签:;  ;  ;  ;  ;  ;  ;  

法西斯国家论文_赵亚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