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太网络式数字多用表/数据采集系统-Model 2701(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海宾[1](2018)在《嵌入式数字直流电源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数字直流电源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尤其高准确度高稳定度数字直流电源在科学研究、计量仪表、自动化设备标定等各种场合更是不可或缺。现今,国内这些机构的高准确度数字直流电源大部分是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进口,国产的数字直流电源虽然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输出准确度偏低,稳定度也不够的缺点,所以有必要设计一套高准确度的数字直流电源。在翻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和浏览各大国内外数字直流电源厂商后,经分析论证确立了硬件和软件的新架构,在理论上验证ADC、DAC的位数和档位划分的数量可以达到系统设计要求的准确度和稳定度,使用Multisim软件仿真硬件系统,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做了硬件系统最终测试。本文设计的数字直流电源集合了高准确度、高稳定度、人机交互友好等优点,非常适合于上述各种场合的应用。设计了一种采用STM32F103作为主控制器的高准确度高稳定度嵌入式数字电源。整个系统分为上下位机。上位机在Linux工业平板电脑上运行Qt应用程序通过TCP/IP控制下位机输出电流和电压,涉及到Qt中网络编程和模型/视图编程,用到套接字、静态数据库QSQLITE和QTableView等控件。下位机分为电流源和电压源两个独立硬件系统。下位机是通过数字外环和模拟内环组成的双闭环系统实现电流和电压的稳定输出,其中电路包括主控电路、D/A转换、A/D转换、以太网通信、IO口扩展、扩流电源、档位切换、多路供电电源、输出保护、信号隔离、内环V/I转换、PI控制器,多组电压电源、电压源内环、四线制电压采样等电路的设计。实验测试表明:所设计的电源可输出1 mA30A,准确度达?0.003%*RG(档位),稳定度达?0.003%;电压输出范围为0.11000V,准确度达?0.003%*RG(档位),稳定度达?0.003%。
刘敏[2](2017)在《手持式智能万用表的设计》文中指出数字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电参数测量的基础测量仪器,在工业、国防、科研、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手持式智能万用表由于其易便携、价格低、耗电量少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1研究所委托我校开发高性能数字万用表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小尺寸、低功耗、高精度、智能化的手持式万用表功能电路的设计任务,以满足特定应用领域的需求。本文设计的手持式智能万用表的外观结构与普通手持式数字万用表的物理尺寸一致,需要带LAN网络接口、USB充电电路,需要有很高的测量精度。其电路主要包括电源管理、数字系统、测量电路三个部分,并用STM32F103RBT6为核心处理器对信号进行采集和控制。本文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1研究所委托我校开发高性能数字万用表的基础上,在小尺寸、低功耗、高精度、智能化方面进行研究,讨论了万用表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万用表的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并分析了电路中的误差来源。本设计在确保测量精度和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完成了基本测量功能,同时详细分析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误差来源。在多用表功能电路设计中,为了实现小尺寸的设计要求,采用集成电路芯片代替分立元件,优化电路的拓扑结构,尽量减少器件个数以节省空间等。为了实现低功耗的设计要求,测量电路中所有的模拟器件必须是低功耗的并且要精心选择运放等,还采用了高度集成的比例电阻来降低温漂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本次设计还增加了网络接口,充电电路,都使用成型的电路,以缩短研发周期。上位机采用Lab VIEW软件进行软面板的设计,下位机主要对测量和校准程序进行设计。通过对拟研制的手持式智能万用表进行研究与设计,为今后智能仪器仪表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孙晓杰[3](2015)在《大数据量多通道实时高速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无论是针对小型机械零件的故障检测,还是大型机械设备的振动监测,其振动噪声信号为分析故障、监测状态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而振动噪声信号的采集和存储需要可靠高效的采集系统来实现,因此采集系统的发展在社会生产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研究设计了一个具有多通道、高采样率、大数据量传输存储、高精度、高动态范围等实用性能的采集系统。可以便于适应多种情况的信号采集工作。大数据量多通道实时高速采集系统的实现可以有力提高工程测试水平,为各行各业提供强大的信号采集技术支持,保障社会生产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本论文研究了多种器件的主要功能与性能,包括ARM、 DSP与其他外围设备的连接原理;实现了基于多CPU的数据采集硬件设计,结合ARM、 DSP、 CPLD三大CPU,充分利用了各个CPU的特点和优势,分别完成采集系统管理控制,数据传输和存储,信号识别和处理等工作。为提高ARM. DSP与A/D之间的大数据高速传输能力,使用多通道音频串行接口(McASP)和增强型直接内存存取控制器(EDMA),通过合理的配置,将音频接口的高速传输功能用于采集数据的传输,大大提高了采样速率。可以支持8通道同时以216KHZ的采样频率进行高速采样。同时FDMA实现了独立于CPU控制的数据传输存储,保证数据采集和存储同步进行。利用相关软件完成了采集系统主要功能和性能的测试,验证该系统实现了信号高速采集存储的功能,各项性能满足设计需求。
许婕[4](2014)在《航天器高稳定结构微小变形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步入微纳米时代对测量技术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微小变形是当今世界关注的一大焦点。准确获取零部件在外部环境因素条件下产生的微变形量,在基础科学研究,实际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有十分显着的重要意义。本科题来源于北京卫星制造厂项目《精密基准次结构微变形测量》。被测对象是某航天器平台的结构管件,重点关注管件在外部环境因素——交变温度载荷的影响下产生的微小变形量。本文主要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和PID控温等元器件搭建成测量装置对被测件进行微变形测量。在常温至50℃温度条件下,对管件进行温差梯度为5℃的升温或降温,并利用热电偶对管件进行精确测温。在实验设计上,对影像测量结果的误差源如测量工装、温度梯度、升降温步长、测量传感器等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和可信度。通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管件进行多次重复性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重复度和复现性,验证测量系统的可靠性。通过本文的研究,组建了一套基于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在温度交变载荷条件下的管件微小变形量,即热膨胀系数的测量系统。对管件实施正交试验,攻克模拟加载温度交变载荷后管件的宽温域高精度微小变形测量技术,解决高精度微小变形测量问题。
张洋[5](2012)在《LXI多功能测试模件的研制》文中认为现代战争中,随着侦察技术的发展以及精确打击能力的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受到严重威胁,为提高导弹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采用机动的无依托快速发射已经成为国内外路基机动导弹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对与之配套的测试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此类测试设备拥有较高的可靠性、较小的体积、较高的集成度,还要求该设备具备供电简单、可扩展性强、生命周期长等特点。本文设计的多功能测试模件采用新一代仪器接口技术LX(ILAN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LXI核心板与功能板分别独立设计,实现了接口功能与测试功能的分离,功能板采用标准的M模块,便于后期的维护升级。本文首先对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了多功能模件的硬件和软件总体方案设计,功能板的具体功能板包括多通道扫描A/D、高精度恒流源、波形发生器和频率特性测试3个M模块,功能板与核心板采用标准的M接口连接,核心板基于现有的LXI载板进行设计,主用于实现监听来自LAN接口的SCPI命令,并将命令进行解析进而控制功能板完成测试任务。文章对模件的结构、硬件、固件、驱动程序、测试等方面设计进行详细的论述。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通道、大输入范围的A/D模拟通道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在较小尺寸的M模块上实现了16通道隔离扫描A/D模块的开发;恒流源模块中采用压控恒流源的原理,着重介绍了V-I电路设计思路及参数选择方法,实现了宽范围、高精度恒定电流的输出;波形发生器和频率特性测试部分重点介绍了相关法测频率特性原理以及DDS中滤波器的设计,实现了正弦波、方波等激励信号的输出。经实际测试表明,本多功能测试模件结构设计合理,工作稳定可靠,能够满足测试任务需求,符合设计要求。
方学良[6](2012)在《基于分布式网络的航天器真空热试验控制系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航天器研制技术的发展,未来航天器功能和运行工况越来越复杂,航天器在轨运行功率也越来越大,而且很多高精度设备对工作温度环境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这些新的挑战都促使航天器热控技术不断向前发展。航天器热控技术的发展对于地面真空热试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验证热控系统的设计合理性和功能完备性。真空热试验包括热真空试验和热平衡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模拟航天器在太空中的真空、冷黑和太阳辐射环境;特别是对于太阳辐射环境,需要大功率的外热流模拟器来实现,这些大功率的设备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很高的热量。因此,如何根据航天器运行的工况来精确控制这些外热流模拟设备,就成为了真空热试验控制系统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航天器真空热试验和真空热试验系统,并对传统的真空热试验控制系统的弱点和不完备之处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新式下真空热试验的要求和特点,对传统的控制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开发。根据控制理论,分布式控制网络可集中显示系统状态的反馈信息和集中输入系统设置,而将系统的控制功能分散,以降低单点故障风险,避免系统瘫痪,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基于此点,设计了一套基于分布式网络控制技术的真空热试验控制系统。本文先从总体上介绍基于分布式网络控制的真空热试验控制系统的总体控制结构和流程;整个控制系统的终端包括服务器、监控终端、控制器和数据采集器,这些终端均具有以太网接入能力。然后文章详细介绍了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与监控终端、电源控制器、程控直流电源(包括负载加热笼)、数据采集器(包括热电偶),它们都具有网络接入功能,采用以太网TCP/IP协议构成分布式控制网络,可分散系统故障风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控制系统软件主要包括监控主站服务器软件和监控终端软件,两者均采用C/C++语言开发,模块化程度高,可维护性强。另外,本文对还对控制系统中用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本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分布式网络与可靠性通信、先进PID控制技术以及高速信号处理技术。分布式网络可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通过借鉴航天产品的高可靠性设计原则,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试验过程的安全性。控制系统设计采用增量式数字PID控制算法,并运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自动实现对PID控制参数的最佳调整;该算法能同时满足控制精度和参数的自动调整要求。另外,基于高性能DSP技术实现的电源控制器也是本套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在电源控制器开发中设计了一种基于TMS320F2812高速信号处理的硬件实现方案。最后,对控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模式进行了测试,以检验温度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的动态特性和抗干扰能力,验证系统控制站单节点和双节点失效情况下节点自动切换和闭环自动切换的能力。测试结果表明控制过程动态特性良好,抗干扰能力强,系统多种备份工作模式和可靠性保障模式能够有效运行,完全能满足各型号航天器的真空热试验要求。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7](2007)在《免费资料索取卡》文中研究说明
牛春刚[8](2006)在《基于CAN总线的中药滴丸机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大大提高,近年来,CAN总线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用于取代以往分散式的控制系统。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生产效率得到巨大的提高。本次课题来源于天津市科技攻关培育项目“网络化自动控制系统及其关键单元技术的研究”。课题以中药生产企业的滴制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设计出一套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控制器应用于对滴丸过程的监控。本系统基于CAN总线对现场控制单元进行组网,控制单元采用32位微控制器,使系统控制性能大大提高。论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技术,基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控制背景,综述了其技术发展动向和应用现状。论述了开发基于CAN总线中药滴丸机智能控制器的必要性和意义。其次介绍了CAN总线通信原理和CAN接口设计方法。结合实际运用,分析了CAN控制器的功能和该控制器性能特点。随后本文又对基于ARM核的嵌入式控制器的性能特点做出介绍。然后根据工作原理介绍了滴丸控制系统的控制特点和应用环境,制定了总体设计方案。本文重点对控制单元的设计作出了介绍,包括CAN智能节点设计,基于ARM核微处理器的硬件设计,CAN协议的定制,以及以太网通讯等硬件功能模块的设计。本文根据系统功能需要和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开发出CAN智能节点,包括模拟板和数字板。模拟板可采集温度、压力等模拟信号,同时可输出两路模拟量信号。数字板可进行数字量输入/输出,脉冲量输入等功能。分别给出了软件流程图和部分源程序。接着本文给出了上位机操作系统移植和CAN总线通讯模块MCP2510得设计。最后本文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论文将模糊控制引入经典的PID控制中构成模糊PID控制器,使控制系统不仅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更小的超调,并且具有较高的稳态精度。实验证明,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控制稳定性能较以往都有很大的提高。
美国吉时利仪器公司[9](2002)在《以太网络式数字多用表/数据采集系统—Model 2701》文中指出 2701型数据采集系统是美国吉时利仪器公司研制的新产品,它的研制成功是对传统仪器的控制和数据传输方式的挑战。2701型数据采集系统不仅仅允许进行远距离的控制和采集测试,还可以利用以太网的资源和优势,甚至测试仪器可以成为局域网中的一部分。吉时利仪器公司的2701型数据采集系统为需要在局域网环境中或独立工作状态下采集和存储数据的工程师们提供了经济、可扩展和精确的解决方案。
杨波[10](2000)在《大型商业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决策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我国大型商业企业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以南宁百货大楼商业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已在国家科委立项)的设计实现为例,较全面、详尽地介绍了商业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实施的各个环节及其过程,着重研究分析了商业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中经营决策分析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结合实际,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企业经营决策方法及数学模型,在同类系统的开发中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同时,本文还具体地介绍了基于C/S体系结构、大型分布式数据库,以动态物流管理模型为内核,以先进先出、进价核算为原则的大型百货商业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NBMIS。NBMIS系统是目前我国商业界较有影响的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思想新颖、合理,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受到专家和商家的一致好评。
二、以太网络式数字多用表/数据采集系统-Model 270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太网络式数字多用表/数据采集系统-Model 2701(论文提纲范文)
(1)嵌入式数字直流电源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直流电源研究现状 |
1.2.2 直流电源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目标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和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总体设计方案 |
2.1 功能要求及技术指标 |
2.1.1 设计功能要求 |
2.1.2 主要技术指标 |
2.2 系统设计方案 |
2.3 系统框架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直流电流源硬件电路设计 |
3.1.1 STM32主控电路设计 |
3.1.2 D/A转换电路 |
3.1.3 A/D采样电路 |
3.1.4 以太网通信电路 |
3.1.5 IO口扩展电路 |
3.1.6 扩流电源电路 |
3.1.7 档位切换电路 |
3.1.8 多路电源电路 |
3.1.9 保护电路 |
3.1.10 隔离电路 |
3.1.11 内环V/I转换电路 |
3.2 直流电压源硬件电路设计 |
3.2.1 IO口扩展电路 |
3.2.2 档位切换电路 |
3.2.3 多组电压电源电路 |
3.2.4 内环电路 |
3.2.5 四线制电压采样 |
3.2.6 多路电源电路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输出的稳定度、准确度分析 |
4.1 稳定度和准确度的定义 |
4.2 直流电流源的分析 |
4.2.1 稳定度分析 |
4.2.2 准确度分析 |
4.3 直流电压源的分析 |
4.3.1 稳定度分析 |
4.3.2 准确度分析 |
4.4 内环硬件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软件设计 |
5.1 上下位机软件架构 |
5.2 下位机程序设计 |
5.2.1 主程序 |
5.2.2 电流源输出校准 |
5.2.3 电压源输出校准 |
5.2.4 校准系数的保存 |
5.2.5 AD采样程序 |
5.2.6 电流源档位切换程序 |
5.2.7 电压源档位切换程序 |
5.2.8 输出保护ISR |
5.2.9 TCP/IP通信ISR程序 |
5.3 上位机软件程序设计 |
5.3.1 开发平台的搭建即开发流程 |
5.3.2 上位机软件整体框架 |
5.3.3 网络连接界面 |
5.3.4 校准界面 |
5.3.5 输出界面 |
5.3.6 标定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测试结果分析 |
6.1 测试的项目和方案 |
6.2 测试内容和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硬件PCB图 |
附录B 电源实物图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手持式智能万用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数字万用表的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手持式智能万用表的整体方案 |
2.1 高性能万用表测量电路的拓扑结构 |
2.2 拟研制多用表的主要技术指标 |
2.3 拟研制多用表的技术难点 |
2.4 硬件总体方案 |
2.4.1 空间结构尺寸的确定 |
2.4.2 LCD界面布局 |
2.4.3 硬件电路的整体结构 |
2.4.4 数字电路确定 |
2.5 软件总体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测量电路设计 |
3.1 功能选择电路设计 |
3.1.1 直流大电压信号的处理 |
3.1.2 直流小电压信号的处理 |
3.1.3 电流信号的处理 |
3.1.4 信号选择电路 |
3.2 交流信号的处理 |
3.2.1 交流电压衰减电路 |
3.2.2 交流信号放大电路 |
3.2.3 真有效值转换电路 |
3.2.4 比较整形电路 |
3.3 欧姆电流源电路 |
3.4 直流放大电路 |
3.5 基准电压产生电路 |
3.6 数据转换电路设计 |
3.6.1 A/D转换器的选型 |
3.6.2 A/D转换电路设计 |
3.7 误差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接口软硬件设计 |
4.1 微处理器系统电路 |
4.2 LAN接口电路 |
4.2.1 ENC28J60芯片简介 |
4.2.2 LAN网络接口设计 |
4.3 USB接口电路 |
4.3.1 USB总线技术简介 |
4.3.2 USB接口设计方法的选择 |
4.3.3 USB接口电路的实现 |
4.4 电源电路 |
4.5 上位机设计 |
4.5.1 Lab VIEW简介 |
4.5.2 软面板的实现 |
4.6 下位机程序设计 |
4.6.1 测量程序流程设计 |
4.6.2 校准程序流程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3)大数据量多通道实时高速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4.1 系统总体设计研究内容 |
1.4.2 硬件设计研究内容 |
1.4.3 软件设计研究内容 |
1.4.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2.1 引言 |
2.2 系统设计需求 |
2.3 系统主要设计方案 |
2.3.1 总体设计方案 |
2.3.2 硬件结构设计方案 |
2.3.3 软件结构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引言 |
3.2 TMS320C6748处理器概述 |
3.3 硬件电路关键部分设计 |
3.3.1 CPU复位电路 |
3.3.2 SD卡电路 |
3.3.3 A/D电路 |
3.3.4 电源管理电路 |
3.3.5 ARM-DSP传输电路 |
3.3.6 网络接口电路 |
3.3.7 JTAG接口电路设计 |
3.3.8 UART串行接口设计 |
3.3.9 USB device接口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传输接口的软件实现 |
4.2.1 McASP接口的应用与配置 |
4.2.2 EDMA技术在McASP接口中的应用 |
4.2.3 McASP与EDMA之间的通信 |
4.2.4 数据传输的相关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 |
5.1 引言 |
5.2 测试系统介绍 |
5.2.1 测试工作所需仪器设备 |
5.2.2 测试软件介绍 |
5.3 系统功能测试 |
5.3.1 大数据采集测试 |
5.3.2 数据存储测试 |
5.4 系统性能测试 |
5.4.1 短路基线及短路噪声 |
5.4.2 幅值和频率误差测试 |
5.4.3 幅值线性度及频率线性度 |
5.4.4 信噪比及动态范围测试 |
5.4.5 通道一致性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航天器高稳定结构微小变形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背景 |
1.3 微小变形测量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微小变形测量原理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1 国外现状 |
1.3.2.2 国内现状 |
1.3.3 微小变形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1.5 论文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热膨胀系数描述 |
2.1 与热膨胀系数相关的基本概念 |
2.2 关于热膨胀系数计算的理论公式 |
2.2.1 平均膨胀系数 |
2.2.2 微分热膨胀系数 |
2.3 热膨胀系数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微变形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总体框架 |
3.2 微变形测量的数据采集模块 |
3.2.1 光纤位移传感器 |
3.2.1.1 基本原理 |
3.2.1.2 测量工作原理 |
3.2.1.3 信号处理单元 |
3.3 试验环境测控温模块 |
3.3.1 高低温控制系统 |
3.3.1.1 真空系统 |
3.3.1.2 升降温系统 |
3.3.2 测温硬件结构 |
3.3.2.1 测温传感器 |
3.3.2.2 2701 数据采集系统 |
3.3.2.3 E5810A LAN/GPIB 网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变形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4.1 控温模块 |
4.1.1 PID 理论 |
4.1.2 PID 工作原理 |
4.1.3 控温仪器操作 |
4.2 微变形测量软件 |
4.2.1 系统需求描述 |
4.2.2 需求分析 |
4.2.3 测量软件开发设计 |
4.2.3.1 总体结构 |
4.2.3.2 总体模型 |
4.2.3.3 功能模型 |
4.2.3.4 过程模型 |
4.2.4 软件界面及操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量数据的不确定度分析 |
5.1 不确定度评定理论 |
5.1.1 不确定度分量的 A 类评定 |
5.1.2 不确定度分量的 B 类评定 |
5.2 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分析 |
5.2.1 试件长度测量的误差分析 |
5.2.2 温度测量的误差分析 |
5.2.3 试件形变量的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碳纤维管件热膨胀系数测量结果分析 |
6.1 被测对象和测量要求 |
6.2 实验过程及测量结果处理 |
6.2.1 准备工作 |
6.2.2 实验过程 |
6.3 测量数据处理 |
6.3.1 升温条件下的数据处理 |
6.3.2 降温条件下的数据处理 |
6.3.3 温度梯度对测量的影响 |
6.3.4 升降温步长对测量的影响 |
6.4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6.4.1 试件长度测量不确定度 |
6.4.2 温度测量不确定度 |
6.4.3 试件形变量的测量不确定度 |
6.4.4 不确定度总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LXI多功能测试模件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车载测试设备研究现状 |
1.2.2 模块化仪器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总体论证及设计 |
2.1 模件功能和技术指标 |
2.1.1 机械结构要求 |
2.1.2 接口要求 |
2.1.3 供电要求 |
2.1.4 功能电路要求 |
2.2 总体方案设计 |
2.2.1 LXI 多功能测试模件设计原则 |
2.2.2 结构设计方案 |
2.2.3 硬件设计方案 |
2.2.4 软件设计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恒流源模块设计 |
3.1 硬件设计 |
3.1.1 控制电压电路 |
3.1.2 V-I 转换电路 |
3.1.3 供电设计 |
3.2 寄存器设计 |
3.3 控制逻辑设计 |
3.3.1 M 接口控制逻辑 |
3.3.2 DAC 控制逻辑 |
3.4 驱动设计 |
3.5 测试及验证 |
3.5.1 测试平台搭建 |
3.5.2 V-I 电路测试 |
3.5.3 输出精度测试 |
3.5.4 带载能力测试 |
3.5.5 测试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扫描 A/D 模块设计 |
4.1 硬件设计 |
4.1.1 模拟通道设计 |
4.1.2 模拟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4.2 寄存器设计 |
4.3 逻辑设计 |
4.3.1 ADC 控制逻辑 |
4.3.2 SDRAM 控制逻辑 |
4.4 驱动程序设计 |
4.5 测试及验证 |
4.5.1 测试平台搭建 |
4.5.2 采样精度测试 |
4.5.3 信噪比及有效位数测试 |
4.5.4 测试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专用信号发生器及频率特性测试模块设计 |
5.1 硬件设计 |
5.1.1 信号发生器电路设计 |
5.1.2 频率特性测试电路设计 |
5.2 寄存器设计 |
5.3 逻辑设计 |
5.4 驱动程序设计 |
5.5 测试及验证 |
5.5.1 测试平台搭建 |
5.5.2 频率精度测试 |
5.5.3 信号幅度平坦度测试 |
5.5.4 无杂散动态范围测试 |
5.5.5 典型波形图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扫描 A/D HL 驱动函数列表 |
附录二 恒流源 HL 驱动函数列表 |
附录三 波形发生器寄存器表 |
附录四 波形发生器 HL 驱动函数列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分布式网络的航天器真空热试验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航天器真空热试验 |
1.1.1 概述 |
1.1.2 真空热试验的目的和方法 |
1.2 真空热试验系统 |
1.2.1 真空热试验机械系统 |
1.2.2 真空热试验外热流模拟系统 |
1.2.3 真空热试验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人贡献 |
1.5 本文架构 |
第二章 基于分布式网络的真空热试验控制系统 |
2.1 基于分布式网络的控制系统架构 |
2.1.1 真空热试验控制系统的特点 |
2.1.2 基于分布式网络的真空热试验控制系统 |
2.2 控制系统硬件 |
2.2.1 服务器与监控终端 |
2.2.2 电源控制器 |
2.2.3 数据采集器 |
2.2.4 程控直流电源 |
2.2.5 热电偶 |
2.3 控制系统软件 |
2.3.1 服务器软件 |
2.3.2 监控终端软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布式网络与可靠通信 |
3.1 TCP/IP 协议[5] |
3.1.1 互联网层 |
3.1.2 传输层 |
3.1.3 应用层 |
3.1.4 主机至网络层 |
3.2 TCP/IP 协议在本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3.3 系统可靠性 |
3.3.1 可靠性定义 |
3.3.2 可靠性设计 |
3.4 可靠性设计在本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3.4.1 航天产品基本可靠性设计原则 |
3.4.2 本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先进 PID 控制技术 |
4.1 PID 控制原理 |
4.1.1 模拟 PID 控制器 |
4.1.2 PID 控制算法的数字实现 |
4.2 先进 PID 控制技术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
4.2.1 初始控制参数的获取 |
4.2.2 模糊自适应 PID 控制器的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信号处理技术 |
5.1 基于高性能 DSP 的信号处理技术 |
5.1.1 DSP 原理与应用 |
5.1.2 TMS320 系列 DSP |
5.1.3 TMS320F2812 |
5.2 高速信号处理技术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
5.2.1 通用输入输出(GPIO)模拟 I2C |
5.2.2 ADC 校准 |
5.2.3 与以太网的接口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功能及性能测试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基于CAN总线的中药滴丸机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对中药滴丸的需求 |
1-2-2 中药滴丸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主要的内容 |
第二章 中药滴丸机控制器 |
§2-1 中药滴丸控制系统概述 |
2-1-1 工作原理 |
2-1-2 中药滴丸机控制系统 |
§2-2 中药滴丸控制器的总体设计 |
2-2-1 CAN 总线 |
2-2-2 滴丸机ARM 控制器 |
2-2-3 中药滴丸智能数据采集执行层 |
第三章 中药滴丸机CAN 总线通信技术 |
§3-1 基于滴丸机的CAN 总线通信协议 |
3-1-1 滴丸机控制网络结构 |
3-1-2 CAN 的分层结构和通信协议 |
3-1-3 CAN 报文的帧结构 |
3-1-4 应用层协议的定义 |
§3-2 CAN 节点网络控制器及相关芯片 |
3-2-1 CAN 总线系统的节点 |
3-2-2 CAN 总线收发器PCA82C250 |
3-2-3 CAN 总线控制器SJA1000 |
第四章 中药滴丸机的CAN 节点设计 |
§4-1 滴丸智能模拟测控节点的设计 |
4-1-1 模拟测控节点硬件设计 |
4-1-2 智能模拟测控节点的软件设计 |
§4-2 数字量脉冲测控节点的设计 |
4-2-1 数字量测控节点硬件设计 |
4-2-2 软件设计 |
第五章 基于ARM 的智能滴丸控制器设计 |
§5-1 ARM 智能控制器 |
5-1-1 ARM7TDMI |
5-1-2 RTOS 操作系统在53C4480X 的移植 |
§5-2 CAN 总线控制器接口MCP2510 |
5-2-1 CAN 总线控制器MCP2510 |
5-2-2 MCP2510 的控制字 |
5-2-3 接口函数说明 |
§5-3 中药滴丸控制器的以太网通讯 |
5-3-1 以太网接口的基本知识 |
5-3-2 滴丸机控制器网络接口的设计 |
§5-4 药温控制方案 |
5-4-1 传统PID |
5-4-2 模糊控制 |
5-4-3 模糊PID 药温控制 |
第六章 系统调试 |
§6-1 系统操作功能 |
§6-2 运行结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10)大型商业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决策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自动化管理之路 |
第1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 |
1.1 管理、信息和信息系统 |
1.1.1 管理的概念和理论 |
1.1.2 数据与信息 |
1.1.3 系统与信息系统 |
1.2 管理信息系统 |
1.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
1.2.2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
1.2.3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
1.2.4 决策支持系统DSS |
1.2.5 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
1.3 现代商业 |
1.3.1 现代商业基础 |
1.3.2 现代商业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 |
第2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
2.1 系统分析 |
2.1.1 详细调查 |
2.1.2 用户需求分析 |
2.1.3 确定管理模式 |
2.1.4 业务流程分析 |
2.1.5 功能分析 |
2.2 系统设计 |
2.2.1 系统平台选择 |
2.2.2 数据库设计 |
2.2.3 前端开发工具的选择 |
2.2.4 经营决策分析子系统的设计 |
第3章 系统实现 |
3.1 程序设计 |
3.1.1 程序设计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
3.1.2 程序总体设计 |
3.1.3 详细程序设计 |
3.2 系统调试 |
3.2.1 调试步骤 |
3.2.2 系统调试的文档资料 |
第4章 启示与展望 |
4.1 启示 |
4.2 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以太网络式数字多用表/数据采集系统-Model 2701(论文参考文献)
- [1]嵌入式数字直流电源的设计与实现[D]. 欧阳海宾. 南昌大学, 2018(12)
- [2]手持式智能万用表的设计[D]. 刘敏.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7(05)
- [3]大数据量多通道实时高速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孙晓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15(08)
- [4]航天器高稳定结构微小变形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许婕.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14(03)
- [5]LXI多功能测试模件的研制[D]. 张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4)
- [6]基于分布式网络的航天器真空热试验控制系统[D]. 方学良. 上海交通大学, 2012(11)
- [7]免费资料索取卡[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07(02)
- [8]基于CAN总线的中药滴丸机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D]. 牛春刚. 河北工业大学, 2006(06)
- [9]以太网络式数字多用表/数据采集系统—Model 2701[J]. 美国吉时利仪器公司.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02(06)
- [10]大型商业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决策与分析[D]. 杨波. 北京工业大学,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