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清教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清教,思想,红字,主义,美国,洛克,英格兰。
清教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孙航[1](2019)在《伊迪斯·华顿小说《伊坦·弗洛姆》中反清教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部分评论家认为伊迪斯·华顿是风俗小说家,国内外鲜有关于作者道德,精神领域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关于与作者成长背景格格不入的清教思想的研究。小说《伊坦·弗洛姆》被认为是伊迪斯·华顿最具有清教色彩的小说。本文将深入研究华顿的《伊坦·弗洛姆》,系统地探讨华顿对清教决定论、宿命论思想的批判。宿命论思想首先体现在小说荒凉残酷的自然环境,以及封闭压抑的社会环境。永无止境的严冬、贫瘠荒凉的土地造成了主人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贫乏,使他无力和命运抗争,只能被束缚贫困农场,接受悲剧的命运。其次是主人公无法挣脱的悲惨命运。宿命论思想笼罩着弗洛姆家的祖祖辈辈。弗洛姆的母亲患有精神病,他的妻子细娜也在婚后不久就成了疑病患者,性格阴郁古怪,就连原本活泼开朗的玛提也在小说的结尾成了残疾的疯女人。弗洛姆多次与命运抗争,最终都被强大的宿命击倒。小说的宿命论思想在结局达到高潮,宿命剥夺了弗洛姆追求理想和爱情的权利,连死亡的权力都剥夺了。他只能忍受着肉体上的残疾和精神上的折磨,活得生不如死。华顿在小说中重现清教统治下的社会,不是为了重建清教的道德伦理体系,而是抨击严苛死板的清教教规摧毁了人们追求理想和爱情的能力和理想。作者将主人公弗洛姆的悲剧归因于清教根深蒂固的宿命论思想和死板严苛的道德准则。宿命论思想塑造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清教徒认为人无法反抗命运,只能安于现状。清教严苛的道德准则将弗洛姆禁锢在贫瘠落后的小镇和无爱无性的婚姻中。华顿通过描述弗洛姆的婚姻悲剧,以及他和玛提的爱情悲剧,抨击清教的婚姻观,以及清教教规对女性性欲的压迫。(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30)
钟瑞华[2](2019)在《论洛克思想的清教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格兰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清教是17世纪英格兰最重要的信仰体系,清教精神甚至在清教革命失败后依然对英格兰社会发挥着强大的支配力。出身于清教之家的洛克,与清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个人生活、社会活动和学术研究方面都深受清教影响,其宗教宽容和政教关系理论、个人自由与私人财产权学说、认识论哲学乃至教育观中都充斥着清教元素。清教是洛克的主要智识渊源之一,为解读洛克的思想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智识背景。探析洛克思想的清教渊源,对完整而准确地理解洛克不可或缺。(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孟媛[3](2019)在《罗杰·威廉斯的清教思想及其在罗德岛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罗杰·威廉斯是新英格兰殖民地着名的清教思想家。1635年,由于猛烈地攻击特许状、与新英格兰清教正统派在政教权责的认知上存在重大分歧以及背离了新英格兰清教正统派笃信的"集体利益至上原则",威廉斯被马萨诸塞殖民当局审判并放逐。这起事件集中体现了威廉斯与新英格兰清教正统派的冲突,核心问题在于威廉斯不仅坚定地主张和捍卫彻底的信仰自由,而且力主教会分离与政教分离,并将"良心自由"作为其全部思想和活动的依据和底线。罗德岛不仅是罗杰·威廉斯逃难的落脚处,也是其践行政教分离和捍卫信仰自由的堡垒。在威廉斯的领导下,罗德岛发展成为宗教异端分子的避难所、宗教宽容的故乡和政治上特立独行的殖民地。(本文来源于《世界历史》期刊2019年02期)
车龙[4](2018)在《从清教思想角度解析凯蒂的命运悲剧》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克纳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凯蒂美丽淳朴、善良正义,但在清教思想统治下的美国南方社会以及凯蒂家庭对妇女的摧残和压迫下,最终沦落为妓女,被家人和社会抛弃。凯蒂的悲剧反映了美国旧南方的腐朽和社会矛盾以及清教文化对人性的压制和摧残。凯蒂的悲剧既是清教传统思想影响的缩影,又是宗教和种族恶行时代的产物。本文以凯蒂的失贞堕落分析为主线,从宗教与家庭角度对凯蒂悲剧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徐健翔[5](2017)在《清教主义思想对美国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人主义思想是美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对清教主义思想和超验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光大。本文认为,个人主义思想的实质与清教主义的思想和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实质是一致的,并从清教主义和超验主义背景、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其与美国个人主义思想的关系,同时也指出美国个人主义思想的局限。(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陈萌[6](2017)在《论《红字》中霍桑对清教思想的矛盾态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和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他的代表作《红字》,甫一出版即大获成功,并成为世界文学经典。《红字》以十七世纪北美清教殖民统治下的新英格兰波士顿为背景,霍桑在小说中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清教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清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思想的代名词,它也代表着清教徒们的生活方式。通过对小说人物,情节和主题的描绘,霍桑在《红字》中表达了他对清教思想的态度。一方面,霍桑祖先世代都是虔诚的清教徒,且在萨勒姆驱巫案中扮演过不光彩角色,这段历史带给了他深深的负罪感,影响了他的创作思想。另一方面,霍桑生活的时代正是超验主义如火如茶发展的时期,对超验主义的吸收、怀疑与超越也影响了他对清教思想的理解。总而言之,《红字》体现了霍桑对清教思想的矛盾态度。作为一种宗教思想,霍桑非常认同清教主义对"罪"与"预定论"的看法。不同的是,霍桑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可以通过内省认识罪恶,从而实现道德的新生和灵魂的升华。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霍桑既看到了清教生活的严苛和清教主义对人性的摧残,也肯定了清教徒精神在美国建国和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论文绪论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对霍桑和《红字》的研究历史和状况;第一章分析了清教主义的起源、主要信条及其对清教徒生活的影响;第二章分析了小说中的清教主义元素,主要体现在清教社区和主要人物身上;第叁章则分别阐释了霍桑对清教教义和清教生活的看法,从而得出他对清教思想的矛盾态度。(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6-01)
张钟月[7](2017)在《浅谈清教主义思想与其对于美国早期文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教主义的渗入与传播伴随着早期北美移民拓荒与定居的整个过程。清教主义作为一种教义,不再具有原有的意义,但它文化氛围。(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7年01期)
孙梦辉,孙秀双[8](2015)在《从《红字》看霍桑的人文主义清教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字》引发了几代人的共鸣和思考,这是一部不朽经典作品的特质。《红字》这部小说是人文主义思想与清教主义观相结合的矛盾共同体,它贯穿于小说的始终。因此,本文以小说为研究对象,对霍桑的人文主义清教思想进行了具体的阐释。(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5年36期)
李文悦[9](2015)在《论《红字》中的清教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霍桑的《红字》是一部充满了神秘清教思想的作品。他一方面将清教的道德观念作为认识社会的基准,渗透了清教的"原罪"与"自我救赎"的意识;另一方面他又抨击清教苛刻的教条对人性的摧残和迫害。本文主要通过对叁位主人公的分析研究,探讨《红字》中原罪与自我救赎的思想以及霍桑对社会命运的思考。(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5年12期)
张瑞华[10](2015)在《清教与自由主义:弗农·L.帕灵顿美国思想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上,清教与自由主义的阐释者很多,但名声与影响力几乎都比不上弗农·L.帕灵顿。如果从清教阐释的历史语境重新认识帕灵顿的《美国思想的主流》,就会发现帕灵顿对清教的阐释,包括他对清教自由主义的赞美,存在着诸多曲解以及主观认识。他对自由主义的关注使他剥离了清教的真实历史;而其思想史视野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他的偏见。(本文来源于《南方论丛》期刊2015年05期)
清教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格兰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清教是17世纪英格兰最重要的信仰体系,清教精神甚至在清教革命失败后依然对英格兰社会发挥着强大的支配力。出身于清教之家的洛克,与清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个人生活、社会活动和学术研究方面都深受清教影响,其宗教宽容和政教关系理论、个人自由与私人财产权学说、认识论哲学乃至教育观中都充斥着清教元素。清教是洛克的主要智识渊源之一,为解读洛克的思想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智识背景。探析洛克思想的清教渊源,对完整而准确地理解洛克不可或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清教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孙航.伊迪斯·华顿小说《伊坦·弗洛姆》中反清教思想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2].钟瑞华.论洛克思想的清教渊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9
[3].张孟媛.罗杰·威廉斯的清教思想及其在罗德岛的实践[J].世界历史.2019
[4].车龙.从清教思想角度解析凯蒂的命运悲剧[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
[5].徐健翔.清教主义思想对美国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
[6].陈萌.论《红字》中霍桑对清教思想的矛盾态度[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7].张钟月.浅谈清教主义思想与其对于美国早期文学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7
[8].孙梦辉,孙秀双.从《红字》看霍桑的人文主义清教思想[J].才智.2015
[9].李文悦.论《红字》中的清教思想[J].文学教育(上).2015
[10].张瑞华.清教与自由主义:弗农·L.帕灵顿美国思想再认识[J].南方论丛.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