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式细胞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胞学,流式,细胞,白血病,脑脊液,淋巴瘤,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学论文文献综述
彭志强,董涵之,刘志良,余娜莎[1](2019)在《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流式细胞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流式细胞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符合率及时效性。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提示为NHL的患者35例,对淋巴组织液进行多参数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同时对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学常规和免疫组化检查。计算其与淋巴结活检诊断符合率及平均诊断时间。结果 35例患者中,经病理活检确诊32例为淋巴瘤,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例,转移性小细胞癌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3例,滤泡性淋巴瘤8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5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1例,粘膜相关淋巴瘤2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套细胞淋巴瘤2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流式细胞诊断平均时间为52.75h,病理活检诊断平均时间为173h。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流式细胞术诊断与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为100%,无显着性差异,诊断平均时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流式细胞术可以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的一个快速手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9年12期)
董德明,徐之良[2](2019)在《脑脊液流式细胞学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脑脊液流式细胞学诊断及鉴别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NSL)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9例ALL患儿脑脊液标本,采用脑脊液流式细胞(FCM)技术、脑脊液细胞学(CC)法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CNSL的诊断情况。结果:经脑脊液FCM检出23例异常表型细胞,检出阳性率为25. 84%,经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出10例异常细胞,检出阳性率为11. 24%,脑脊液FCM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查(P <0. 05)。对于脑压增高患儿,FCM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胞形态学检出阳性率(P <0. 05);对于脑脊液糖正常患儿,FCM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胞形态学检出阳性率(P <0. 05)。结论:脑脊液FCM在ALL儿童CNSL诊断中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是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重要补充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冯素芳[3](2018)在《骨髓形态学联合流式细胞学诊断儿童神经母细胞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椎旁交感N系统,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NB在新生儿期即可发病,早期便发生转移[1],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其转移部位为骨、淋巴结、骨髓、眼眶和皮肤等[2]。发生骨髓转移时,转移至骨髓内的瘤细胞在形态上与原幼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很难区别,当病灶很小时,往往造成误诊误治。本院收治1例骨髓涂片以细胞凋亡伴单个瘤细胞分布为特(本文来源于《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期刊2018年02期)
汪宏梅,张云宁,罗云[4](2017)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的效果。方法选取10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白血病组,另选取108例健康人员作为健康组,采用Multi SET免洗淋巴细胞亚群试剂盒,运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流式细胞仪CD45/SSC设门检测10 000个细胞,采用FACS Diva软件对细胞免疫表型及表达强度进行分析。结果白血病组患者的CD3、CD4、CD_4~+/CD_8~+、CD_(16)~+/CD_(56)~+均显着低于健康组(P<0.05),CD_8~+、CD_(19)~+均显着高于健康组(P<0.05)。细胞CD_(33)、CD_(38)、Cyt-MPO抗原高表达数比例较高,分别占总数的72.5%、70.4%、67.5%;其次为CD_(15)、CD_(64),分别占总数的38.0%、32.5%。高表达CD_(33)和CD_(64)及Cyt-MPO表达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但是和CD_(15)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能够对其变化规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7年21期)
王青,马旭辉,杨阳,王俊娟,杜培[5](2017)在《基于流式细胞学分拣的百萨偃麦草染色体4JL基因组序列分析、特异标记开发及物理作图》一文中研究指出百萨偃麦草4J染色体含有蓝粒基因。蓝粒小麦富含花翠素类糖苷,对人类健康有益,同时,蓝粒基因表现很强的剂量效应和组织特异性,可以作为基因和染色体工程的重要标记基因,但迄今尚没有成功克隆小麦蓝粒基因的报道。我们前期通过配子电离辐射,已创制出稳定的4J变异体20多个,包括端体、等臂染色体、整臂易位、小片段易位、大片段易位和中间插入易位等,并初步构建了包含101个标记的4J物理图谱,其中定位于4JL的标记56个。本研究为精细定位和克隆蓝粒相关基因,首先,综合利用寡核苷酸探针套painting、GISH和分子标记对这些变异体进行了准确鉴定,除明确了易位染色体身份外,还揭示多条小麦染色体同时存在缺失或易位,说明寡核苷酸探针套painting、GISH和分子标记在综合鉴定复杂变异中的应用潜力;其次,与国外科学家合作,分拣并测序获得了端体4JL基因组序列70.7 Gb,通过初步拼接获得588 Mb的contigs,初步注释分析发现4JL包含1897个基因,其重复序列中反转录转座子含量最高,其次为DNA转座子;最后,以这些序列为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开发了百萨偃麦草基因组专化寡核苷酸探针4个和基因组SSR引物1000对,通过对其中357对引物进行分析,新开发4JL特异标记157个,并构建了包含200个标记的4JL物理图谱,将BaThb和17个特异标记共定位于两个蓝粒小片段易位的重迭区段,为蓝粒基因发掘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7-08-07)
陶龙[6](2016)在《流式细胞学鉴定乳腺癌中γδT细胞与其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流式细胞学分析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外周血中γδT细胞含量;2.对γδT细胞与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进行分析;3.初步探索人体乳腺癌中IL-17的分泌情况。方法:收集41例乳腺癌病人的新鲜人体乳腺癌组织标本及其相应的正常乳腺组织标本、外周血标本,另外收集30例正常人外周血标本,提取各标本中的淋巴细胞,用CD3-APC和γδTCR-PerCP-CyTM5.5两种流式抗体标记CD3~+细胞及γδT细胞,流式细胞学分析各组中CD3~+细胞及γδT细胞含量。取41例中10例乳腺癌肿瘤悬液用CD3-APC和IL-17-PE两种流式抗体标记CD3~+细胞及分泌IL-17的细胞。结果:1.41例乳腺癌组织中均有CD3~+细胞,平均比例为33.25%,而正常乳腺组织中仅9例存在CD3~+细胞,平均比例为1.41%,差异显着(P<0.05);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CD3~+细胞含量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病理分级、淋巴结受累情况相关,叁阴性乳癌较luminalA、B型CD3~+细胞含量高,低分化组较高分化组CD3~+细胞含量高,淋巴结阳性组较阴性组CD3~+细胞含量高;2.41例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中均存在γδT细胞,其平均比例为10.72%,而正常乳腺组织仅有3例样本检测到了γδT细胞,其平均比例为0.23%,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中γδT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γδT细胞含量与分子分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HER-2表达情况及乳腺癌中CD3~+细胞含量相关(P<0.05)。叁阴性乳癌较LuminalA、B型γδT细胞含量高,低分化组较高分化组γδT细胞含量高,淋巴结阳性组较阴性组γδT细胞含量高,HER-2阳性组较阴性组γδT细胞含量高,乳腺癌中γδT细胞含量与CD3~+细胞含量呈正相关;3.41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均有γδT细胞,其平均比例为6.22%,30例正常人外周血PBMC中也存在有γδT细胞,其平均比例为4.44%,二者差异显着(P<0.05)。乳腺癌外周血PBMC中γδT细胞比例与患者肿瘤大小、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分级、ER、PR、HER-2的表达情况均无明显相关(P>0.05),与乳腺癌组织中γδT细胞含量无明显相关(P>0.05)。4.10例肿瘤细胞悬液中,4例有IL-17的分泌,说明了乳腺癌肿瘤浸润CD3~+淋巴细胞分泌IL-17而非肿瘤细胞。结论:1.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CD3~+T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病理分级、淋巴结受累情况相关;2.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的γδT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病理分级、淋巴结受累情况、HER-2表达情况呈相关,与乳癌中CD3~+T细胞含量呈正相关;3.乳腺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γδT细胞比正常人含量高,但其与乳腺癌各项临床病理指标及乳腺癌中的γδT细胞含量未见明显相关。4.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而不是肿瘤细胞分泌IL-17。(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张斌,蔡艳霞,张素贞,房胜春,李玉芬[7](2016)在《骨髓细胞学结合流式散点图双向验证进行微小残留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结合骨髓细胞形态学双参数双向验证分析微小残留病细胞。方法对微小残留病检测患者进行形态学与流式散点图双向验证,分析微小残留病细胞的特点。结果采用该方法分析的样本阳性检出率高且不易漏诊。结论采用骨髓细胞学结合流式散点图双向验证进行微小残留分析,阳性检出率高且漏诊率低。(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谭惠珍,柯志勇,张映川,黄礼彬,罗学群[8](2016)在《脑脊液流式细胞学检测技术鉴别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应用价值探讨(附7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并发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时脑脊液流式细胞学(FCM)检测技术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FCM技术、脑脊液常规细胞形态学、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测对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包括东院)儿科住院的7例脑脊液淋巴细胞数增多的ALL患儿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患儿进行治疗追踪,比较FCM与传统方法在诊断ALL并脑病时的差别和准确性。结果按照传统细胞形态学方法,2例诊断为CNS白血病(CNSL),其余诊断不确定;依据FCM检测结果,7例患儿中诊断CNSL 4例,诊断非白血病浸润性疾病3例,通过治疗和追踪,后者确诊病毒性脑膜炎2例,反应性脑膜炎1例。确诊CNSL的4例患儿经过全身和鞘注化疗,1例因疾病进展死亡,其余3例均已获得缓解;2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经阿昔洛韦治疗病情迅速改善;1例反应性脑膜炎患儿未经治疗,脑脊液逐步恢复正常。结论脑脊液FCM技术敏感度高,可以提供客观、更精确的判断依据,是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的重要补充,在儿童ALL并发CNS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刘平毅,陈玲玲[9](2015)在《脾脏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联合流式细胞术对淋巴瘤诊断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脾脏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均有优势与不足,本研究探讨FNAC联合FCM在诊断脾脏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01-01-2014-12-31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收治的16例脾脏肿大高度怀疑淋巴瘤浸润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FNAC检查,同时运用FCM分析针吸标本中各细胞的免疫表型,并将FNAC联合FCM的检测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6例穿刺标本,经FNAC检出淋巴瘤10例,其中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rnphoma,NHL)8例;脾脏功能亢进2例;脾脏髓外造血1例;反应性增生(benign reactive hyperplasia,BRH)3例。16例标本,经FCM检出淋巴瘤9例,其中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B-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B-SLL)6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2例,1例为T-NHL;2例为BRH;另外5例经FCM分析其淋巴细胞群未见异常。FNAC联合FCM检出淋巴瘤11例,脾脏功能亢进2例,脾脏髓外造血1例,脾脏淋巴组织增生2例;其中1例经FNAC及FCM检测结果为淋巴组织增生,而其病理结果为脾脏转移癌,其余结果均与病理结果相符。FNAC联合FCM检测结果的准确率为93.75%(15/16),淋巴瘤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脾脏FNAC与FCM的联合运用不仅可观察病变细胞的形态,而且可以同时对同一细胞的多个免疫标记进行分析,提高了脾脏淋巴瘤诊断的准确率,是脾脏淋巴瘤诊断的一种方便快捷、安全有效且高度精确的试验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期刊2015年21期)
洪敬欣,李茜,韩俊领[10](2015)在《人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条件的优化及传代效应的流式细胞学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胶原酶消化方法对人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分离和培养结果的影响,并鉴定其分化潜能;探讨传代效应对其免疫表型的影响。方法将制备好的脐带标本分别加入Ⅰ型、Ⅱ型及Ⅳ型胶原酶,持续消化4~18 h,筛网过滤,离心收集细胞,用DMEM/F12培养基重悬细胞,调整细胞密度4.8×103~1×104/cm2,接种培养,比较不同消化法分离人脐带沃顿胶MSC的效果。Von kossa钙结节染色、四环素荧光标记鉴定人脐带沃顿胶MSC向成骨方向分化的能力,RT-PCR鉴定其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能力。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连续传代后MSC的免疫表型变化。结果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能够从人脐带沃顿胶获取了数量较多、活力较高的MSC,而且细胞出现伸展的时间及原代培养时间均短于Ⅱ型胶原酶及Ⅳ型胶原酶消化法。表面标记分析显示: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阳性标记CD29、CD44、CD73、CD90、CD105的表达百分率没有变化,而阴性标记CD31、CD34和HLA-DR的表达率增加明显。体外诱导实验表明:来源于人脐带沃顿胶的MSC具有体外成骨和成心肌样细胞分化的能力。结论Ⅰ型胶原酶消化法简单易行,对细胞损伤小,能稳定、高效地从人脐带沃顿胶中分离出MSC。(本文来源于《天津医药》期刊2015年02期)
流式细胞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分析脑脊液流式细胞学诊断及鉴别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NSL)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9例ALL患儿脑脊液标本,采用脑脊液流式细胞(FCM)技术、脑脊液细胞学(CC)法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CNSL的诊断情况。结果:经脑脊液FCM检出23例异常表型细胞,检出阳性率为25. 84%,经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出10例异常细胞,检出阳性率为11. 24%,脑脊液FCM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查(P <0. 05)。对于脑压增高患儿,FCM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胞形态学检出阳性率(P <0. 05);对于脑脊液糖正常患儿,FCM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胞形态学检出阳性率(P <0. 05)。结论:脑脊液FCM在ALL儿童CNSL诊断中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是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重要补充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式细胞学论文参考文献
[1].彭志强,董涵之,刘志良,余娜莎.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流式细胞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意义[J].江西医药.2019
[2].董德明,徐之良.脑脊液流式细胞学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9
[3].冯素芳.骨髓形态学联合流式细胞学诊断儿童神经母细胞瘤1例[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
[4].汪宏梅,张云宁,罗云.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
[5].王青,马旭辉,杨阳,王俊娟,杜培.基于流式细胞学分拣的百萨偃麦草染色体4JL基因组序列分析、特异标记开发及物理作图[C].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7
[6].陶龙.流式细胞学鉴定乳腺癌中γδT细胞与其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6
[7].张斌,蔡艳霞,张素贞,房胜春,李玉芬.骨髓细胞学结合流式散点图双向验证进行微小残留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
[8].谭惠珍,柯志勇,张映川,黄礼彬,罗学群.脑脊液流式细胞学检测技术鉴别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应用价值探讨(附7例报告)[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6
[9].刘平毅,陈玲玲.脾脏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联合流式细胞术对淋巴瘤诊断价值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
[10].洪敬欣,李茜,韩俊领.人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条件的优化及传代效应的流式细胞学检测[J].天津医药.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