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分析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郭璐[1](2021)在《高一思想政治课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以延安市某中学为例》文中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教育始终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学困生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到学生个人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高一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起点,在整个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高一思想政治课学困生进行成因及对策分析,有助于及时扭转学困现状,为顺利学习思想政治课做好铺垫,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人才基础。通过对高一思想政治课学困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出现思想政治课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学生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初高中衔接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等。基于此,要不断增强学困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主动落实学习任务;教师要提高对学困生的关注度,优化课堂教学;家长要更新教育理念,营造思想政治课学习氛围;学校要注重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健全评价机制;社会要完善教育政策法规,优化育人环境,以期为高一思想政治课学困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任宏[2](2021)在《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高中生自杀、杀人等漠视生命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此类校园悲剧引起了学校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普遍发现,部分高中生对生命漠不关心、对生命价值观教育不以为意,他们拥有着错误的生命价值观。生命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体生命的健康与精彩,同时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高中阶段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引导高中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利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与稳定发展。本篇论文主要将生命价值观教育立足于高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其次是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命责任教育、生命挫折教育、生命道德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再次阐述了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最后是高中政治课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阐述的是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首先是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对生命价值观教育意识与能力不足、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资源欠缺以及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教学单调乏味三个方面。其次是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学校教师对生命价值观教育不够重视、市场经济社会不良观念及竞争的冲击以及传统应试教育存在功利性的负面影响等。第三部分是解决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充分挖掘生命价值观教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积极探索生命价值观教育多样化形式、提升高中政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培养高中生自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李佳[3](2021)在《中高年级小学生厌学问题调查研究 ——以M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所持有的一种否定的态度,表现为兴趣缺失、情绪消极和消极行为。学习兴趣缺失指的是没有内在的学习需要或者有学习需要但屡次遭受失败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消极情绪体验指的是在学习中所体会到的厌倦或愤怒等不良学业情绪;消极行为指的是厌学学生对学习兴趣缺失并产生消极情绪后做出的不良行为反应。基于对厌学相关文献研究,以需要层次理论、习得性无助理论、学业情绪理论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四大理论为基础,本研究构建了厌学研究的研究框架,自编了《中高年级小学生厌学心理评定问卷》,用以调查中高年级小学生厌学的现状。问卷选取S省M小学14个班级的四年级、五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总共发放710份问卷,有效问卷696份,问卷回收率为98%。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分析,笔者发现超过15%的中高年级小学生存在或轻或重的厌学问题,且呈现出以下三个显着特征:第一,从整体情况来看,在厌学三维度中,厌学学生情绪方面表现最严重;第二,重度、中度和轻度厌学学生在三个维度上表现又各有侧重;第三,四年级学生的厌学程度和概率都明显高于五年级学生。同时中高年级小学生厌学也存在一定的年级和性别差异,这为后文的对策研究提供了相应的事实依据。为了进一步挖掘学生厌学背后的原因,笔者采用访谈法与抽选的厌学学生进行深入的对话。通过访谈,笔者发现中高年级小学生厌学原因中有以下几个因素值得我们重视:1.电子产品;2.同伴关系;3.教师公正性;4.学校特色课程;5.二胎家庭;6.低俗文化。这些因素往往在小学教育中被忽略,但是随着时代和政策的变化,它们逐渐成为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因子。根据问卷和访谈的调查结果,笔者针对不同程度厌学学生的特点提出了相应对策,并倡导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当协同合作,一起为学生营造正能量的家庭环境、建立宽严相济的校园环境、打造相对纯净的网络环境。
贺骄阳[4](2021)在《初中语文课堂消极沉默现象调查研究 ——以秦皇岛市B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少说话”应该是国人很熟悉的一条行为准则,可是现在的学校环境中,学生不发言往往被认为是拒绝学习。语文教学是所有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也肩负着对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展现与延续,从古至今,语文学科教学始终在我国教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以提升中学生综合素养为教学目标,增强中学生素质能力,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而在真正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中往往存在师生传递信息不畅等原因,产生语文课堂消极沉默现象,此现象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师生双方有着严重不良影响。因此探索语文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在初中学段是否具有普遍性,语文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对教师学生有哪些不良影响,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语文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如何优化应对语文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对于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是尤为重要的。为保证研究的代表性与科学性,笔者结合自身在秦皇岛市B中学的顶岗实习经历,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进行语文课堂消极沉默调查研究,制订《初中生语文课堂表现及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在B中学进行全覆盖发放。在收集整理统计结果后加以分析发现,学生个人认知与思维发展的水平、语文课堂的授课氛围、语文教师自身的授课状况等因素均对初中语文消极沉默现象的产生构成影响。最后笔者依据初中语文课堂消极沉默影响因素,对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堂构建、语文教学侧重点、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方面提出相应建议,对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提出相应策略。希望能为一线语文教师科学构建课堂、提升教学质量、落实教学目标提供合理方法,能为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效率提升有所帮助。
周艳艳[5](2021)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A小学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既是孩子掌握基本知识,发展基本技能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身心发育、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然而,研究发现,当前不少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学习动机不足,存在普遍厌学问题。但是,人们却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持有怀疑或漠视态度。显然,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家庭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A小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该校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现状及原因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提出一些具体教育对策,希望能够“以点带面”,为改善厌学问题尽些微薄之力。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大约有58%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问题,而且厌学率及厌学程度存在显着的年级、性别和成绩水平差异。整体来看,虽然厌学程度以中度及轻度为主,但厌学率总体偏高,厌学情况不容乐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厌学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认知偏差,学习动机不足或缺失,学习情感消极以及学习行为不良四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心理上,厌烦学习,认为学习比较枯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缺乏学习兴趣及动机等;行为上,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充分参与课堂活动,课后不能独立自主的学习,并出现拖延、抄袭作业甚至不写作业以及迟到早退等种种不良行为。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并结合具体的调查,笔者发现,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最为本质的原因还是归结于以下三方面:一学生学习效能低下,主要体现在学习动机匮乏、自我期许缺失、自我挫败感高以及自我控制力差;二教师教学偏离人本性,主要表现在教育情怀不足、教学方式呆板、教学评价单一以及课业负担过重;三家长教养缺乏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推诿教育责任,教育期望不当,教辅能力不足以及亲子关系不良。因此,本文从学生、教师及家长三个角度层层递进,构建了化解厌学问题的路径。具体来说,一学生要激发学习动机,唤醒学习潜能,加强自我管理,掌握学习方法;二教师应修炼新时代教师人格,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三家长应明确家庭监护与教育职责,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与素养,掌握家庭教育艺术与方法,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张中华[6](2021)在《高中地理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转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地理学困生”即地理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在常态学习过程中,难以或无法达到地理课标要求的学生。学生学习困难是当前教育界共同关心的“热点”和“重点”问题。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相比,对学习的理论性、综合性、系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高中地理学困生群体日益庞大。高中地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查明其形成原因及提出有效的转化策略,是学校和教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笔者所在的洛阳市栾川县中学为例,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查明地理学习困难的原因、提出转化策略和反思转化效果。该结果对素质教育、学困生个人全面发展、学生失学辍学、社会及家庭和谐等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采用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针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具体表现形式、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转化策略。根据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分为内因主导型和外因主导型。内因主导型主要有:(1)内驱力不足型、(2)习惯不良型、(3)意志薄弱型、(4)问题卡脖型。外因主导型主要有:(1)教师影响型、(2)学校影响型、(3)家庭影响型。为此,针对内因型学困生提出了以下策略:(1)培养地理学习兴趣和信心、强化地理学习动机。(2)课前预习、课上质疑、课后复习,制订地理学习计划、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3)加强挫折教育、引导客观归因、注重专注度和注意力的培养。(4)优化地理学科认知结构、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外部环境影响型转化策略是:(1)强化赏识教育,做有温度的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创新地理授课方式。(2)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健全各学科均衡发展机制;开发地理校本课程,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3)结合学生实际,树立适当的期望值;转变教育方式,重视情感关爱,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在文章最后,选取一名高中地理学困生进行案例研究和实践转化。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分析获取该高中地理学困生相关信息,结合内外影响因素对其进行分类。在转化原则和总策略的指导下,参照具体策略进行转化。结果证明,在理论指导下,积极付诸于实践,学困生是可以被转化的。总之,学困生的转化过程是复杂繁琐的,作为教师,需要对学困生有足够的信任和尊重,对其转化要充满信心和耐心。既要帮助学困生寻找学习障碍的因素并辅助其积极转化,又要防止各种学习障碍问题的产生。
李国庆[7](2021)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教育引导对策研究,是新形势下新媒体迅猛发展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水平关系到全社会主流道德意识的发展方向。研究本问题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道德素质,同时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维护网络安全、构建教育强国离不开大学生群体。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以及相应教育对策尤为迫切。本文通过阅读、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掌握当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希望达到“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引导对策”之目的。论文通过厘清网络道德的相关概念,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通过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对相关概念和关系进行确定和澄清,阐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借鉴。并对当前中国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网络言行道德失范、网络交往道德失范、网络学术道德失范等基本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准确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教育引导对策奠定基础。然后,分析和阐释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掌握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网络社会自身特性、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外部环境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缺失等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提出科学的对策奠定基础。梳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将培育理性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最后,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教育和引导对策做出诠释,分别从网络社会、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监管角度提出具体的、实践性的对策建议。当今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威胁,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将大学生培养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
凌丁玲[8](2020)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去“小学化”政策实施现状的研究 ——基于全国411份问卷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及衔接过程,是终身教育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小学化”是幼小衔接呈现出的主要问题和阻碍之一。“小学化”问题的存在极大阻碍了幼小衔接的顺利推进,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这一问题不容忽视,也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和儿童家长的关注。当前学前教育领域政策体系正在不断的深化改革,我国去“小学化”相关政策也在不断的完善,逐渐与幼小衔接工作的要求紧密相连,但政策颁布后其具体的实施情况更值得关注。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全国范围内幼儿园及小学教师有效问卷411份。通过对政策一线实施者——幼儿园教师及小学教师教育观念、去“小学化”的政策认识、具体实施情况三方面进行现状调查,并对不同教育阶段(幼儿园和小学)、不同性质学校或幼儿园(公办和民办)、不同教龄教师进行差异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性质学校或幼儿园及不同教龄教师在幼小衔接观念、去“小学化”相关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及具体实施上存在差异,无法保持很好的一致性;二、幼儿园与小学目前在多方面仍未达到去“小学化”政策的任务要求;三、政策要求与教育需求相矛盾。通过对存在问题原因的进一步探究,提出幼小衔接过程中去“小学化”政策实施的对策建议:一是提供政策实施的基本保障;二是明确具体实施内容和规范,防止政策的偏离执行;三是引导科学的幼小衔接观,促进政策要求与教育需求的一致。在论文的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王璐[9](2020)在《学龄“托管儿童”的社会化偏差研究 ——基于山东省C县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学龄“托管儿童”的出现,顺应了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和现代家庭功能变迁的趋势,学龄儿童托管的蓬勃发展,也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在儿童被托管的过程中,托管主体、家庭和同辈群体等社会化主体的不当操作,对“托管儿童”的社会化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其出现各种偏差。本文通过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学龄“托管儿童”社会化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托管儿童”的社会化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由于重要他人的情感支持弱化而导致儿童的性格偏差,家长参与亲子互动的主体性不强、亲子互动双方关注焦点的分散以及在互动过程中双方情感卷入的淡化,造成亲子情感互动未能有效地为儿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安全感,导致儿童性格消极自卑、敏感多疑。其次是由于学业辅导责任的转移和承接不力而导致儿童学业不良,一方面,家长将原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学业辅导责任向他者转移,消极参与子女的学习生活,对子女的学业关注不足,另一方面,托管主体所具备的教学条件,不足以有效承担儿童的学业辅导重任,在家长关注不足与托管主体承接不力的共同影响下,“托管儿童”在学业上出现成绩落后、习惯不良和态度消极等问题。最后是由于社会规范文化传递不畅而导致的儿童行为失范,家庭规范教育的欠缺与托管主体规范教育的不足,阻碍了儿童对社会规范的学习和内化,“托管儿童”违反社会公德和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校园暴力行为。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文从纠正“托管儿童”社会化偏差和提供优质社会化教育两个方面,提出构建以家庭为关键、以托管主体为重点、以学校为辅助和以政府为保障的学龄“托管儿童”社会化的支持体系,以期为这些儿童创造更好的社会化教育环境。
王雯萱[10](2020)在《普通初级中学校园欺凌现状研究及对策建议 ——以云南、山东某两所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频频发生,被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日益增多,欺凌手段日益残忍,扒衣、殴打、当众羞辱等行为让人触目惊心,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日常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校园欺凌问题不仅成为学校管理的难点,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校园欺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初中生成为高发的人群,本研究聚焦普通初级中学的校园欺凌,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校园欺凌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本文选取了云南和山东两个地区的两所普通初级中学,了解两所学校在校园欺凌方面的现状,总结发生校园欺凌的原因及问题,对校园欺凌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对改善初中阶段校园欺凌问题有所帮助。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阐明了研究目的和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校园欺凌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我国在应对校园欺凌问题上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支撑校园欺凌问题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对云南、山东两所普通初级中学进行调查走访,对两所样本学校的概况和校园欺凌现状进行了描述,确定了调查研究的设计,根据云南、山东两所初级中学校园欺凌的现状调查总结,确定了校园欺凌的类型、特征、原因、影响、解决措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为:校园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的自身问题,家庭及父母教育的不完善,学校教育以及管理不到位,社会不良因素以及法律惩戒不足。第四部分就其问题和原因分析进行思考,提出建议:尽快校园欺凌要从法律角度明确欺凌认定标准、责任主体,加强对旁观者的管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整顿不良的网络信息,强化公众的监督意识;班主任要加强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制定校园欺凌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学会正确的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综上所述,现阶段普通初级中学校园欺凌大多发生在中高年级,男生之间、女生之间欺凌的频率较多,且发生的场所比较隐蔽,欺凌的类型多样,主要原因为家庭教育不充分,学校管理措施不足、个人自身约束能力不强等方面,产生的不良影响不利于学校风气、学生身心健康。因此,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应对校园欺凌引起足够的重视,将校园欺凌纳入日常管理生活中。
二、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分析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分析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一思想政治课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以延安市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1.学困生研究角度新 |
2.学困生转化策略内容新 |
一、学困生研究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学困生的界定 |
2.高一思想政治课学困生的界定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1.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3.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高一思想政治课学困生转化的必要性 |
1.转化高一思想政治课学困生是提高政治学科教学质量的现实需要 |
2.提高学困生思想政治素养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 |
二、高一思想政治课学困生思想政治学习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一)高一思想政治课学困生思想政治学习现状调查设计简介 |
1.调查问卷的设计 |
2.调查对象与方法 |
(二)高一思想政治课学困生思想政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1.学困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存在困难 |
2.教师对学困生关注程度不够 |
3.家长对思想政治课程认识不足 |
4.学校思想政治课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
5.社会功利化的思想比较严重 |
三、高一思想政治课学困生成因分析 |
(一)学困生自身缺乏思想政治课学习条件 |
1.政治基础知识薄弱,重视程度不够 |
2.政治学习兴趣不浓,成就归因不当 |
3.学习习惯不正确,学习方法欠科学 |
4.学习意志不坚定,学习自信心缺失 |
5.学困生适应性差,融入新环境较难 |
(二)教师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
1.教育理念偏失,教学观念落后 |
2.教学方法单一,授课方式呆板 |
3.教师缺乏初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意识 |
(三)家庭教育观念与时代脱节 |
1.家庭教育方式过于简单 |
2.家庭缺乏有利于学习的氛围 |
(四)学校对政治课重要性认识不足 |
1.学校管理观念比较落后 |
2.学校评价机制有失偏颇 |
(五)相关社会环境存在不良影响 |
1.社会上不良的思想影响 |
2.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 |
四、高一思想政治课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
(一)学困生要增强思想政治课学习意识,主动落实学习任务 |
1.正确认识课程价值,提升内心思想政治课认同 |
2.注重思想政治知识积累,端正学习政治课态度 |
3.优化政治课学科学习方法,提高课程学习效果 |
(二)教师要提高对学困生的关注度,优化课堂教学 |
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开展学习方法指导 |
2.巧妙设计教学情境,鼓励积极归因方式 |
3.磨炼学困生意志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4.帮助塑造健康心理,提高学习政治课自信 |
5.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实施课堂分层教学 |
6.加强学段间联系,衔接政治课教学内容 |
(三)家长要更新教育理念,营造思想政治学习氛围 |
1.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
(四)学校要注重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健全评价机制 |
1.转变固有副课观念,保证政治课时设置合理 |
2.合理安排自习时间,举办政治学科知识竞赛 |
3.在政治教师评价机制中设立学困生转化项目 |
(五)社会要不断完善教育政策法规,优化育人环境 |
1.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
2.社会方面营造正确舆论氛围 |
3.协同进行不良网络信息过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高一思想政治课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相关概述 |
(一)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
1.价值观与生命价值观 |
2.生命教育与生命价值观教育 |
3.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 |
(二)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1.生命意识教育 |
2.生命责任教育 |
3.生命挫折教育 |
4.生命道德教育 |
5.生命价值教育 |
(三)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生命价值观 |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思想 |
3.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性学说 |
(四)高中政治课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
1.增强高中生使命担当责任与健康成长意识 |
2.推动高中生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
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现育人目标 |
4.促进社会整体和谐发展与家庭安康幸福 |
二、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1.教师对生命价值观教育意识与能力不足 |
2.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资源欠缺 |
3.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教学单调乏味 |
(二)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1.学校教师对生命价值观教育不够重视 |
2.市场经济社会不良观念及竞争的冲击 |
3.传统应试教育存在功利性的负面影响 |
三、解决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
(一)充分挖掘生命价值观教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
1.始终坚持体现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新课标要求 |
2.依靠多媒体发掘应用生命价值观教育教学素材 |
3.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充实生命价值观教育教学资源 |
(二)积极探索生命价值观教育多样化形式 |
1.营造良好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环境 |
2.充分发挥高中政治课的品德教育功能 |
3.开展多彩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
(三)提升高中政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
1.充分贯彻高中政治课教学理念 |
2.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与教学能力 |
3.提升教师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解与践行 |
(四)培养高中生自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
1.在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积极心态中涵养生命意识 |
2.在健全人格的进程中体会生命挫折与生命道德 |
3.在增强社会责任感中感悟生命责任与生命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中高年级小学生厌学问题调查研究 ——以M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厌学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
1.1.2 小学生厌学问题影响深远却长期被忽视 |
1.1.3 中高年级小学生厌学问题更值得探讨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厌学内涵的界定 |
1.3.2 厌学的分类研究 |
1.3.3 厌学判定标准的研究 |
1.3.4 厌学心理的测量 |
1.3.5 厌学原因的研究 |
1.3.6 厌学解决对策的研究 |
1.3.7 厌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2.2 塞利格曼习得性无助理论 |
2.3 Pekrun等人的学业情绪理论 |
2.4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问卷调查设计 |
3.1.1 研究目的 |
3.1.2 问卷指标 |
3.1.3 样本选择 |
3.1.4 问卷的设计 |
3.1.5 厌学学生判定的计分方法 |
3.2 访谈设计 |
3.2.1 访谈目的 |
3.2.2 访谈对象的选择 |
3.2.3 访谈提纲设计 |
第4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问卷相关数据的分析 |
4.1.1 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1.2 正式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2 访谈内容的分析 |
4.2.1 电子产品的普及削弱学生的自律性 |
4.2.2 同伴关系成人化 |
4.2.3 教师的不公正 |
4.2.4 学校特色课程压力 |
4.2.5 二胎家庭对两个孩子的关注度失衡 |
4.2.6 低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呈现低龄化的趋势 |
4.2.7 小结 |
第5章 中高年级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干预对策 |
5.1 针对不同程度厌学学生的干预对策 |
5.1.1 重度厌学学生的干预对策 |
5.1.2 中度厌学学生的干预对策 |
5.1.3 轻度厌学学生的干预对策 |
5.2 针对不同原因厌学学生的干预对策 |
5.2.1 营造和谐正能量的家庭环境 |
5.2.2 建立宽严相济的校园环境 |
5.2.3 净化网络环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高年级小学生厌学心理评定问卷 |
附录B 小学中高年级厌学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4)初中语文课堂消极沉默现象调查研究 ——以秦皇岛市B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课堂沉默对策研究 |
1.3.2 关于课堂沉默学科领域研究 |
1.3.3 关于课堂沉默成因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观察法 |
1.4.4 访谈法 |
第二章 语文课堂消极沉默现象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课堂沉默 |
2.1.2 消极沉默 |
2.2 语文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对于实际教学的影响 |
2.2.1 对学生主体的影响 |
2.2.2 对教师主体的影响 |
2.3 解决语文课堂消极沉默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价值 |
第三章 语文课堂沉默现状调查分析 |
3.1 初中语文课堂消极沉默调查分析 |
3.1.1 调查方式 |
3.1.2 问卷方式 |
3.2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3.2.1 学生个人语文学科学情分析 |
3.2.2 学生所在班级整体语文学科课堂状况分析 |
3.2.3 学生主体对语文教师教学情况的看法分析 |
3.2.4 从学生视角分析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活动 |
3.3 语文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成因分析 |
3.3.1 学生个人学情因素 |
3.3.2 语文课堂状况因素 |
3.3.3 语文教师教学情况因素 |
第四章 初中语文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应对策略 |
4.1 关于教师应对语文课堂消极沉默的策略及教学建议 |
4.1.1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引导学生 |
4.1.2 把握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创建民主课堂 |
4.1.3 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注重关键板块 |
4.1.4 提升教师语文专业素养,抓住教材理念 |
4.1.5 端正学生对语文学科认识,培养正确学习习惯 |
4.2 对于中学生应对语文课堂消极沉默的建议 |
4.2.1 提升对教师的信任度 |
4.2.2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5)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A小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基础:中小学生厌学现象严重 |
1.1.2 年龄特征:小学高年级是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期 |
1.1.3 实践需求:当前应对厌学措施的可操作性亟须提升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4.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4.3 对已有相关研究的分析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难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1.6.3 难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小学高年级 |
2.1.2 厌学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厌学与厌学症 |
2.2.2 厌学生与后进生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2.3.2 自我效能感理论 |
第三章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A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现状调查 |
3.1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对象的确定 |
3.1.2 调查工具的设计 |
3.1.3 调查实施的程序 |
3.2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现状调查结果 |
3.2.1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整体情况 |
3.2.2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行为表现 |
3.3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调查结果讨论 |
3.3.1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总体情况 |
3.3.2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差异性情况 |
3.3.3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行为表征情况 |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
4.1 核心因素—学生低下的学习效能感 |
4.1.1 学习动机匮乏 |
4.1.2 自我期许缺失 |
4.1.3 自我挫败感高 |
4.1.4 自我控制力差 |
4.2 关键因素—教师偏离人本性的教学 |
4.2.1 教育情怀不足 |
4.2.2 教学方式呆板 |
4.2.3 教学评价单一 |
4.2.4 课业负担沉重 |
4.3 重要因素—家长缺乏科学性的教养 |
4.3.1 教育责任推诿 |
4.3.2 教育期望偏差 |
4.3.3 教辅能力不足 |
4.3.4 亲子关系疏离 |
第五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问题解决策略的构建 |
5.1 学生层面:激发学习效能,培养学习兴趣 |
5.1.1 激发学习动机 |
5.1.2 唤醒学习潜能 |
5.1.3 培养良好习惯 |
5.1.4 掌握学习方法 |
5.2 教师层面:提高教学素养,培育教学情怀 |
5.2.1 修炼新时代教师人格 |
5.2.2 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 |
5.2.3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
5.3 家长层面:提升教养能力,掌握教育艺术 |
5.3.1 明确家庭监护与教育职责 |
5.3.2 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与素养 |
5.3.3 掌握家庭教育艺术与方法 |
5.3.4 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高中地理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转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社会背景:学困生是学校教育的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
二、学科背景:新课标关于“素质教育、全面评价”的整体思想要求 |
三、现实背景:学困生成为社会发展的负驱力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二、国内研究进展 |
三、研究小结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学困生的界定 |
二、高中地理学困生的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二、认知发展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章 高中地理学困生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访谈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选取 |
三、调查问卷设计 |
四、访谈实施 |
第二节 结果分析 |
一、总体调查与分析 |
二、高中地理学困生内因调查分析 |
三、地理学困生外因调查分析 |
第四章 高中地理学困生转化原则及策略 |
第一节 转化原则 |
第二节 转化总策略 |
一、学困生自救 |
二、学校辅助 |
三、教师支援 |
四、家庭协作 |
第三节 分类转化策略 |
一、内驱力不足型转化策略 |
(一)培养地理学习兴趣和信心 |
(二)强化地理学习动机 |
二、学习习惯不良型转化策略 |
(一)改进课堂学习方法 |
(二)增强课后学习自觉 |
三、问题卡脖型转化策略 |
(一)优化地理学科认知结构 |
(二)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
(三)灵活运用多种地理解题方法 |
四、意志薄弱型转化策略 |
(一)加强挫折教育 |
(二)引导客观归因 |
(三)注重专注度和注意力的培养 |
五、外部环境影响型转化策略 |
(一)教师影响型 |
(二)学校影响型 |
(三)家庭影响型 |
第五章 高中地理学困生转化策略实例研究 |
第一节 个案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主要原因分析 |
一、内部原因 |
二、外部原因 |
第三节 转化策略 |
一、总原则 |
二、转化策略 |
第四节 转化结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之处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相关概念 |
2.1.1 网络与网络社会 |
2.1.2 道德与网络道德 |
2.1.3 失范与道德失范 |
2.1.4 道德教育和道德引导 |
2.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指导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道德教育理论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
2.2.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思想 |
2.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
2.3.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2.3.2 舆论引导理论 |
2.3.3 道德建设理论 |
2.3.4 理性行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特征 |
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调查 |
3.1.1 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目的 |
3.1.2 问卷调查思路及问卷内容 |
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
3.2.1 大学生网络言行道德失范 |
3.2.2 大学生网络社交道德失范 |
3.2.3 大学生网络学术道德失范 |
3.2.4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失范 |
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特征 |
3.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相对普遍性 |
3.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象隐蔽性 |
3.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层次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
4.1.1 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
4.1.2 极端崇拜网络信息的心态 |
4.1.3 追逐经济利益的心态 |
4.1.4 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 |
4.1.5 网络法律道德意识淡薄 |
4.2 同伴关系因素 |
4.2.1 不良交往对象 |
4.2.2 不良交往内容 |
4.3 家庭因素 |
4.3.1 家庭教育的缺失 |
4.3.2 父母的负面样板效应 |
4.4 学校因素 |
4.4.1 学校重视力度不够 |
4.4.2 师资力量比较弱 |
4.4.3 教育管理缺位 |
4.5 社会环境因素 |
4.5.1 局部社会道德的失范 |
4.5.2 部分消极舆论的引导 |
4.5.3 网络信息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不足 |
4.5.4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
4.6 网络社会因素 |
4.6.1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 |
4.6.2 网络社会的多元性 |
4.6.3 网络社会的时效性 |
4.6.4 网络社会引导的规范性 |
4.6.5 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
4.7 本章小结 |
5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 |
5.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 |
5.1.1 培育理性网络行为 |
5.1.2 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 |
5.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 |
5.2.1 疏导与治理并重原则 |
5.2.2 内化与外化并重原则 |
5.2.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4 网上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5 科学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原则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对策 |
6.1 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
6.1.1 增强自身的道德意志 |
6.1.2 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
6.1.3 养成自身良好的道德习惯 |
6.1.4 培养自身的网络文明素养 |
6.2 强化网络道德的家庭教育 |
6.2.1 合理引导大学生同伴交往 |
6.2.2 强化家庭网络道德教育 |
6.2.3 发挥父母的示范作用 |
6.3 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
6.3.1 加强诚实守信教育 |
6.3.2 完善德育微平台建设 |
6.3.3 开设网络道德课程 |
6.3.4 更新网络道德教育形式 |
6.4 优化网络道德的社会环境 |
6.4.1 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
6.4.2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
6.4.3 树立正确价值观取向 |
6.4.4 改变网络社会不良风气 |
6.4.5 净化网络空间 |
6.5 政府管理层面的治理举措 |
6.5.1 政府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
6.5.2 立法机构健全法律法规 |
6.5.3 司法机构从严执法 |
6.5.4 网络信息机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构建网络安全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8)幼小衔接过程中去“小学化”政策实施现状的研究 ——基于全国411份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
1.1.2 “小学化”的不良影响 |
1.1.3 “小学化”治理迫在眉睫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小学化”问题的研究 |
1.3.2 去“小学化”相关政策实施现状的研究 |
1.3.3 幼小衔接过程中去“小学化”策略的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我国去“小学化”政策的演变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实施去“小学化”政策的科学衔接观 |
2.1.2 政策实施的目标群体及具体实施者 |
2.2 概念界定 |
2.2.1 “小学化” |
2.2.2 去“小学化”政策 |
2.2.3 幼小衔接 |
2.2.4 幼小衔接与“小学化” |
第三章 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2 调查现状分析 |
3.2.1 教育观念 |
3.2.2 政策认识 |
3.2.3 具体实施 |
3.2.4 小结 |
3.3 教师差异分析 |
3.3.1 不同教育阶段教师的差异分析: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 |
3.3.2 不同性质学校或幼儿园教师的差异分析 |
3.3.3 不同教龄教师的差异分析 |
3.3.4 小结 |
第四章 去“小学化”政策实施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问题 |
4.1.1 政策要求与教育需求相矛盾 |
4.1.2 具体实施上未达到政策要求 |
4.1.3 教师差异影响政策实施的一致性 |
4.2 原因分析 |
4.2.1 政策要求和教育需求矛盾的原因分析 |
4.2.2 实施效果未达到政策要求的原因分析 |
4.2.3 不同教师政策实施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去“小学化”政策实施的对策建议 |
5.1 引导正确教育观 |
5.1.1 培养教师科学的教育观念 |
5.1.2 引导家长明确教育责任、形成正确教育期待 |
5.1.3 传导科学的幼小衔接观 |
5.2 明确政策具体实施内容 |
5.2.1 明确“小学化”防治内容 |
5.2.2 明确幼小衔接教育内容和方式 |
5.3 优化政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
5.3.1 制度保障 |
5.3.2 政策实施环境保障 |
5.3.3 软件保障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幼儿园教师问卷 |
附录二:小学教师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学龄“托管儿童”的社会化偏差研究 ——基于山东省C县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导言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儿童托管的研究 |
1.2.2 有关儿童社会化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学龄儿童 |
1.3.2 儿童托管与托管儿童 |
1.3.3 社会化与社会化偏差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4.2 资料收集方法 |
1.4.3 资料分析方法 |
1.5 理论基础 |
1.5.1 儿童社会化的理论模型 |
1.5.2 社会学习与失范: 社会化偏差的理论阐释 |
第2章 “托管儿童”的出现与社会化偏差表征 |
2.1 应运而生: 从“脱管儿童”到“托管儿童” |
2.1.1 家长职场竞争与亲子时间挤压 |
2.1.2 家庭结构核心化与家庭责任集中化 |
2.1.3 亲子作息不同步与“三点半难题” |
2.2 学龄儿童托管“乱象丛生” |
2.2.1 托管主体复杂多样 |
2.2.2 托管行业监管缺失 |
2.2.3 儿童托管暗藏风险 |
2.3 学龄“托管儿童”社会化偏差的表征 |
2.3.1 性格乖舛 |
2.3.2 学业上的“后进生” |
2.3.3 为所欲为的托管生 |
第3章 亲子互动不足与儿童性格偏差 |
3.1 儿童性格发展中的父母效应 |
3.1.1 亲子依恋: 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
3.1.2 父母控制: 儿童情感体验与情绪适应的获得 |
3.2 家庭场域中亲子情感互动不足 |
3.2.1 身心分离: 父母在亲子互动中的“伪在场” |
3.2.2 亲子互动关注焦点的分散 |
3.2.3 亲子情绪共享与情感卷入淡化 |
3.3 重要他人情感支持弱化与儿童性格偏差 |
3.3.1 消极自卑 |
3.3.2 敏感多疑 |
第4章 家长学业辅导责任“外包”、承转不力与儿童学业欠佳 |
4.1 家长“外包”儿童学业辅导责任 |
4.1.1 无可奈何: “票子”与“孩子”之间的合情自洽 |
4.1.2 心安理得: “有心”与“无力”之间的合理妥协 |
4.2 家长对儿童学业辅导的被动参与 |
4.2.1 对家校合作的“不上心” |
4.2.2 对子女学业私务的“不用心” |
4.3 托管主体对儿童学业教育责任承转不力 |
4.3.1 责任推诿与敷衍管教 |
4.3.2 作坊里的“课堂” |
4.3.3 非专业的“老师” |
4.4 关注不足、教导不当与儿童学业欠佳 |
4.4.1 习惯不良与“不会学” |
4.4.2 态度消极与“不爱学” |
第5章 规范教育欠缺与儿童行为失范 |
5.1 家庭社会规范教育功能弱化 |
5.1.1 约束与引导: 儿童社会规范教育的家庭实现 |
5.1.2 “补偿”心理与溺爱式教养 |
5.1.3 “树大自然直”理念与放任式管教 |
5.2 托管主体社会规范教育能力不足 |
5.2.1 托管环境混乱无序 |
5.2.2 成人施教者品行模板不良 |
5.2.3 同辈过失行为的误导 |
5.3 规范文化传递不畅与儿童行为失范 |
5.3.1 违背公德:无礼待人与损坏公物 |
5.3.2 校园暴力:欺凌弱小与打架斗殴 |
第6章 学龄“托管儿童”社会化的支持体系建构 |
6.1 以家庭为关键:保证家庭社会化的质量 |
6.1.1 强化家庭教育责任意识 |
6.1.2 明确家庭社会化的目标与内容 |
6.1.3 开展亲职教育提升家长教育素质 |
6.2 以托管主体为重点:提升托管主体的社会化教育能力 |
6.2.1 增强托管主体责任心,实现“趋利”又“重义” |
6.2.2 促进托管教育专业化,保证“专人”任“专职” |
6.3 以学校为辅助: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多元功能 |
6.3.1 加强托管儿童的家校沟通 |
6.3.2 调节校外托管对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 |
6.4 以政府为保障:强化儿童成长发展的政府责任 |
6.4.1 出台政策规范,实现有效监管 |
6.4.2 加大对儿童托管事业的资金投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10)普通初级中学校园欺凌现状研究及对策建议 ——以云南、山东某两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校园欺凌现象频繁发生,学校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
二、政府高度重视,各个地区相继颁布相关治理方案 |
三、校园欺凌影响的严重性 |
四、基于个人认识及感受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归纳总结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统计分析法 |
第二章 校园欺凌基本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校园欺凌的基本概述 |
一、校园欺凌的概念 |
二、校园欺凌的基本类型 |
三、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 |
四、校园欺凌的危害 |
第二节 我国关于校园安全相关法律规章 |
一、我国关于校园安全的相关法律 |
二、我国制定校园欺凌的规章 |
第三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
三、观察学习理论 |
四、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第三章 云南、山东两所初级中学校园欺凌现状调查研究 |
第一节 云南、山东两所初级中学基本情况介绍 |
一、云南、山东某两所初级中学的基本情况 |
二、云南某初级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三、山东某初级中学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调查研究设计思路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研究方法 |
三、调查难点 |
四、调查研究的设计思路 |
第三节 云南、山东某初级中学校园欺凌的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
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 |
三、访谈记录和整理 |
四、问卷及访谈解读与分析 |
第四节 普通初级中学校园欺凌的原因分析 |
一、法律惩戒不完善的原因 |
二、社会环境的原因 |
三、学校教育和管理不到位的原因 |
四、家庭及父母教育的原因 |
五、个人自身的原因 |
第四章 普通初级中学校园欺凌问题的管理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对云南、山东某两所初级中学校园欺凌的管理对策 |
一、校园欺凌类型的管理对策 |
二、校园欺凌特征的管理对策 |
三、校园欺凌原因的管理对策 |
四、校园欺凌影响的管理对策 |
五、校园欺凌措施的管理对策 |
第二节 普通初级中学校园欺凌的管理建议 |
一、国家政策层面 |
二、社会层面 |
三、学校层面 |
四、家庭层面 |
五、个人层面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分析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一思想政治课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以延安市某中学为例[D]. 郭璐. 延安大学, 2021(11)
- [2]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任宏.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高年级小学生厌学问题调查研究 ——以M校为例[D]. 李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初中语文课堂消极沉默现象调查研究 ——以秦皇岛市B中学为例[D]. 贺骄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5]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A小学为个案[D]. 周艳艳. 河北大学, 2021(02)
- [6]高中地理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转化策略研究[D]. 张中华.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7]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 李国庆.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8]幼小衔接过程中去“小学化”政策实施现状的研究 ——基于全国411份问卷调查[D]. 凌丁玲. 广西大学, 2020(07)
- [9]学龄“托管儿童”的社会化偏差研究 ——基于山东省C县的实证调查[D]. 王璐.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10]普通初级中学校园欺凌现状研究及对策建议 ——以云南、山东某两所学校为例[D]. 王雯萱.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