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向空心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双向,预应力,有限元,挠度,板正,体系,结构。
双向空心板论文文献综述
潘永祥,吴方伯,蒋文,李钧[1](2018)在《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板疲劳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总结归纳已有结构板疲劳试验的基础上,对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板的正截面疲劳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板正截面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及验算公式,并通过肋梁下部钢筋疲劳应力幅计算值、实测值及规范限值来验证公式的可行性。计算了基于跨中挠度反算法的疲劳刚度,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板件疲劳后刚度退化规律。通过对预制底板钢筋的疲劳应力幅值计算及验算结果分析,提出了多项设计加强措施。通过基于刚度退化的疲劳损伤定义,选取了符合刚度退化规律的函数形式,得到了可用于计算板件刚度退化程度的公式,给出了板件疲劳后刚度计算以及疲劳性能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当板件疲劳后刚度退化到弹性刚度的20%时,板件即达到疲劳寿命,进入疲劳破坏阶段;当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板用于需要考虑疲劳荷载作用结构时,可以保证该新型空心板结构整体疲劳性能;所得结论为该新型板在立体停车场、工业厂房楼板以及大跨组合桥面板等结构中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门广闯[2](2017)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受力密肋空心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越来越多的建筑结构采用装配式结构形式,装配式建筑迅速发展。相对于国外,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但是装配式结构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一种趋势。对于装配式建筑中的楼板体系,国内应用较多的预制装配式构件多为预制构件和迭合构件,单向受力构件居多,仅有的双向受力构件因跨度小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关于较大跨度或大跨度双向预制板和迭合板研究较少,应用则更少。为此,拟设计一种新型楼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受力密肋空心板,即具备双向传力能力的预制预应力空心板。该楼板具有双向受力跨度较大、自重相对普通现浇双向板小、现场湿作业少、便于吊装和运输等优点,可以应用于需要较大跨度双向板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楼盖结构体系,为我国建筑产业化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双向传力机制的预制楼板体系。本文研究讨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受力密肋空心板,在工厂进行单块预制板的制作,纵向钢筋的张拉及孔洞的预留工作等,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横向无粘结钢筋的张拉,使预制板形成双向受力体系。该新型板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技术以及预制板技术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使该新型板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本文将新型双向板简化为双向密肋楼盖,并对其在安装施工阶段、使用阶段的承载能力进行验算,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了数值模拟,与理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及拼装后双向板的整体性能。该板的设计思路为:将带有双向密肋的预应力双向空心板在纵向上分割成几块单向配置预应力筋的空心板,将单块单向预应力空心板在工厂进行加工,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通过横向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实现双向受力。板的侧面形式采用键槽式,可以使板通过自锁功能将预制板有效连接在一起。该新型预制板不是传统的预制板,而是全预制式板,通过现场拼装、后浇带浇筑以及横向无粘结钢筋的后张拉,使预制板成为整体,实现双向受力。该板近似双向密肋板,双向密肋间距小,所以本文按双向板原理进行设计计算。在设计计算阶段,通过采用弹性分析法,以5.4m×5.4m边支承的简支板及5.4m×7.2m边支承的连续板为例,进行了竖向荷载条件下的内力分析,通过分析计算,汇总了该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受力密肋空心板体系的设计思路及计算方法。该板截面特征及配筋等参数的控制阶段分为安装施工阶段、使用阶段及制作、运输阶段,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预制板进行了安装阶段以及使用阶段模拟分析,将其受力、变形情况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横向钢筋的配置形式对双向板整体性能的影响。本文还简要介绍了其它预制板,以及空心楼盖的内力计算方法,并介绍了该预制板在施工阶段、制作阶段的具体流程、施工方法和注意施工事项等。通过分析计算以及ABAQUS的数值模拟,可以发现,通过横向预应力钢筋的张拉,该板的整体性增强并成为一个双向受力体系,即通过工厂制作并现场拼装、张拉横向预应力钢筋使板成型的方法是可行的。理论分析结果与ABAQUS分析结果相比较为安全,弹性分析法可以对板的弹性阶段进行有效计算,安全储备稍多,偏向保守。在预应力钢筋及双向密肋的作用下,该板有较好的抵抗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该板在纵向板顶也配有预应力钢筋,通过计算及分析模拟,可以看出,纵向板顶钢筋的设置可以有效解决单块板在堆放阶段、运输阶段的板顶开裂问题,并能使板在安装阶段减少跨中等支撑的设置。(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7-04-01)
程火焰,聂凯[3](2015)在《无粘结与有粘结混合双向预应力空心板梁体系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粘结与有粘结混合双向预应力空心板梁体系(以下简称UPH预制空心板梁体系)是一种新型的装配整体式楼盖体系.通过对其体系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试验,从梁板的挠度变化与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方面对整个体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UPH预应力空心板梁体系的理论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聂凯[4](2015)在《无粘结与有粘结混合双向预应力空心板梁结构体系理论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粘结与有粘结混合双向预应力空心板梁结构体系是在借鉴普通预应力空心楼板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型的装配整体式楼盖体系。其楼板的制作是在有粘结配筋及孔洞预留的基础上,在施工现场进行整体横向张拉而完成的,后经过梁板的节点处理与混凝土的二次浇筑形成该体系。主要是对该体系在竖向荷载下的弹性阶段受力性能的试验与理论方面的研究。介绍了体系各构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就设计的楼板提供了承载力的验算方法,并设计了针对于该体系的预应力筋的后张张拉与体系的整体施工方法。通过静水加载试验对UPH预应力预制空心板梁体系弹性阶段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表明,楼板在横向预应力的施加后,加强了其整体性,楼板的受力变形特点呈现为双向受弯,表现出了明显的双向受力的特点;在大于楼板使用设计荷载的加载情况下,楼板一直处于弹性受力状态,楼板具有良好的承载力与抗裂性能。按弹性理论分析了楼板两方向上的刚度,由于圆孔的存在,两方向上刚度的计算方法与实心板不同,计算结果表明空心板两方向上的刚度不同,但两者相差很小,UPH预应力预制空心板的内力计算可简化为双向同性计算。对板的内力进行了计算,并就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表明楼板的受力特性为双向受力。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程序对试验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结构的荷载-挠度与应力分布,楼板表现出了与试验结果相同的受力特性,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较为吻合。(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期刊2015-05-20)
赵伟南[5](2014)在《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整体受力性能,将筒芯内模按剪力传递方向分区域在板内双向布置,筒芯内模的顺筒向与剪力传递方向一致。采用这种方法,解决了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单向布置筒芯内模造成的两个方向刚度和承载力存在差异的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利用该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此类板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征,并讨论了主要参数(配筋率,空心率及混凝土强度)对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工程设计提出参考依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受力性能进行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验证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受力特征。有限元分析表明,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关于板中心线对称位置的竖向位移基本相同,板两个方向的抗弯刚度基本相同。(2)讨论了非预应力纵筋配筋率对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非预应力纵筋配筋率在0.3%-0.8%的范围内变化时,板的承载能力随非预应力纵筋配筋率的增长而快速增长,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受弯承载力主要由普通钢筋承担。(3)讨论了混凝土强度对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力学性能的影响。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增大空心板的承载力,但影响程度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超过一定值时而减弱,并且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能够减小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竖向位移。(4)讨论了空心率对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体积空心率不宜大于50%,也不宜小于25%。当空心率在此范围变化时,随着空心率的增大,板的自重相应减小,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承载力几乎没有变化。(5)讨论了在竖向荷载下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中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并与规范公式计算的值进行了比较,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大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2004计算值的2倍,约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92/93计算值的1.6倍。因此本文建议,设计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时,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增量可以取《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计算结果的2倍。即保证构件的安全性,又可以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4-04-18)
李永溪[6](2013)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双向受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两个方向的截面特性存在差异,受力过程中表现出的空间各向异性较强。本文运用有限元法对一典型双向简支空心板进行了弹性分析,描述了该现浇简支空心板的双向受力特性,并提出了几点设计建议。(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3年12期)
徐妍[7](2011)在《大跨度现浇双向预应力空心板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大跨度现浇预应力空心板技术的应用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简要说明双向预应力空心板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最后对一些构造措施进行说明。(本文来源于《广东建材》期刊2011年07期)
尹新生,刘阳[8](2010)在《新型钢筋混凝土双向迭合空心板》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向迭合空心板的形式即空心箱板,并对双向迭合空心板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空心板进行对比分析,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空心板取自具体工程实例,使空心箱板条件与其相同,并用PKPM对此空心箱板进行计算,最后通过计算材料用量,对比分析两种板的经济性。(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0年09期)
王宏升[9](2010)在《大跨双向空心板弹性受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双向空心板的整体受力性能,按等刚度原则将空心板拟化为正交异性的实心板,并应用古典的薄板弹性微分方程,利用叁角级数解,得到在线荷载作用下简支空心板的挠度解答式。进一步,可由挠度和弯矩的关系,得到其具体的双向板弯矩叁角级数表达式。(本文来源于《中国住宅设施》期刊2010年02期)
王勇[10](2009)在《大跨双向空心板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现浇空心板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出发,介绍了大跨双向现浇空心板的受力性能,特别是在柱上板带集中施加预应力的双向空心板受力特征。在大跨板结构中,考虑到空心板的刚度较大,边支撑梁的相对刚度较小的特点,在边支撑梁中布置柱,形成四边为多跨梁支撑一块板的结构形式,并在两对应柱间的板中形成暗梁。由暗梁和暗梁周边的板带形成柱上板带,并在柱上板带集中施加预应力。此结构形式可有效减小空心板的挠度和裂缝,提高空心板结构的受力性能。根据现浇空心板理论分析的成果,将空心板等效为正交异性的实心板。由于本文主要是研究空心板结构的性能,将预应力利用荷载平衡原理由集中作用简化为相应位置的线荷载作用。根据极限分析的上限法和下限法的概念和应用方法,将薄板微分方程的弹性解析解和平板设计的板带法作为有效的极限下限解法应用在柱上板带集中施加预应力的双向现浇空心板结构中。考虑到混凝土材料受力的复杂性,应用混凝土非线性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进行空间有限元分析。根据双向空心板结构可能的破坏形式,应用塑性极限的塑性铰线分析法,分析双向空心板的极限上限承载力,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9-10-28)
双向空心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越来越多的建筑结构采用装配式结构形式,装配式建筑迅速发展。相对于国外,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但是装配式结构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一种趋势。对于装配式建筑中的楼板体系,国内应用较多的预制装配式构件多为预制构件和迭合构件,单向受力构件居多,仅有的双向受力构件因跨度小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关于较大跨度或大跨度双向预制板和迭合板研究较少,应用则更少。为此,拟设计一种新型楼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受力密肋空心板,即具备双向传力能力的预制预应力空心板。该楼板具有双向受力跨度较大、自重相对普通现浇双向板小、现场湿作业少、便于吊装和运输等优点,可以应用于需要较大跨度双向板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楼盖结构体系,为我国建筑产业化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双向传力机制的预制楼板体系。本文研究讨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受力密肋空心板,在工厂进行单块预制板的制作,纵向钢筋的张拉及孔洞的预留工作等,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横向无粘结钢筋的张拉,使预制板形成双向受力体系。该新型板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技术以及预制板技术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使该新型板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本文将新型双向板简化为双向密肋楼盖,并对其在安装施工阶段、使用阶段的承载能力进行验算,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了数值模拟,与理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及拼装后双向板的整体性能。该板的设计思路为:将带有双向密肋的预应力双向空心板在纵向上分割成几块单向配置预应力筋的空心板,将单块单向预应力空心板在工厂进行加工,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通过横向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实现双向受力。板的侧面形式采用键槽式,可以使板通过自锁功能将预制板有效连接在一起。该新型预制板不是传统的预制板,而是全预制式板,通过现场拼装、后浇带浇筑以及横向无粘结钢筋的后张拉,使预制板成为整体,实现双向受力。该板近似双向密肋板,双向密肋间距小,所以本文按双向板原理进行设计计算。在设计计算阶段,通过采用弹性分析法,以5.4m×5.4m边支承的简支板及5.4m×7.2m边支承的连续板为例,进行了竖向荷载条件下的内力分析,通过分析计算,汇总了该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受力密肋空心板体系的设计思路及计算方法。该板截面特征及配筋等参数的控制阶段分为安装施工阶段、使用阶段及制作、运输阶段,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预制板进行了安装阶段以及使用阶段模拟分析,将其受力、变形情况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横向钢筋的配置形式对双向板整体性能的影响。本文还简要介绍了其它预制板,以及空心楼盖的内力计算方法,并介绍了该预制板在施工阶段、制作阶段的具体流程、施工方法和注意施工事项等。通过分析计算以及ABAQUS的数值模拟,可以发现,通过横向预应力钢筋的张拉,该板的整体性增强并成为一个双向受力体系,即通过工厂制作并现场拼装、张拉横向预应力钢筋使板成型的方法是可行的。理论分析结果与ABAQUS分析结果相比较为安全,弹性分析法可以对板的弹性阶段进行有效计算,安全储备稍多,偏向保守。在预应力钢筋及双向密肋的作用下,该板有较好的抵抗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该板在纵向板顶也配有预应力钢筋,通过计算及分析模拟,可以看出,纵向板顶钢筋的设置可以有效解决单块板在堆放阶段、运输阶段的板顶开裂问题,并能使板在安装阶段减少跨中等支撑的设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向空心板论文参考文献
[1].潘永祥,吴方伯,蒋文,李钧.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板疲劳性能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
[2].门广闯.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受力密肋空心板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
[3].程火焰,聂凯.无粘结与有粘结混合双向预应力空心板梁体系的试验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聂凯.无粘结与有粘结混合双向预应力空心板梁结构体系理论及试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
[5].赵伟南.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力学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4
[6].李永溪.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双向受力分析[J].城市建筑.2013
[7].徐妍.大跨度现浇双向预应力空心板的优化设计[J].广东建材.2011
[8].尹新生,刘阳.新型钢筋混凝土双向迭合空心板[J].低温建筑技术.2010
[9].王宏升.大跨双向空心板弹性受力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0
[10].王勇.大跨双向空心板结构的有限元分析[D].郑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