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保护控制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执行涉外或外国仲裁裁决,内部报告制度,地方保护主义,中央化司法控制
保护控制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沈伟[1](2019)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司法抑制之困:中央化司法控制进路的实证研究——以执行涉外仲裁裁决内部报告制度为切入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仲裁司法审查案件报核问题的有关规定》,结束了我国对仲裁裁决司法审查程序适用超过二十余年的"内外有别"双轨制。为了抵制和克服地方法院在涉外仲裁裁决执行程序中的地方保护主义,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颁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处理与涉外仲裁及外国仲裁事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按照《通知》的规定,待最高人民法院答复后,中级人民法院方可裁定不予执行涉外或外国仲裁裁决。然而,这种内部报告机制在约束地方保护主义方面的有效性还未能得到检测。通过对公开渠道获取的98份最高人民法院不予执行复函的实证研究,探究这些不予执行裁定是否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或者抑制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最高人民法院的复函是基于下级法院已经作出并逐级上报至最高人民法院请求批示的不予执行的初步裁定作出的。尽管统计结果并未显示出地方保护主义是阻碍涉外或者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壁垒,但是这种内部报告机制可能还具有其他功能。鉴于我国司法体系中不健全的上诉制度,它可以作为加强司法监督的一种手段;同时,法院也能通过利用该内部报告制度实现重要的政治目标。在此层面上,剖析这种内部报告制度的功能,不仅有助于考察中央化司法控制是如何发挥实际作用的,而且有助于考察在当前司法改革的背景下,集权化司法改革措施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本文来源于《当代法学》期刊2019年04期)
余婷[2](2019)在《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投资者保护是资本市场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但目前,关于投资者保护的实践还处在新兴发展的阶段,而内部控制对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内部控制是企业能够健康发展的强有力保障,随着一些公司财务舞弊的丑闻不断涌出,投资者的损失非常严重,内部控制是防控风险的重要途径,许多公司和相关研究人员也越来越关注它。因此,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就要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性的评价。文章从内部控制的视角对投资者保护进行了分析,对内部控制和投资者保护进行相关分析,阐述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对投资者保护的传导机制和实现路径。内部控制不仅仅是投资者利益保护在制度上的安排,同时也通过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来保护投资者的相关权益。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相关要素以及对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影响,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这也给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了基础保障,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相关利益。(本文来源于《安顺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邓金杰,黄伟坚,陈柳新,唐豪[3](2018)在《生态保护区域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与制度构建探索——以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在全国率先划定的生态保护区域——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为研究对象,探讨生态保护区域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与制度的构建方法。通过对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的考核现状和管理困境进行分析,锁定了生态保护区域管理考核目标,并构建了包括工作开展情况、管护措施执行情况、保护成效等方面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明确了考核对象及结果评定与运用方法,为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考核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参考。该考核指标体系深入结合生态保护区域实际管理情况,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和及时性,可操作性也较强,对其他地区生态保护区域管理监督考核制度的建立也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特区经济》期刊2018年03期)
张瑾[4](2016)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产权保护与内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产权"亦称财产所有权,是指存在于任何客体之中或之上的完全权利,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出借权、转让权、用尽权、消费权和其他与财产相关的权利"。企业国有产权,是指国家对企业以各种形式投入形成的权益、以及依法被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并于1994年修改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认为"内部控制"是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组成的。2008年5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赋予内部控制五大目标,即促进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促进维护资产安全、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实际上这就使内部控制肩负了为国有企业产权保驾护航的使命。(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6年07期)
胡晓治[5](2015)在《论证券私募投资者保护的制度破立——信息隔离与风险控制之弈》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证券私募投资者保护制度演变历程,指出信息隔离与风险控制之间的辩证关系:信息隔离有利于国家力量主导的风险控制,但阻碍市场力量主导的风险控制。我国证券私募投资者保护制度的构建首先应当明确市场力量为主、政府力量为辅的投资者保护理念,进而需要通过扩大"证券"范围、体系化构建合格投资者制度、取消信息隔离制度以提供市场竞争所需的制度环境,实现市场力量保护证券私募投资者。(本文来源于《证券法律评论》期刊2015年00期)
仝培杰[6](2013)在《建立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沈昌祥院士认为: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做到叁点:可信——针对计算资源(软硬件)构建保护环境,以可信计算基(TCB)为基础,层层扩充,对计算资源进行保护。可控——针对信息资源(数据及应用)构建业务流程控制链,以访问控制为核心,实行主体(用户)按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计算机报》期刊2013-09-02)
隋文靖[7](2013)在《提升持有人话语权 新《基金法》为投资者权益护航》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周五即将迎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作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主体,个人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再次成为热议焦点。 就目前来看,我国证券市场仍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资本市场,投资者在信息的获取和专业知识不完备的多方劣势下,权益往往容易受到忽视和损害。(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3-03-11)
从容,苗兴旺,吕天晗[8](2012)在《企业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下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保护制度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据国家标准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频布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从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主体意识观念入手,细化企业经营管理流程,建立相应的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保护流程制度、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制度、保密制度等,特别是企业内部知识产权创新保护风险评价制度和职业培训制度,从而建立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保护机制,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保护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2年35期)
张俊琴,刘敏[9](2010)在《我省明确新一轮耕地“红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7月21日讯(张俊琴 实习生刘敏)今天,省政府公布了《河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454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316万亩,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目前我省(本文来源于《河北经济日报》期刊2010-07-22)
唐双娥[10](2009)在《生态用地的保护对我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98年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后,全国建设用地却一直呈增长趋势。因18亿亩耕地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因此,新增建设用地的来源实质上不可能为耕地,只能为非耕农用地和未利用土地,而非耕农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中的很大部分为生态用地。《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立的生态用地保护制度,必然限制或禁止生态用地成为新增建设用地的来源。为此,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的含义应以1998年《土地管理法》生效时的全国建设用地量为总量,改变其作为"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制度"的状况。要在最严格的节约用地背景下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一方面限制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中的农用地转用行为,不通过转变生态用地的用途来增加建设用地量;另一方面也不能通过征收来增加建设用地量,因为生态用地保护的生态利益是最高层次的公共利益,只有存在高于生态利益的公共利益时,才能对生态用地予以征收。(本文来源于《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09-08-03)
保护控制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投资者保护是资本市场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但目前,关于投资者保护的实践还处在新兴发展的阶段,而内部控制对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内部控制是企业能够健康发展的强有力保障,随着一些公司财务舞弊的丑闻不断涌出,投资者的损失非常严重,内部控制是防控风险的重要途径,许多公司和相关研究人员也越来越关注它。因此,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就要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性的评价。文章从内部控制的视角对投资者保护进行了分析,对内部控制和投资者保护进行相关分析,阐述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对投资者保护的传导机制和实现路径。内部控制不仅仅是投资者利益保护在制度上的安排,同时也通过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来保护投资者的相关权益。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相关要素以及对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影响,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这也给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了基础保障,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相关利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保护控制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沈伟.地方保护主义的司法抑制之困:中央化司法控制进路的实证研究——以执行涉外仲裁裁决内部报告制度为切入视角[J].当代法学.2019
[2].余婷.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9
[3].邓金杰,黄伟坚,陈柳新,唐豪.生态保护区域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与制度构建探索——以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为例[J].特区经济.2018
[4].张瑾.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产权保护与内部控制[J].中外企业家.2016
[5].胡晓治.论证券私募投资者保护的制度破立——信息隔离与风险控制之弈[J].证券法律评论.2015
[6].仝培杰.建立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N].中国计算机报.2013
[7].隋文靖.提升持有人话语权新《基金法》为投资者权益护航[N].证券日报.2013
[8].从容,苗兴旺,吕天晗.企业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下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保护制度建设[J].价值工程.2012
[9].张俊琴,刘敏.我省明确新一轮耕地“红线”[N].河北经济日报.2010
[10].唐双娥.生态用地的保护对我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的反思[C].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2009
标签:执行涉外或外国仲裁裁决; 内部报告制度; 地方保护主义; 中央化司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