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卢布汇率波动对人民币及边境贸易的影响研究

俄罗斯卢布汇率波动对人民币及边境贸易的影响研究

一、关于俄罗斯卢布币值波动对人民币和边贸影响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文轩[1](2021)在《汇率冲击与资产价格波动 ——影响机制及风险联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国际贸易增速放缓,国际形势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外生冲击正愈来愈显着地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内在稳定的潜在威胁。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号召,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民币汇率作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载体,在金融风险阻击战线上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在此背景下,本文综合应用金融市场关联性理论、中介效应检验、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时变参数非线性模型、极值理论下的条件风险测算等理论与方法,以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关于价格的波动规律、影响机制以及收益率风险溢出的研究,最后基于影响机制和风险溢出的研究结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深化改革、提升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以及资本市场风险的防控献言建策。基于这样的研究脉络,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创新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结合了理论分析、政策环境分析和市场环境分析,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沪深300指数和一、二、三线城市的平均房价指数等五组数据的波动规律进行了包括描述性统计、正态分布检验、拆分特征分析和高阶矩波动特征分析在内的定量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研究变量的波动既有各自的特点,即对变量波动曲线拆分后发现,房价波动的季节性成分更明显,而汇率和股价波动的不确定性成分更显着。(2)也存在着诸多的相同点,汇率、股价和房价的波动均是有偏的,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尽管周期的长短不同,但是均存在周期性特征。(3)来自GARCHSK模型的实证结果证明了,五组数据的波动方差在高阶矩上均有显着的时变特征,而这为后文对变量之间关联关系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需要从时变特征的角度研究变量之间的联动关系。其次,本文对汇率对资产价格冲击影响的传导机制按照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总结归纳与理论分析。根据理论推演,汇率波动对资产价格的冲击影响既可通过财富效应影响下的投资者投资需求变动、避险情绪下的投资选择转换和资产的现金流折现估值等三个层面进行直接传导,亦可通过跨境资本流动、投资者信心、货币政策在信贷层面和流动性效应层面的调控进行间接传导。之后,文章使用中介效应检验和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每条传导路径进行了定量检验,数据结果与理论推导不尽相同,主要结论如下:(1)在样本区间内,尽管汇率波动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是显着的,但是跨境资本流动作为汇率影响资产价格的中介变量并不显着,说明在我国,与传统认识相悖,月度跨境资本的流入和流出与股市和房市的价格波动并没有显着的直接相关性。(2)信贷额度的扩张对汇率影响股价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并不显着,但是,对汇率影响房价的过程有显着的中介效应,其中,对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房价属于部分中介效应,对三线城市的房价属于完全中介效应。(3)广义货币供应量在汇率影响股价和房价的过程中都具有显着的遮掩效应,即我国货币政策的数量调控实际上削弱了汇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4)投资者信心指数对于汇率影响股价和汇率影响房价均具有显着的中介效应,但是同样的,在汇率影响三线城市房价的路径中,投资者信心起到了完全中介效应的作用,即汇率的变化与三线城市的房价波动并没有显着的直接相关性,而是完全通过中介变量传导影响。此外,本文对日本资产价格的形成与破裂、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俄罗斯卢布危机等历史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后发现,汇率与资产价格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单向因果关系,即并不能说汇率的升值一定会导致资产价格升值,汇率的贬值也并不一定对应资产价格的暴跌,但是,汇率的承压是资产价格失衡的重要原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文章运用时变参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2005年人民币汇改后的数据进行了拟合,来自等间隔脉冲响应曲线的结果显示:(1)在样本区间内,人民币汇率的贬值确实给股价带来了负向冲击,对房价的冲击却表现出差异性,具体来说,汇率贬值对二线和三线城市的房价的冲击影响是负向的,但对一线城市的房价有正向的冲击影响。(2)来自时点脉冲响应曲线的结果显示,汇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在不同的时点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从汇率改革的不同时点来看,随着汇改进程的推进,单位货币供应量反应对汇率贬值的冲击影响起到了更好的风险对冲效果,也即货币政策对汇率风险调控的有效性增强了;从股市涨跌周期的不同时点来看,在熊市中,汇率贬值对股市的负向冲击影响被放大了,货币政策对汇率风险的对冲效果也更差,而在牛市中,汇率贬值对股市的负向冲击影响较小,货币政策的对冲效果也更好,说明相对于熊市,牛市对汇率风险的抵御效果更好。据此,本文认为,应该完善成熟高效的资本市场投资结构为建成长期繁荣的资本市场做支撑,同时,应该加强相机调控和精准调控,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之后,本文对国际主流汇率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汇率制度的官方分类对我国2005年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进行了准确定位,并在此基础上,以回溯历史-展望未来的思维,从稳定国内资产价格、防范风险的视角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深化改革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在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变动的动因进行考察时,文章构建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811”汇改以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数据进行了方差分解,此外,文章以极值理论为基础,对不同区间内的人民币汇率和资产价格收益率的超阈值数据进行了广义帕累托(GPD)拟合,并以此为样本对风险溢出效应进行了考量。主要结论如下:(1)非市场化干预手段依然极大地影响着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定价过程。来自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定价过程中,市场化干预和利差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主要与自身波动有较强的关联性。(2)人民币汇率深化改革的窗口期已经到来。计算结果发现,不同时期段内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数据的相依结构存在差异,汇率对资产价格的净风险溢出效应也经历了先加强后衰弱的过程,而当前,这种净风险溢出效应正处在历史的相对低点。据此,文章认为,从资本市场风险防控的视角来看,可以加强顶层设计,渐进地进一步减少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过程的非市场化干预,进一步放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让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更加贴近市场规律。

尢佳[2](2021)在《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货币体系长期维持美元作为单一结算货币的格局,强大的美元本位制网络效应诚然提高了多边贸易中的金融效率,然而美元在国际货币兑换上的非对称性也带来了难以解决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美国借助美元的国际地位来降低本国货币错配风险、增加国际融资能力,甚至向海外转嫁国内金融危机的危害。因此,各国对于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发展的需求日益强烈。2009年人民币国际化正式启动以来,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在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证券市场投资等领域的使用渠道不断拓展,并于2016年10月加入SDR货币篮子。即便如此,人民币在全部国家和地区的整体支付份额占比依然较低,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中心-外围”体系短时期内不会被打破,人民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作为外围货币,人民币亟待建立自身的支付网络效应。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不容忽视,全球孤立主义和保守思想抬头,贸易摩擦时有发生,外部政治经济环境有所恶化;同时随着国内市场不断开放,跨境资本流动、汇率市场波动程度加大,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风险有所增加。货币替代是指一种货币对于另一种货币在价值尺度、交易媒介、计价单位和贮藏价值中一个或多个职能上发生替代,并使得一国货币需求受到国际货币输出国的经济变量影响的现象。货币替代是一种法定货币实现国际化、履行世界货币职能的基础和重要阶段。由于微观上搜寻、兑换、文化差异等原因和宏观上货币制度建设成本的存在,境外居民和企业选择使用外币进行交易时,国际货币对其国家本币不会是“无摩擦”的完美替代,必然存在宏观和微观上的交易成本。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是促进人民币在经济贸易活动和金融交易中的国际使用,因此本文从交易这一最基础的分析单位切入,从交易成本角度探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本文系统地论述了交易成本在货币替代中所产生的作用。参考和借鉴经典货币替代理论,论述了微观和宏观的交易成本特点及相互影响关系,构建了含有交易成本的货币替代理论模型,通过对香港离岸市场的实证分析总结出现阶段人民币货币替代的特点,从货币替代的交易成本角度分析了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经验。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货币替代的交易成本可以划分为由私人部门承担的微观交易成本和由国家和政府组织承担的宏观交易成本,微观和宏观交易成本都对货币替代进程产生作用;(2)微观交易成本主要通过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选择对货币替代产生影响,微观主体会根据本币通货膨胀率和外币微观交易成本等因素决定使用哪种货币,外币的交易成本越低,则越有可能发生货币替代;(3)宏观交易成本由国际货币发行国承担,当存在强势国际货币国、新兴国际货币国和被货币替代国三个参与方时,作为输出国际货币的后发国家,宏观层面上依然可以采取给予被货币替代补偿的方式,承担宏观交易成本,推动货币替代进程;(4)货币替代在持续过程中具有棘轮效应,交易成本是棘轮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香港地区2004年开展人民币活期存款业务以来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香港地区人民币货币替代已经显示出棘轮效应,而且主要是出于交易便利性目的而持有人民币;(5)交易成本视角下,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特点是“宏观层面承担交易成本,利用政策推动微观交易成本的降低,微观主体享受人民币交易成本降低的好处”。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有效推动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建议一方面可以利用新技术直接降低人民币的微观交易成本,并且推行双赢的对外经济合作政策,赢得其他国家支持共同推动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另一方面应控制宏观交易成本,通过离岸市场发展尽快形成人民币货币替代的棘轮效应,降低政策推行成本,并且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丰富风险管理手段,以降低货币替代进程中的宏观风险。

蔡琬琳[3](2021)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缺陷,是全球经济危机频发的根源所在。因此,国际社会纷纷主张对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推动国际货币的多元化发展,这为人民币的崛起创造了条件。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人民币逐渐在世界经济及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自2009年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来,人民币的崛起态势十分瞩目。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货币锚的本质是货币合作框架下的汇率协调机制,在一国货币向国际货币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成为其他国家货币的参照标准。因此,促进人民币在更广的区域范围发挥货币锚效应,能够为未来深化区域货币合作创造条件,是我国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环节。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我国塑造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内容,自2013年提出以来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一带一路”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以亚欧大陆为核心,已经进一步延伸至大洋洲、非洲及美洲等地区。“一带一路”所引领的国际合作新格局,之于人民币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故而被视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为切入点,探究我国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既能够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又能够为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把握重点方向,提升人民币的货币锚地位、推动区域货币合作、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一定的实践启示。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一定的边际创新。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遵循“提升货币锚地位、深化区域货币合作、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一逻辑主线,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弥补了人民币国际化深层次研究的不足。第二,研究范围的拓展。本文将研究样本从东亚或者亚洲一隅扩展到“一带一路”区域,使得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同时,也能够对空间分布特征有更加全面的把握。第三,研究方法的适度突破。本文在第4章、第5章、第6章的实证研究中,对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和创新,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稳健有效。本文按照“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基础、研究的核心、研究的落脚点”这一思想脉络展开,全文共由八章构成。从研究的出发点来看,本文第1章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重点阐述,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这一研究主题,提出了四个关键问题,即人民币是否具备发挥货币锚效应的条件?人民币是否在“一带一路”国家发挥了货币锚效应?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货币锚地位?以及我国是否具备以人民币为货币锚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现实基础?从研究的基础来看,本文第2章对最优货币区理论、货币替代理论和计价货币选择理论进行梳理,为后文研究的展开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从而更好地把握国内外研究动向,明确已有研究的局限以及可拓展的方向。从研究的核心来看,本文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分别对提出的四个核心问题进行了逐一回答与分析。首先,本文对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现实背景进行了探究。一方面,对货币锚的演进历程进行总结。从中发现,货币锚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信用锚需要以货币发行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坚实的贸易基础作为支撑。在牙买加体系下,虽然美元仍是主导货币锚,但世界各国对于货币锚的选择已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这为我国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货币锚效应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分别对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内部基础、外部机遇以及制约因素进行了研判。结果发现,虽然机遇与挑战并存,但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前景依然明朗。我国应在经济实力提升、对外开放程度深化、汇率制度灵活性增强、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抓住大好国际机遇,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以更加乐观的心态发展新型经济全球化,以更加合作的态度共建“一带一路”。同时,通过积极拓宽人民币的流通渠道、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推动人民币成为石油等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等,破除资本账户不完全开放的限制、消除内部短板、突破美元霸权的外部制约。其次,为了更加直观地把握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作为隐性货币锚的现状,本文通过使用改进的外部货币锚模型,分阶段对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锚效应进行测度,并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大国际货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从整体变化趋势来看,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锚地位得到了显着提升,美元的主导货币锚地位始终十分稳固,欧元的货币锚地位有明显的削弱。自“8.11汇改”以来,人民币的货币锚地位,虽然仍不及美元,但已可以与欧元相较。对于样本国家来说,美元和人民币的辐射范围明显高于其他三种货币,而欧元则更多地表现出区域性货币的性质。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虽然人民币在某些国家的货币锚效应仍然较弱,但其影响范围已覆盖五大洲,不存在真空区域。伴随着人民币的崛起,国际货币体系的外部驻锚正从美元和欧元的“二极系统”,朝着美元、人民币和欧元的三极化方向发展,且货币锚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多样化和区域异质性特征。再次,鉴于人民币在“一带一路”不同国家的货币锚效应存在差异,本文使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人民币锚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首先,通过对“一带一路”建设中,影响人民币货币锚地位的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可知,政府合作、贸易、投资、金融四个层面对人民币发挥货币锚效应存在较为重要的影响。为了验证理论分析所提出的实证研究假设,本文通过构建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应用面板有序Logit模型进行检验。通过基础回归分析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政府合作层面,一国与中国的政府合作越紧密,其选择人民币作为货币锚的可能性越大。在贸易层面,贸易依赖度对人民币锚效应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影响主要来源于样本国家从中国的进口贸易。在投资层面,双向投资依存度均对促进人民币锚效应的发挥有积极作用,说明建立人民币良性“流出-回流”机制,对提升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从金融层面来看,当前人民币“走出去”的推进阶段,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扩大金融开放,并不能显着提升人民币成为其货币锚的可能性,而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建设才是提升人民币货币锚地位的重要保障。最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以人民币为货币锚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遵循“经济融合、到金融合作、最终到货币合作”这一推动区域货币合作的渐进式路径,本文先后从经贸合作现状、金融合作进展,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货币合作的基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态势较好,并且致力于寻求经贸合作的新突破,未来的合作潜力巨大。同时,贸易和投资的良好发展势头催生了金融合作需求,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为开展深层次区域货币合作创造了条件。考虑到东盟所具有的最坚实的贸易与投资基本面支持,是我国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优先方向和突破口。因此,本文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使用OCA指数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潜力。结论显示,中国及东盟各国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逐渐提升,且中国具有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潜力。目前,最适合与中国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国家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缅甸和文莱是潜力最小的国家。从研究的落脚点看,本文第7章基于全文的研究,为我国走出一条平衡本国国情与国际标准,统筹发展效益与风险防范,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提出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而致远,我国应遵循如下路径:在政策上依托“‘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协同,按照“短期、中期、长期”的时间路径,在模式上采取“政府作用与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在空间上完成“东盟、‘一带一路’、全球”的分区域拓展,在程度上实现“探索、加强、突破”的分层次推进,在目标上达成“提高货币锚地位、深化区域货币合作、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阶段性提升。具体来看,一方面,可通过政府合作渠道为人民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贸易和投资渠道培育人民币的真实需求,通过金融渠道促进人民币的良性循环,以实现人民币在“一带一路”货币锚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应在与我国合作基础较好的区域,如东盟区域,优先开展深层次货币合作,同时遵循经济合作先行的渐进式发展路径,在其他区域,根据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和合作现状,夯实经济合作基础。最后,第8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作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李洋[4](2021)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数据,人民币现在是世界第五大官方储备货币。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蔓延、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时刻,有必要深入探索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在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以解决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国际化进程也在稳步推进。到2019年底,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达到3.2,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人民币的国际化才刚刚开始,与主要国际货币之间仍有很大差距。人民币也是经过多次调整和起伏后才在国际化进程上实现了突破进展,本文将结合中国的现状,重点探讨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因素。首先,根据相关理论分析已经实现国际化的4种货币,并总结其发展路线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总结经验。然后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历程,并重点分析了经济实力、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货币币值稳定性、政治军事支出等主要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最后,建立VAR模型来研究这几个变量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研究不同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和逻辑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显示,经济实力和军费支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是正向的,而汇率波动和通货膨胀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则是负向的。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经济实力和汇率波动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贡献很大,然后依次是军费开支、金融市场和通货膨胀。经过综合分析论证,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实力量,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军事实力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保障;货币币值稳定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汇率波动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的政策可以有效地影响到国家的金融市场,因此可以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调动金融市场,促使人民币国际化。从长期来看,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与欧美国家的金融市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不能很顺利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稳定的经济政策和良好的经济条件是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的基础,积极加强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可以提高单个金融机构的竞争力,还可以提高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力。扩大外资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使其能够积极进入中国市场并拓展业务。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并保持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的影响力。中国必须继续加强军事能力建设。进行核心技术的创新,这是中国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因素。

乔川[5](2021)在《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文中认为自2009年中国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来,人民币在国际贸易计价结算、投融资、国际官方储备等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伴随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国际化的成本和风险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指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现阶段研究各国货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对下一步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1999-2017年内除人民币以外25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为样本,按照货币国际化程度不同分为国际化程度较低、中等及较高三组,运用面板回归实证分析了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在货币国际化不同阶段的影响方向及程度大小。实证得出如下结论:首先,经济实力与贸易水平对国际化程度较低、中等及较高的货币均有显着影响;其次,在货币国际化程度较低的国家,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提高对于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作用明显;再次,在货币国际化程度较低和中等的国家,政治稳定性及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显着影响其货币国际化水平,而汇率波动率会抑制其货币国际化水平;最后,对于货币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军事实力的加强能进一步促进其货币国际化水平。论文接下来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阶段及阶段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他国经验对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进行了讨论。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结合人民币当前发展阶段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进一步优化经济贸易结构,培育真实需求;第二,续深化汇率改革,提升人民币交易使用水平;第三,优化子项目开放顺序,丰富投资工具和渠道;第四,加快发展离岸市场,完善边境金融服务体系。

王捷[6](2021)在《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虽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且成果显着,但仍然没有摆脱我国经济大国、货币小国的尴尬局面。与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相比,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依然很低,这也导致我国在全球对外贸易活动、货币调控、大宗商品定价权等方面经常处于被动地位;由于人民币跨境清算系统CIPS高度依赖SWIFT,我国还存在着较大的金融主权安全隐患。因此,合理快速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设计,具有急迫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首先梳理了货币国际化的一般性研究成果并对主要世界货币的国际化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其次从跨境贸易结算、货币互换、离岸人民币市场、人民币金融交易、人民币官方外汇储备、人民币跨境清算系统和法定数字人民币发展等方面简单回顾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五大因素:本国经济发展实力、金融市场、币值稳定性、币值收益性、军事实力及政治稳定性,并以此作为研究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自变量因素。本文选取了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人民币国际支付市场份额(GMS)、中国银行发布的离岸人民币指数(ORI)和跨境人民币结算(CRI)三个指标,并以此作为体现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代理变量。在此基础上截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0月的月度数据,并以2016年10月为节点,引入SDR虚拟变量,通过静态回归分析及动态Var模型方法,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动态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与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实力、金融市场发展、适度通胀和适度汇率波动、政治稳定和军事实力均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起到正向推动作用,而加入SDR事件则放大了各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并对汇率提出了更高的稳定性要求;同时表明,加入SDR即人民币更多融入现存国际货币体系后,经济实力、适度通胀、汇率市场化成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持续加大人民币的SDR份额并积极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良,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改良路径。而另一方面,随着数字革命的发展,全球约有80%的银行正在积极推进数字货币的研究和应用,都希望在数字货币的潮流竞争当中占得先机,而我国也已正式推出数字人民币(DECP)并大力协作推进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DECP可以不依赖网络存在的特点以及数字货币桥体系的构建使得一个独立于SWIFT之外,从而独立于以美国金融霸权为特征的国际金融体系之外的新国际金融体系获得了技术上的可能。从这个角度看,抓住机遇,以数字货币彻底重构国际金融体系,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也正成为现实可能。因此,本文根据前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未来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设计,即区域化与双轨制相结合的渐进式发展路径和依托数字货币重构的革命式发展路径,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思路。

廖明珠[7](2020)在《货币国际化阶段性分析及网络外部性与汇率影响研究 ——基于BMA与PVAR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主要国际货币的经验显示,货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持续和分阶段的过程,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需要考虑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会存在的阶段性变化。为研究货币国际化阶段性差异,分析货币国际化的核心影响因素,本文选取1975-2017年11种主权货币3大货币国际化职能指标,结合数据特征和K-means聚类方法将货币国际化划分为4个阶段。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进行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货币国际化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差异,网络外部性与货币信心的影响在所有阶段显着并且随国际化程度提升而增强,经济、金融与政治等基本面因素则在国际化程度较低的阶段影响较大。人民币要实现从待国际化向初阶国际化阶段的转变,保持较高的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是重要基础,提升网络外部性与保持货币信心是进阶的关键。为进一步研究网络外部性与汇率对货币国际化的动态影响,对不同阶段的国际储备、国际债券与汇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或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货币惯性对货币国际化波动具有最高的解释度,横向网络外部性与汇率的解释度较低。提高货币惯性,尤其是国际储备份额的惯性影响,是人民币国际化实现阶段性发展的关键,人民币升值虽然对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但是影响作用相对有限。

Glushkova Natalia[8](2020)在《卢布汇率波动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罗斯受到了欧美各国的制裁,在此背景下,卢布汇率出现了下滑,并且由此对俄罗斯的国内经济形式产生了非常有严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明确卢布汇率变动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的实际影响,并且运用经济理论构建起分析这种影响的内在逻辑体系,对于帮助俄罗斯调整自身的贸易结构,通过国际市场给自身经济发展不断找到新的动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卢布汇率波动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影响的机理分析这一部分构建起进出口产品结构决定进出口需求弹性,需求弹性的大小影响进出口规模对价格变动的敏感性的理论逻辑。其次,通过影响机理分析,将挖掘出汇率变动与俄罗斯进出口规模变化之间的深层次内涵,在实证分析进行之前,对实证分析过程中指标和变量的相互关系进行理论上的充分探讨,从而保证本文的实证检验能够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并且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带来较好的现实意义。然后,在明确了俄罗斯进出口贸易规模与汇率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之后,选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明确卢布汇率变动和俄罗斯进出口贸易现状的数据,并且阐述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本文的适用性,明确选取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依据。最终,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导致目前俄罗斯的进出口贸易与汇率变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产业经济和国际分工背景进行诠释,并且由此提出应对措施。

李海静[9](2020)在《货币国际化视野下的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我国“贸易结算+离岸中心”这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径正面临一定瓶颈,经济实力和贸易规模尚不足以完全支撑人民币国际化。国际经验表明,货币职能在金融领域的国际化对货币国际化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国际债券是金融市场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缺乏一个具有一定发展深度的金融市场和丰富的人民币金融产品体系,人民币作为国际投融资的货币地位就难以确立。因此,研究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致远,也是一个值得继续深挖的课题。在此情况下,将人民币国际债券作为金融领域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或是一个方向。近年来,金融制度创新、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高、“一带一路”朋友圈扩容等发展环境的优化为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虽然学术界对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但由于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整体尚处于发展初期,现阶段专门聚焦人民币国际债券的研究文献仍然较少;“熊猫债券”和离岸人民币债券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得到普遍认可,但整体来说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类的定量研究。本论文将国际债券与货币国际化纳入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拟回答和解决以下三个核心问题:第一,国际债券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影响机理是怎样的?国际债券是否能显着作用货币国际化?第二,现阶段发展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的意义以及影响该市场发展的显着因素有哪些?第三,如何通过发展这一市场,以更好地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首先是提出问题。本论文从国际债券、货币国际化、国际债券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重点从理论层面论述了国际债券影响货币国际化的两个机理。一方面明晰了本文拟研究的主题,另一方面为之后章节的实证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其次是分析问题。包括分析性研究和实证研究两部分。分析性研究方面,一是通过国际案例对比研究,分析和总结了全球主要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可借鉴经验;二是剖析了“熊猫债券”、离岸人民币债券、SDR债券的发展现状,分析总结了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障碍,并进一步根据两大机理指出了人民币国际债券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实证研究方面,先是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论证和检验了国际债券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国际债券能够助推货币国际化进程。在确立国际债券对货币国际化的积极作用后,接下来就是研究如何发展的问题。本论文构建了SVAR模型对人民币国际债券的影响因素及机理进行分析,为如何发展人民币国际债券提供方向。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研究结果显示,汇率波动性、金融市场发展和经济实力是影响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的前三大因素,资本账户开放和对外贸易对人民币国际债券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扰动,但贡献率均较低;作为币值稳定性指标之一的通货膨胀对人民币国际债券发展的贡献较小。最后是解决问题。在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后,基于货币国际化视角,提出了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债券发展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货币环流机制和国际货币职能两个层面提出了国际债券和货币国际化的理论逻辑关系。经验上,国际债券对货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可,但缺乏理论层面的论证和研究,本文尝试在这方面有所贡献。二是运用计量方法定量研究人民币国际债券,使得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而以往对人民币国际债券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三是本论文既有主要货币国际债券发展经验提供的国际范式,又立足中国实际展开定性和实证分析,使得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更具参考意义。

谢俊明[10](2020)在《货币价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系统性金融风险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每次系统性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都给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相对于过去,近年来各国政府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视程度更高。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是金融监管部门的首要使命,也是国家层面高度关注的重大事项。货币是金融经济系统赖以存在的基本元件。货币价值波动与金融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历史经验表明,许多系统性金融风险事件爆发之前的一段时间,都出现过货币价值持续大幅波动现象,无论是在商品货币时期,还是在信用货币时期都是如此。可见,货币价值波动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前兆。因此,探讨货币价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分析二者承前启后的逻辑关系,能及早预测系统性金融风险,并及时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化解对策,对金融监管当局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梳理了货币价值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期研究成果,以货币价值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为出发点,明确了文中货币价值波动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和内涵。围绕货币价值波动理论,分析了货币价值构成及其动态演化路径;基于不同货币形态,解释了货币价值波动的原因,并从宏观和微观视角阐述了货币价值波动的影响。同时总结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经典理论,基于马克思经典理论诠释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在此基础上,从理论视角分析了货币价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认为货币价值波动会增加银行系统、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脆弱性,也会通过影响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动、心理预期变化,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其次,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历史特性,运用历史分析法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考察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普遍性,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前的货币价值波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条件概率和Logit模型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概率检验,认为货币价值波动会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这样,从理论-历史-实证角度构建了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框架,论证了货币价值波动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前奏,为进一步探究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机制和差异性奠定了基础。从影响机制来看,围绕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和财富集中探讨了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机制。就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来说,货币价值波动会使金融资产脱离其内在价值,影响金融资产与货币交换的比例,从而造成金融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而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可以通过影响投资需求变化,使经济发生周期性变化;通过改变投资者预期,其正反馈作用容易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也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而影响信用规模的变化。也就是说,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会直接对金融系统产生内生扰动,也会起到了传导外生冲击的作用。就财富集中来说,货币价值波动会影响社会财富支配权,从参与财富分配的主体、债权债务关系以及货币流通的过程三个方面影响财富分配,加速财富集中。当财富集中累积到一定程度,会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信用扩张以及刺激投机性投资等渠道,导致供给与需求脱节,经济衰退。这些都给金融系统带来负面冲击,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生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了我国1996-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货币价值波动、资产价格波动、财富集中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四个随机变量进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从影响的差异性来看,在国际货币体系不对称的现实条件下,货币价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空间差异性,运用历史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考察了引起这种空间差异的原因,发现不同类型国家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路径不同。分别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分析了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路径,并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国家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路径差异,主要体现在起点不同、传导路径不同以及面临货币价值波动的风险不同。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在梳理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体系原则的基础上,借鉴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的国际经验,从重构国际货币体系、稳定货币价值、抑制资产价格波动和财富集中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二、关于俄罗斯卢布币值波动对人民币和边贸影响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俄罗斯卢布币值波动对人民币和边贸影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汇率冲击与资产价格波动 ——影响机制及风险联动(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指导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思路
        1.2.3 结构安排
    1.3 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关于汇率与资产价格波动特征的研究
    2.2 关于汇率对资产价格冲击影响传导路径的研究
        2.2.1 国际资本流动传导路径
        2.2.2 货币政策传导路径
        2.2.3 资产成本收益传导路径
        2.2.4 投资者心理预期传导路径
    2.3 关于汇率与资产价格影响关系的研究
        2.3.1 汇率与股价影响关系的研究
        2.3.2 汇率与房价影响关系的研究
    2.4 关于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风险识别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汇率和资产价格的波动机理及其统计特征分析
    3.1 汇率与资产价格决定的理论分析
        3.1.1 汇率决定的基本理论
        3.1.2 资产价格决定的基本理论
    3.2 汇率与资产价格波动的基本环境分析
        3.2.1 国内政策环境分析
        3.2.2 国内外市场环境分析
    3.3 汇率与资产价格波动的统计特征分析
        3.3.1 汇率与资产价格波动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3.3.2 汇率与资产价格波动的拆分特征分析
        3.3.3 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在高阶矩层面的时变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汇率冲击与资产价格波动:基于中国现状的实证分析
    4.1 汇率与资产价格联动的经典理论和新兴视角
        4.1.1 汇率与资产价格联动的经典理论
        4.1.2 汇率与资产价格联动的新兴视角
    4.2 汇率对资产价格冲击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
        4.2.1 汇率对资产价格冲击影响的直接传导机制
        4.2.2 汇率对资产价格冲击影响的间接传导机制
    4.3 汇率对资产价格冲击影响传导路径的实证检验
        4.3.1 模型构建
        4.3.2 数据说明
        4.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 汇率冲击对资产价格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4.4.1 模型构建
        4.4.2 数据说明
        4.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汇率冲击与资产价格波动:基于国际经验的案例分析
    5.1 日本经验分析:汇率升值与经济泡沫
        5.1.1 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升值历程
        5.1.2 汇率冲击与资产价格走势
        5.1.3 经验分析
    5.2 东南亚经验分析:金融危机与汇率推手
        5.2.1 汇率的趋势转换与危机的酝酿
        5.2.2 汇率冲击与危机的爆发
        5.2.3 经验分析
    5.3 俄罗斯经验分析:卢布危机与经济衰退
        5.3.1 经济转型后的卢布汇率改革
        5.3.2 汇率冲击与经济衰退
        5.3.3 经验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人民币汇改可行性分析:基于对资产价格风险溢出的考量
    6.1 汇率制度的演进、分类与相关理论
        6.1.1 国际主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进
        6.1.2 现行标准下的汇率制度分类
        6.1.3 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相关理论分析
    6.2 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探讨
        6.2.1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现状分析
        6.2.2 人民币汇率深化改革方案探讨
    6.3 人民币汇率对资产价格风险溢出的测算
        6.3.1 建模逻辑
        6.3.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汇率深化改革层面
        7.2.2 提升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层面
        7.2.3 防控资本市场风险层面
    7.3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致谢

(2)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目的和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
        一、研究思路
        二、基本框架
        三、主要观点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货币替代文献综述
    第一节 货币替代的内涵及经济影响
        一、货币替代的含义
        二、货币替代的分类
        三、货币替代的度量
        四、货币替代的决定因素
        五、货币替代的经济影响
    第二节 货币替代的基础理论述评
        一、货币服务的生产函数理论
        二、货币替代的边际效用理论
        三、货币替代的资产组合理论
        四、货币替代的预防需求理论
        五、反货币替代的“无行动区间”理论
    第三节 货币替代与交易成本的相关研究
        一、含有交易成本的货币替代理论模型
        二、货币替代的棘轮效应相关研究
    第四节 人民币货币替代问题研究
        一、人民币反向货币替代的定义
        二、人民币货币替代的影响因素
        三、人民币货币替代的经济效应
        四、货币替代视角下的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第三章 国际主要货币的货币替代经验借鉴
    第一节 主要国际货币的货币替代进程回顾
        一、美元货币替代进程回顾
        二、德国马克货币替代进程回顾
        三、日元货币替代进程回顾
    第二节 货币替代发生的经济基础
        一、经济长期稳定繁荣
        二、贸易强大
        三、币值稳定
        四、发达的金融市场
        五、制度性因素
    第三节 货币替代进程中的政策推动
        一、货币替代的发生依赖政策推动培育市场
        二、货币替代的实现依赖政策推动克服先发货币的棘轮效应
        三、货币替代的政策推行具有显着的宏观成本
第四章 货币替代中的交易成本
    第一节 交易成本概念的不同层次
        一、狭义的“交易的成本”
        二、广义的“制度的成本”
    第二节 货币替代的交易成本两分
        一、货币替代的微观交易成本内涵及特点
        二、货币替代的宏观交易成本内涵及特点
    第三节 交易成本在货币替代进程的作用
        一、货币替代发生的前提
        二、宏观交易成本与收益的比较:货币替代政策目标的确立
        三、微观交易成本的首次比较:货币替代的发生
        四、微观交易成本的再次比较:货币替代的持续进行
第五章 交易成本对货币替代进程的影响
    第一节 微观交易成本对货币替代的影响
        一、模型假设
        二、最优化与市场均衡
        三、模型的扩展
        四、模型小结
    第二节 宏观交易成本对货币替代进程的影响
        一、博弈规则
        二、模型求解
        三、模型小结
    第三节 政策含义
第六章 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实证分析: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为例
    第一节 香港人民币市场概况
        一、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历史
        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概况
    第二节 香港人民币货币替代交易成本考察
        一、逐渐降低的微观交易成本
        二、不断凸显的宏观交易成本
    第三节 人民币与美元在香港货币替代棘轮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实证模型设定、计量方法与数据说明
        二、模型估计与检验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香港地区人民币货币替代经验总结
第七章 降低人民币货币替代交易成本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利用央行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直接降低微观交易成本
        一、以结算货币为初期试点方向
        二、以引入外部智库为主要合作模式
        三、以新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第二节 推行与被货币替代国双赢的经济合作政策
        一、积极扩大进口,形成与被货币替代国的贸易逆差
        二、对外直接投资与人民币融资方案相结合
        三、扩大货币互换协议使用范围至日常经贸活动
    第三节 依托离岸市场尽快形成人民币替代的棘轮效应
        一、以优质人民币债券产品为突破口
        二、完善外汇定价机制,形成在岸与离岸外汇市场的协调
        三、继续推动在岸与离岸的互联互通机制创新
        四、利用开放银行模式提高中资银行的海外服务能力
    第四节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丰富风险管理手段
        一、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对系统风险的识别能力
        二、对高频投机交易开征金融交易税
        三、慎重稳步开放资本市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思路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最优货币区理论
        2.1.2 货币替代理论
        2.1.3 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货币锚的概念及特性
        2.2.2 货币锚效应测度的实证方法
        2.2.3 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
        2.2.4 货币锚效应的影响因素
        2.2.5 文献述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现实背景
    3.1 货币锚的演进历程
        3.1.1 金本位时期:黄金锚
        3.1.2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黄金-美元锚
        3.1.3 牙买加体系时期: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锚
    3.2 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内部基础
        3.2.1 经济实力的显着增强
        3.2.2 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深化
        3.2.3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
        3.2.4 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序推进
    3.3 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外部机遇
        3.3.1 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
        3.3.2 全球经济格局面临多元化调整
        3.3.3 “一带一路”引领国际合作新格局
    3.4 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制约因素
        3.4.1 资本账户的不完全开放
        3.4.2 金融体系的不完善
        3.4.3 美元强大的计价货币惯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锚效应测度
    4.1 基础分析框架
        4.1.1 模型的设定
        4.1.2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4.2 模型的扩展与改进
        4.2.1 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处理:辅助回归
        4.2.2 样本区间的划分:基于Bai-Perron方法的多重结构突变检验
        4.2.3 回归方法的选择:似不相关模型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平稳性检验及结果说明
        4.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锚效应的影响因素
    5.1 “一带一路”建设中影响人民币锚效应的因素及作用机制
        5.1.1 政府合作渠道
        5.1.2 贸易渠道
        5.1.3 投资渠道
        5.1.4 金融渠道
    5.2 变量的选取及模型设定
        5.2.1 变量及数据来源
        5.2.2 模型设定及回归方法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基础回归结果
        5.3.2 稳健性检验
        5.3.3 进一步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人民币为货币锚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
    6.1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基础
        6.1.1 贸易和投资的合作现状
        6.1.2 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潜力
    6.2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金融合作进展
        6.2.1 货币合作的初步成果
        6.2.2 金融服务的网络化布局
        6.2.3 资本市场合作的有益尝试
        6.2.4 开发性金融合作的突破进展
    6.3 基于OCA指数的区域货币合作潜力分析:以东盟为例
        6.3.1 中国与东盟货币合作的背景
        6.3.2 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区域货币合作推动欧元国际化的经验借鉴
        6.4.1 欧元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6.4.2 欧元国际化模式的启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政策建议
    7.1 继续提升人民币在“一带一路”的货币锚地位
        7.1.1 在政府合作层面为人民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7.1.2 在贸易和投资层面培育人民币的真实需求
        7.1.3 在金融层面促进人民币的良性循环
    7.2 分区域、分层次推进区域货币合作
        7.2.1 东盟区域:开展深层次货币合作
        7.2.2 其他区域:夯实经济合作基础
第8章 总结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4)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货币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1.2.2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拟实现的创新和不足
        1.4.1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4.2 可能创新点以及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和货币国际化经验总结
    2.1 相关理论
        2.1.1 货币替代理论
        2.1.2 跨境贸易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2.1.3 人民币国际化理论
    2.2 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总结
        2.2.1 美元国际化的经验总结
        2.2.2 英镑国际化的经验总结
        2.2.3 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总结
        2.2.4 欧元国际化的经验总结
第3章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影响因素及其测度
    3.1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
        3.1.1 跨境结算规模不断增长
        3.1.2 证券投资成为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主要推动力量
        3.1.3 人民币作为全球外汇储备货币的规模稳步增加
        3.1.4 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
        3.1.5 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挑战
    3.2 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强大的经济实力
        3.2.2 金融市场发展程度
        3.2.3 货币币值稳定性
        3.2.4 外汇储备量
        3.2.5 政治军事支出
    3.3 人民币国际化的测度
        3.3.1 测算方法
        3.3.2 变量选举和数据来源
        3.3.3 目前人民币以及其他国际化货币的指数
第4章 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本文的研究假设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4.3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建立
    4.4 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4.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4.4.2 协整分析—Johansen协整检验
        4.4.3 VAR模型的稳定性
        4.4.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5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动态分析
        4.5.1 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4.5.2 基于VAR模型的方差分解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提高经济实力,实现持续发展
        5.2.2 提升金融核心竞争力
        5.2.3 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
        5.2.4 扩军备挑重担,增强政治地位
参考文献
致谢

(5)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货币国际化
        1.1.2 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货币国际化的定义及测量
    2.2 货币国际化不同阶段下的影响因素作用差异
    2.3 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
    2.4 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研究
    2.5 总体评价
第3章 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识别及其在货币国际化程度的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
    3.1 主要国家货币国际化现状
    3.2 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识别
        3.2.1 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践经验
        3.2.2 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理论经验
        3.2.3 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总结
    3.3 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在货币国际化程度的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
        3.3.1 资本账户开放在货币国际化程度的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
        3.3.2 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在货币国际化程度的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
        3.3.3 军事实力在货币国际化程度的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
        3.3.4 政治稳定性在货币国际化程度的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
        3.3.5 其它影响因素在货币国际化程度的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
    3.4 小结
第4章 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在货币国际化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分析
    4.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4.1.1 模型构建
        4.1.2 数据的选取与来源
    4.2 实证结果分析
        4.2.1 总体组实证结果的分析
        4.2.2 程度划分后的实证结果和分析
    4.3 稳健性检验
        4.3.1 S-GMM模型稳健性检验
        4.3.2 不同样本期的稳健性检验
        4.3.3 替换指标法稳健性检验
    4.4 小结
第5章 人民币国际化当前发展阶段、阶段性影响因素与国际化路径
    5.1 人民币国际化当前发展阶段
    5.2 人民币国际化阶段性影响因素
    5.3 基于阶段性影响因素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经济实力与贸易水平在各阶段的影响都较为显着
        6.1.2 汇率波动率在货币国际化程度中等阶段的抑制作用更为显着
        6.1.3 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在货币国际化程度较低及中等阶段的影响更为显着
        6.1.4 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在货币国际化程度较低阶段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
        6.1.5 军事实力在货币国际化程度中等及较高阶段促进作用更为显着
        6.1.6 政治稳定性在货币国际化程度较低及中等阶段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
    6.2 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
        6.2.1 优化经济贸易结构,培育真实需求
        6.2.2 持续深化汇率改革,提升人民币交易使用水平
        6.2.3 优化子项目开放顺序,丰富投资工具和渠道
        6.2.4 加快发展离岸市场,完善边境金融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6)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框架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主要货币国际化的理论分析与路径演变
    2.1 货币国际化的理论研究
        2.1.1 货币国际化的含义
        2.1.2 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
    2.2 主要货币国际化路径与影响因素
        2.2.1 英镑国际化路径
        2.2.2 美元国际化路径
        2.2.3 日元国际化路径
        2.2.4 欧元国际化路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
    3.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3.2 人民币金融交易
        3.2.1 人民币投资交易
        3.2.2 人民币境外信贷市场
        3.2.3 人民币外汇交易
        3.2.4 境外人民币合格机构投资者
    3.3 人民币官方外汇储备
    3.4 货币互换
    3.5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3.6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CIPS)
    3.7 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探索发展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分析
    4.1 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4.2 变量选取及构建模型
        4.2.1 变量选取
        4.2.2 模型设定
        4.2.3 长期均衡分析
        4.2.4 VAR模型检验
    4.3 实证分析结论
第五章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径设计
    5.1 渐进式——区域化与双轨制相结合的国际化路径
    5.2 革命式——依托数字货币重构的国际化路径
参考文献
致谢

(7)货币国际化阶段性分析及网络外部性与汇率影响研究 ——基于BMA与PVAR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
2 不同阶段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分析
    2.1 货币国际化阶段性划分
    2.2 模型与变量选择
    2.3 实证分析
    2.4 各阶段影响因素分析与总结
3 网络外部性、汇率与货币国际化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3.1 主要国际货币与汇率
    3.2 模型与变量选择
    3.3 实证分析
    3.4 各阶段货币分析与总结
4 结论建议与展望
    4.1 结论与启示
    4.2 政策建议
    4.3 文章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8)卢布汇率波动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卢布汇率波动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
    2.1 汇率波动对俄罗斯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
        2.1.1 汇率变动通过需求弹性影响出口收益
        2.1.2 汇率和弹性对出口收益的影响受制于出口结构
        2.1.3 汇率变动对俄罗斯出口收入影响的定性判断
    2.2 汇率波动对俄罗斯进口贸易的影响机理
        2.2.1 汇率变动对进口贸易的作用方向
        2.2.2 汇率变动对俄罗斯进口支出的定性判断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汇率波动影响俄罗斯进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3.1 卢布汇率变动和俄罗斯进出口贸易的现状
    3.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3.2.1 实证分析模型构建
        3.2.2 变量选择和数据处理
    3.3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3.4 格兰杰因果性检验
    3.5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3.5.1 卢布汇率影响俄罗斯出口额的实证检验结果
        3.5.2 卢布汇率影响俄罗斯进口额的实证检验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结果分析及政策建议
    4.1 实证结果分析
        4.1.1 俄罗斯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汇率
        4.1.2 汇率波动的影响暴露产品自给能力不足问题
        4.1.3 调控汇率和进口替代需要吸引更多外资
    4.2 政策建议
        4.2.1 俄罗斯央行应当增强对币值的调控能力
        4.2.2 提升进口产品的自给能力
        4.2.3 改善投资环境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货币国际化视野下的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有关概念界定
        一、国际债券
        二、人民币国际债券
    第三节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际债券相关理论与发展研究
        一、国际债券相关理论
        二、国际债券发展研究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相关理论
        一、货币国际化内涵
        二、货币国际化逻辑
    第三节 国际债券与货币国际化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基于货币环流的分析
        二、基于国际货币职能的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全球视角的主要国际债券发展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一、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二、国际债券市场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主要国际债券的发展经验
        一、美元国际债券
        二、日元国际债券
        三、英镑国际债券
        四、澳元国际债券
        五、其他国际债券
    第三节 经验总结和比较分析
第四章 人民币国际债券发展历程及瓶颈问题研究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债券的发展意义与机遇
        一、发展意义
        二、发展机遇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债券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二、熊猫债券
        三、离岸人民币债券
        四、SDR债券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债券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分析
        一、市场环境层面
        二、制度政策层面
        三、金融基础设施层面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债券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分析
        一、基于人民币跨境流动
        二、基于人民币国际货币职能
第五章 基于国际债券与货币国际化关系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
    第一节 现有研究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检验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数据检验
    第三节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
        一、建立模型
        二、模型估计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机理的SVAR模型研究
    第一节 国际债券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一、宏观因子及影响机理
        二、微观因子及影响机理
        三、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SVAR模型构建与估计
        一、国际债券统计说明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检验
        三、SVAR模型构建与估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实证结果
        二、结论分析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的现实条件-基于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相关建议
        一、从完善货币环流机制角度
        二、从促进国际货币职能发挥角度
    第三节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货币价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货币价值波动研究综述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综述
        三、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的方法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货币价值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货币价值波动理论分析
        一、货币价值波动的概念及其度量
        二、货币价值的构成及其演化路径
        三、货币价值波动的成因
        四、货币价值波动的影响
    第二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分析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经典理论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第三节 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
        一、金融脆弱性视角下货币价值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经济周期视角下货币价值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三章 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历史研究
    第一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历史事件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历史事件的时间分布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历史事件的空间分布
        三、历史事件的启示
    第二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前奏:货币价值大幅波动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前的货币价值波动情况
        二、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检验
        一、条件概率检验
        二、基于logit模型的概率检验
第四章 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机制研究
    第一节 货币价值波动、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货币价值波动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
        二、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第二节 货币价值波动、财富集中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货币价值波动与财富集中
        二、财富集中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第三节 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机制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的思路
        二、数据选取
        三、平稳性检验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五、SVAR模型估计
        六、SVAR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第五章 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差异性研究
    第一节 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空间差异分析
        一、不同类型国家系统性金融风险事件分布情况
        二、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空间分布
        三、产生空间差异的现实基础
    第二节 发达国家货币价值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货币价值波动与美国次债危机
        二、货币价值波动与1990年日本泡沫危机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货币价值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货币价值波动与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二、货币价值波动与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
        三、货币价值波动与马来西亚金融危机
    第四节 不同类型国家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路径差异
        一、发达国家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路径
        二、发展中国家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路径
        三、路径差异比较分析
第六章 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二、强制性与鼓励性相结合原则
        三、监管效率优先原则
        四、改革与创新原则
    第二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的国际经验
        一、国际组织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的建议
        二、美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体系的变革
        三、欧盟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体系的变革
        四、国际经验与启示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重构国际货币体系,寻找最优国际本位币
        二、建立健全稳定货币价值的调节机制
        三、健全两类国家均衡协调发展机制
        四、加强监管,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形成
        五、完善收入分配体系,缩小贫富差距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评语
答辩决议书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件

四、关于俄罗斯卢布币值波动对人民币和边贸影响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汇率冲击与资产价格波动 ——影响机制及风险联动[D]. 孙文轩. 吉林大学, 2021
  • [2]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分析[D]. 尢佳.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3]“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研究[D]. 蔡琬琳. 吉林大学, 2021(02)
  • [4]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李洋.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D]. 乔川.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6]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王捷.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7]货币国际化阶段性分析及网络外部性与汇率影响研究 ——基于BMA与PVAR方法[D]. 廖明珠. 暨南大学, 2020(04)
  • [8]卢布汇率波动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D]. Glushkova Natalia.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9]货币国际化视野下的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研究[D]. 李海静.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10]货币价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D]. 谢俊明. 深圳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俄罗斯卢布汇率波动对人民币及边境贸易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