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控制系统论文_田安琪,刘磊,周洁,马超,朱尤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负荷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负荷,控制系统,电力,系统,机组,超临界,汽轮机。

负荷控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田安琪,刘磊,周洁,马超,朱尤祥[1](2019)在《山东电网精准负荷控制系统配套通信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精准负荷控制系统配套通信系统是精准负荷控制系统的基础支撑系统,是精准切除可中断负荷的重要技术保障。文章以精准负荷控制系统配套通信系统的概况、策略为出发点,结合通信网现网网架结构及运行经验,深入分析通道组织原则,探讨多种组网方式的优劣,最终研究确定一种基于切负荷策略及通道组织原则的安全可靠的通信方式,实施后将为电网精准负荷控制系统配套通信系统提供坚强可靠的通信支撑,实现面向业务转变,有效改善营商环境,取得良好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焦在滨,马逢,李宗博[2](2019)在《考虑天然气传输特性的气电耦合系统的联合运行与紧急过负荷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气网络与电力系统的耦合关系日益紧密。该文首先对2个系统进行分析,采用精确的数学模型对其中的关键部件进行建模,对非关键部件进行必要简化,在建模过程中计及天然气网络的节点压力、气井出力、管道传输等约束条件。基于IEEE24节点电力系统网络和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网络进行气电耦合联合运行仿真,得到考虑天然气传输特性的气电联合运行的一个经济性最优方案。在此基础上,研究电力系统发生线路过负荷时,利用燃气轮机启动快、爬坡率高的特点,快速调整燃气轮机出力,从而消除线路的过负荷,并且保障用户用电不受影响。在气电耦合模型基础上,从快速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对优化方案进行比较,得出:燃料量不足会影响燃气轮机的爬坡速度,若考虑以最快速度解决线路过负荷问题,必须牺牲一定的经济性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黄雄飞[3](2019)在《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运用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力计量期间,合理地应用负荷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优化电网负荷曲线,同时还能够提升电力负荷运行的平稳水平,为电力单位的长远发展带来先进的技术支撑,实现电网可持续化运作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负荷控制管理系统运用实践作为重要的着入点,然后简要的分析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功能及其运行的基本原则,然后再说明了该项系统的主要结构框架,最终对电力计量期间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运用实践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孙宇贞,李康,郭皓文,黄晓筱[4](2019)在《基于改进粒子群的超超临界机组负荷控制系统模型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火电厂负荷控制系统因强耦合性强非线性等特点而难以对其建立精确热工模型的问题,结合工程实际分析叁输入叁输出负荷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将免疫算法(Immunity Algorithm,IA)的免疫记忆功能引入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形成免疫记忆粒子群算法(Immune Memory PSO,IM-PSO)并运用在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负荷控制对象的模型辨识中。辨识结果表明IM-PSO相对于普通PSO收敛速度提高了50%,收敛精度提高了6.08%,改善了PSO易早熟、粒子后期相似度过高的缺点,同时也验证了IM-PSO对于大型火电机组负荷控制对象辨识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林伟楠[5](2019)在《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运用实践微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力计量中对负荷控制技术进行运用,可达到改善电网负荷曲线形状以及提高电力负荷运行稳定程度等方面的目标,能够实现对电网运行经济性的提升,可为电力企业发展提供可靠技术支持。本文将以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应用功能介绍为切入点,通过对系统结构的分析,对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展开探究,期望能够为系统应用以及电力计量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23期)

马小燕,余高旺,蔺立,魏艳伟,赵丹[6](2019)在《基于无线通信的精准负荷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硬接线精准负荷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接线复杂、工作量大、成本高和影响美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精准负荷控制系统。系统能够通过无线数据上传和下发可切负荷量,并依据控制策略、就地频率判据,实现切负荷量的计算和执行。无线通信精准负荷控制系统通过了多项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线通信精准负荷控制系统通信稳定,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有效数据与硬接线精准负荷控制系统得到的数据完全一致,可满足可切负荷资源管理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期刊2019年14期)

艾欣,陈政琦,孙英云,周树鹏,王坤宇[7](2019)在《基于需求响应的电-热-气耦合系统综合直接负荷控制协调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能源系统运行、规划局限于电、气、热(冷)等单一能源形式系统,无法充分发挥它们之间互补优势和协同效益。对电–热–气多种能源的优化调度研究,可以实现统筹优化配置,提高多种能源互补利用效率;同时直接负荷控制参与多能源的优化调度为多能源协同调度提供新思路。首先构建了一种电–热–气多源耦合系统结构,分析了供给侧多源耦合系统的特性及需求侧直接负荷控制参与多种能源负荷的特性,其次建立了基于多种能源的直接负荷控制参与电–热–气耦合系统的综合经济优化调度模型;然后仿真分析了电–热–气耦合系统多源互补协调优化调度的场景,以及直接负荷控制参与的电热气耦合调度的特性。结果显示:供应侧多种能源的互支持和备用对于保证多能源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需求侧调度使供需更趋于平衡,综合直接负荷控制对电–热–气耦合系统需求侧的优化,能够降低峰值负荷,增加需求侧的弹性。(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严国栋,洪烽,高明明,陈峰[8](2019)在《350MW超临界CFB机组负荷控制系统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350MW超临界CFB机组,从机理分析出发,研究了给煤系统、炉膛热量释放、汽水加热系统和汽轮机系统的动态过程,建立了负荷控制系统模型,并通过稳态工况推导、回归分析和粒子群算法实现了模型参数的辨识和部分未知函数关系的确定。基于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上进行了模型阶跃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输出与实际输出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所建立的模型能准确反映机组的运行特性,可以满足各种控制算法的设计要求,为超临界CFB机组负荷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马庆阳[9](2018)在《核动力二回路系统变负荷控制特性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船用核动力二回路系统设备众多,结构复杂,这就要求其在运行时要有良好的稳动态性能,尤其是系统在进行升降负荷时,如何更好更快的实现动态过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仿真的意义与难点所在。本文借助GSE仿真软件搭建核动力二回路系统仿真模型,利用实测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高低负荷稳态验证,结果证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对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以及二回路负荷控制进行升降负荷动态仿真;其中,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分别采用叁冲量前馈控制以及叁冲量串级-前馈控制,高功率区间二回路负荷控制分别采用一回路平均温度法以及二回路主汽压力方法,低功率区间二回路负荷控制采用一回路平均温度法,对系统进行升降负荷仿真。降负荷过程蒸汽发生器水位仿真结果显示:串级-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与单冲量控制相比,虚假水位略有增加,约为0.05%;但前馈控制较单冲量控制超调量减少0.07%,串级-前馈控制较前馈控制超调量再减少0.15%;蒸汽发生器水位稳定时间,前馈控制较单冲量控制缩短约40s,串级-前馈较前馈控制缩短约37s。升负荷时,串级-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与单冲量控制相比,虚假水位略有增加,约为0.03%;但前馈控制较单冲量控制超调量减少0.13%,串级-前馈较前馈控制超调量再减少0.09%;蒸汽发生器水位稳定时间,前馈控制较单冲量控制缩短约37s,串级-前馈较前馈控制再缩短约28s。高功率区间降负荷过程二回路负荷控制仿真结果显示:一回路冷却剂平均温度不变方法与二回路主汽压力不变方法相比,主汽轮机进口蒸汽流量超调量减少0.83%,稳定时间缩短约291s;主汽轮机功率超调量减少0.54,稳定时间缩短约290s。升负荷时,主汽轮机进口蒸汽流量,一回路冷却剂平均温度不变方法与二回路主汽压力不变方法相比,没有超调量,稳定时间缩短约59s;主汽轮机功率没有超调量,稳定时间缩短约61s。低功率区间降负荷过程二回路负荷控制仿真结果显示:主汽轮机进汽流量的超调量为11.1%,稳定时间约为230s;主汽轮机功率与主汽轮机进汽流量相比,超调量减小8.8%,稳定时间缩短约30s。升负荷时,主汽轮机进汽流量的超调量为2.3%,稳定时间约为220s;主汽轮机功率与主汽轮机进汽流量相比,超调量减小2.2%,稳定时间缩短约37s。(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8-12-01)

赵勇,佟丽新,杨佳,张宇[10](2018)在《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新形势下的应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力负荷技术在新形势下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加强对电力负荷的控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阐述了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分析了电力负荷控制在新形势下的有效应用,从而提出一些电力负荷控制的有效策略,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建设对于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期刊2018年15期)

负荷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天然气网络与电力系统的耦合关系日益紧密。该文首先对2个系统进行分析,采用精确的数学模型对其中的关键部件进行建模,对非关键部件进行必要简化,在建模过程中计及天然气网络的节点压力、气井出力、管道传输等约束条件。基于IEEE24节点电力系统网络和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网络进行气电耦合联合运行仿真,得到考虑天然气传输特性的气电联合运行的一个经济性最优方案。在此基础上,研究电力系统发生线路过负荷时,利用燃气轮机启动快、爬坡率高的特点,快速调整燃气轮机出力,从而消除线路的过负荷,并且保障用户用电不受影响。在气电耦合模型基础上,从快速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对优化方案进行比较,得出:燃料量不足会影响燃气轮机的爬坡速度,若考虑以最快速度解决线路过负荷问题,必须牺牲一定的经济性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负荷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田安琪,刘磊,周洁,马超,朱尤祥.山东电网精准负荷控制系统配套通信方式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9

[2].焦在滨,马逢,李宗博.考虑天然气传输特性的气电耦合系统的联合运行与紧急过负荷控制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3].黄雄飞.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运用实践[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

[4].孙宇贞,李康,郭皓文,黄晓筱.基于改进粒子群的超超临界机组负荷控制系统模型辨识[J].热能动力工程.2019

[5].林伟楠.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运用实践微探[J].建材与装饰.2019

[6].马小燕,余高旺,蔺立,魏艳伟,赵丹.基于无线通信的精准负荷控制系统[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9

[7].艾欣,陈政琦,孙英云,周树鹏,王坤宇.基于需求响应的电-热-气耦合系统综合直接负荷控制协调优化研究[J].电网技术.2019

[8].严国栋,洪烽,高明明,陈峰.350MW超临界CFB机组负荷控制系统建模[J].动力工程学报.2019

[9].马庆阳.核动力二回路系统变负荷控制特性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10].赵勇,佟丽新,杨佳,张宇.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新形势下的应用探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

论文知识图

燃料电池测试设备的系统图履带起重机行走机构典型结构模型预测控制系统仿真本课题中对上述...相同负荷扰动下的控制输出年7月节能测试用冷量对比图过热度减小时制冷量的变化

标签:;  ;  ;  ;  ;  ;  ;  

负荷控制系统论文_田安琪,刘磊,周洁,马超,朱尤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