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缩醛论文_李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环状缩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状,氢化,甘油,硅烷,臭氧,质子,烯烃。

环状缩醛论文文献综述

李旭[1](2017)在《甘油环状缩醛化合物的绿色合成与应用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甘油缩醛或缩酮化合物是以甘油和醛或酮为原料通过缩醛或缩酮反应合成的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在燃料添加剂、表面活性剂、润滑油添加剂、溶剂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甘油和脂肪族醛通过缩醛反应合成的脂肪醛缩甘油是合成可分解型表面活性剂的重要疏水性中间体。甘油的粘度大、极性强,与脂肪族醛存在着极性的差异,二者互不相溶,使得甘油和脂肪族醛的缩合反应存在反应性差、产物产率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前期的研究主要采用有机溶剂苯、甲苯、正己烷等作为溶剂和带水剂来实现甘油和脂肪族醛二者的混溶反应,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甘油环状缩醛的拓展利用。从绿色化学的概念和原则出发,开发无溶剂体系或绿色安全溶剂体系合成工艺被看作是发展绿色化学、实现原子经济的理想过程。本论文旨在通过变更溶剂或反应条件来实现甘油环状缩醛的温和、绿色、高效合成,并进一步拓宽甘油环状缩醛的应用领域,研究甘油环状缩醛及其衍生物在可分解型表面活性剂和可降解性生物基润滑油领域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基于绿色化学的概念和原则,论文在无溶剂体系下实现了甘油和正辛醛的温和缩醛化反应,解决了因甘油粘度大、甘油和正辛醛不互溶导致的反应性差、产物产率低的问题。对所合成的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表明所得到的产物为顺反式五元环状缩醛和顺反式六元环状缩醛四种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筛选得到了催化性能优异的十二烷基苯磺酸催化剂,系统考察了反应变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反应物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中五元环状缩醛和六元环状缩醛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优化了反应工艺条件,得到了最佳的合成工艺参数:甘油:正辛醛(摩尔比)=1.1:1,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的用量为正辛醛用量的0.4 mol%,反应温度为50°C,反应时间为4 h。优化条件下,产物正辛醛缩甘油的产率可达98.8%,组成为:顺式六元环:反式六元环:顺式五元环:反式五元环=34%:30%:20%:16%。2.水作为理想的绿色溶剂,具有很多优异的特性。论文通过变更反应溶剂,开展了长链脂肪族醛月桂醛和甘油在绿色溶剂水体系下的高效清洁的缩醛化反应,替代了原有使用苯、甲苯溶剂体系的工艺。对所合成的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确认产物是由顺反式五元环状缩醛和顺反式六元环状缩醛组成。以十二烷基苯磺酸为催化剂,系统考察了反应变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反应物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工艺条件,得到了最佳的合成工艺参数为:甘油:月桂醛(摩尔比)=1.1:1,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的用量为月桂醛用量的0.6 mol%,反应温度为120°C,反应时间为60 min。优化条件下,产物月桂醛缩甘油的产率可达96.2%,组成为:顺式六元环:反式六元环:顺式五元环:反式五元环=27%:22%:28%:23%。3.拓展原料甘油到二甘油,论文研究了二甘油和月桂醛的脱水缩醛化反应,首次在水溶剂体系下合成了双子化合物二甘油二缩醛。对所合成的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二甘油二缩醛是含有六个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筛选了十二烷基苯磺酸作为缩合反应的催化剂,系统考察了反应变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反应物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工艺条件,得到了最佳的合成工艺参数为:二甘油:月桂醛(摩尔比)=1:1,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的用量为月桂醛用量的0.5 mol%,反应温度为120°C,反应时间为2 h。优化条件下,产物二甘油二缩醛的产率可达93.9%,得到的产物为含有六个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组成为24%:36%:18%:11%:3%:8%。4.甘油环状缩醛是合成可分解型表面活性剂的重要疏水性中间体。论文以甘油环状缩醛为原料,通过与马来酸酐发生酯化反应,继而采用亚硫酸钠进行磺化,首次合成了脂肪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确认,测试研究了合成产物的表面活性性能(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和泡沫性能),发现月桂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能够显着地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到30 mN/m左右(25oC)和28 mN/m左右(40oC),临界胶束浓度为0.11 g/L,其产生的泡沫量大,泡沫稳定性好,是一种新型的甘油环状缩醛可分解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5.论文开拓性地探索了二甘油二缩醛作为润滑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利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SRV对二甘油二缩醛作为润滑基础油及其复配极压添加剂硫化异丁烯(T321)进行了测评,发现二甘油二缩醛作为润滑基础油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承载能力可达200 N,平均摩擦系数为0.093,下试件盘的体积磨损量为3.19×10~(-4) mm~3;复配T321情况下,承载能力能够达到450 N,平均摩擦系数为0.087,下试件盘的体积磨损量为2.51×10~(-4) mm~3。二甘油二缩醛展现出了优异的减摩和抗磨性能,与极压添加剂T321的配伍性好,能够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的润滑基础油。(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7-11-01)

杨征[2](2015)在《叔胺改性环状缩醛基聚合物纳米递送系统的pH响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pH敏感纳米载体在药物和siRNA递送领域备受关注。本文基于环状缩醛基单体(2,4,6-叁甲氧基苯甲环状缩醛(CBAs)基甲基丙烯酸酯(TTMA))和2-(二异丙基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DPA),合成了一系列pH敏感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mPEG-b-P(TTMA-co-DPA),制备了mPEG-b-P(TTMA-co-DPA)纳米组装体,探究了DPA含量对TTMA中CBAs水解速率的影响,及其对纳米组装体药物释放、siRNA递送行为的调控作用。本文首先以TTMA和DPA为共聚单体,以乙氧基黄原酸酯(DTM)修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制备了DPA含量不同的四种两亲性嵌段聚合物mPEG5k-b-P(TTMA-co-DPA)5k,(PE5kTD5k-0~3)。利用1H-NMR、FT-IR和GPC对PE5kTD5k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聚合物均能通过纳米沉淀法在pH 7.4的缓冲溶液中形成粒径均一、稳定的纳米粒,临界胶束浓度较低(0.71-0.97μg/m L)。pH敏感性研究表明,疏水段中DPA的引入对CBAs的水解速率表现出两种相反的作用效果:当聚合物中DPA含量较低(PE5kTD5k-1,5.8%)时,DPA质子化导致CBAs水解速率下降;当聚合物中DPA含量较高(PE5kTD5k-3,24.0%)时,DPA的质子化则加快了CBAs的水解速率。由于纳米粒在弱酸性条件下的膨胀、解体,促进负载在纳米粒中的药物释放,四种聚合物纳米粒药物释放的速率遵循纳米粒水解的规律,即PE5kTD5k-3>PE5kTD5k-0≈PE5kTD5k-2>PE5kTD5k-1。细胞毒性实验表明空白PE5kTD5k纳米粒对HepG-2细胞(肝肿瘤模型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负载DOX的PE5kTD5k-3纳米粒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最高。RNA干扰疗法既能简单又能高效地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RAFT聚合制备了一系列TTMA和DPA比例不同的共聚物mPEG2k-b-P(TTMA-co-DPA)10k(PE2kTD10k-I~IV),采用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负载siRNA的聚合物纳米微囊,纳米微囊粒径均一、稳定。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微囊能够高效负载siRNA,包封率达到93%以上。疏水段中DPA的引入对CBAs水解速率的影响依然表现为两种作用:当聚合物中DPA含量较低时,DPA质子化导致CBAs水解速率下降;当聚合物中DPA含量较高时,DPA的质子化加快了CBAs的水解速率。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负载siRNA的聚合物纳米微囊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基因沉默效率有待提高。(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05-01)

徐丽锋,肖转泉,王鹏,范国荣,陈金珠[3](2014)在《氢化诺卜醛环状缩醛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氢化诺卜醇为原料,经氯铬酸吡啶(PCC)氧化合成氢化诺卜醛,再由氢化诺卜醛与乙二醇、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分别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氢化诺卜醛乙二醇缩醛(2a)、氢化诺卜醛1,2-丙二醇缩醛(2b)、氢化诺卜醛1,3-丙二醇缩醛(2c),其结构经FT-IR、EI-MS、1H NMR、13C NMR确认,3种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以枇杷炭疽病菌(Cd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辣椒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水稻纹枯病菌(hizocitonia solani)、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莴苣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为实验对象,开展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100 mg·L-1浓度下,3种化合物对6种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化合物2c对辣椒疫病菌抑菌率达到100%,化合物2b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率达到98.78%,化合物2a和2c对油茶炭疽病菌、2b对莴苣菌核、2c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率均在80%以上.(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武利强,杨春广,杨利敏,杨丽娟[4](2009)在《叁甲基溴代硅烷促进的非环状与环状缩醛(酮)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甲基溴代硅烷作为反应促进剂,在室温和原甲酸酯或原乙酸酯存在的条件下,利用醇、二醇处理羰基化合物,高收率地实现了一系列非环状与环状缩醛(酮)的合成.产物结构经HNMR、元素分析等进行了表征.1(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09年11期)

董文惠,徐桂英,王军,栾玉霞,肖莉[5](2003)在《可分解型环状缩醛类和缩酮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可分解型环状缩醛类和缩酮类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合成方法 ,为该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路线设计提供参考 ,并指明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2003年06期)

Winfried,Jeske,刘霞[6](2000)在《避免白色和彩色橡胶制品臭氧龟裂的高效抗臭氧剂环状缩醛》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白色和彩色橡胶胶料的需求正日益增长,特别是小汽车和自行车轮胎组件,休闲制品和电缆领域。上述橡胶制品大部分是用含有对臭氧敏感的烯烃双键的弹性体生产的。橡胶制品未处于形变状态下时,表面与臭氧反应而失去光泽,这种表面降解叫作泛白。(本文来源于《橡胶参考资料》期刊2000年06期)

肖转泉,谢贤梅,胡谈香[7](1994)在《莰烯醛及二氢莰烯醛的环状缩醛的合成与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从莰烯合成的莰烯醛及二氢莰烯醛分别与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乙二硫醇反应合成了7种环状缩醛,并对各反应原料在缩醛化反应小的反应活性进行了比较。产品经纯化后进行了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结构分析。合成缩醛的方法可用于两种醛的保护和贮存。(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1994年S1期)

吴绍祖,陈印,张玉兰[8](1991)在《CpTiCl_3-LiAIH_4体系的研究——环状缩醛和缩酮的还原》一文中研究指出去来川等人曾对Cp_2TiCl_2和LiAlH_4反应生成的钛-铝络合物的结构、组成及其催化作用进行了详细研究,佐滕等人曾以Cp_2TiCl_2作催化剂,用LiAIH_4还原丙烯醇和苄醇等化合物,结果羟基被还原,我们曾用Cp_2TiCl_2-LiAlH_4体系对芳香族的二元醇、二元酮及其它有机官能团的还原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1991年07期)

黄乃聚,徐良衡,叶明新,冯珺[9](1991)在《环状缩醛对某些含官能团烯烃的自由基加成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率的加成产物。这些产物通常是不易制备的,因而该反应在这一类酯的合成中将是有效的方法。结果和讨论我们应用的1和含官能团的烯烃2反应,结果列于表1。显然,在体系中存在着多个反应的竞争。要使得上述加成成为主要反应,首先要减少2的自聚和调聚反应,其次要使如下的链反应能够实现(见 p.176)。(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1991年02期)

环状缩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pH敏感纳米载体在药物和siRNA递送领域备受关注。本文基于环状缩醛基单体(2,4,6-叁甲氧基苯甲环状缩醛(CBAs)基甲基丙烯酸酯(TTMA))和2-(二异丙基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DPA),合成了一系列pH敏感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mPEG-b-P(TTMA-co-DPA),制备了mPEG-b-P(TTMA-co-DPA)纳米组装体,探究了DPA含量对TTMA中CBAs水解速率的影响,及其对纳米组装体药物释放、siRNA递送行为的调控作用。本文首先以TTMA和DPA为共聚单体,以乙氧基黄原酸酯(DTM)修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制备了DPA含量不同的四种两亲性嵌段聚合物mPEG5k-b-P(TTMA-co-DPA)5k,(PE5kTD5k-0~3)。利用1H-NMR、FT-IR和GPC对PE5kTD5k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聚合物均能通过纳米沉淀法在pH 7.4的缓冲溶液中形成粒径均一、稳定的纳米粒,临界胶束浓度较低(0.71-0.97μg/m L)。pH敏感性研究表明,疏水段中DPA的引入对CBAs的水解速率表现出两种相反的作用效果:当聚合物中DPA含量较低(PE5kTD5k-1,5.8%)时,DPA质子化导致CBAs水解速率下降;当聚合物中DPA含量较高(PE5kTD5k-3,24.0%)时,DPA的质子化则加快了CBAs的水解速率。由于纳米粒在弱酸性条件下的膨胀、解体,促进负载在纳米粒中的药物释放,四种聚合物纳米粒药物释放的速率遵循纳米粒水解的规律,即PE5kTD5k-3>PE5kTD5k-0≈PE5kTD5k-2>PE5kTD5k-1。细胞毒性实验表明空白PE5kTD5k纳米粒对HepG-2细胞(肝肿瘤模型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负载DOX的PE5kTD5k-3纳米粒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最高。RNA干扰疗法既能简单又能高效地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RAFT聚合制备了一系列TTMA和DPA比例不同的共聚物mPEG2k-b-P(TTMA-co-DPA)10k(PE2kTD10k-I~IV),采用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负载siRNA的聚合物纳米微囊,纳米微囊粒径均一、稳定。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微囊能够高效负载siRNA,包封率达到93%以上。疏水段中DPA的引入对CBAs水解速率的影响依然表现为两种作用:当聚合物中DPA含量较低时,DPA质子化导致CBAs水解速率下降;当聚合物中DPA含量较高时,DPA的质子化加快了CBAs的水解速率。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负载siRNA的聚合物纳米微囊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基因沉默效率有待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状缩醛论文参考文献

[1].李旭.甘油环状缩醛化合物的绿色合成与应用基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

[2].杨征.叔胺改性环状缩醛基聚合物纳米递送系统的pH响应性[D].天津大学.2015

[3].徐丽锋,肖转泉,王鹏,范国荣,陈金珠.氢化诺卜醛环状缩醛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武利强,杨春广,杨利敏,杨丽娟.叁甲基溴代硅烷促进的非环状与环状缩醛(酮)的合成[J].有机化学.2009

[5].董文惠,徐桂英,王军,栾玉霞,肖莉.可分解型环状缩醛类和缩酮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J].精细石油化工.2003

[6].Winfried,Jeske,刘霞.避免白色和彩色橡胶制品臭氧龟裂的高效抗臭氧剂环状缩醛[J].橡胶参考资料.2000

[7].肖转泉,谢贤梅,胡谈香.莰烯醛及二氢莰烯醛的环状缩醛的合成与结构分析[J].林产化学与工业.1994

[8].吴绍祖,陈印,张玉兰.CpTiCl_3-LiAIH_4体系的研究——环状缩醛和缩酮的还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

[9].黄乃聚,徐良衡,叶明新,冯珺.环状缩醛对某些含官能团烯烃的自由基加成反应[J].有机化学.1991

论文知识图

环状缩醛的1H2NMR图谱环状缩醛环状缩醛合成路线设计士,从事天...环状缩醛和烯丙基硫醚类单体苜蓿皂甙的化学结构法国石油研究所异戊二烯合成法

标签:;  ;  ;  ;  ;  ;  ;  

环状缩醛论文_李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