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卫东[1]2014年在《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当今时代,互联网正以迅猛之势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在慢慢改变,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关系,甚至人的思维方式也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高等教育学校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网络化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前沿,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必然对高校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也是当前社会中相对较大的网络群体,同时受其特殊的心理发展特征影响,网络对他们有着更强大的影响力。网络的发展为大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创新的思维和全新的观念,同时网络中的负面信息,也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等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甚至导致大学生产生严重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因而,当前网络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能够全面了解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现状,加强对网络心理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与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函待解决的非常重要的课题。全文主要包括四部分的内容:首先概括性地介绍网络心理的概念、网络心理研究得不必要性及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网络心理的特征;其次,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心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再次,通过调研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具体有哪些表现形式,并分析大学生网络心理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网络心理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出了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具体措施。对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其网络心理问题成因的分析和防治措施的探讨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能够实现高等学校人才教育培养目标的最根本保障。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据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充分借鉴各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结合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下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网络心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力争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异同,合理分配时间,最终朝着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方向发展。
姜巧玲[2]2012年在《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起来。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完整理解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内涵:一是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基于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前者是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广义理解,提出的问题是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方法、途径与运行模式如何发展、如何创新,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体系的构建问题;而后者是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狭义理解,提出的问题是把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阵地、新工具、新方法,用以加强和改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局部体系的构建问题。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借鉴网络心理学、网络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高校实际出发,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在构建基于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部体系的同时,构建起了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体系。本文结合理念和操作两个层面创新研究方法:在理念层面上,全文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并贯穿了系统科学等基础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多学科理论视野和方法论视域,以及对比思辨的研究方法;在操作层面上,本研究吸纳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常用的一些方法,如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探索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突出问题就是,大学生网络心理服务需求强与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随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必要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明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审视和把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内容和方法,探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并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本文在厘清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概念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的四个构成要素后,指出了它不同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五个特点:教育主体非固定化、教育客体更具能动性、教育内容多元化、教育活动具有网络性以及教育方法具有现代性。从网络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和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消极心理体验两个方面阐述了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客观理性地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心理行为状况及其未来发展。认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受教育者的需要,以发展性内容为主,要明确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着重培养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本文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出“网下”与“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建构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功能系统,提出高校心理咨询网上网下“二元结构”模式,即将网络心理咨询(简称“网上”)与现实心理咨询(简称“网下”)二者结合起来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最后是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
王娜[3]2003年在《大学生网络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几年IT产业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依赖工具,同时网络越来越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来自网络对大学生的不良信息,越来越多地侵占大学生的心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种情况下如何研究大学生的网络心理,正确引导、健康地发展学生的网络心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有效探索和研究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工作内容。这也是我此次论文选题的初衷。 本文研究了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产生的背景、特征和对大学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将大学生网络心理产生的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目标、原则和教育方法,为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李超民[4]2012年在《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普及率最高的人群,在我国5.13亿网民中,大学生网民位居榜首。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同时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难以自拔的问题。我国在校大学生网瘾者的数量已超过30万,其中重度网瘾者数量达4万人之多。大学生网络成瘾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思想行为问题乃至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不仅掣肘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也事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到底采用何种方法策略才能高效预防乃至彻底根除网瘾“顽疾”?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时代新课题。当今,大学生网瘾的主要表现有以下五种类型,即大学生网络娱乐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和网络交易成瘾。其基本特征是:成瘾原因的多元复杂、成瘾内容的专业偏好、成瘾载体的工具多样、成瘾过程的博弈明显。网瘾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它导致大学生的学业荒废、身体伤害、社交封闭、心理失调、道德滑坡、人格异化。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视角审视,网络诱惑力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基本动力因素,思想追求偏颇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内在激发因素,慎独修养缺失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劣行惯性因素,社会环境恶化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外在驱动因素。从心理学视角审视,网络认知差异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前提条件,心理需求补偿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动机因素,心理情绪释放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持续力量,从众心理误导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外部诱因。从社会学视角审视,社会角色匿名是网瘾行为恣意的必备条件,社会支持不足是网瘾倾向强化的反向支撑,社会管理失控是网瘾问题恶化的主要原因。从传播学视角审视,网络受众角色嬗变是网瘾形成过程的关键要素,网络信息传播异化是网瘾程度恶化的直接原因,网络信息监控不力是网瘾内容泛化的重要因素。网瘾发展的过程机理,是大学生网瘾发展的思想轨迹、心理历程和行为机制叁者的交互运行过程。就其思想轨迹而言,网瘾的萌芽阶段主要表现为思想认知的偏向,其网瘾的维持阶段主要表现为思想情感迷茫,其网瘾的完成阶段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就其心理历程而言,网瘾的初始阶段具有网络尝试心理,网瘾发展阶段具有网络依赖心理,网瘾成熟阶段具有网络痴迷心理。就其网瘾行为机制而言,大学生的网瘾发展是一个由良性网络行为渐变为猎奇网络行为,由猎奇网络行为演变为失范网络行为,由失范网络行为强化为恶性网络行为。因此,可以构建一个大学生网瘾“思想—心理—行为”叁维运动发展的模型。大学生网瘾防治具有自身本质的原则与要求。其一,预防为先,以人为本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首要原则,预防为先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目标原则,以人为本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价值准绳。其二,疏导帮教,强化自律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方法原则,大学生网瘾的防治必须坚持疏导帮教的宗旨,大学生网瘾的防治必须强化自律自控的意识。其叁,依法治网,积极干预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制度要求,合理合法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法制保障,积极干预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基本要求。其四,内外协作,综合施治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总体要求,内外协作是大学生网瘾防治联动策略的基本要求,综合治理是大学生网瘾防治联动机制的根本要求。网瘾动态监察反馈体系的创设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关键。该体系至少应该具有叁个监察反馈系统,一是网络技术监察反馈系统,包括时间监察反馈系统、内容监察反馈系统和校内外联动监察反馈系统。二是群体自律监察反馈系统,包括寝室与班级自律监察反馈系统、党团学与社团组织自律监察反馈系统。叁是人机互动监察反馈系统,包括“人脉—网络”网瘾监察反馈系统和“督导—报警”网瘾监察反馈系统。网瘾动态监察反馈运行,首先应该明确其运行的基本要求,即网络技术监察反馈要合法且自动报警可靠、群体自律监察反馈要充满热诚且职责分明、人机互动监察反馈要注重协调且讲究方法。其次,其动态监察反馈体系的运行应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即警示教育制度、自我教育制度、疏导教育制度。最后,其动态监察反馈的实施要遵行科学步骤,当网瘾对象入网时应迅速监察检测,当网瘾者上网超时应及时反馈报警,当网瘾者流连忘返时应立即现场检校救助。网瘾干预矫治的具体方法也要系列进行拓展。诸如网瘾干预方法系列(包括思想调控法、心理介入法、行为干预法、团体干预法等)、网瘾矫治方法系列(包括思想疏导法、心理矫治法、情感调控法、生理辅助法等)与网瘾转化方法系列(思想转化法、实践体验法、行为规范法等)。大学生网瘾的防治还必须建立高校内外联动综治体系。一要建立校内教育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校园文化管理系统、后勤服务管理系统。二要建立校外支持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网络社会管理系统、社区家庭管教系统、社会环境支撑系统。叁要建立校内外联动综治机制,主要包括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内外沟通与协调机制和联动综治机制。
徐清[5]2014年在《网络舆论热点聚焦场域中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越来越深地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网络舆论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观念,把网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域,充分利用互联网,开辟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以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新世纪以来,随着以博客、即时通讯、P2P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在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与积极引导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其重要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地,从无到有,历经10多年发展历程,开辟了一些基本论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仍然需急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使其进入到新的深入发展时期,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和前沿性课题。文章从广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出发,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强调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即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同样要重视网下针对网络影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本文正是从网络热点的形成及其影响出发,立足于“网络热点聚焦场域”,思考如何基于“网络热点”传播引导来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在梳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发展和现状挑战的基础上,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传统思路,而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之处,即从广义思想政治教育出发,从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从网络传播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相结合的角度对如何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行创新性思考。其次,紧扣“网络热点”这一核心要素,思考网络热点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并指出网络热点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之处及引导创新的可能性。再次,重点分析了网络热点引导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加强网络热点引导,及时、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最后,着重联系网络热点聚焦,从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研究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王晶晶[6]2012年在《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与计算机在高校的普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教育载体等产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价值取向、个性心理、行为方式等方面。网络文化有利于优化大学生的某些心理品质,同时也给大学生心理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方面,互联网的管理滞后于互联网发展速度,致使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导致网络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另一方面,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内容体系及方法未及时与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同步,以至于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无章可循。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研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实证调研,分析当前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现状,剖析问题产生的内因与外因,构建和解读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内容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对策。全文共分4章,第1章绪论,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2章首先总结已有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定义的基础上,对其概念重新进行了厘定,进而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第3章分析调研数据,挖掘诱发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既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发展滞后的局限、网络固有的特性等方面的原因,也分析了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调适能力不足的原因。第4章对策研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如对策中提出“尝试建构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内容体系”,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借鉴跨学科的成果,建构包括网络认知教育、网络情感教育、网络意志教育、网络人格教育、网络人际交往教育的内容结构体系。
彭玉蓉[7]2017年在《“微时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的蓬勃发展在将我们带入一个由便捷化、智能化网络科技所营造的"微时代"的同时,由"微科技"和"微文化"所营造的虚拟现实化环境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由此引发了学界对"网络心理健康"这一新时期诞生的教育问题的关注。同时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关乎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内容之一,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将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深入探讨"微时代"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意图使我国的大学生网络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把握科技潮流、迎接时代挑战。全文共分为四部分叁章,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第一章,在综合当前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定义及特征、"微时代"的定义及特征进行了重新厘定,进而清晰了 "微时代"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第叁部分的第二章中创新结合心理学知识分析研究了"微时代"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各种表现如适应性网络心理问题、发展性网络心理问题及障碍性网络心理问题,并从主体、客体、环体、介体这四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的角度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一部分为第叁章也是研究的重点,针对前面发现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微时代"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给出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如采用各种"微科技"手段来搭建"微平台"、构建"微社区"等实现网络心理健康的知识的宣传学习及监督和辅导。
陈新星[8]2016年在《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助人工作。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作为一个半专业的心理助人者,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深入贯彻党和政府关心关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对于新时期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实矛盾的切实回应;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日益精细化、科学化的表现;更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取得更多进展和实效的期冀和思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开展这项工作,而辅导员的身份和素质让他们不但能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且有其突出的优势做好这项工作。本文围绕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主题,沿着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相结合的路线,既指明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角色定位,也分析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及其原因。基于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调查研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以辅导员的视角切入,构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应遵守的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探寻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内蕴,分析其教育队伍组建及协同工作策略,呈现其主要教育路径。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让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在高校真正落地;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辅导员这个向度上,有一个具体的突破;让辅导员对自身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拥有一本“操作手册”。具体而言,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如下:绪论:主要包括本文选题的原因和研究的意义;对近十年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近五年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予以梳理,并进行简单述评;对本研究的基本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理助人者”、“半专业心理助人者”予以界定和澄清;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做初步的介绍。力图从时间的更迭和质性的逾越两方面,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进行阐释,为进一步关于必要性、独特性等方面的论证打下基础。第一章: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论——她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明目标和路径;以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作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以协同学相关理论作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他山之石”。第二章: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找寻研究的现实出发点。文章从对福建省各级各类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入手,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概括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不足,并分析取得成效和存在不足的深层原因。对现状的具体把握,既是“传经验”,又是“树靶子”,是进一步展开研究的现实依据。第叁章: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与角色定位。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大学生对心理成长的渴望、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要求辅导员必须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参考美国关于心理助人者的分类,展开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色定位探讨,尝试将其工作角色性质定位为“半专业心理助人者”,进而阐述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角色定位——核心价值的引领者、普及性、发展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育者”、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协同者”。第四章: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构建。本章尝试探讨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科学的、合适的角色定位,梳理了目前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以之为凭的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分析了辅导员在这项工作上面临的特殊的现实冲突、伦理混沌和法律窘境,明确了建构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规范伦理、完善法律的原则和建议。第五章: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内蕴。本章论述了价值观与心理健康、价值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密切的关联性,并从这些关联性出发,阐述了价值引领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内核,以及辅导员如何利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重要抓手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六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复合型、素质高、善协作、高效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本章以辅导员作为观察点,探讨辅导员与专业心理助人者、思政课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大学生朋辈这四支力量的协同队伍建构策略,阐释每支“协同队伍”在功能上的互相促进,探索每支“协同队伍”的工作抓手等,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第七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索。本章基于辅导员的视角,打破学科界限,加强队伍沟通和整合,在加深和拓展_工作内容的同时,实现队伍间功能的互补互促。让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增进学科合作,进一步揭示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让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预防与干预,实现从防治大学生心理问题向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转变;让辅导员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结语:在在充分论述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梳理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有所成就、剖析了其间的价值向度、规划了教育路径之后,特别提出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需要注意处理好的两大问题——“边界”的问题,和“协同”的问题。处理好这两个问题,才能更好地收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杨志坚[9]2004年在《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作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特征,已经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前沿,受到了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广泛影响。大学生作为最大的网络群体,因其特殊的心理特征,受到了网络这把“双刃剑”的深刻影响,网络既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观念、丰富的知识和创新的思维,也对其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产生着巨大的冲击,并催生了许多心理问题。因此,如何在“网络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和研究,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对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研究是时代发展对高等学校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本文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青年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基本原理,在研究网络对大学生广泛影响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各种网络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形态,产生的原因,以及调适的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深刻的研究与探讨。
郝文清[10]2003年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因特网(Internet)正在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的出现正在全面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因特网为大学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学习和生活之路,极大地开阔了大学生们的眼界,打破了大学生单调的大学生活,在屏幕、鼠标、键盘、网络等所组成的虚拟世界里尽情地享受着现代高科技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乐。但因特网的负面效应也在不断暴露出来,虚拟世界给人们的心灵冲撞是十分明显的,网络黑客、网络病毒、网络色情、网络信息、网络人际交往、网恋以及网络所具有的匿名性等等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人格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了网络心理健康和网络性心理障碍概念的内涵;从网络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了网络虚拟世界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人格、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探讨了网络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意义;研究了现实性心理障碍与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的机制;对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表现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提出了判断标准;并以心理健康的标准为基础首次尝试性地提出了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分析了造成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原因,研究了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的治疗与预防的方法;研究并提出了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建设的技术路径。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 颜卫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 姜巧玲. 中南大学. 2012
[3]. 大学生网络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娜. 大连理工大学. 2003
[4]. 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D]. 李超民. 中南大学. 2012
[5]. 网络舆论热点聚焦场域中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徐清. 安徽工业大学. 2014
[6]. 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研究[D]. 王晶晶. 重庆工商大学. 2012
[7].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彭玉蓉. 天津工业大学. 2017
[8].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 陈新星.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9].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研究[D]. 杨志坚. 西北工业大学. 2004
[10].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研究[D]. 郝文清. 河海大学. 2003
标签:心理学论文;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高校辅导员论文; 心理学专业论文; 心理发展论文; 大学生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