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少英(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新会医院感染科广东江门5291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3-0236-02
【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方式。方法观察和访谈乙肝住院病人,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增强乙肝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发现80%以上的乙肝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些病人的心理问题相当严重,经过心理护理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乙肝病人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护理工作者在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还应当特别重视乙肝病人的心理护理,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采取相应措施,减轻病人心理障碍,促进康复。
【关键词】乙肝病人心理问题护理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严重肝脏疾病。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迄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1]。这是导致乙肝病人心理负担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多数乙肝病人缺乏相关的乙肝医学知识,对乙肝的发病和预后不了解,同时又由于该疾病的传染性,导致社会交际活动减少和劳动工作能力的下降,以及长期的医药费用也加重了乙肝病人的心理负担。社会心理负荷过重是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发病及复发的诱因之一,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及心理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况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我院2009年1月年至2010年12月收治的乙肝患者(含乙肝后肝硬化)约280例,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76岁,其中25-55岁的男性病人占85%以上。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有80%以上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护理实践中,我们针对乙肝病人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使用了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护理过程中我们的体会如下。
一、乙肝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1.恐惧、焦虑:乙肝病人的恐惧焦虑情绪普遍存在。由于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需要对病人采取相应的隔离,如单独用餐,限制活动范围及探视人员和时间。但是有些病人不理解被隔离的目的和意义,觉得医护人员害怕他们、嫌弃他们,亲朋好友也疏远他们,此时会给病人造成与世隔绝的心理,使病人产生焦虑、恐惧心理,病人为此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而整天忧心忡忡,甚至感到处于一种独立无援的境地,进而加重了他们的恐惧心理。有些病人还会担心把疾病传染给家人和亲朋好友,担心此病不能治愈,担心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对疾病的治疗、预后与转归以及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客观上该病的治疗效果欠佳和反复发作等特点也使他们感到焦虑。因此,病人常常出现心事重重、忐忑不安的焦虑情绪,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怒、失眠等症状。
2.抑郁:抑郁是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消极心情,它主要由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引起的[3]。患者担心自己在学习、工作和婚姻等方面受到歧视和冷落,从而产生情绪沉闷和抑郁,直接影响对疾病的治疗。病人一旦被确诊为乙肝,不仅自身要蒙受疾病折磨之苦,更痛苦的是自己是对周围人造成威胁的传染源,因此心理负担比较重,会在心理上和行为上与周围人划一条鸿沟,开始产生一种自卑孤独的心理。
3.人际关系敏感:乙肝病人很多出现肝功能受损的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黄疸、腹水等,往往给病人带来生理和心理的痛苦,使病人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自卑感,人际关系非常敏感。我们在护理中有些病人表现出不能真实地说自己的病种,原因是怀疑别人会厌恶自己。
4.强迫症:有的乙肝病人即便是肝功能正常了,还是觉得肝区不适,也有的病人反复的洗手,拒绝进入公共场所,表现出明显的躯体化症和强迫症。
5.抗药心理:有许多乙肝病人一旦治疗效果不明显,就怀疑自己是否“恶化”转变为癌症了,这时就产生悲观和失望,觉得什么药物对治疗都起不了好效果。这类病人的表现复杂多样,有的沉默寡言、有的表情淡漠还有的极度消沉甚至拒绝治疗。
二、心理护理措施
1.倡导人性化护理现代护士的职业要求,不仅仅是表面的微笑,而是结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将获得的知识内化后,自觉地给予患者的情感付出[4]。
2.建立相互信任、理解的护患关系医务人员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持与病人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耐心听取并回答病人提出的疑问,积极做好病人的心理调节,疏导病人的消极情绪,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使护患关系处于良性循环当中。
3.缓解乙肝病人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可以成为缓解病人心理压力的主导力量,可以与病人做知心朋友。让病人倾诉,耐心听其言,细心观察其心理反映,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疏导;耐心地宣传乙肝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与心理状态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乙肝病人正确认识乙肝疾病和自我护理及康复的能力,尤其要调整好心理状态,克服心理症状,促进心身健康。使他们正确对待自身疾病,解除思想负担,树立信心。病人入院时,医护人员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和规章制度,并征求乙肝病人意见,为日后心理护理打下基础。其次消除乙肝隔离治疗带来的不良心理。我们知道,乙肝病人住院无疑给学习与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再加上病程长,又需要隔离治疗,病人很容易产生孤独和自卑感,他们把恢复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我们要充分理解乙肝病人的心理,多与病人交谈,合理调剂情绪,化解乙肝病人隔离治疗的紧张情绪,医护人员要适当安排家属、朋友探视,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力量。
4.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期间,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把疾病的病因发生和用药后的转归详细告知病人,还要讲解必要的传染病知识,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临床出现的症状等。告知病人既要合理饮食,又要改变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使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较全面的认识,解除思想顾虑,主动配合治疗。
5.帮助病人做到正确服药及合理调整膳食按时复诊是肝炎病人正确服药和合理进食的前提。我们应当在病人门诊治疗或出院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对病人做出个体化的指导。病情稳定后,不能因为侥幸心理而中断治疗,而要坚持服药治疗。出院后要定期回医院复查,巩固治疗效果,即使是痊愈也需要恢复和巩固的过程。上述这些问题需医务人员耐心细致地做好宣教工作,并使之成为病人自己的意识行为,才能起到好的治疗效果。
6.针对不同心态的病人开展不同的心理护理对于吸烟、饮酒已成为习惯行为的病人,应侧着重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对于具有偏执心理的病人,应当经常巡视其病房,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的信任和理解,缓和医患关系。
7.对于因经济因素而欲中断治疗的病人,应该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争取家人的配合,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帮助他们认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使他们安心静养。
总之,由于乙型肝炎的特殊性,对乙肝病人心理困扰多。因此,医护人员的言行要使病人感到真诚、可信,医患之间要形成深厚的情谊。进行各项操作时,注意讲清楚目的和意义,尽量消除病人的顾虑和猜疑,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促进疾病的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龚,房茂胜,魏红艳,等.心理社会因素对乙型肝炎病人的影响[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295.
[2]徐灿丽,陈虹,李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症状对其社会支持状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23.
[3]邱霞.乙肝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康复[J].教育研究,2006,5(3):13.
[4]徐薇.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2004:1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