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化机制论文_薛晓岩

导读:本文包含了虚化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制,方位词,补语,图式,宾语,介词,句法。

虚化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薛晓岩[1](2016)在《浅析“老”的虚化动因和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活中,我们会使用"老X"结构交流,我们发现"老X"结构中"老"与单独的"老"之意有所不同,且"老"在不同的词性面前意义不同,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规则和机制。本文将从语义泛化、重新分析角度分析"老"的虚化动因和机制。(本文来源于《参花(下)》期刊2016年08期)

谢玥[2](2016)在《“万万”从大数数词到语气副词的发展历程与虚化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万万"在现代汉语中有数词和副词两种用法。"万万"最早表示确切的数,后语义扩展,用以表示含夸张意味的概数。受主观化影响,北宋时期"万万"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用法。由于主观性的增强,明朝时期"万万"又可用作语气副词。现代汉语时期,"万万"程度副词的用法消失,数词用法依旧,语气副词的用例大大增加。"万万"的发展和虚化是句法、语义、类推和主观化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徐重阳[3](2015)在《“上去”“下去”作补语时的虚化机制及分布搭配——以意象图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去""下去"作为趋向补语,前人在结构主义传统语法的建构下,已经从动作方向,语义虚化中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解释。意义实在、表达动作方向的搭配如"扔上去""丢下去",意义不实在、虚化的搭配如"笑下去""看上去"。笔者结合前人的观点,将从认知角度范畴中的意象图式出发,结合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的观点,试对"上去""下去"作补语时所出现的条件和搭配做出认知上的分析,揭示其趋向虚化的机制以及虚化的不平衡性。(本文来源于《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王丹荣[4](2014)在《“V掉”的意义虚化与“掉”的虚化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语义特征的角度探讨出"V掉"中"掉"的虚化意义有"消失义"、"完成义"、"状态实现义";"掉"的意义虚化经历了"本义—脱落义—消失义—动作完成或状态实现义"的演变历程;通过共时、历时语料比较分析推断"掉"大致通过语义隐喻、句法语义互动两种机制实现实词虚化。(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4年10期)

李宗宏[5](2013)在《介词框架“PX时”的表时功能及虚化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介词框架"PX时"通常在句子里中做状语,常被看做是汉语的同时性时间结构。通过对一系列的语言事实考察发现,它在表达时间范畴时既可以与句子的主要谓语动词是同时关系,也可以是非同时关系。在语义虚化的促动下,这一介词框架还能表达假设关系和条件关系。(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刘铭[6](2012)在《消费维权之声汇成“合唱”强音》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在消费维权中的联动作用,理顺工作关系,避免出现“委员虚化”问题,一直是各地消费者组织积极探索的重点。日前,记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采访了解到,当地消委会通过建立专业委员会、定期述职、定期会议、投诉结转、诉案联(本文来源于《中国消费者报》期刊2012-09-10)

张建[7](2012)在《虚指性间接宾语“他”的虚化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叁人称代词"他"的产生是由作定语时主要用来指别中心语"人",后来发展到单独指别"人",这是从指别功能的多样性向指别功能的单一性转变,而这种指别程度要低于第一人称代词"我"和第二人称代词"你",因此可以用于"远指",这种"远指"功能是"他"得以虚化的语义基础。虚指性间接宾语"他"虚化必须具备四个句法语义条件。(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张晓凤[8](2011)在《副词“其实”的产生发展与虚化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其实"最早出现是作为一个短语,由于语义的泛化而由短语到实词,由实词到评注性副词。文章认为,"其实"副词化是在元代才形成的,是在主观化机制的作用下虚化的结果。"其实"副词用法形成以后,旧用法仍然存在,新旧并存。(本文来源于《语文知识》期刊2011年01期)

赵可红[9](2010)在《试论方位词的虚化机制——以“人体名词+‘上’/‘下’”结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方位词的虚化机制,以往只是从隐喻的角度加以研究。但是本文认为方位词的虚化机制与隐喻和转喻都有关系,而且两者在方位词的虚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隐喻导致功能泛化;转喻导致去功能化。本文以"人体名词+‘上’/‘下’"结构为例讨论方位词"上"和"下"的虚化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本文来源于《海外华文教育》期刊2010年02期)

杨清华[10](2010)在《行政问责:一种遏制行政责任虚化的有效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行政活动中存在公民认识有误区、"公仆"与公众之间的角色定位错位及行政问责的保障机制薄弱等问题。行政问责以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改善政府管理,促进了责任行政的构建和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因此,行政问责理念的正确树立、角色正确定位以及行政问责机制的构建等途径,对责任行政,有效遏制行政责任虚化能够起到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虚化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万万"在现代汉语中有数词和副词两种用法。"万万"最早表示确切的数,后语义扩展,用以表示含夸张意味的概数。受主观化影响,北宋时期"万万"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用法。由于主观性的增强,明朝时期"万万"又可用作语气副词。现代汉语时期,"万万"程度副词的用法消失,数词用法依旧,语气副词的用例大大增加。"万万"的发展和虚化是句法、语义、类推和主观化作用的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化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薛晓岩.浅析“老”的虚化动因和机制[J].参花(下).2016

[2].谢玥.“万万”从大数数词到语气副词的发展历程与虚化机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3].徐重阳.“上去”“下去”作补语时的虚化机制及分布搭配——以意象图式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4].王丹荣.“V掉”的意义虚化与“掉”的虚化机制[J].理论月刊.2014

[5].李宗宏.介词框架“PX时”的表时功能及虚化机制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6].刘铭.消费维权之声汇成“合唱”强音[N].中国消费者报.2012

[7].张建.虚指性间接宾语“他”的虚化机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8].张晓凤.副词“其实”的产生发展与虚化机制[J].语文知识.2011

[9].赵可红.试论方位词的虚化机制——以“人体名词+‘上’/‘下’”结构为例[J].海外华文教育.2010

[10].杨清华.行政问责:一种遏制行政责任虚化的有效机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论文知识图

后附缀“中”的概念虚化路径及虚化机1广义同时总库医案高频症状的聚类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度完成研究课题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度完成研究课题统...“还”的意象—图式结构

标签:;  ;  ;  ;  ;  ;  ;  

虚化机制论文_薛晓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