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百年英译(1820—1938):史实考辨与学理反思

《三国演义》百年英译(1820—1938):史实考辨与学理反思

论文摘要

1820—1938年的百余年间,《三国演义》英译事业经历了滥觞期(鸦片战争之前)、拓展期(晚清时期)与低谷中的高潮期(民国前期),其译者队伍、译介策略、译介载体等都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这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具有启示,即应当构建多元化的高水平的翻译队伍,采取丰富多彩的译介策略,通过形式多样的载体,向外国读者呈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论文目录

  • 一、《三国演义》英译之滥觞:鸦片战争之前
  •   1. 翻译动机
  •   2. 翻译策略
  • 二、《三国演义》英译之拓展:晚清时期
  •   1. 译文数量剧增,载体类型多样化
  •   2. 译者的国籍与身份呈现多元化趋势
  •   3. 翻译动机多元化
  •   4. 译介策略多元化
  • 三、《三国演义》英译之低谷中的高潮:民国前期
  •   1. 英译版本数量略有回落
  •   2. 出现新的译介策略
  •   3. 译者队伍呈现新特点
  • 四、《三国演义》英译史研究的学理反思
  •   1. 反思:中国典籍外译史研究著述应当如何撰写。
  •   2. 启示:译介策略多元化是中国典籍外译的必行之路。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郑锦怀

    关键词: 三国演义,英译,翻译史研究,现实启示

    来源: 国际汉学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文艺理论,外国语言文字

    单位: 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

    分类号: H315.9;I046

    DOI: 10.19326/j.cnki.2095-9257.2019.04.021

    页码: 146-154+203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1732K

    下载量: 319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三国演义》百年英译(1820—1938):史实考辨与学理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