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空间设计论文_吴尚伦,田文荣,王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作业空间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作业,空间,心理,人机界面,人机,机电设备,骨骼肌。

作业空间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吴尚伦,田文荣,王勇[1](2017)在《基于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共焦显微镜作业空间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光谱共焦显微镜为新型生物显微镜,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环境保护、食品检测等领域。根据人机尺寸关系进行显微镜作业空间优化设计,提高其使用效率。通过Kinect实验手段及定性化分析与评价方法,结合加权平均法,最终确定共焦显微镜作业空间布局方案。(本文来源于《工业设计》期刊2017年11期)

张宁,涂天佳[2](2017)在《有人/无人协同无人机操作员作业空间设计——基于人机工效学的视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少设计不合理对有人/无人协同任务执行成功率的影响,开展无人机操作员作业空间设计。以某型有人直升机后舱这一作业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人机工效学的视域,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最为关键的座椅和控制台装置,分别从参数和结构两方面总结了设计原则,展示了设计效果。设计理念为各种有人/无人协同装备操作空间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创新》期刊2017年02期)

赵伟,王海庆,赵有兴,王利娜[3](2016)在《石油修井机作业空间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油田修井作业的操作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基于人机工程学原理与油田修井的实际工况,结合相关的机械设计理论与知识,对石油修井机作业空间的显示装置、操纵装置、区域布置等进行设计,并提出了一套人性化修井机作业空间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6年25期)

张亚锋,徐剑波,徐晓航,刘超[4](2015)在《石油测井车作业空间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立足于作业空间人机设计原则,结合油田的实际工况,对测井车的显示装置、操作装置、容体空间以及区域布置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其后设计出符合人机舒适性的作业空间尺寸。(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5年02期)

唐乐为,唐晓强,汪劲松,柴晓明[5](2012)在《七索并联对接机构作业空间分析及索力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索并联机构具有工作空间大、能耗低和惯量小等优点,适合于重载及长径比大的工件吊装对接。提出一种七索驱动的6自由度柔性并联对接机构。借助静力学方程推导出该七索柔性并联机构的结构矩阵,并根据结构矩阵的零空间,计算得到设计参数下的可控工作空间和可行工作空间。通过比较工作空间大小,确定出动平台铰接点角度、动平台半径和下拉索分布半径3个设计参数。以下拉索索力均匀为优化目标,计算出下拉索索力变化情况,并结合工作空间分析和索力变化特点,给出一组满足设计要求的尺度参数。(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21期)

边卓[6](2009)在《基于设计心理诠释汽车设计的小作业空间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心理学认知的角度来进行重新诠释汽车小作业空间的安全性,从汽车小空间的心理需求及心理感受研究驾驶者的心理感受与安全。最后,提出了汽车小空间再设计的构想与安全心理。(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09年33期)

朱磊,杨利芳,付雁平[7](2007)在《心理作业空间优化的机电设备人机界面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心理作业空间"(Cognitive Operation Area)概念,"心理作业空间"是指对于某一作业,符合大多数作业者心理所认知的相应子作业空间.在由作业者、大型机电设备和周围环境组成的"人-机-环境"系统中,设备与周围环境结合或设备本身形成了若干个心理作业空间.以齿轮测量中心为例,基于心理作业空间分析,对操作者工作路径、视线转动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心理作业空间的优化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齿轮测量中心的人机界面设计,给出了设计结果,提供了一种"以人为本"的大型机电设备人机界面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11期)

顾力刚[8](2007)在《VDT作业空间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了VDT作业者骨骼肌疲劳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工效学的理论与方法,以GB/T10000-1988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数据的P5女和P95男为基础,并考虑衣着、坐姿等功能修正量给出了VDT工作站人机界面参数的推荐值,结合VDT作业的特点讨论了VDT作业空间布置与管理的有关问题。(本文来源于《工业工程》期刊2007年02期)

秦立斌,刘维平,王海燕[9](2006)在《汽车驾驶室作业空间设计的宜人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人机工程学的原理,从“机宜人”的角度对汽车驾驶室作业空间设计的宜人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建立了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基于AHP法定权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并以某型汽车驾驶室的设计为例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来源于《北京汽车》期刊2006年05期)

朱磊,杨利芳,付雁平,源磊,刘洪山[10](2005)在《大型机电设备的心理作业空间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心理作业空间”这一概念,“心理作业空间”是指对于某一作业,符合大多数作业者心理所认知的相应子作业空间。在由作业者、大型机电设备和周围环境组成的“人-机-环境”系统中,设备与周围环境结合或设备本身,形成了若干个心理作业空间。心理作业空间的设计应以作业分析为基础,从而符合大多数作业者心理所认知,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它是显示、控制等界面布局和设计的基础,是产品人机界面设计的重要基础部分。以几个型号的“齿型测量中心”人机界面为例,基于对操作者作业过程的分析,探讨大型机电设备的心理作业空间设计。(本文来源于《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期刊2005-09-01)

作业空间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减少设计不合理对有人/无人协同任务执行成功率的影响,开展无人机操作员作业空间设计。以某型有人直升机后舱这一作业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人机工效学的视域,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最为关键的座椅和控制台装置,分别从参数和结构两方面总结了设计原则,展示了设计效果。设计理念为各种有人/无人协同装备操作空间设计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作业空间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吴尚伦,田文荣,王勇.基于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共焦显微镜作业空间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7

[2].张宁,涂天佳.有人/无人协同无人机操作员作业空间设计——基于人机工效学的视域[J].工业技术创新.2017

[3].赵伟,王海庆,赵有兴,王利娜.石油修井机作业空间设计[J].价值工程.2016

[4].张亚锋,徐剑波,徐晓航,刘超.石油测井车作业空间设计[J].汽车实用技术.2015

[5].唐乐为,唐晓强,汪劲松,柴晓明.七索并联对接机构作业空间分析及索力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12

[6].边卓.基于设计心理诠释汽车设计的小作业空间安全性[J].科技创新导报.2009

[7].朱磊,杨利芳,付雁平.心理作业空间优化的机电设备人机界面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

[8].顾力刚.VDT作业空间的设计研究[J].工业工程.2007

[9].秦立斌,刘维平,王海燕.汽车驾驶室作业空间设计的宜人性评价研究[J].北京汽车.2006

[10].朱磊,杨利芳,付雁平,源磊,刘洪山.大型机电设备的心理作业空间设计探讨[C].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2005

论文知识图

驾驶作业空间设计心理作业空间设计方案的可认知...驾驶作业空间设计驾驶作业空间设计驾驶作业空间设计示意图“型号A”的心理作业空间示意图

标签:;  ;  ;  ;  ;  ;  ;  

作业空间设计论文_吴尚伦,田文荣,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