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前提论文-沈湘平,赵婧

历史前提论文-沈湘平,赵婧

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前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诸个体,共同活动方式

历史前提论文文献综述

沈湘平,赵婧[1](2019)在《马克思“诸个体共同活动方式”理论及其启示——关于“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以往对马克思"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的理解大多侧重于其开启的物质生产逻辑。事实上,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诸个体(Individuen)的存在,直接凸显的是诸个体的共在,即以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存在。作为诸个体间联动的社会关系模式,这种具有原初性质的共同活动方式先于生产关系而不能简单归结于生产关系。人类历史是人类活动的历史,也是诸个体共同活动方式的历史。"诸个体共同活动方式"理论的揭明,对于澄清或构建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具有重要启示。一是有助于澄清对唯物史观"经济决定论"的误解,凸显人们非经济的社会生活的内涵、地位与功能;二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历史之谜的解答",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正是诸个体共同活动方式的真理;叁是为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提供理论"接口",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可以理解为以人类美好生活为旨归的关于诸个体共同活动方式的哲学;四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在于形成合理有效的人类共同活动方式——包括诸民族、国家的共同活动方式和超越民族、国家的诸个体共同活动方式,而后者更具前瞻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蒋晖[2](2019)在《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展开的历史前提、普遍形式和基本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展开的两个历史前提来过南非野生动物园的朋友如果幸运的话,会看到狮子捕捉羚羊的场景。然而,十次之中,想象中的狮子发动猛攻而羚羊四散奔逃的图景恐怕只会出现一次。大多数时候,在望远镜中见到的永远是微扬着头颅的狮子,它一动不动地伏在地上,微风中的鬃毛几乎和枯草融为一体。在没有十拿九稳(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与批评》期刊2019年05期)

刘战雄[3](2019)在《负责任创新实现的概念前提、思想条件与现实基础——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负责任创新实现的现实性依据,结果发现,共担责任与合作责任等为负责任创新的实现提供了概念前提,历史合力论和关系理性等为其提供了思想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孕生及现代信息与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则为其提供了现实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06期)

刘伟[4](2019)在《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方法论前提》一文中研究指出众多马列经典作家大都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实际的,并从各种角度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但实践已经证明不同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程度不尽相同,这表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需要方法论前提。因此,大力推动生产力变革,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及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其胜,张文科[5](2019)在《逻辑前提、历史内涵、价值意蕴:湘北抗战话语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湘北地区是中国抗日的主战场之一。湘北军民为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目前,学界对湘北抗战研究相对薄弱,对湘北抗战认识偏于一隅。加强和深化湘北抗战研究,需要在尊重历史前提下界定湘北抗战概念,区分湘北抗战与长沙会战的异同;在铭记历史基点上评价湘北抗战地位,认识正面抗战与敌后抗战的关系;在传承历史趋向上提炼湘北抗战精神,理解湘北抗战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蕴。(本文来源于《世纪桥》期刊2019年02期)

周长森[6](2018)在《知识观变革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前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1982年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提出了"信息经济"的概念,1994年,温斯洛和布拉马共同出版了《未来工作:在事实经济中把知识投入生产》一书,书中明确了"知识经济"概念,(1)这两个概念有交集也有区别,但都揭示了在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这种时代以信息革命冲击下的知识为标志,以创新为特征,以信息为载体,让人们积极探究教育新的变革。核心素养理论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在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下,知识观的变革成(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期刊2018年11期)

徐政敏,朱海燕[7](2018)在《亚洲基督教研究的主题——日中韩基督教的历史及其展开过程的诸前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学术界对亚洲基督教的研究主要关注在亚洲宗教文化的背景之下基督教是如何在亚洲传教,以及探讨基督教对亚洲的现代化进程所做出的贡献。从这些研究可以确认亚洲各地区的地域性特点。综观中国、韩国、日本的情况,因各国的历史状况不同,基督教的布道在各国的展开过程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提议作为亚洲基督教研究的主题,应该更加关注亚洲近现代史上的政治形态和基督教的关系,即,在亚洲的帝国主义与基督教的关系或殖民主义与基督教的关系,民族主义与基督教的关系,社会主义与基督教的关系,资本主义与基督教的关系等等。通过关注这些关系,讨论亚洲基督教以及亚洲神学的新的认同感。(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王艳[8](2018)在《习近平法德合治思想的逻辑前提、历史根据和基本遵循》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探索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在准确把握法律和道德辩证关系、认真总结我国治国理政历史经验教训、深刻认识我国治国理政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内涵深邃、内容丰富、体系严整、特色鲜明的法德合治思想。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法德合治思想的逻辑前提、历史根据和基本遵循,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法德合治思想的精髓,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本文来源于《红河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王淼,姜洪昌[9](2018)在《马克思对“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历史前提批判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着"以人民为中心",学者们思考和研究了以什么人为中心、以人民的什么为中心及如何以人民为中心等问题,但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前提即对为何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不够。本文从马克思对为什么以人民为中心这个问题的思考出发,探索了马克思对"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历史前提批判及其对现时代的重要意义。"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一生的理论主旨,马克思通过对以物为本的、重物轻人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社会历史批判,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构建目标。(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郄智毅[10](2018)在《文学批评“普遍的历史前提”与批评的公共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批评建立于文学批评标准基础之上,批评标准成为批评"普遍的历史前提"之一。从历时性角度看,文学史和文学经典制约着批评标准。文学史是一个民族的公共记忆和集体确证,文学史书写提供了公共知识谱系和精神价值家园。文学经典的建构是长期的过程,它染有民族集体记忆的痕迹,是民族的集体确证和共同书写。从共时性角度看,文化历史语境规导着批评标准,现实文学场域、历史语境、意识形态和权力结构都对文学批评标准的生成起着现实的制约作用。由此,批评标准生成于传统和现实共同构成的公共场域之中,以批评标准为基础的批评阐释行为也就具有了不同于私人阐释的公共属性。(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18年03期)

历史前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展开的两个历史前提来过南非野生动物园的朋友如果幸运的话,会看到狮子捕捉羚羊的场景。然而,十次之中,想象中的狮子发动猛攻而羚羊四散奔逃的图景恐怕只会出现一次。大多数时候,在望远镜中见到的永远是微扬着头颅的狮子,它一动不动地伏在地上,微风中的鬃毛几乎和枯草融为一体。在没有十拿九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前提论文参考文献

[1].沈湘平,赵婧.马克思“诸个体共同活动方式”理论及其启示——关于“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的再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蒋晖.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展开的历史前提、普遍形式和基本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

[3].刘战雄.负责任创新实现的概念前提、思想条件与现实基础——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9

[4].刘伟.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方法论前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5].陈其胜,张文科.逻辑前提、历史内涵、价值意蕴:湘北抗战话语体系的构建[J].世纪桥.2019

[6].周长森.知识观变革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前提[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

[7].徐政敏,朱海燕.亚洲基督教研究的主题——日中韩基督教的历史及其展开过程的诸前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8].王艳.习近平法德合治思想的逻辑前提、历史根据和基本遵循[J].红河学院学报.2018

[9].王淼,姜洪昌.马克思对“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历史前提批判及其意义[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

[10].郄智毅.文学批评“普遍的历史前提”与批评的公共性[J].求是学刊.2018

标签:;  ;  ;  ;  

历史前提论文-沈湘平,赵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