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例颅脑创伤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治疗

22例颅脑创伤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治疗

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创伤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在接受视神经减压术前后焦虑心理状态,观察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22例。在患者入院初、术前、术后进行SAS焦虑自测评价,观察患者焦虑程度。根据SAS量表指示的焦虑患者群体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入院初有14例患者SAS分值高于常模提示存在明显焦虑,给予重点心理护理干预。8例低于常模,无显著焦虑,给予普通心理护理干预。术前,重点干预组(ΔSAS15.4±4.77P<0.05)和普通干预组患者整体焦虑表现有明显改善(ΔSAS3.33±1.43P<0.05)。术后,根据患者术前焦虑情况及手术效果分为临床显效组和无效组,给予相应心理护理干预后,各组术后10d与术后3d的SAS评分相比有改善。(ΔSAS重点组/显效组3.19±2.22,重点干预/无效组8.31±3.03,普通干预/显效组3.07±1.41,普通干预/无效组6.3±2.19)。本组病例患者配合后续治疗依从度较高。结论:颅脑创伤后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中存在明显的焦虑倾向。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状况。在颅脑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外科治疗过程中,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是必要的治疗环节。

关键词:颅脑创伤;视神经损伤;心理护理;焦虑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是头面部闭合性损伤的重要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51%-5.22%,头面部受到撞击后造成视神经部分或完全功能丧失,可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严重者可致失明[1]。此类患者在度过颅脑创伤急性期后,对改善视力提高生活质量的期望值较高。但就诊时,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已经不在最佳治疗窗内,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术前及术后对患者心理焦虑倾向的评估与心理护理干预非常必要。长征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颅脑外伤合并视神患者22例,在治疗过程给予心理评估与干预,总体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科室收治的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颅脑外伤合并视神患者22例。男性16例(19眼),女性6例(6眼),车祸伤14例,坠落伤5例,暴力伤3例。患者均已经度过颅脑创伤急性期以及并发症期,生命体征稳定,神智清楚GCS15分,为求改善视力及生活质量来我院就诊,病程20天-180天,平均(47.8±3.7)天。视力全盲5例(6眼),仅光感11例(14眼),眼前指动3例,眼前10cm指数2例,视力20cm指数辩物及0.05以上者0例。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伤情采用经额底入路显微镜下对视神经管内口上壁及外侧壁磨除充分减压,去除骨折骨片,视神经鞘膜缝合重建等。术后给予激素抗水肿、神经营养、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治疗效果,视力有改善8例,无改善14例,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病例。

1.2方法

1.2.1心理评估与焦虑监测

22例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采用国际通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此量表包括20个项目,对每一项进行1-4级评分,最高80分,最低20分。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高。被调查者应用统一指导语言,独立填写,并且当场收回。

心理评估采用焦虑量表SAS,将常模值38.5作为参照[2],本组患者中SAS评分大于常模分数的作为明显焦虑组,给予重点心理护理干预;将SAS分小于常模值作为无明显焦虑倾向的普通组,给予普通心理干预组。显著焦虑组与无显著焦虑组组接受的心理干预基本方法一致,区别在于探视频次更多,并由主管护士为主形成3人护理小组,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心理干预等。普通干预组,由主管护士1人负责,必要时向其他护士提出帮助支援。除必要的改善睡眠的药物外,不给予特殊的药物干预。设4个焦虑监测时点分别为入院初、术前(入院后3-7天)、术后第3天,出院前(术后10-14天)。

1.2.2焦虑心理护理干预

首先在入院初,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成员及陪护人员亲属关系,家庭经济情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在耐心倾听患者对病史的陈述过程中,充分了解患者的伤情伤势,以及患者在前次就诊过程中的体验。掌握患者及家属此次入院就诊的治疗目标以及对治疗效果的心理预期。在与家属交流中明确对患者精神心理影响最直接或最大的人是哪个。为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工作做好准备。鼓励患者独自完成焦虑自测量表。

入院第1天,主要安排患者及家属熟悉病区环境以必要的诊疗程序。入院第2天开始对患者详细讲解治疗原理、方法及风险等。若存在内容较多,或者患者理解接受能力有限的情况,则需要护士分次讲解,反复讲解,在术前最好达到3遍以上。促使患者及家属抛开初始怀疑心理,认可护士交代事项的客观性。

术前再次对患者进行焦虑量表的自测评估,考察患者对心理干预的依从性,为术后心理干预做准备。术后3日,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稳定,神智清楚。对患者视力进行初步查体,与主治医生密切沟通及时了解病情变化,结合术前心理评估情况制定心理护理干预的预案,并开始实施。出院前,根据患者手术效果分组为显效组和无效组,分别给予对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出院后继续治疗及随访的依从性以及对焦虑的自我管控力。

1.2.3周密的术前检查治疗安排与术后治疗规划

本组患者均为限期手术,术前准备及检查较多,要紧凑有序的合理安排检查检验项目,有效的建立起护理与患者的信任感;术后与主治医生及时沟通,密切配合;术后辅助药物治疗以及并发症的管控及时到位。

1.2.4统计及数据处理

焦虑采用ASS自测量表,根据各个单项评估后得出总分。心理干预效果评价采用计量资料,F检验,P<0.05,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术前存在明显焦虑的为14例,无显著焦虑倾向相对较轻的8例。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均值下降,重点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术后3日初步评估手术效果后,患者焦虑状态发生变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患者在划分治疗有效和无效组后,结合术前焦虑评价给予积极干预治疗。出院前,患者焦虑状态较术后早期明显改善(P<0.05),对出院后治疗的依从性满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为100%。

表1颅脑创伤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治疗SAS评分

(P<0.05)

3讨论

颅脑外伤导致的视神经损伤是严重的并发症状。患者在就诊时虽然常常错过最佳的治疗期,但是改善生活治疗的愿望非常强烈。目前对于超过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手术治疗期是否还有效果,仍在实践探索中。在治疗中,虽然详细的术前眼眶及颅底薄层CT、MR对伤情评估有重要诊断价值,但损伤部位和患者的原发伤情、视神经损伤病程以及术前药物辅助治疗情况不尽相同,对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效果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3]。

焦虑指内心的不安状态,可以表现为:1广泛性焦虑,又称慢性焦虑;2急性焦虑发作,又称惊恐发作[4]。本组病例有共同的焦虑心理特点,在经过颅脑创伤急性期进入康复期,普遍具有慢性焦虑的特点。在经过视神经减压术后,患者经历急性焦虑发作期。因此需要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焦虑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大部分患者经历过颅脑创伤和急性有效视力丧失,常表现为情绪多变、易激惹,护理人员应耐心听取其提出的问题并给予相应解答,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尽量多说些愉悦的事情,促进其记忆力恢复,消除负面情绪[5]。(1)针对恐惧患者,护士应对同类手术后患者的信息进行详细介绍,展开有针对性的沟通交流,从而使其增加安全感、稳定患者的情绪。(2)针对抑郁的患者,护士应对其性格气质以及心理特点等进行准确分析,并主动对患者给予关心体贴,对其人格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各种方式对其倾诉欲望进行促进,鼓励其将压抑在内心的想法进行倾吐,从而使其忧郁情绪得以解除。

护士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首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能够及时地发现患者的情绪、情感变化,并且能够及时地和患者沟通,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对待患者真诚、细致、耐心,更重要的是宽容,摒除自我情绪和感受,体谅患者在特殊状态下表现出的特殊情绪和情感,这样才能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顺利的完成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6]。

在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性格、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仔细分析患者焦虑心理的原因及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年轻患者对未来前途及婚恋比较担忧,而年老患者和经济状况较差的年轻患者会在经济方面感到压力;性格外向的患者会容易流露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而性格内向的患者心理压力较大甚至失眠,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7,8]。护士要多和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对于抑郁倾向的患者更要严密观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调适心理,防止意外发生[9,10]。特别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模式已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特点,心理护理已显示重要作用。

加强家人及社会支持,发挥支持系统的功能。患者虽然住院,但是每一个患者都是家庭及社会的一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让家属了解病情变化及心理变化,指导家属配合,保证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使患者能够顺利的完成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11]。护士应鼓励患者的亲人多探视,及时向家属提供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确立家属的安全感,帮助患者稳定情绪。

视神经损伤修复可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家属及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可将疾病的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健康知识讲座、宣传栏、病友交流等[12]。护理人员还需帮助患者家属制订可行的训练计划并督促其执行,促进其职业康复,帮助其回归社会。

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缓解其负性心理状态,有效增加其疾病应对能力,最终显著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4结论

科学系统的对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焦虑心理分析评估,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诊治过程中的焦虑状态。对维持患者诊治过程中心理健康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是十分必要的综合护理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于明琨,卢亦成,王玉海,楼美清,薛亚军,张在金,陶英群,陈怀瑞.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第二军医大学.2004,25(07):801-802.

[2]刘莉.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焦虑的护理干预.中华全科医学.2011,4(4):656-657

[3]金海,侯立军,潘成光,卢亦成.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时机.2009,37(01):61-63.

[4]吴芷芷,李红玉.脑外伤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分析.医学与哲学.2013,34(2B):72-74.

[5]王池芝,叶碧,魏秋娟.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外医学研究.2011,9(28)289-291.

[6]华丽.心理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20(11):1901.

[7]ScigalaDK,ZiolekJ,KwaitkowskiK.Effectofpost-trumaticdisordersofthevictimsandcausesoftrafficaccidentsintheearlystagesoftreatment.PolMerkurLekarski.2013,35(210):358-362.

[10]徐淑华,王芳,韩美玲,孙静.过渡期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3,24(3)1-3.

[11]田秀芹,祁华平.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焦虑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237-240.

[12]徐凤华.健康教育对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效果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9(15):94-95.

标签:;  ;  ;  

22例颅脑创伤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