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常减压检修改造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段春莲[1](2020)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换热器腐蚀及水侧腐蚀速率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上升阶段,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缓解我国石油储备的紧张程度,近年来原油的进口量持续增长,其中就有大量劣质原油的存在。劣质原油加重了石化炼油企业中换热设备的负担,由此产生的腐蚀问题愈发严重,其中冷换热设备受腐蚀影响最大并且不易被发现。因此针对换热设备腐蚀规律的研究刻不容缓。与此同时,互联网、智能AI时代的到来使得石化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极大的改变了长期以来设别状态更新不明确、发现问题不及时的情况,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设备监测数据,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来发现其中潜在的腐蚀规律并应用于石化炼油企业换热设备腐蚀预测,实现炼油换热系统的智能监测和问题预警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现场采集的多源换热器腐蚀大数据,从统计、模拟分析以及腐蚀预测三个方面对石化炼油企业中广泛应用的常减压换热器腐蚀发生和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利用石化企业炼化装置中长期积累的换热器腐蚀检测数据,对常减压换热器进行腐蚀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常见的换热器腐蚀形貌进行分类分析,得到换热器低温腐蚀、高温腐蚀和水侧腐蚀三个方面的易腐蚀部位和形态,分析其腐蚀机理,提出对应建议措施。其次,为研究管束内部腐蚀分布精确部位,借助CFD软件对换热器内易发生腐蚀的管箱与管束进行了模拟与分析。对换热器管道内介质进行了流态模拟,利用FLUENT软件对列管式换热器进行不同速度下的流体流场模拟,得到了管箱与管束的侵蚀云图、速度云图以及侵蚀颗粒轨迹云图。结果表明,流体流经管道部件后,其流态会发生较大变化,导致管道易发生冲刷腐蚀。最后,建立基于神经网络采用循环水多源分析检测数据的腐蚀预测模型,对炼化厂循环水管道的腐蚀速率进行预测。选取8种常规监测数据作为样本标准库,通过KPCA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影响管道外腐蚀的主要因素,应用GRNN建立管道腐蚀速率预测的数学模型,采用循环水场挂片与试验管腐蚀监测数据验证KPCA-GRNN模型对换热器管束腐蚀速率预测的效果,并使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KPCA与GRNN结合得算法预测循环水得腐蚀速率,比运用BP算法得到得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度更高。
刘明[2](2020)在《基于RBI的石油炼化装置风险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RBI即基于风险的检验(Risk-Based Inspection),它是一种在追求系统安全性的同时,注重对系统经济性的把握,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炼化设备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过程,保证设备的安全性。RBI风险评价技术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炼化设备、管道、容器等设施因材料失效造成的内容物泄漏的风险及后果;二是根据风险排序结果制定相应检验方案,实施风险控制策略。本文以某石油炼化企业常减压蒸馏装置为例,应用RBI技术,对常减压蒸馏装置包括塔器、容器、换热器、空冷、管线等各设备设施进行固有的或潜在的风险及风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薄弱环节。对常减压装置各单元进行风险排序,有针对性的制定检验方案,确定失效机理,实施风险控制策略,实现装置的科学评估和有效管理,为企业炼化装置下一步维检修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变预防性检验为预知性检验。本文通过对RBI技术的应用,分析影响设备安全生产的因素和腐蚀机理,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风险控制,总结炼油企业炼化装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研究加强设备风险管理的策略,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意见建议,构建设备风险管理体系、完善设备技术档案、提高炼化设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开展状态监测等。确保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促进石油化工企业安全与设备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石云蔚[3](2019)在《大连石化蒸馏装置停检项目进度管理案例研究》文中指出石化行业作为一个兼具复杂性和高危性的行业,逐渐由原来的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目前所面临的生产瓶颈及国家对节能环保的高度重视,都推动了石化项目的优化管理。炼化企业检维修具有施工量大和工期长的特征,而且项目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大连石化公司蒸馏装置停检项目的进度管理进行案例研究,旨在发现检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科学合理的策略进行解决。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项目进度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大连石化公司蒸馏装置停检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包括大连石化检修的项目组织、蒸馏装置停检项目的背景和检修的内容以及基本的停检概述。在对案例描述的基础上分析大连石化公司蒸馏装置停检项目的典型问题和问题造成的影响。其次,本文对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项目进度编制、项目进度与变更控制理论进行总结,为本研究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本研究对大连石化公司蒸馏装置停检项目的进度计划进行分析,包括项目分解与时间估计、关键节点分析以及网络计划优化,并进行公司蒸馏装置停检项目的进度动态监测与控制和项目内容变更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大连石化公司蒸馏装置的进度管理出现进度计划不合理、进度监控不科学以及项目变更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通过对大连石化公司蒸馏装置停检项目的分析,为了保障蒸馏装置停检项目的进一步实施,本研究从完善计划制定方法、加强进度监控、合理处置作业变更和完善项目进度管理制度与保障体系方面提出改善策略。本研究希望运用项目计划、进度控制、变更控制、资源均衡的基本理论,综合权衡影响检修进度的各种因素,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法和建议。以期解决大连石化公司蒸馏装置停检项目进度管理问题,也能够为石化行业的同类型的其他企业提供经验和借鉴。
张睿[4](2019)在《流程工业多层次数据校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据校正是一个传统的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该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结合统计学、运筹学、系统建模、优化算法、管理学等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在流程工业领域,通过数据协调和显着误差检测所提供的准确数据是流程模拟、统计分析、故障诊断等上层应用有效运行的基础。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与IT技术的日新月异,数据校正技术也融合进了人工智能等多项新的技术。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应用需求的提高,数据校正技术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需求,传统的算法需要改进,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在综述国内外数据校正技术的重要性以及理论研究的概述之后,对分层建模、大系统分解、多层次校正,以及离散事件跟踪和动态数据协调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混杂系统的多层次数据校正框架。在分析了流程工业数据的多层次特性和混杂特性的基础上,提出的带有离散事件的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分层物料平衡建模方法,充分挖掘了不同层次数据之间的关系,更准确地描述了现代流程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在建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混杂系统的多层次数据校正框架,该框架包含了单层次的大系统分解以及子系统的动态数据协调方法,通过离散事件跟踪与检测,为混杂系统提供可靠的事件信息。在该框架下可以准确地完成流程工业全厂数据校正。2.从单层次全局求解的角度,分析了复杂系统求解的困难,给出了大系统分解的意义。基于图论的基本原理,利用虚拟仪表简化复杂网络,利用割集搜索的方法,找到最佳分解方式,最大程度上降低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进而简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过程,提出了基于图论的大系统分解方法。并给出了单层次求解方法在多层次系统中的应用流程。3.为了更及时有效地为混杂系统提供离散事件的信息,提出了基于生产数据的调度事件跟踪和还原方法。基于生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利用多源测量数据之间的信息冗余性,利用信息整合、事件跟踪与移动合成的方法,实现了对流程工业现场调度事件的在线跟踪和还原。4.提出了一种新的鲁棒最小二乘动态数据协调算法。通过引入局部冗余度更进一步提高了 Huber估计的鲁棒性。同时通过给Huber估计权重函数增加消除区间,迭代过程中最有显着误差嫌疑的测量值会被删除,提高了算法的准确性。弱冗余变量中显着误差的识别率得到了提升。通过上述改进,以及结合在线滤波的优势,提出了新的线性鲁棒最小二乘数据协调算法。
林涛[5](2018)在《大连石化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石油炼制主要的生产特点就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连续性生产。所有的设备都有其生命周期和检维修周期,这样对一个连续性生产的高危企业而言,适当的停工大检修以保证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是必须的一个过程,也决定了检修必须在一个有限的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从炼化行业的事故事件发生统计来看,其中较大一部分事故事件是在大检修施工期间发生的,或者是由于检修不到位而在开工期间或者开工后不久发生的,鉴于此,本文将大检修安全管理范围扩展到停工、开工阶段,进行统一策划和统筹考虑。近些年来,大检修的安全管理越来越被关注,降低大检修的风险和减少甚至避免事故事件的发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调研访谈和亲身经历对炼化企业大检修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列举、分析和总结,应用风险管理理论对本公司及其它炼化企业所发生的大检修出现的事故案例进行剖析,梳理出炼化企业大检修过程中安全风险高、控制难度大的几方面原因。运用项目管理理论结合炼化企业大检修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对大检修各个阶段需要控制的要素进行了明确和说明。依据HSE管理体系的管理方法理论[1],采用比对分析等研究方法确定出炼化企业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架及其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策划、组织、风险识别与管控、方案、制度与培训、作业安全管理、安全总结和改进提升等核心要素。另外本文还对这些要素的管控内容和如何运用进行了深入详尽阐述。本文以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在公司2017年全公司大检修工作的实际应用为实证,与2104年大检修的不足进行了比较,全面分析总结了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收到的效果,有效改进了以往靠经验等大检修管理方式,证明了本文论述的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对大连石化公司是适宜的,有效的。在实行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安全、绿色、优质、受控的工作目标。对于国内炼化企业的大检修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刘海楼[6](2017)在《14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问题分析及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4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扩能改造开展工程研究,通过对装置改造前存在的原油系统压降大、装置达不到设计加工量,原油换后温度低、装置能耗高、轻质油收率低等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方案,以及对装置改造效果从能耗、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装置改造后加工能力从140万吨/年提高到150万吨/年,满足了催化裂化装置和延迟焦化装置对减压渣油和减压蜡油等原料的平衡要求,原油系统压降反而降低0.5MPa,换热流程更加合理,换热流程优化后,更加高效的利用热源,提高了热回收率,原油换后温度由原来的289℃提高到304℃以上,原油进闪蒸塔温度提高25℃以上。实际生产中轻油收率提高1.8%左右,总拔收率从66%提高到68%,轻质油收率明显提高。改造后加热炉的热效率提高明显,燃料消耗大幅下降,热效率明显提高,常压炉热效率可达90.2%,减压炉热效率可达90.8%。装置改造后蒸汽、燃料单耗均比改造前有大幅下降,装置能耗降低21.51%。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常减压蒸馏装置扩能和节能增效改造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对常减压装置节能降耗、挖潜增效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有利于常减压装置长周期的安全平稳运行,对新建常减压装置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本文研究证明,对常减压装置局部换热流程优化调整可以达到节能降耗、消除限制装置加工量的瓶颈问题,通过装置部分技改,亦可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而且成本低,见效快。
凤丽华[7](2017)在《吉林石化公司Ⅱ常减压装置改造项目分析》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石油资源趋于劣质化,原油中硫含量不断增加,根据原油性质的变化,开展常减压蒸馏装置大型化改造,总结操作经验显得非常重要。论文针对吉林石化Ⅱ常减压蒸馏装置扩能改造开展工程研究,通过对改造前后工艺技术、操作条件、节能效果等多方面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改造后装置加工能力由320万吨/年提高到600万吨/年,实际生产中轻油收率达到47%左右,总拔收率达到76%,装置蜡油收率明显提高,满足了全厂渣蜡油平衡。改造后加热炉的热效率明显提高,常压炉热效率达到93.6%,减压炉热效率达到92.5%。改造后换热网络经优化,装置热源利用更高效,在保持原油性质稳定、流量均衡的情况下,换终温度达到320℃以上。水、电、蒸汽、燃料单耗均比改造前降低。改造后装置能耗降低到10.95千克标油/吨,达到国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Ⅱ常减压装置改造后,装置主要加工原油从大庆原油转变为俄罗斯原油,既有利于集中处理俄罗斯含硫原油,又可针对俄罗斯原油石脑油收率高、石脑油中芳烃潜含量高、柴油凝点低等优点,充分发挥俄罗斯原油的特点,达到优化生产的目的。上述改造成果及经验对同类型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扩能改造有借鉴作用。
姚忠,陈映波,唐晖耿[8](2016)在《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换热网络优化改造》文中研究表明某炼油厂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于2005年3月首次投产正常生产运行,2009年8月进行了换热网络优化改造及材质适应性改造,2012年8月基于全厂加工流程的优化考虑,停开了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减压系统,换热网络长时间不能处于最佳匹配状态,出现了柴油、常渣出装置温度过高、原油换热终温低、常压炉热负荷增加、装置能耗偏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2015年重新进行换热网络核算和优化,对装置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来达到节能降耗目的,装置改造后投入正常的生产运行,原油换热终温最高达293.6℃,装置综合能耗降到6.26 kg EO/t。
柯朝辉[9](2016)在《基于关键链技术的Q炼化公司大修项目进度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Q炼化公司作为当今1200万吨级的国内领先型炼化企业,在四年一次的设备全面检修过程中,总投资大、技术复杂、人员众多、工期紧凑。为了按时、按质的完成检修目标,避免因为进度延期和成本超支的现象,本文在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进行检修进度计划的优化,并且运用关键链这种新的项目管理方法,建立一个可以为大型炼化公司检修进度计划优化的模型,并运用到进度管理中。本文首先对关键链进度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然后进一步比较传统进度管理方法与关键链进度管理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目前大型炼化装置检修进度管理的现状,针对现有的项目计划工期过长、时间浪费、资源冲突和进度难以控制等问题,提出利用关键链进度管理方法来对此类项目的进度管理进行优化。通过联系关键链技术理论和炼化检修进度管理实践,提出建立一种适合大型炼化检修项目的短时间进度管理优化模型。在传统工期估计的基础上,增加了工序时间弹性系数,改良工序持续时间估计的偏差。然后,又针对检修过程中有限空间和场地这一特殊资源约束对项目进度的影响,优化了项目关键链的确认方法,同时还运用每道工序削减安全时间总和的方差来作为项目缓冲区的设置,充分遵循了关键链和约束理论整体优化、而非局部优化的思想。最后,本文将该模型应用在Q炼化公司检修项目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在其他同类型项目上加以实施运用,能有效改善资源受限造成进度延期的影响,为以后的类似检修项目进度管理提供建设性的参考价值。
薛彩霞[10](2013)在《常减压蒸馏装置节能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石油化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资源短缺型国家,我国在石油的利用效率方面一直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本着“开发与节约并重,节能与环保优先”的原则,国内各炼油企业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在节能降耗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炼油企业的能耗大户,常减压装置的能耗占到全厂总能耗的20%~3%。本论文以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为研究对象,从四个方面对整个常减压装置的节能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进行了一定的论证说明。一是利用超声波电脱盐技术代替破乳剂电脱盐技术,二级电脱盐的总脱除率达到95.6%,不仅节省了破乳剂的消耗,同时也降低了污水处理的难度;二是对整个常减压装置的换热系统进行节能改造研究,新增了1730m2的换热面积,单位能耗降低约0.88kg标油/t原油:第三选择合适的中和缓释剂,解决了塔顶的防腐问题:最后通过合理利用及操作,降低了水、电、汽及燃料的消耗。通过对常减压装置的用能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得到,整套装置的能量消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
二、2002年常减压检修改造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常减压检修改造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换热器腐蚀及水侧腐蚀速率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炼化装置换热器腐蚀管理现状 |
1.3.2 腐蚀预测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常减压装置换热器腐蚀问题统计分析 |
2.1 换热器腐蚀规律研究 |
2.2 常减压装置换热器腐蚀研究 |
2.2.1 常减压装置腐蚀机理 |
2.2.2 腐蚀形貌及原因分析 |
2.3 换热器典型腐蚀问题防护建议 |
2.3.1 建立较完善的工艺防腐监控机制 |
2.3.2 针对低温腐蚀的防护及建议 |
2.3.3 针对高温腐蚀的防护及建议 |
2.3.4 针对循环水腐蚀的防护及建议 |
2.3.5 检测方面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换热器关键腐蚀部位模拟研究 |
3.1 湍流模型的选择 |
3.1.1 湍流模型分类及选择 |
3.1.2 标准k-ε模型 |
3.1.3 冲刷腐蚀模型 |
3.2 模型搭建和分析 |
3.2.1 冲刷腐蚀模型 |
3.2.2 模拟结果分析 |
3.3 结果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源数据的循环水管束腐蚀预测模型研究 |
4.1 基于KPCA-GRNN预测模型建立 |
4.1.1 KPCA(核主成分分析法) |
4.1.2 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
4.1.3 基于KPCA和GRNN的混合算法 |
4.2 多源腐蚀数据预处理 |
4.2.1 循坏水监测数据获取 |
4.2.2 核主成分分析 |
4.3 基于KPCA-GRNN的预测模型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后续研究及展望 |
5.2.1 后续研究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2)基于RBI的石油炼化装置风险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内容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风险管理概述 |
2.2 风险管理内容 |
2.2.1 风险识别 |
2.2.2 风险评估 |
2.2.3 风险控制 |
2.2.4 风险监控 |
2.3 风险管理技术 |
2.4 基于风险的检验RBI |
2.4.1 RBI技术概述 |
2.4.2 RBI技术原理 |
2.4.3 RBI方法 |
2.4.4 应用RBI进行风险管理的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炼厂基于RBI的常减压蒸馏装置风险管理 |
3.1 装置的基本情况 |
3.2 装置设备的失效机理分析 |
3.2.1 高温硫腐蚀与高温环烷酸腐蚀 |
3.2.2 硫化物与氯化物应力开裂腐蚀 |
3.2.3 HCl-H_2S-H_2O腐蚀 |
3.2.4 保温层下腐蚀 |
3.2.5 水侧腐蚀 |
3.3 装置的风险评估结果 |
3.3.1 风险计算原理 |
3.3.2 风险评估结果 |
3.4 风险评估后的检验制定 |
3.4.1 检验方案制定基本原则 |
3.4.2 检验方案具体内容 |
3.5 装置的风险控制措施 |
3.5.1 重点部位指标控制策略 |
3.5.2 高风险部位日常检测策略 |
3.5.3 防腐蚀的建议 |
3.5.4 事故控制措施 |
3.5.5 事故急救措施 |
3.6 装置的风险监控 |
3.6.1 在线腐蚀探针监测技术 |
3.6.2 在线壁厚监测技术 |
3.6.3 在线PH监测技术 |
3.6.4 风险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炼油企业炼化设备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
4.1 应用RBI进行风险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
4.1.1 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 |
4.1.2 RBI所需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问题 |
4.1.3 RBI参与人员素质不高问题 |
4.1.4 高风险部位日常检测维护不够,缺乏必要的监测系统问题 |
4.1.5 RBI分析结果略保守 |
4.2 应用RBI进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策略 |
4.2.1 构建炼化设备的风险管理体系 |
4.2.2 完善设备技术档案 |
4.2.3 提高炼化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
4.2.4 积极开展设备风险点状态监测 |
4.2.5 开发基于我国炼化设备腐蚀数据的RBI分析软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附件 |
(3)大连石化蒸馏装置停检项目进度管理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3 案例研究设计 |
1.3.1 案例对象选择 |
1.3.2 案例调研设计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2 案例正文 |
2.1 大连石化公司概况 |
2.1.1 企业简介 |
2.1.2 大连石化公司组织结构 |
2.1.3 大连石化生产能力 |
2.2 大连石化公司蒸馏装置及停检项目介绍 |
2.2.1 蒸馏装置概况 |
2.2.2 停检背景及检修内容 |
2.2.3 停检项目管理概述 |
2.3 蒸馏装置停检项目进度管理描述 |
2.3.1 停检项目进度管理概况 |
2.3.2 进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3 停检项目进度问题的危害 |
3 案例分析 |
3.1 理论依据 |
3.1.1 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概述 |
3.1.2 项目进度编制 |
3.1.3 项目进度与变更控制 |
3.2 蒸馏装置停检项目进度管理过程分析 |
3.2.1 进度计划分析 |
3.2.2 进度控制分析 |
3.2.3 进度变更分析 |
3.3 停检项目进度管理问题的主要成因归纳 |
3.3.1 进度计划不合理 |
3.3.2 进度监控不科学 |
3.3.3 变更管理不规范 |
4 大连石化公司蒸馏装置停检项目进度管理改善策略 |
4.1 完善计划制定方法 |
4.1.1 计划制定的原则 |
4.1.2 计划制定的实施 |
4.1.3 关键节点分析 |
4.1.4 网络计划优化 |
4.2 加强进度动态监控 |
4.2.1 完善进度控制措施 |
4.2.2 建立进度管控机制 |
4.2.3 建立进度管控组织 |
4.2.4 建立项目应急方案 |
4.3 合理处置作业变更 |
4.3.1 明确项目变更的原因 |
4.3.2 明确影响项目变更的因素 |
4.3.3 实施科学的项目变更流程 |
4.4 完善项目进度管理制度与保障体系 |
4.4.1 强化安全管理和现场管理 |
4.4.2 建立进度管理制度 |
4.4.3 充实进度管理资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流程工业多层次数据校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数据校正技术的重要性 |
1.1.1 智慧生产与信息物理系统 |
1.1.2 智慧生产中的数据校正 |
1.2 数据校正理论研究概述 |
1.2.1 数据协调与显着误差检测 |
1.2.2 鲁棒数据校正 |
1.2.3 大系统分解 |
1.2.4 分层建模与多层次数据校正 |
1.3 数据校正的工业应用与发展趋势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流程工业混杂系统的多层次数据校正框架 |
2.1 流程工业数据的多层次特性 |
2.1.1 基于三层结构的层次描述 |
2.1.2 多层次数据校正描述 |
2.2 流程工业数据的混杂特性 |
2.3 分层物料平衡建模 |
2.3.1 准稳态空间分层建模算法 |
2.3.2 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空间分层建模算法 |
2.3.3 带有离散事件的分层建模算法 |
2.3.4 案例分析 |
2.4 流程工业多层次数据校正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图论的流程工业单层次大系统分解方法研究 |
3.1 大系统分解的需求与意义 |
3.2 背景概念 |
3.2.1 图论基础 |
3.2.2 割集与流量 |
3.2.3 可靠性及可靠度计算 |
3.3 基于图论的大系统分解方法 |
3.3.1 大系统分解的评判标准 |
3.3.2 测量值的处理 |
3.3.3 算法流程 |
3.4 仿真研究 |
3.4.1 数值案例 |
3.4.2 工业案例 |
3.5 单层次大系统分解的多层次应用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4 混杂系统中离散事件的跟踪与检测 |
4.1 混杂系统中的数据流程 |
4.2 混杂系统中的离散事件 |
4.2.1 数据与事件 |
4.2.2 移动 |
4.3 混杂系统中离散事件的跟踪检测与还原 |
4.3.1 数据链的重构 |
4.3.2 跟踪与还原步骤 |
4.4 案例分析 |
4.4.1 数据链重构 |
4.4.2 事件跟踪与还原 |
4.5 本章小结 |
5 子系统线性动态数据协调求解方法的鲁棒性改进 |
5.1 线性动态数据协调 |
5.2 Huber估计 |
5.3 几个基本概念 |
5.3.1 局部冗余度 |
5.3.2 线性动态过程建模 |
5.3.3 鲁棒数据校正 |
5.3.4 Huber估计的鲁棒数据校正 |
5.4 求解策略 |
5.4.1 Huber估计影响函数的改进 |
5.4.2 Huber估计权重函数的改进 |
5.4.3 新的鲁棒最小二乘估计的数据协调算法流程 |
5.5 案例分析 |
5.5.1 数值案例 |
5.5.2 对比案例 |
5.5.3 工业案例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A 第2章附录 工业案例各级物流平衡方程、采样点和周期 |
附录B 第4章附录 工业案例离散事件列举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大连石化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公司装置大检修概述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综述 |
2.1 项目管理 |
2.2 风险管理 |
2.2.1 风险管理定义 |
2.2.2 风险评价方法 |
2.3 体系管理 |
2.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大检修安全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
3.1 存在的问题 |
3.2 面临的困难 |
3.3 公司大检修管理的不足 |
第四章 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
4.1 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框架的建立 |
4.1.1 大检修全过程安全管理的阶段分析 |
4.1.2 分析大检修项目管理基本要素需求 |
4.1.3 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的框架 |
4.2 策划经营战略 |
4.3 建立组织架构 |
4.4 风险识别与管控 |
4.4.1 开停工风险识别 |
4.4.2 施工作业风险识别 |
4.4.3 大检修全过程的风险管控措施 |
4.5 方案 |
4.5.1 开停工、施工网络 |
4.5.2 界面交接 |
4.5.3 施工计划与筹备 |
4.5.4 制度与培训 |
4.6 作业安全管理 |
4.6.1 承包商 |
4.6.2 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
4.6.3 施工监管 |
4.6.4 事故事件管理 |
4.6.5 应急管理 |
4.7 大检修安全总结和改进提升 |
4.7.1 过程总结 |
4.7.2 整体总结 |
4.7.3 奖励激励和考核机制 |
第五章 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在公司大检修的应用和效果 |
5.1 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 |
5.2 取得效果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14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问题分析及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常减压蒸馏装置简介 |
1.3.1 原油的常减压蒸馏原理 |
1.3.2 常减压蒸馏的工艺过程 |
1.4 常减压蒸馏装置概况 |
1.5 常减压装置的工艺进展 |
1.5.1 扩能改造 |
1.5.2 节能降耗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常减压蒸馏装置大型化研究进展 |
1.6.2 常减压蒸馏装置深拔技术研究进展 |
1.6.3 常减压蒸馏节能技术研究进展 |
1.7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装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2.1 装置改造前工艺流程 |
2.1.1 换热及闪蒸塔部分流程 |
2.1.2 常压部分 |
2.1.3 减压部分 |
2.1.4 三注部分 |
2.1.5 单开常压流程 |
2.2 装置改造前主要操作数据 |
2.3 装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2.3.1 常减压装置提量困难,原油系统阻力大 |
2.3.2 装置能耗高 |
2.3.3 轻质油收率低,常减顶瓦斯气未充分利用 |
2.3.4 电脱盐运行效果差 |
2.4 项目改造目标 |
第三章 装置改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3.1 项目实施原则及技术路线 |
3.2 改造过程 |
3.2.1 原油流程优化改造 |
3.2.2 减压抽真空系统改造 |
3.2.3 减一线油作柴油 |
3.2.4 常减顶瓦斯回收 |
3.2.5 电脱盐改造 |
3.2.6 加热炉更换燃烧器 |
第四章 装置改造效果分析 |
4.1 原油换热流程优化改造效果 |
4.2 减一线作柴油 |
4.3 减压抽真空系统改造 |
4.4 常减顶瓦斯回收 |
4.5 提高加热炉热效率 |
4.6 提高原油脱盐合格率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吉林石化公司Ⅱ常减压装置改造项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常减压蒸馏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吉林石化公司Ⅱ常减压装置简介 |
2.1 改造前Ⅱ常减压装置简介 |
2.2 改造后Ⅱ常减压装置简介 |
2.3 改造前后Ⅱ常减压装置技术数据对比 |
第3章 装置改造效果评价 |
3.1 物料平衡及收率分析 |
3.2 操作条件分析 |
3.3 换热网络分析 |
3.4 能耗分析 |
3.5 主要机泵运行情况分析 |
3.6 破乳剂、阻垢剂及缓蚀剂使用效果分析 |
3.7 小结 |
第4章 装置用能评价技术应用研究 |
4.1 装置生产基本条件 |
4.2 装置能耗指标分析 |
4.3 装置用能水平评价 |
4.4 装置主要节能潜力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装置标定主要产品性质数据表 |
(8)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换热网络优化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改造背景 |
2 改造前换热网络存在的问题 |
3 改造目标、原则 |
3.1 改造目标 |
3.2 改造原则 |
4 改造主要内容 |
5 改造前后对比 |
6 效益分析 |
7 总结 |
(9)基于关键链技术的Q炼化公司大修项目进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项目进度管理主要方法 |
2.1.1 甘特图法 |
2.1.2 关键路径法 |
2.1.3 计划评审技术 |
2.2 约束理论 |
2.3 关键链理论概述 |
2.3.1 关键链基本原理 |
2.3.2 关键链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
2.3.3 关键链工序持续时间估计方法 |
2.3.4 关键链的识别方法 |
2.3.5 关键链缓冲区的设置方法 |
第3章 Q炼化公司大修项目延期因素及瓶颈资源分析 |
3.1 Q炼化公司大修项目概况 |
3.1.1 Q炼化公司大修项目施工特点 |
3.1.2 大修项目进度执行情况分析 |
3.1.3 大修项目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 大修项目进度延期因素分析 |
3.3 大修项目瓶颈资源分析 |
第4章 基于关键链技术的Q炼化公司大修项目进度优化模型构建与算法优化 |
4.1 模型构建目标 |
4.2 模型的建立步骤 |
4.3 确定关键链优化模型 |
4.3.1 调整工序持续时间 |
4.3.2 确定关键链 |
4.3.3 削减安全时间 |
4.3.4 设置缓冲区 |
4.4 基于关键链技术的大修项目进度算法优化 |
4.4.1 算法比较和选择 |
4.4.2 改进后的启发式算法 |
第5章 关键链技术在Q炼化公司大修项目中的实例分析 |
5.1 常减压装置检修项目传统进度计划 |
5.1.1 常减压装置检修概况简介 |
5.1.2 常减压装置检修网络计划图 |
5.2 常减压装置检修项目关键链优化进度计划 |
5.2.1 调整工序持续时间 |
5.2.2 确定关键链 |
5.2.3 削减安全时间 |
5.2.4 设置缓冲区 |
5.3 结果对比分析及相应建议 |
5.3.1 结果对比分析 |
5.3.2 相应建议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1、表 3-1 |
2、表 3-2 |
3、表 3-3 |
致谢 |
(10)常减压蒸馏装置节能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题目来源 |
1.4 主要工作任务 |
第二章 超声波-电脱盐技术的应用 |
2.1 原油含盐含水的影响 |
2.2 脱盐脱水的基本原理 |
2.2.1 基本原理 |
2.2.2 工艺流程 |
2.3 原油的性质 |
2.4 超声波电脱盐原理 |
2.5 超声波-电脱盐技术投用方案 |
2.5.1 进行空白标定 |
2.5.2 投用超声波系统,停注破乳剂 |
2.6 投用效果 |
2.6.1 空白试验分析 |
2.6.2 投用超声波系统后的试验数据分析 |
2.6.3 小结 |
2.7 超声波破乳对电脱盐排水含油及 COD 的影响 |
2.8 超声波破乳对污水处理的影响 |
2.9 经济效益 |
2.9.1 节省破乳剂的消耗 |
2.9.2 降低电脱盐原油的损失 |
2.9.3 潜在的经济效益 |
2.10 小结 |
第三章 换热系统的节能 |
3.1 低温热的回收利用 |
3.1.1 常减压装置低温热状况 |
3.1.2 装置余热回收系统的配套完善 |
3.2 塔顶冷却系统的改造 |
3.2.1 改造前的生产状况 |
3.2.2 塔顶改造方案 |
3.2.3 改造后的运行情况 |
3.2.4 初馏塔顶压力的影响因素 |
3.2.5 塔顶冷却系统工艺优化措施 |
3.2.6 小结 |
3.3 常压加热炉运行状况分析 |
3.3.1 提高加热炉热效率的途径 |
3.3.2 防止露点腐蚀的措施 |
3.3.3 小结 |
3.4 提高装置的换热终温的节能改造 |
3.4.1 原装置存在的问题 |
3.4.2 节能改造分析 |
3.4.3 节能改造方案 |
3.4.4 小结 |
第四章 常减压塔顶中和缓蚀剂的选择 |
4.1 常减压塔顶腐蚀的类型 |
4.2 常减压装置的塔顶防腐措施 |
4.2.1 增强塔顶换热器的抗腐蚀性能 |
4.2.2 提高脱盐效率及塔顶注入缓蚀剂 |
4.3 塔顶中和缓蚀剂的选择 |
4.3.1 常减压塔顶中和缓蚀剂的使用情况 |
4.3.2 TC-21 型中和缓蚀剂与 CK860 中和剂、CK356 缓蚀剂的对比 |
4.3.3 配置过程对比 |
4.3.4 流程对比 |
4.3.5 塔顶脱水 PH 值对比 |
4.3.6 常压塔顶 Fe2+平均值对比 |
4.3.7 塔顶注入浓度的对比 |
4.4 小结 |
第五章 降低水、电、汽、燃料的消耗 |
5.1 水、电、汽、燃料的消耗情况 |
5.2 用水情况 |
5.2.1 循环水系统状况 |
5.2.2 新鲜水系统状况 |
5.2.3 除盐水系统状况 |
5.2.4 净化水系统状况 |
5.2.5 热水系统状况 |
5.3 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3.1 循环水系统 |
5.3.2 新鲜水系统 |
5.3.3 除盐水系统 |
5.3.4 净化水系统 |
5.3.5 热水系统 |
5.4 节水的措施 |
5.4.1 提高系统循环水的压力 |
5.4.2 利用装置的低温热,自建循环水系统 |
5.4.3 改善凉水塔的水质,减少新鲜水的用量 |
5.4.4 改造空冷上水线,降低除盐水的消耗 |
5.4.5 机封除盐水的回收 |
5.4.6 净化水系统 |
5.4.7 热水系统 |
5.4.8 凝结水的回收利用 |
5.5 蒸汽使用情况 |
5.6 用电情况 |
5.7 燃料用量 |
5.8 节能途径 |
5.8.1 降低用水量 |
5.8.2 减少蒸汽用量 |
5.8.3 降低燃料用量 |
5.8.4 节电技术的应用 |
5.9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四、2002年常减压检修改造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换热器腐蚀及水侧腐蚀速率预测方法研究[D]. 段春莲.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基于RBI的石油炼化装置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 刘明.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大连石化蒸馏装置停检项目进度管理案例研究[D]. 石云蔚.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7)
- [4]流程工业多层次数据校正研究[D]. 张睿. 浙江大学, 2019(08)
- [5]大连石化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D]. 林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6]14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问题分析及改造研究[D]. 刘海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7]吉林石化公司Ⅱ常减压装置改造项目分析[D]. 凤丽华.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7)
- [8]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换热网络优化改造[J]. 姚忠,陈映波,唐晖耿. 广东化工, 2016(13)
- [9]基于关键链技术的Q炼化公司大修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 柯朝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10]常减压蒸馏装置节能优化的研究[D]. 薛彩霞.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