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伤性淋巴细胞论文_刘滨

导读:本文包含了杀伤性淋巴细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淋巴细胞,细胞,杀伤性,毒性,体外,免疫,自然。

杀伤性淋巴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刘滨[1](2017)在《葡萄膜炎小鼠肝脏和脾脏来源的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不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NKT细胞)在不同的器官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与作用。然而,NKT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小鼠的肝脏和脾脏中是否发挥不同的作用现在依然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NKT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小鼠肝脏与脾脏的不同作用。方法:27只小鼠随机分成9组,每组3只,并用不同的免疫方法进行免疫。免疫组成分主要包括IRBP(1-20)多肽,完全弗氏佐剂,结核菌素等。小鼠诱导后第13天被处死,然后从淋巴结和脾脏中制备IRBP诱导的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特异性NKT细胞。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别与NKT细胞进行共培养,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表面以及细胞内IFN-γ和IL-17的表达水平。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FN-γ和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肝来源的NKT细胞可有效抑制Th1、Th17细胞的分化,而脾脏来源的NKT细胞的抑制分化作用较弱。免疫后肝脏来源和脾脏来源的NKT细胞与T细胞的比值显着不同步。此外,不同的免疫方法可使小鼠产生不同的免疫应答。当小鼠接受相同抗原免疫时NKT细胞的产生具有记忆效应。结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小鼠中肝脏来源和脾脏来源的NKT细胞在抑制Th1和Th17细胞分化方面具有多样性,肝脏来源的NKT细胞比脾脏来源的NKT细胞功能更强大。此外,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小鼠接收相同抗原免疫时,在产生NKT细胞方面具有记忆效应。(本文来源于《2017年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上册)》期刊2017-12-06)

张可,杨帆,孙艳玲,刘振文,王福生[2](2017)在《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的患者外周血滤泡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肝移植患者外周血中滤泡杀伤性T淋巴细胞(Tfc)的表达特征及其在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2月解放军第叁〇二医院肝移植研究中心接受肝移植患者36例,其中1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组),余下25例未发生排斥反应(NAR组),急性排斥反应均由病理诊断确诊。另选取体检中心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HC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fc的特点,并分析其与总B淋巴细胞、幼稚B淋巴细胞和类别转换记忆性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以及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结果 3组之间患者外周血Tfc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H=32.18,P<0.001),AR组患者外周血中Tfc的频率明显高于NAR组(U=60,P=0.008)和HC组(U=2,P<0.001),NAR组Tfc的表达明显高于HC组(U=40,P<0.001)。Tfc频率与总B淋巴细胞、幼稚B淋巴细胞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5、0.462,P值均<0.001);与类别转换记忆性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呈负相关(r=-0.453,P=0.001);与血清GGT水平呈正相关(r=0.371,P=0.026)。结论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外周血中Tfc频率升高,且与B淋巴细胞以及肝脏胆管损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Tfc可能参与了肝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7年07期)

刘长芳,吴翠娇,李慧,张静[3](2017)在《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数量分布变化与肝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然杀伤性T细胞的数量分布变化与肝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鼠抗人CD3、CD56单克隆抗体双重免疫法,正常肝脏组织及不同分期肝癌组织中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分布情况,运用统计学分析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分布变化与肝癌细胞迁移的相关性。应用SPSS20.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各分期肝癌组织中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与正常肝组织内自然杀伤性T细胞的数量比较,P<0.0005,肝癌Ⅰa期-Ⅱa期与Ⅱb期-Ⅲb期的自然杀伤性T细胞数量比较,P<0.005。结论肝癌组织中自然杀伤性T细胞的数量依赖于组织被癌细胞侵袭的程度不同而分布不同,肝脏的微环境影响自然杀伤性T细胞的分化,自然杀伤性T细胞数量与肝癌转移具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林茹珠,邓向红,何洁冰[4](2007)在《检测哮喘儿童杀伤性T淋巴细胞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杀伤性T淋巴细胞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在哮喘儿童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的患儿205例为病例组,选择健康体检正常小儿217例为对照组,均空腹抽晨血1mL进行流式细胞分析CD3+、CD4+、CD8+、CD4+/CD8+、CD8+CD28+、CD8+CD28-、CD28+等。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CD3+、CD4+、CD8+CD28-细胞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CD8+CD28+细胞较对照组增高(P<0.05)、CD4+/CD8+、CD28+、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结论:哮喘患儿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失调,而CD8+CD28+、CD8+CD28-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能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的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07年07期)

檀卫平,麦贤弟,吴葆菁,李晓圆,李静[5](2007)在《哮喘患儿转录因子T-bet/GATA-3 mRNA表达及其与杀伤性T淋巴细胞平衡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转录因子 T-bet/GATA-3在小儿哮喘发病以及杀伤性 T 淋巴细胞 Tc1/Tc2失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半定量 RT-PCR 检测38例哮喘患儿(哮喘发作组20例,缓解组18例)及2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 T-bet、GATA-3mRNA 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叁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患儿的 Tc1、Tc2细胞数量,并对 T-bet、GATA-3mRNA 表达水平与 Tc1、Tc2细胞比率进行相关分析,了解 T-bet/GATA-3对哮喘患儿的 Tc 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结果 (1)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录因子 T-bet mRNA 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0.28±0.03),其中哮喘发作组(0.14±0.04)显着低于哮喘缓解组(0.21±0.03)(P<0.05);转录因子 GATA-3 mRNA 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0.37±0.04),其中哮喘发作组(0.49±0.09)高于哮喘缓解组(0.44±0.08)(P<0.05)。(2)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Tc1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31.2±3.8),其中哮喘发作组(6.6±2.4)又低于哮喘缓解组(14.2±4.3)(P<0.05);Tc2细胞百分率高于正常对照组(3.5±1.1),其中哮喘发作组(10.0±4.2)又高于哮喘缓解组(5.4±2.2)(P<0.05)。(3)哮喘患儿 T-betmRNA 表达量与 Tc1细胞比率呈正相关(r=0.704),与 Tc2细胞比率呈负相关(r=-0.629);GATA-3mRNA 表达量与 Tc1细胞比率呈负相关(r=-0.612),与 Tc2细胞比率呈正相关(r=0.673);T-bet/GATA-3 mRNA 比值与 Tc1细胞比率呈正相关(r=0.731),与 Tc2细胞比率呈负相关(r=-0.642),与 Tc1/Tc2比值呈正相关(r=0.773)。结论哮喘患儿 T-bet/GATA-3 mRNA 表达水平失调,与哮喘患儿的 T 细胞呈现 Tc2优势分化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华儿科杂志》期刊2007年04期)

孙钢,刘嘉湘[6](2007)在《金复康对Lewis肺癌小鼠杀伤性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是体内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它能够直接识别肿瘤细胞,通过破坏靶细胞的膜和核而起特异杀瘤作用[1]。本文在金复康口服液治疗中晚期肺癌取得疗效的基础上[2],观察该药对Le(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07年02期)

赵翔宇,黄晓军[7](2006)在《人类白细胞抗原单倍体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自然杀伤性细胞和T淋巴细胞杀伤抑制性受体表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单倍体不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自然杀伤性细胞(NK细胞)和T淋巴细胞杀伤抑制性受体重建的规律。方法2004-04~2004-12对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借助叁色和四色荧光标记技术,用流式细胞仪对应用该所GIAC方案(即G: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强免疫抑制+A:抗胸腺细胞球蛋白+C:外周血与骨髓联合)进行HLA单倍体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4例患者(移植前、移植后+30、+60、+90、+120、+180d)及其供者外周血NK细胞及T细胞上杀伤免疫球蛋白类受体(KIR),包括CD158a(KIR2DL1)、CD158b(KIR2DL2)、CD158e(KIR3DL1)和Lectin样受体(CD94/NKG2A)的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根据移植后NK细胞上受体重建规律不同可以分为两组:第1组在移植后+30d,与供者表达水平相比,病人受体表达明显升高(CD94,P=0.013;CD94∶NKG2A,P<0.0001;CD158e,P=0.063),随后逐渐下降,至+180d时重建为供者水平(CD158e、CD94)或仍明显高于供者水平(CD94∶NKG2A、P=0.001);第2组在移植后+30d,与供者表达水平相比,病人受体表达明显降低(CD158a,P=0.016;CD158b,P<0.003),随后逐渐升高,至正常供者水平。移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杀伤抑制性受体的表达规律与NK细胞第1组相近,在+30和(或)60d时,所有KIR及CD94∶NKG2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供者水平,其后逐渐下降,+180d时降至正常供者水平(CD158a、CD158a/CD158b及CD158e)或仍明显高于供者水平(CD94/NKG2A,CD158b)。结论移植后NK细胞上KIR受体的低表达及CD94∶NKG2A的高表达可能是移植后早期NK细胞杀伤功能低下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移植后T细胞上KIR及CD94∶NKG2A的高表达可能有利于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分离。(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期刊2006年08期)

杨凯,李明[8](2005)在《体外扩增多发性骨髓瘤特异杀伤性T淋巴细胞》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体外扩增培养的方法,并进行细胞毒检测。方法: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身的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再按一定比例体外与经处理骨髓瘤细胞集落及巨噬细胞混合培养(MTLC)可获得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异性CTL细胞,进行鉴定并进一步观察其杀伤特性。结果:混合培养7d后,即可扩增出大量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证实主要是CD8+细胞,这些具有杀伤活性的CTL细胞体外对自身骨髓瘤细胞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结论:应用自体骨髓瘤细胞集落、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并在IL-2作用下,是体外扩增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可行方法,CTL作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有望提高骨髓瘤的免疫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05年18期)

吴婷,陈敏,欧山海,何水珍,程通[9](2005)在《荧光素标记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特异性杀伤性T淋巴细胞方法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绿色荧光前体化合物CalceinAM标记靶细胞,经过与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效应细胞数小时的孵育,通过分析培养上清中的荧光强度检测CTL效应。通过对一系列标记条件的研究:不同浓度CalceinAM标记靶细胞、不同洗涤缓冲液、不同标记细胞浓度、不同洗涤次数、不同裂解液配方,确定CalceinAM荧光素标记法的最佳条件。用该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对P815S细胞的CTL效应,E/T比为10时,杀伤效率接近饱和,达到65%。通过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杀伤后的P815S细胞,细胞破裂程度与计算出的杀伤效率有一定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彭磊,王臻,王庆良,王鹏飞,胡蕴玉[10](2002)在《骨肉瘤特异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体外扩增》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骨肉瘤特异性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CTL)体外扩增培养的方法 ,并进行细胞毒检测 .方法 抽取骨肉瘤患者自身的外周血 ,分离淋巴细胞 ,用 IL- 2体外短期刺激方法提高对骨肉瘤细胞的免疫性 ,再按一定比例体外与多西紫杉醇处理的骨肉瘤细胞及巨噬细胞混合培养(MTL C)可获得骨肉瘤的特异性 CTL 细胞 ,进行鉴定并观察其杀伤特性 .结果 混合培养 4 d后 ,即可扩增出大量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仪证实主要是 CD8+ 细胞 ,这些具有杀伤活性的CTL 细胞体外对自身肿瘤细胞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 .结论 在 IL - 2作用下 ,应用巨噬细胞、自体肿瘤细胞及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 ,是体外扩增特异性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的较好方法 ,CTL 作为新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有望提高骨肉瘤的免疫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5期)

杀伤性淋巴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肝移植患者外周血中滤泡杀伤性T淋巴细胞(Tfc)的表达特征及其在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2月解放军第叁〇二医院肝移植研究中心接受肝移植患者36例,其中1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组),余下25例未发生排斥反应(NAR组),急性排斥反应均由病理诊断确诊。另选取体检中心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HC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fc的特点,并分析其与总B淋巴细胞、幼稚B淋巴细胞和类别转换记忆性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以及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结果 3组之间患者外周血Tfc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H=32.18,P<0.001),AR组患者外周血中Tfc的频率明显高于NAR组(U=60,P=0.008)和HC组(U=2,P<0.001),NAR组Tfc的表达明显高于HC组(U=40,P<0.001)。Tfc频率与总B淋巴细胞、幼稚B淋巴细胞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5、0.462,P值均<0.001);与类别转换记忆性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呈负相关(r=-0.453,P=0.001);与血清GGT水平呈正相关(r=0.371,P=0.026)。结论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外周血中Tfc频率升高,且与B淋巴细胞以及肝脏胆管损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Tfc可能参与了肝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杀伤性淋巴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1].刘滨.葡萄膜炎小鼠肝脏和脾脏来源的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不同作用[C].2017年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上册).2017

[2].张可,杨帆,孙艳玲,刘振文,王福生.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的患者外周血滤泡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

[3].刘长芳,吴翠娇,李慧,张静.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数量分布变化与肝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7

[4].林茹珠,邓向红,何洁冰.检测哮喘儿童杀伤性T淋巴细胞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07

[5].檀卫平,麦贤弟,吴葆菁,李晓圆,李静.哮喘患儿转录因子T-bet/GATA-3mRNA表达及其与杀伤性T淋巴细胞平衡间的关系[J].中华儿科杂志.2007

[6].孙钢,刘嘉湘.金复康对Lewis肺癌小鼠杀伤性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2007

[7].赵翔宇,黄晓军.人类白细胞抗原单倍体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自然杀伤性细胞和T淋巴细胞杀伤抑制性受体表达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

[8].杨凯,李明.体外扩增多发性骨髓瘤特异杀伤性T淋巴细胞[J].实用医学杂志.2005

[9].吴婷,陈敏,欧山海,何水珍,程通.荧光素标记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特异性杀伤性T淋巴细胞方法的探讨[J].病毒学报.2005

[10].彭磊,王臻,王庆良,王鹏飞,胡蕴玉.骨肉瘤特异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体外扩增[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

论文知识图

淋巴细胞形态变化(10×10)介导的溶黑素细胞作用模式榄香烯+含铂类化疗方案与单纯使用含铂类...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流...榄香烯+含铂类化疗方案与单纯使用含铂类...榄香烯+含铂类化疗方案与单纯使用含铂类...

标签:;  ;  ;  ;  ;  ;  ;  

杀伤性淋巴细胞论文_刘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