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蠕变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理,锚固,巷道,应力,泥岩,疲劳,模型。
蠕变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春,王永岩,李剑光[1](2019)在《化学腐蚀效应下页岩蠕变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化学腐蚀对页岩蠕变机理,开展化学-蠕变耦合试验,并以COMSOL软件作为平台进行化学-蠕变耦合页岩溶蚀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酸性或者碱性越强,离子浓度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时间越短,温度扩散越容易,产生较高温度梯度应力,影响岩石的蠕变特性;酸性溶液对页岩腐蚀程度比碱性溶液剧烈,对温度梯度变化程度影响也较大,影响页岩蠕变特性。数值模拟与蠕变试验得出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08期)
胡雅哲,刘艳明[2](2019)在《巷道支护控制蠕变机理分析及参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深部矿井巷道支护的难题,建立了弹塑性变形软岩巷道力学模型,理论分析了支护机理和巷道表面位移、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研究了支护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然后对巷道支护进行了参数设计。研究得出:巷道围岩的表面位移和时间呈正比关系;选择一定的时间节点,对巷道进行再次支护,可以实现对巷道蠕变的有效控制;全断面注浆+锚索梁支护可以有效增加巷道支护阻力和巷道围岩松动圈的自身承载能力,保证了巷道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保》期刊2019年07期)
饶国锋[3](2019)在《定向凝固高温合金DZ125的蠕变-疲劳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发动机在长期的服役过程中经历着启动、慢车、巡航和加力等状态,其涡轮转子叶片承受复杂多场应力(如离心力、气动力、热应力等)作用。这些应力在发动机服役过程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其对应载荷谱表现为静态载荷与交变载荷耦合作用。在这种复杂苛刻的服役条件下,疲劳、蠕变和蠕变-疲劳交互作用是涡轮叶片失效的主要模式。本文以镍基定向凝固高温合金DZ125为研究目标,开展了多种载荷谱下蠕变-疲劳的失效机理研究,以及特定温度、应力下的持久寿命的预测。首先,综述各类材料的应力(应变)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尝试寻求蠕变-疲劳的一般规律(试验数据方面和微观分析方面)。接着,基于DZ125的蠕变-疲劳实验结果:发现循环加载对DZ125的蠕变性能有重要影响,保载时间的引入降低了DZ125合金的持久寿命。在短时保载内,保载时间增加时,加速效应先增加后减小,对应的持久寿命先降低后升高;在长时保载内,保载时间增加循环加速效应不变,持久寿命基本不变。其次,对DZ125断口进行微观分析:DZ125合金的蠕变断口在宏观上表现为韧性断裂,蠕变断口整体形貌可划分为中心纤维区、向外的裂纹扩展区和最外层的剪切唇区;蠕变裂纹主要萌生于枝晶间的碳化物,共晶组织相嵌处也有少量裂纹萌生。DZ125合金在蠕变-疲劳短时保载时其断口表现为典型的疲劳形貌特征,长时保载试件断口中部区域则出现较多的蠕变孔洞,且断口附近表面氧化严重并含大量萌生的二次微小裂纹;蠕变-疲劳裂纹主要萌生于晶界处的共晶组织,且晶内的碳化物处同样有少量的裂纹萌生;由于应力场不同,裂纹的扩展方式也不同,晶界处的裂纹有沿晶和穿晶两种模式,晶内处的裂纹扩展模式多为先穿晶后沿晶。最后,对比与Miner线性累计损伤准则的预测结果,采用幂函数对保载时间与蠕变-疲劳循环寿命进行拟合,进一步预测不同保载时间下的持久寿命。该寿命模型可很好地预测850℃和980℃应力控制下的DZ125合金的持久寿命,且预测寿命均在2倍分散带以内。(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9-06-01)
王艾伦,邓桂龙,刘强,李世杰[4](2019)在《组合转子疲劳-蠕变联合损伤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重型燃气轮机组合转子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组合转子整体损伤模型;将纯疲劳和纯蠕变的损伤研究作为基础,根据损伤力学累积模型将联合作用下的损伤变量表示为两种损伤的非线性迭加,揭示了疲劳-蠕变联合作用下组合转子的损伤机理;对疲劳-蠕变联合条件下组合转子的损伤规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整体损伤模型是正确的、有效的,可为部件损伤预测组合转子的整体损伤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郝社锋,蒋波,喻永祥,宋京雷,李振江[5](2019)在《蠕变作用下将军崖岩画区岩体变形机理与加固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区岩体因锦屏磷矿开采出现严重开裂的问题,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利用3DEC软件对岩画区因蠕变作用造成的岩体变形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变形体的破坏模式为弯曲—倾倒—拉裂破坏,在岩体蠕变作用下,采空区顶板不断倾倒下沉,40年间位移量达25 cm,岩画区岩体呈现加速拉裂趋势,最大开裂宽度达到1.5 cm,延伸深度约20 m,模拟得到的结果与实际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采用无黏结型预应力对穿锚索和端头锚索相结合的方法加固后,通过3DEC软件模拟加固20年后岩体的变形.结果表明,岩画区各监测点位移曲线斜率趋于一致,岩画区东西边界位移差曲线近于水平,监测点总位移差由未加固时的8 cm下降到4.5 cm,水平位移差则由未加固时的6 cm下降到3 cm,证明该方案加固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栋[6](2019)在《基于岩石蠕变试验的时滞型岩爆孕育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爆是指围岩因开挖扰动而造成内部弹性应变能突发性地极剧释放,进而造成松脱、剥落、弹射甚至抛掷的动力失稳现象。岩爆按发生时间可分为时滞型岩爆和即时型岩爆。其中,时滞型岩爆由于发生在围岩开挖完成后的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对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的威胁更大。本文以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处新鲜花岗岩为试验对象,首先确定了判定岩石卸载点的方法,并对试验用花岗岩的岩爆倾向性进行了判定。然后,分析了长期荷载作用下花岗岩的蠕变特性,并利用细菌觅食法对蠕变试验采用广义开尔文模型和饱依丁-汤姆逊模型进行参数反演分析。最后,对时滞型岩爆的孕育机理进行了研究。具体成果如下:(1)岩爆倾向性指数W_(et)需要将岩石加载至临近峰值强度而后卸载,而岩石的峰值强度在试验前难以确定,故导致岩石的卸载点难以确定。针对这一难题,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对比分析了岩石的裂纹损伤应力和声发射平静期的末期应力,发现二者均位于岩石破坏前的能量积累阶段,且均为岩石峰值强度的80%以上。但现有的试验仪器一般难以自动显示和监测岩石的体积应变,故认为可以利用声发射监测的手段进行岩石卸载点的判定。同时,室内试验和现场微震监测表明,该地下厂房处的新鲜花岗岩具有轻微岩爆倾向性。此外,由室内试验和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分析认为,在硬岩的岩爆倾向性判定中,Kidybinski判据的判定范围明显偏小,而Singh判据则基本合适。(2)通过单轴加载和叁轴卸围压蠕变试验研究了花岗岩的蠕变特性。结果表明,在第一级荷载施加完成后,岩石在短时间内进行应力重分布,变形略有提升。在之后的蠕变过程中,岩石的变形主要集中在荷载变化时期,而在持荷时期变化不明显。在该阶段,岩石平行于开挖方向上的变形持续增加,而垂直于该方向上的变形增长不大。同时,岩石在该阶段产生剥离现象,变形有所增加。在达到临界荷载之后,岩石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初始蠕变、等速蠕变和加速蠕变阶段,产生较大变形,最终发生破坏。最后,采用细菌觅食法,对蠕变试验采用广义开尔文模型和饱依丁-汤姆逊模型进行参数反演分析,得到了2种模型的蠕变方程。反演分析结果表明,2种模型均能够较好地反映花岗岩初始蠕变和等速蠕变阶段的蠕变特性,且误差较小。(3)通过在蠕变试验中进行声发射监测,分析了花岗岩在蠕变过程中的能量耗散规律和微裂隙扩散规律,并以此对时滞型岩爆的孕育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前期开挖过程中,岩石内已经有微裂隙的产生并有所扩展,并伴随一定的能量耗散。岩石内的主裂隙形成,岩石产生剥离现象,岩爆体初步形成。在开挖完成后,岩石由于施工扰动产生应力重分布,声发射数和能量耗散有所激增。该阶段主要发生原始微裂隙的扩展,仅有少量新的微裂隙产生。之后,岩石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声发射数和声发射能量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即出现声发射平静期。该阶段虽有新的微裂隙产生但扩展速度缓慢,岩石在进行破坏前的能量积累。由于该阶段接近岩石的最终破坏,因此可以作为岩爆预警的重点监测阶段。在破坏阶段,岩石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能量耗散,微裂隙迅速扩展并最终贯通,岩石发生破坏,即产生岩爆现象。总之,可以利用声发射监测的手段进行岩石卸载点的判定。同时,花岗岩具有蠕变特性,且广义开尔文模型与饱依丁-汤姆逊模型均能够较好地反映花岗岩初始蠕变和等速蠕变阶段的蠕变特性。此外,岩石在经过前期积累阶段、开挖后应力调整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后,最终形成时滞型岩爆。(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期刊2019-05-01)
张凯旋[7](2019)在《基于细观组构演化的黄土蠕变特征及其机理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是一种以粉土颗粒为主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黄土性质的特殊性,加之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黄土地质灾害或岩土工程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与时间效应密切相关的黄土变形及稳定性问题频频出现。在一定应力持续作用下,土体变形随时间而持续增长发展的过程,就是所谓的蠕变。虽然国内外从理论和试验方面对土体的蠕变行为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得到了许多有益的成果,但是由于土体蠕变问题的复杂性,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对于特定条件下的土体蠕变行为的探究仍然值得推进,特别是对于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的黄土这种特殊类土的蠕变行为及其细观机理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在资料收集和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以延安马兰黄土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原状黄土利用土力学室内基本实验获取了其基本物理指标,通过对马兰黄土进行颗粒分离试验、原状和重塑土样室内常规压力固结蠕变试验、微观结构试验,得到了初始含水率、初始压实度、黏粒含量、结构性以及固结压力对其固结蠕变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变形机制进行了探讨,同时建立了孔隙率、固结压力和次固结系数叁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以离散元分析软件颗粒流程序PFC2D为技术手段,对离散元模拟黄土蠕变过程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数值试样物理参数的确定及数值试样的制备、蠕变试验细观接触本构模型的选取及参数标定、模型状态参量的测量等。最后,采用颗粒离散元方法对制备的离散元试样进行一维固结蠕变及双轴蠕变数值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颗粒离散单元法对于研究黄土蠕变性质的适用性,最后基于蠕变过程中模型细观组构和状态参量的演化规律,对黄土蠕变的细观机理进行了进一步探讨。通过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延安马兰黄土具有较为明显的次固结现象,初始含水率、初始压实度、黏粒含量、结构性以及固结压力对其固结蠕变特性均具有一定影响,重塑黄土次固结系数和初始孔隙率的比值与初始孔隙率之间表现为线性关系,反映出次固结系数与初始孔隙率关系曲线表现为双曲线形式,这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工程中估算土体次固结系数提供了一种便捷方法;分析认为采用PFC2D模拟黄土的蠕变行为,能够真实地再现黄土蠕变室内曲线的分阶段特征和蠕变本构特征。黄土的蠕变与其内部细观颗粒单元的相对运动、旋转和排列重组密不可分,颗粒单元的这种调整过程最直观的细观演化就是颗粒平均接触数即配位数的变化。细观参量及组构的演化特征能够很好地揭示宏观蠕变现象背后的细观机理。随着蠕变的进行,蠕变应力逐渐由法向接触力而不是切向接触力承担,并且具有各向异性特征。蠕变的结果使颗粒接触点增多,骨架颗粒由点接触转向团粒重迭接触,相互间的约束性增强,骨架趋向于更稳定的结构,从而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本文相关研究成果对于从更深层次了解黄土的蠕变特征及其机理,有效控制影响蠕变的因素,预防和减少滑坡等灾害发生以及指导黄土地区工程建设并保证工程基础长期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30)
陈伟强[8](2019)在《基于微细观力学的砂质泥岩蠕变破坏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蠕变本质上是其内部微细观结构(各种尺度缺陷和造岩矿物)在恒定荷载下随时间发生损伤、劣化、重组、细化、滑移等微细观作用的过程。目前,针对岩石蠕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岩石的宏观蠕变特性和规律方面,对岩石蠕变机理的微细观研究还相对不足。随着岩土工程问题日趋复杂,仅靠对岩石蠕变宏观表象规律性方面的研究已无法满足岩土工程发展的需求,亟需加深对岩石蠕变微细观内在机理的研究。为此,本文以国投新集口孜东矿千米深井煤矿为背景,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部开采与巷道围岩稳定控制信息化基础理论研究”(51734009)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3001)子课题“千米深井强采动巷道围岩劣化与强度衰减规律”,以该矿典型砂质泥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微细观力学开展砂质泥岩蠕变破坏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首先对取自口孜东矿111302工作面高抽巷的砂质泥岩试样,进行矿物组分和孔隙结构的微细观表征分析,并与该矿典型砂岩、煤试样的微细观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对于该矿所取的叁种典型岩样,微米级别孔隙度大小呈现的关系为:煤>砂质泥岩>砂岩。砂岩试样在毫米级别的孔隙最多,意味着渗透性能良好,整体结构由大量砂粒胶结而成;煤试样在微米级别的孔隙最多,颗粒之间胶结较弱;砂质泥岩试样在微米级别的孔隙度,及胶结情况介于煤和砂岩试样之间,含有大量的黏土矿物。说明微细观结构差异是导致口孜东矿巷道不同岩性围岩变形特性和机理不同的重要原因。(2)基于声发射和数字图像量测技术进行了砂质泥岩室内微细观蠕变试验。结果表明砂质泥岩蠕变过程中声发射曲线与蠕变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可分为减速、等速、加速叁个阶段。声发射事件叁维定位结果表明,恒定荷载的时效作用是使砂质泥岩的微细观损伤趋于均匀化、扩散化。蠕变作用下砂质泥岩表面细观变形场在蠕变速率降至0时将呈现均匀对称的等值线分层;处于非稳定蠕变状态时则无法呈现,揭示了砂质泥岩蠕变因细观变形场不均匀不对称而产生滑移破坏的变形机理。将传统的整数阶元件模型替换为分数阶元件模型,基于函数阶微积分理论建立了砂质泥岩函数阶蠕变本构模型,通过计算模型阶数随蠕变时间和应力水平的演变,研究了砂质泥岩试样在蠕变作用下的黏-弹性转化效应。(3)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叁维扫描技术对砂质泥岩蠕变破裂面进行了微细观形貌分析以及微观形貌的分形盒维数计算,阐明了砂质泥岩蠕变破裂面微细观粗糙度与砂质泥岩细观剪胀效应的关系;获得了砂质泥岩多级蠕变过程中的瞬时应变量随应力水平升高而降低,随砂质泥岩内部可压缩相(黏土矿物)的压密而呈现硬化效应的变化规律;而砂质泥岩蠕变破裂面在微细观层面上比瞬时压缩破裂面更松散,更粗糙,进一步导致了砂质泥岩蠕变时的细观剪胀角比瞬时压缩时更大,易呈现明显的细观剪胀效应。(4)基于Potyondy提出的考虑时效损伤的颗粒离散元应力腐蚀模型(PSC),进行了PFC接触蠕变模型的二次开发和砂质泥岩蠕变的数值模拟;利用广州“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模拟在微细观层面上数值再现了砂质泥岩蠕变的微细观损伤演化过程及机理。砂质泥岩蠕变过程中的细观颗粒体系全能量曲线揭示了:外部恒定荷载做功导致的能量输入与细观损伤能量耗散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关系;原子级别的数值仿真再现了石英晶体微观接触的瞬时弹性行为和时效应力腐蚀行为。揭示了石英晶体微观接触应力腐蚀及应力松弛现象的机理为:石英晶体微观接触处产生的原子高势能和高应力使原子从晶体结构中加速“逃逸”的概率大大增加,时间效应又增加了原子最终逃逸的概率,原子逃逸造成了石英晶体结构的破坏,这种破坏进一步导致了接触力不断被消解,产生应力松弛现象。同时分子动力学模拟也证明了松弛是石英晶体结构应变能(势能)耗散的过程,与蠕变有所不同。(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4-08)
张宇[9](2019)在《深部巷道蠕变大变形失稳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部巷道受“叁高一扰动”的影响,极易呈现出大变形、强流变、支护结构破坏严重等工程问题,常规的锚网喷、锚注、锚网喷+U型钢等支护方法,较难控制此类巷道整体变形,因此急需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新型支护理念和系统,为深部巷道围岩控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本文以泉店煤矿皮带下山大变形问题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试验以及工业性试验等手段,对深部巷道蠕变大变形失稳机理及围岩控制技术开展系统化研究,并提出“多级锚固承载层”支护理论;然后,结合让压支护和全断面封闭支护理念,建立以该理论为核心的新型“强-弱-强”支护体系,优化巷道支护参数与支护形式;最后,将其应用到工业性试验当中,综合动态监测其最终应用效果。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总结如下:(1)总结皮带下山时效破裂特征,开展不同围压下砂质泥岩基本力学及蠕变试验,基于岩石蠕变理论,改进基本力学元件,建立新型非线性粘弹塑性蠕变模型,该模型可有效反映砂质泥岩蠕变叁阶段;基于张量理论,推导非线性蠕变模型叁维扩展形式,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蠕变参数,验证模型准确性;开展SEM电镜扫描试验,获得不同围压下试样蠕变破裂断口形貌,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揭示该砂质泥岩蠕变破裂机制。(2)通过有限差分法实现该模型FLAC~(3D)二次开发数值计算及准确性验证;基于“约束-收敛”法,模拟研究不同应力释放系数下皮带下山蠕变失稳渐进破坏过程,总结蠕变失稳机理;建立全长锚固预应力锚杆加固围岩力学模型,获得围岩沿其杆体轴向应力表达式,分析锚杆预紧力、长度及托盘尺寸效应对围岩状态变化的影响,为支护理论的提出提供重要理论依据。(3)提出“多级锚固承载层”的概念,给出其构建原则、结构特征以及关键技术;建立考虑支护密度影响的深部巷道全锚锚杆-围岩耦合作用力学模型,推导其应力、变形及塑性区半径表达式,研究锚杆间排距对其围岩力学响应的影响;采用FLAC~(3D)研究不同支护参数及形式下围岩压应力区(最大主应力迭加区)扩展机理,分别给出每级锚固承载层结构支护参数设计的合理建议值。(4)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以“多级锚固承载层”理论为核心的新型“强-弱-强”支护体系,阐述两者之间关联性;优化皮带下山支护形式及参数,模拟研究让压层厚度及封闭U型钢横截面积对围岩变形状态的影响,确定最优让压空间和U型钢型号;基于非线性蠕变模型FLAC~(3D)二次开发结果,模拟研究优化支护方案下围岩应力场及位移场随巷道开挖时间演化规律,验证其支护方案的可靠性。(5)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泉店煤矿皮带下山,并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十字布点法、无损检测技术等监测手段,对围岩变形、注浆期间及注浆后围岩松动范围、锚杆受力以及U型钢轴向变形等情况进行综合动态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采用以“多级锚固承载层”理论为核心的新型“强-弱-强”支护体系,可有效解决深部巷道蠕变大变形的工程难题。该论文有图154幅,表28个,参考文献190篇。(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4-01)
魏文澜,王航,韩礼红,冯耀荣,冯春[10](2019)在《80SH钢中温临界应力条件下的稳态蠕变速率与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80SH钢在中温临界应力条件下的稳态蠕变速率进行了研究,选取300、350、400和450℃这4个不同温度,以及临近屈服强度的4种不同应力幅条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80SH钢在中温区具有良好的抗蠕变性能,温度对稳态蠕变速率无显着影响,且温度低于350℃时,几乎不发生蠕变。应力幅是影响中温区稳态蠕变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当应力幅趋近屈服强度时,蠕变速率显着增加。TEM结果表明,Nb、V的强碳化物和Cr、Mo固溶元素是影响蠕变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03期)
蠕变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决深部矿井巷道支护的难题,建立了弹塑性变形软岩巷道力学模型,理论分析了支护机理和巷道表面位移、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研究了支护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然后对巷道支护进行了参数设计。研究得出:巷道围岩的表面位移和时间呈正比关系;选择一定的时间节点,对巷道进行再次支护,可以实现对巷道蠕变的有效控制;全断面注浆+锚索梁支护可以有效增加巷道支护阻力和巷道围岩松动圈的自身承载能力,保证了巷道的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蠕变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王艳春,王永岩,李剑光.化学腐蚀效应下页岩蠕变机理研究[J].煤矿安全.2019
[2].胡雅哲,刘艳明.巷道支护控制蠕变机理分析及参数设计[J].能源与环保.2019
[3].饶国锋.定向凝固高温合金DZ125的蠕变-疲劳机理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
[4].王艾伦,邓桂龙,刘强,李世杰.组合转子疲劳-蠕变联合损伤机理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9
[5].郝社锋,蒋波,喻永祥,宋京雷,李振江.蠕变作用下将军崖岩画区岩体变形机理与加固方案研究[J].河南科学.2019
[6].李栋.基于岩石蠕变试验的时滞型岩爆孕育机理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9
[7].张凯旋.基于细观组构演化的黄土蠕变特征及其机理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9
[8].陈伟强.基于微细观力学的砂质泥岩蠕变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9].张宇.深部巷道蠕变大变形失稳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10].魏文澜,王航,韩礼红,冯耀荣,冯春.80SH钢中温临界应力条件下的稳态蠕变速率与机理[J].金属热处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