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局部迭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航班恢复问题,迭代局部搜索,模拟退火,联程航班
局部迭代论文文献综述
肖晚霞,董兴业,林友芳[1](2019)在《航班恢复问题的迭代局部搜索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恶劣天气和机械故障等原因造成航班不能按照原计划执行时,航空公司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航班进行恢复。本文基于经典的资源指派模型,综合考虑了调整时间、换机、联程拉直、取消航班和调机5种恢复策略,提出一种以最小化加权成本为优化目标的航班恢复模型,并设计一种迭代局部搜索算法。首先用构造-修复启发式方法构造可行解,然后从该初始解出发,在飞机路线对的邻域中进行局部搜索。当陷入局部最优后,对解进行扰动,然后从扰动后的解重新出发进行局部搜索。为了提高搜索效率,同时降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概率,局部搜索过程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实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及算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受到影响的大规模航班计划进行恢复。(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2019年09期)
马晓双,吴鹏海[2](2019)在《全极化雷达遥感影像的迭代优化非局部均值去噪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干斑的存在严重降低了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的影像质量,对相干斑进行抑制是使用PolSAR数据必不可少的预处理程序。本文提出了一种迭代优化的PolSAR非局部均值去噪方法。该方法在每次迭代去噪过程中,通过同时考虑原始影像全极化噪声统计特性和前一次迭代所得影像的全极化信息来完善像素间极化相似性的度量,从而实现对影像更精准的估计。试验部分利用模拟的PolSAR数据和真实的PolSAR影像进行了算法效果的验证。结果表明:去噪算法在显着抑制影像噪声水平的同时,也能较好地保持影像的边缘和极化特性等细节信息。(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徐秀斌,何宁杰[3](2019)在《一个不可微算子的二步迭代法在ω条件下的半局部收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具有不可微算子非线性方程的求解问题,讨论了一个二步迭代法的半局部收敛性,引进了一类弱ω条件.具体地说,当非线性算子F的一阶导数和非线性算子G的一阶差商满足ω条件时,证明了该方法的半局部收敛定理,同时得到了解的唯一性定理,从而推广了非线性算子F的一阶导数和非线性算子G的一阶差商满足Lipschitz条件下的一个已有结果.最后,用数值例子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葛红平[4](2019)在《基于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滚动轴承作为旋转机械设备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一旦发生故障将会严重影响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深入开展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对于保障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避免突发性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从轴承振动信号的处理着手,将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方法(ALIF)应用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仿真信号对ALIF和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的分解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EMD方法相比,ALIF在信号分解能力、瞬时特征的精确性以及模态混迭抑制能力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并通过滚动轴承内圈故障振动信号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了ALIF方法能有效地抑制模态混迭效应。为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特征信息的精确提取,提出了基于ALIF和频率加权能量算子(FWEO)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采用ALIF将轴承故障振动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具有单一成分的模态分量,然后依据峭度—相关系数准则筛选出前两个分量进行重构,最后利用频率加权能量算子对重构信号进行解调分析,从其能量谱中提取明显的频率成分来诊断故障类型。将该方法应用于滚动轴承故障仿真信号和外圈故障振动信号中,并与EMD—FWEO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地提取出故障振动信号的特征频率,准确地识别出故障的类型。为实现滚动轴承的智能故障诊断,提出了基于ALIF复合多尺度散布熵偏均值和GK聚类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ALIF将轴承振动信号分解为若干个具有单一成分的模态分量,然后利用互相关系数法筛选出前3个相关系数较大的分量作为研究对象,并计算其复合多尺度散布熵偏均值作为特征向量,最后通过GK聚类算法对所得的特征向量进行识别分类。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故障类型和不同损伤程度的滚动轴承实验数据中,并使用分类系数和平均模糊熵对分类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基于EMD复合多尺度散布熵偏均值和GK聚类的故障诊断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9-06-01)
蓝春琳,谭国俊,马留军,覃云,黄浩[5](2019)在《一种基于小波迭代优化的局部放电降噪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局部放电检测已经成为判断GIS安装运行状况的重要依据,超高频法局部放电检测方法由于其被动干扰小且可以定位,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各类噪声会淹没微小的回波信号,因此必须进行去噪处理,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现针对基于小波变换的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小波检测算法。传统的小波降噪算法是通过软硬阈值来实现降噪的目的的,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迭代优化的算法实现阈值的逐级优化和动态调整,据此得出基于迭代优化的小波去噪算法。仿真表明,所提算法一开始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噪声误差急速下降,在迭代过程中取得最小值后,迭代次数继续增加,性能不再有明显的提升,由此证明所提方法确实可以改善降噪的性能。(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9年12期)
罗颖,霍冠英,许金鑫,李庆武[6](2019)在《一种基于边缘约束迭代的非局部立体匹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立体匹配算法在图像非遮挡区域,尤其是弱纹理区域匹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约束迭代的非局部立体匹配算法。该算法结合颜色和梯度信息构建匹配代价计算函数;根据左右目图像分别构建最小生成树,结合图像平滑度对代价函数值进行代价聚集,并对赢者通吃策略得到的视差图进行边缘检测,将图像边缘作为约束性条件对代价值再次进行代价聚集以优化结果;最后通过视差求精得到稠密的视差图。实验结果表明,在Middlebury测试平台上该算法对31组标准图像对中非遮挡区域的平均误匹配率为8.35%;与其他5种方法比较可知,本文算法有效提高了非遮挡区域匹配的准确度。(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9年15期)
宋婷,陈矛,吴超,张龚钊[7](2019)在《基于多类迭代局部搜索的自动化排课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局部搜索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无法自适应多种约束条件下排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类迭代局部搜索的自动化排课算法。首先,通过多类分类器依据排课问题特征对排课问题进行分类,指导迭代局部搜索的邻域选择及参数设置。然后,在迭代局部搜索的过程中,使用基于序列的贪婪算法获得可行解。最后,采用以问题特性为导向的双温控制模拟退火算法在邻域中搜索局部最优解,并通过特定的扰动策略对当前最优解进行扰动后作为新的初始解进行迭代,最终达到全局最优。该算法在两个国际着名的数据集,即第二届国际时间表大赛基于课程的时间表数据集和Lewis 60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文献中求解该问题的其他性能较优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求解效率和质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9年06期)
袁雪姣,冉清,赵文婧,冯结青[8](2019)在《面向双目立体视觉的迭代式局部颜色校正》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双目立体视觉中,由于相机参数设置差异、环境光照变化、拍摄物体表面非理想漫反射等因素,拍摄获得的立体图像对可能存在颜色差异,进而降低视差计算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双目立体视觉的迭代式局部颜色校正方法.首先使用Meanshift算法以不同粒度对2幅图像进行分割,并基于SIFT特征匹配、区域分布及颜色差异初步建立2幅图像中物体间的对应关系;然后使用加权局部颜色校正方法,逐区域进行颜色校正,由于双目图像中物体遮挡范围不同,初步的区域对应存在误差,因此利用校正的双目图像计算视差图,基于视差图像对之间稠密的像素对应,优化立体图像对的区域分割,建立更准确的对应关系,并再次进行颜色校正;迭代地进行立体匹配、优化图像区域对应和颜色校正,直至获得最佳的立体匹配结果.与已有颜色校正方法对基准测试图像集的处理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立体图像对的颜色相似度,提高立体匹配视差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硕朋,杨鹏,孙昊[9](2018)在《基于局部迭代插值的位置指纹听觉定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位置指纹听觉定位方法采样周期长和定位运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局部迭代插值方法来提高其定位效率。首先,在离线采样阶段,通过减少初始参考点数量的方式来提高定位数据库的构建效率;然后,在在线定位阶段,采用迭代插值方法对数据库进行扩展以达到定位精度要求。与传统插值方法不同,局部迭代插值方法基于定位目标的临近参考点产生虚拟参考点,并且可通过对位置估计过程的监控避免冗余虚拟参考点的产生。此外,采用贪婪搜索算法缩小定位目标的临近参考点匹配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在线定位阶段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局部迭代插值方法可以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位置指纹听觉定位过程的效率。(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张莉,陆中华,赵林,佘祥荣,檀结庆[10](2018)在《带多权值局部插值型的几何迭代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参数曲线/曲面重要细节特征处理的问题,提出带多个权值的、局部插值的几何迭代算法.首先将初始控制顶点分为插值点和非插值点2组,在调整不同的插值点时对调整向量赋予不同的权值,非插值点则不进行调整;然后给出算法的迭代矩阵并分析了收敛性;最后将文中算法推广到叁维曲面情形.数值实例结果表明,通过适当地选取权值,该算法不仅可以灵活地处理曲线/曲面的局部细节特征,而且迭代产生的误差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局部迭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相干斑的存在严重降低了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的影像质量,对相干斑进行抑制是使用PolSAR数据必不可少的预处理程序。本文提出了一种迭代优化的PolSAR非局部均值去噪方法。该方法在每次迭代去噪过程中,通过同时考虑原始影像全极化噪声统计特性和前一次迭代所得影像的全极化信息来完善像素间极化相似性的度量,从而实现对影像更精准的估计。试验部分利用模拟的PolSAR数据和真实的PolSAR影像进行了算法效果的验证。结果表明:去噪算法在显着抑制影像噪声水平的同时,也能较好地保持影像的边缘和极化特性等细节信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局部迭代论文参考文献
[1].肖晚霞,董兴业,林友芳.航班恢复问题的迭代局部搜索算法[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9
[2].马晓双,吴鹏海.全极化雷达遥感影像的迭代优化非局部均值去噪法[J].测绘学报.2019
[3].徐秀斌,何宁杰.一个不可微算子的二步迭代法在ω条件下的半局部收敛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葛红平.基于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
[5].蓝春琳,谭国俊,马留军,覃云,黄浩.一种基于小波迭代优化的局部放电降噪算法研究[J].机电信息.2019
[6].罗颖,霍冠英,许金鑫,李庆武.一种基于边缘约束迭代的非局部立体匹配算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9
[7].宋婷,陈矛,吴超,张龚钊.基于多类迭代局部搜索的自动化排课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9
[8].袁雪姣,冉清,赵文婧,冯结青.面向双目立体视觉的迭代式局部颜色校正[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9
[9].王硕朋,杨鹏,孙昊.基于局部迭代插值的位置指纹听觉定位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8
[10].张莉,陆中华,赵林,佘祥荣,檀结庆.带多权值局部插值型的几何迭代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