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超纯高阻硅探测器特殊芯片的研发制作

先进超纯高阻硅探测器特殊芯片的研发制作

论文摘要

硅基半导体探测器因其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易于集成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光子及辐射环境下高能粒子的探测。其应用范围包括航天航空、科学研究、工业领域、环境监测、有色金属、冶金、食品、考古、核辐射监测等行业。典型的辐射环境应用为高能物理实验,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中的ATLAS与CMS探测器。本研究立足于超纯高阻硅材料,在传统探测器结构基础上,对新型硅探测器进行研究,包括对大面积硅漂移探测器(Silicon Drift Detector,SDD)进行研发制作与电学性能测试,对新颖三维沟槽电极探测器(3D-Trench Electrode Detector)以及超快响应三维电极探测器(Ultra-fast 3D Detector)进行建模仿真。1.硅漂移探测器载流子的收集方式不同于传统平面探测器,电场独立于耗尽场负责电荷的传输(漂移),这种载流子传输方式使硅漂移探测器收集阳极面积小,且独立于探测器单元面积。即使探测器单元面积增大到厘米级别,其极小阳极电容也会成为减少与前置放大电路串联噪声的因素而提高探测器系统整体噪声表现,提高能量分辨率。探测器使用的材料为超纯高阻硅。在大面积SDD的设计方面,采用数学变分法计算得到载流子漂移至收集阳极的最佳路径,计算正反面偏置电压关系,得到最小漂移时间和最佳漂移路径,沿该漂移路径的电场强度为一常数;采用螺旋环设计,使螺旋状的阴极环成为一个自动分压装置;计算螺旋间距、电极宽度等参数与探测器半径的关系得到具体几何结构。通过计算仿真可以得到探测器的电势和电场分布图,这是首次通过对电势进行微分来获得探测器的三维电场分布图,电场分布图可以用于更加清晰地观察载流子的最佳漂移轨道。探测器单元结构确定后,进行掩膜版的设计与制作,制得一套包括光刻标记、P/N型注入刻蚀、镀电极在内的掩膜版。利用一整套的掩膜版来指导完成探测器的工艺制作部分,尽管详细的工艺步骤非常复杂,但是仍然可以提取出大面积SDD工艺制作的几个创新点,吸杂氧化,双面光刻的标记制作以及保护性离子注入等。大面积SDD制作完成后,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SDD的芯片外观,有无污点、孔洞等缺陷,并进行I-V、C-V等电学特性测试,主要包括漏电流测试、电容测试、螺旋环电流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制得的大面积SDD外观完美,电学特性良好,如低漏电流和低阳极电容等,均达到设计要求。2.新颖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设计是一种与平面硅探测器以及传统的三维柱状电极硅探测器完全不一样的设计,具有以下优势:只与电极间距有关的耗尽电压不再受到探测器厚度的限制,大大提升探测器各种性能以及应用范围;与三维柱状电极硅探测器相比,新颖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不存在电势“鞍点”,其电极附近也不会存在高电场,电势分布与电场分布将会更加均匀。新颖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在设计方面进行优化,沟槽电极的形状是两瓣相互互补的盒型形状,这也是三维开阖式盒型电极硅探测器的命名原因,从而提高了探测器的灵敏区域面积,减少低电场区域(死区)面积比例。本文利用Silvaco软件的TCAD组件进行模拟仿真,仿真过程通过基本方程及基本物理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探测器的电流、电容、电势分布、电场分布等各种电学特性。在新颖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的设计方面,介绍了方形开阖式盒型电极硅探测器、复合式盒型电极硅探测器、三维平行板电极硅探测器等。随后通过对方形开阖式盒型电极硅探测器在无辐射环境下的仿真与分析,得到获取最优设计的方法;再对其进行强辐射环境下的仿真分析,得到探测器的漏电流,耗尽电压与辐射环境的关系等。几何电容只与探测器的电极设计有关,因此在强辐射环境下保持不变且数值也在一个较小的数量级上。从电荷收集的模拟中,可以看出电荷收集总量与电子收集和空穴收集的关系。3.将三维电极硅探测器的电极间距减少到一个极限值,便可以得到超快响应的三维电极探测器,并通过计算和模拟仿真来研究超快响应的三维柱状电极和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的设计。超快响应的三维电极探测器收集时间在皮秒级别,仅需几伏特的偏置电压就可使载流子达到饱和速度。通过计算,可以知道在电极间距为5 μm时,使载流子达到饱和速度的最小偏置电压约为4 V,其响应时间为50 ps;在电极间距为10μm时,使载流子达到饱和速度的最小偏置电压约为8 V,其响应时间为100 ps。全耗尽电压与探测器的电极间距有关,当电极间距极小时,全耗尽电压也非常小,可以应用于一些便携式的探测装置。在三维柱状电极和三维沟槽电极的设计中,在使载流子达到饱和漂移速度的偏置电压或者更大的偏置电压数值下,探测器的电场强度均小于本征击穿电场,因此认为探测器可以在此类偏置电压下工作。因为电极间距小,超快响应的三维电极探测器具有自主抗辐射能力。超快响应的三维电极探测器可以通过形成阵列来达到位置分辨,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半导体硅及硅探测器
  •     1.1.2 硅探测器的分类
  •   1.2 硅探测器的应用
  •     1.2.1 在航天航空、深空探测、宇宙探索等领域的应用
  •     1.2.2 在重大物理实验领域的应用
  •     1.2.3 在医学、X射线成像等领域的应用
  •     1.2.4 在军事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   1.3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的重要创新点
  • 第2章 大面积硅漂移探测器单元设计优化、仿真、制作与电学测试
  •   2.1 硅漂移探测器的研发背景
  •     2.1.1 硅漂移探测器的发展与应用
  • 2以上)硅漂移探测器创新点'>    2.1.2 大面积(314 mm2以上)硅漂移探测器创新点
  • 2以上)双面螺旋状六边形硅漂移探测器'>  2.2 大面积(314 mm2以上)双面螺旋状六边形硅漂移探测器
  •     2.2.1 设计优化与电学特性仿真
  •     2.2.2 掩膜版设计及制作
  •     2.2.3 大面积硅漂移探测器制作工艺研究
  •     2.2.4 电学性能测试
  •   2.3 小结
  • 第3章 新颖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设计与仿真
  •   3.1 三维电极硅探测器的研发背景
  •     3.1.1 三维电极硅探测器的发展及应用
  •     3.1.2 TCAD仿真软件介绍
  •     3.1.3 新颖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创新点与前景分析
  •   3.2 新颖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研究
  •     3.2.1 新颖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的设计优化
  •     3.2.2 辐射环境下开阖式盒形电极硅探测器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超快响应的三维电极硅探测器设计与仿真
  •   4.1 快响应硅探测器的研发背景
  •     4.1.1 发展过程及应用
  •     4.1.2 本章创新点与前景分析
  •   4.2 三维柱状电极与三维沟槽电极的超快响应硅探测器
  •     4.2.1 超快响应的三维柱状电极硅探测器
  •     4.2.2 超快响应的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
  •   4.3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目录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刘曼文

    导师: 李正

    关键词: 大面积硅漂移探测器,盒型电极硅探测器,电学性能表征

    来源: 湘潭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信息科技

    专业: 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

    单位: 湘潭大学

    分类号: O572.212;TN40

    DOI: 10.27426/d.cnki.gxtdu.2019.001693

    总页数: 153

    文件大小: 19561k

    下载量: 20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低温下运行的硅探测器(英文)[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8(04)
    • [2].碳化硅与硅探测器辐射探测性能比较[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16(10)
    • [3].三维方孔硅探测器的热中子探测影响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7(06)
    • [4].我国启动高分辨耐辐照硅探测器研制[J]. 仪器仪表用户 2019(05)
    • [5].光电探测器标定方法[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20(05)
    • [6].硅探测器在激光引信中的应用分析[J]. 半导体光电 2011(04)
    • [7].一种用于多粒子发射的硅探测器阵列的研制[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3(00)
    • [8].10.6μm脉冲激光对多晶硅探测器干扰损伤实验[J]. 激光与红外 2015(09)
    • [9].对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漏电流的仿真与模拟[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8(04)
    • [10].连续波CO_2激光对多晶硅探测器干扰损伤实验研究[J]. 应用光学 2015(03)
    • [11].DR非晶态硅探测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医学装备 2012(05)
    • [12].α、β粒子在钝化注入平面硅探测器中的脉冲形状分析[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11(11)
    • [13].基于双LED光源积分球的硅探测器宽动态范围响应线性标校[J]. 光学学报 2017(09)
    • [14].方形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相干性影响因素研究[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8(04)
    • [15].硅探测器信号电荷分配技术的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5(01)
    • [16].硅探测器的数字化脉冲形状甄别[J].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7(02)
    • [17].黑硅光电探测器及其在双色激光引信中的应用[J]. 制导与引信 2013(01)
    • [18].基于3层硅探测器的主动式中子个人剂量计研制[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8(10)
    • [19].一种兼顾速度和功率损耗的硅探测器模拟前端电路设计[J]. 电子器件 2017(04)
    • [20].高灵敏~(239)Pu测量的模拟计算研究[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1(00)
    • [21].基于透射法的隧道能见度检测系统设计[J]. 光电工程 2019(10)
    • [22].高精度紫外探测器辐射定标系统[J]. 光学精密工程 2009(03)
    • [23].用于个人剂量测量的硅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14(12)
    • [24].理学公司推出用于XRD的一维探测器[J]. 中国设备工程 2013(07)

    标签:;  ;  ;  

    先进超纯高阻硅探测器特殊芯片的研发制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