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清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四川成都610072)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345-02
【关键词】地高辛中毒急救护理
1临床资料
患者龙艳丽,女,21岁,因“自服地高辛80粒7+小时”经急诊抢救室洗胃后入我科,查体:T:35.2℃,P:50次/分,R:16次/分,BP:114/42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慢性病容,体型消瘦,口唇无发绀,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瘀斑瘀点,左上肢可见刀割伤,伤口辅料可见渗血,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5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Ⅲ°房室传导阻滞,T波改变。目前考虑诊断:(1)急性地高辛中毒、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有明确的口服大量地高辛病史,我院心电图提示:Ⅲ°房室传导阻滞,目前诊断明确,无需鉴别。(2)肺结核:患者既往诊断明确,长期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3)肺动脉狭窄:既往诊断明确。处理:禁食,抑制胃酸分泌,补液利尿,安置起搏器,血液灌洗,进一步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心机损伤标志物等检查;住院期间感腹胀,腹部CT提示:小肠肠腔扩张、积气、积液,结肠肠腔扩张、积液,直肠积液、积气,予以胃肠减压及肛管排便排气后腹胀缓解。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不偏,ST段改变,地高辛浓度为:0.28ng/ml,血常规72g/L,血生化:K﹢2.51mmonl/L,患者进食后无不适,病员于第九天病情好转出院。
2讨论
病员有诊断明确的地高辛中毒病史,心电图提示;房室传导阻滞,并在住院期间出现肠腔扩张,积液、积气,因此,须置临时起搏器、血液灌流及行胃肠减压及置肛管;病员长期患病,且是自服大量地高辛,病员心理呈抑郁状态,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2.1护理
2.1.1临时起搏器安置后的护理:(1)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2)患者术后取平卧位,右侧髋关节制动,避免髋关节屈伸,以免电极脱出起搏失灵。右下肢每2小时给予被动按摩一次,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并观察右下肢体皮温,皮色变化;足背动脉搏动情况。(3)出血的观察: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每天更换敷料,防止感染。(4)避免周围电场对临时起搏器的干扰引发危险。
2.1.2血液灌流的护理:(1)血液灌流通过吸附剂的吸附作用,从而清除血液中的内源性和外源性毒物,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该患者共进行4次血液灌流。治疗时采用全身肝素化,血流量120~150ml/分,每次血液灌流时间2小时。另外,血液灌流时需要肝素的量与血液透析不同,持续用肝素泵在动脉侧注入肝素,因此需加强凝血功能的监测。再者,血液灌流最大的缺点是不能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1],所以在治疗中严密血液检测,严格出入量记录。(2)血清地高辛浓度的监测和护理:对于地高辛中毒的患者,监测血清地高辛浓度是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准。要做到准确有效,采集时间适当,每次采样前要求患者保持安静平稳状态。在安静状态下取血准确率高,因为体内50%的地高辛与骨骼肌结合,运动可使地高辛与肌肉组织的结合增加,致其血药浓度下降。该患者入院时查的地高辛浓度为:15ng/ml,第一次血灌后地高辛浓度为:9.21ng/ml,直至最后一次血灌后地高辛浓度为:1.05ng/ml,出院前地高辛浓度为:0.28ng/ml。
2.1.3胃肠减压及肛管护理:病员入院后第三天出现腹胀难忍,腹部膨隆,腹部CT提示:小肠肠腔扩张、积气、积液,结肠肠腔扩张、积液,直肠积液、积气。予以禁食禁饮,胃肠减压,效果不理想,疑是低位肠梗阻,予以肛管持续排气排便四天后,病员无腹胀不适,停止胃肠减压及肛管排气排便。在置胃肠减压及肛管的过程中要观察引流物的量及性质并记录,防止管道脱出。
2.1.4心理护理:患者长期患病,性格内向,大量服地高辛前,患者与父母发生过争吵,心身医学科医生会诊后考虑抑郁状态。(1)预防患者自杀的护理:经常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平时多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家属多关心患者,多与患者交流。(2)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的治疗有很好的促进作用[2]。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找出病因、消除疑虑、提高信心,而且能帮助患者增强心理应对能力,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恶劣心境,提高生活质量。心身医学科医生参与心理干预。
2.1.5皮肤护理:患者右下肢安置临时起搏器,左侧股静脉置管行血液灌流,处于强迫卧位,骶尾部受压,给予垫气垫床,骶尾部予以压疮贴保护,按时悬空受压皮肤及叩背,保持床单位平整舒适,避免压疮发生;置胃管及肛管过程中注意避免管道引发压疮。
参考文献
[1]胡家昌,李艳辉.血液净化疗法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6):525.
[2]沈渔.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