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电极重建在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刺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颅内电极重建在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刺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论文摘要

目的评估颅内电极重建技术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刺激术(DBS)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双侧丘脑底核(STN)DBS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27例,基于本研究中颅内电极重建技术,根据植入电极与STN的位置关系,将病例分为3组(A组:双侧电极最佳DBS刺激触点均位于STN内;B组:仅一侧电极最佳刺激触点位于STN内;C组:双侧电极最佳刺激触点均不位于STN内)。统计分析3组病例在基线水平、术后6月、术后12月的Hoehn-Yahr分期、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UPDRSⅢ)分值、Schwab&England日常活动评分(SE-ADL)、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D)的差异,并进一步通过分析基于重建电极与标准开机程控两种方式筛选的最佳刺激触点的吻合度以及触点坐标的差异,判断该项技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结果 STN-DBS术后3组病例在药物-关期的H-Y分期、UPDRSⅢ分值、SE-ADL分值及LEDD均不同程度改善,但在术后12月,仅有组A病例的上述分值改善仍是显著的。基于重建电极与标准开机流程两种方式筛选的最佳触点的吻合度达77.78%(42/54),二者的触点空间坐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电极重建技术有利于研究颅内电极植入位置与DBS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符合术后程控最佳DBS触点筛选的精度需求。

论文目录

  •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影像学扫描参数
  •   1.4 颅内电极及核团三维重建
  •   1.5 最佳电极触点筛选
  •   1.6 颅脑坐标系建立与电极触点三维参数获取
  •   1.7 研究分组与依据
  •   1.8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病例分组情况与基线资料
  •   2.2 临床评分指标变化趋势
  •   2.3 两种方式筛选的最佳触点吻合情况及其几何中心的空间坐标比较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郑小斌,余良宏,万欣龙,王惠清,俞挺,何秋,林章雅,康德智

    关键词: 帕金森病,脑深部刺激术,电极重建,电极植入位置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神经病学

    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福建省神经医学中心,固原市原州区人民医院神经脊柱外科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701363),福建省科技厅青年创新基金(2015J05064)~~

    分类号: R742.5

    页码: 1461-1468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1663K

    下载量: 113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颅内电极重建在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刺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