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结构驰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玻璃,溶胶,合金,凝胶,性能,理论。
结构驰豫论文文献综述
禹旺兵[1](2018)在《低维半导体纳米结构带隙漂移以及介电性能调控的键驰豫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微/纳电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单块芯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封装体积也越来越小,这对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大规模集成电路元器件的特征尺寸小于0.1 μm时,这些器件的功能和性能强烈依赖于内电场的重构,很多因素都与器件中介质层的介电性能有关,如:器件的伏安特性、激子结合能、载流子能量和光学性能等。同时,元器件的高密度使得导线之间的间距大大变小,这样不但增大了电路的电阻,使得能耗增加,而且产生了分布电容,造成信号延迟以及线间串扰等弊端,而这些影响同样取决于基片的介电性能。因此,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对材料的电子学性质和介电性能进行深层次研究对于促进微/纳电子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半导体纳米结构的带隙随着尺寸的减少而展宽,其介电常数随着尺寸的减少而减少,这些奇异的物理现象已有相应的理论解释,如:量子限域效应和表面效应等。但是,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形貌特征或者几何结构参数,如纳米锥、纳米多孔结构、核壳纳米线等系统,由于其形貌以及几何参数的改变,将导致纳米体系处于自平衡态,而这种自平衡态将影响体系的状态,如引起带隙漂移和介电性能的变化等等。与常规纳米结构如纳米晶和纳米线不同,这些结构由于其自身独具的几何特征,使其具备特有的物理性能。而目前在理论上还不能对这些物理现象在本质上进行透彻的理解。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既能克服目前理论模型的缺陷又能从本质上分析这些新奇物理现象并预测其变化趋势的理论模型。本论文基于键驰豫理论,从原子层次研究了低维半导体纳米结构的尺寸、形貌与几何参数对体系电子学性质以及介电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针对具有正曲率结构特征的锥形纳米线和具有负曲率纳米结构特征的纳米多孔结构的表面与界面普适性的理论模型,给出了其表/界面以及弹性作用能的解析表达式,并由此推导出纳米结构中与表/界面相关的尺寸、形貌和几何参数效应。本论文所提出的纳米结构表/界面理论模型不仅增进了人们对于纳米尺度下的材料的尺度、形貌和几何参数效应的科学理解,而且预言了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尺度、形貌和几何参数效应所诱导的介电性能的变化,对于发展新型微/纳电子器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具体工作和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了表面原子键驰豫对半导体纳米结构能带结构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随着尺寸减少,比表面积增加,表面原子配位数失配增大,由此导致表面原子键弛豫,这种表面原子失配所导致的原子键弛豫使得体系处于自平衡状态,体系能量最低,从而使得整个体系具有不同于块体的物理性质。此外,通过Kramers-Kronig关系,研究了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对其介电性能的影响,从能带的角度阐述了纳米材料的介电调控原理。2.探讨了锥形ZnO纳米线和圆柱形ZnO纳米线的带隙漂移和介电抑制的物理机制。发现锥形和圆柱形纳米线的自平衡应变都将改变体系的能带结构,并进一步影响其介电性能。与其他理论模型不同的是,本论文模型结果表明:与圆柱形纳米线相比,锥形纳米线的电子学性质以及介电性能具有其特有的性质,这种特性不但具有尺寸效应,同时还具有表面形变所引起的表面梯度效应。对于锥形纳米线,当尺寸比较小,接近波尔半径的时候,尺寸效应决定其介电性能,而当尺寸比较大,远大于波尔半径时,其介电性能由表面梯度效应起决定作用。我们的理论预测与相关实验测量结果以及其他计算结果相吻合,这为半导体材料的尺寸与形状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3.提出了一个纳米多孔硅几何参数(孔径、孔间距、孔隙度)依赖的电子学性质以及介电调控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不但具有由表面原子配位缺陷引起的表面效应,而且孔与孔之间的弹性相互作用也将对体系的物理性能产生影响,这两种效应同时作用使得体系处于自平衡态,这种自平衡态将改变材料的电子结构,引起带隙漂移以及由此导致的介电调制。其介电性能不但取决于孔隙度,同时还受到孔径、孔间距等几何参数的影响。该模型不但能解释表面原子配位缺陷以及孔与孔之间弹性作用引起的自平衡应变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而且为具有可调介电性能的纳米多孔结构和纳米器件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李萍,郝静燕,谭家隆,王清,董闯[2](2009)在《结构驰豫对Cu_(58.1)Zr_(35.9)Al_6块状非晶合金弹性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结构驰豫对Cu58.1Zr35.9Al6块状非晶合金弹性性能的影响。将Cu58.1Zr35.9Al6非晶合金在150℃、300℃、450℃分别保温1 h。测量退火样品的纵、横波声速,并推算其弹性性能。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声速与弹性性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低温驰豫时声速与弹性性能变化缓慢,高温驰豫时增加明显。基于结构驰豫谱模型分析了上述现象的产生在于:提高温度,原子有足够的条件进行中程与长程扩散,通过发生原子的积聚重排,大量自由体积的湮灭,使非晶样品的有序度得到大大的改善。(本文来源于《金属功能材料》期刊2009年04期)
王锋华,林建国,翟甲友,罗联,任国仲[3](2009)在《压力对La-Al-(Cu,Ni)金属玻璃结构驰豫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出La62.0Al15.7(Cu0.5Ni0.5)22.3大块金属玻璃,经高压处理后,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示差扫描量热计(DSC)对非晶的结构驰豫和晶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晶玻璃转变温度和第一晶化温度随着压力的增加,其先增加后减小,极大值出现在4.0GPa的压力。这种现象归因于经过高压处理后玻璃转变温度区焓的变化,而焓的变化由基体缺陷激活体积引起自由体积变化所导致。此外,高压处理还影响玻璃的结晶过程。(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09年06期)
梁晓娟,杨昕宇,向卫东[4](2008)在《Na_2O-B_2O_3-SiO_2系统玻璃结构驰豫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正硅酸乙酯、硼酸、乙醇钠作为先驱体,采用的先驱体溶剂分别为乙醇、乙二醇甲醚和乙醇。采用热饱和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制备大块干胶和玻璃,玻璃的化学组成为:5Na2O-23B2O3-72SiO2(质量分数,%,下同)。实验结果表明,用Sol-gel法制备的Na2O-B2O3-SiO2系统玻璃类似于熔制法得到的淬火玻璃的结构特性,内部质点无充分驰豫的条件。膨胀系数曲线为典型的熔制法淬火玻璃膨胀系数曲线。(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08年S2期)
杨昕宇,梁晓娟,向卫东[5](2007)在《Na_2O-B_2O_3-SiO_2系统玻璃结构驰豫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正硅酸乙酯、硼酸、乙醇钠作为先驱体,采用的先驱体溶剂分别为乙醇、乙二醇甲醚和乙醇。用热饱和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制备大块干胶和玻璃,将处理好的凝胶玻璃进行膨胀系数曲线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用Sol-gel法制备的Na2O-B2O3-SiO2系统玻璃类似于熔制法得到的淬火玻璃的结构特性,内部质点无充分驰豫的条件。膨胀系数曲线为典型的熔制法淬火玻璃膨胀系数曲线。试样经过反复测试后,凝胶玻璃的膨胀系数曲线与经过退火玻璃的曲线一致。(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8期)
宋友林,文生辉,王叁军[6](2006)在《衬底表面生长Pb膜的量子尺寸效应及驰豫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项目主要研究在半导体和金属衬底上生长Pb薄膜时的量子尺寸效应,即纳米量级的厚度对薄膜生长规律的影响,进而探讨量子尺寸效应对驰豫结构的影响.这是当前凝聚态物理中两个重要方向———量子尺寸效应和薄膜驰豫结构的交叉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人开展这样的工作.因此,该项目的研究必将会对凝聚态物理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1期)
佟振峰,邵跃锋,王亚平,孙军[7](2004)在《压力诱发结构驰豫对Zr_(55)Cu_(30_Al_(10_Ni_5大块非晶合金玻璃转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非等温差热扫描量热分析方法,研究了压力对Zr55Cu30Al10Ni5大块非晶合金玻璃转变的影响。用Kissinger方程计算其玻璃转变的表观激活能。实验表明:玻璃转变与加热速度有关,具有动力学效应。不同压力下,大块非晶合金在远低于玻璃转变温度等温退火后,其玻璃转变温度和玻璃转变表观激活能均呈现出非单调的变化。(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04年09期)
王秀英,杨超,范长增,刘日平,孙力玲[8](2004)在《质子辐照对Zr_(41.5)Ti_(14.9)Cu_(12.6)Ni_(10.5)Be_(20.4)大块非晶合金结构驰豫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X射线(XRD)、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电阻率的变化研究了质子辐射照对Zr41.5Ti14.9Cu12.6Ni10.5Be20.4大块非晶合金结构弛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3K时,以质子的能量为160keV、剂量为1.65×1016粒子/cm2辐照后,Zr41.5Ti14.9Cu12.6Ni10.5Be20.4大块非晶合金发生了明显的结构弛豫;而经质子能量为160keV、剂量为1.1×1015粒子/cm2和能量为120 keV、剂量为6.5×1015粒子/cm2辐照后,Zr41.5Ti14.9Cu12.6Ni10.5Be20.4大块非晶合金形成了更稳定的玻璃态。(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4年06期)
严清峰,张一玲,李强[9](2001)在《铅基驰豫型复合钙钛矿结构PLZST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传统陶瓷烧结工艺合成了单一复合钙钛矿结构的Pb1-xLax(ZryTizSn1-y-z)O3体系陶瓷(简称PLZST其中0.01≤x≤0.05;0.35≤y≤0.70;0.05≤z≤0.20).研究表明: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立方相和正交相PLZST易合成为单一复合钙钛矿结构,而四方相PLZST的合成较困难;采用多次球磨、加适量过量PbO(3%)、控制成型压力、选择合适的烧结温度(135℃)有助于合成单一复合钙钛矿结构的PLZST.(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屈绍波,杨子元,杨祖培,高峰,田长生[10](2000)在《铅欠缺对铅基驰豫铁电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铅欠缺对铅基驰豫铁电材料的影响 ,认为微量的铅欠缺不仅没有影响材料的相组成及微观结构 ,而且有利于材料的某些宏观物理性能 ,如提高了材料的温度稳定性 ,甚至某些情况下可以提高介电常数。铅欠缺也压抑了自发驰豫正常铁电相变 ,这有助于理解驰豫铁电体的驰豫相变的微观机理(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00年02期)
结构驰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结构驰豫对Cu58.1Zr35.9Al6块状非晶合金弹性性能的影响。将Cu58.1Zr35.9Al6非晶合金在150℃、300℃、450℃分别保温1 h。测量退火样品的纵、横波声速,并推算其弹性性能。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声速与弹性性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低温驰豫时声速与弹性性能变化缓慢,高温驰豫时增加明显。基于结构驰豫谱模型分析了上述现象的产生在于:提高温度,原子有足够的条件进行中程与长程扩散,通过发生原子的积聚重排,大量自由体积的湮灭,使非晶样品的有序度得到大大的改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构驰豫论文参考文献
[1].禹旺兵.低维半导体纳米结构带隙漂移以及介电性能调控的键驰豫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2].李萍,郝静燕,谭家隆,王清,董闯.结构驰豫对Cu_(58.1)Zr_(35.9)Al_6块状非晶合金弹性性能的影响[J].金属功能材料.2009
[3].王锋华,林建国,翟甲友,罗联,任国仲.压力对La-Al-(Cu,Ni)金属玻璃结构驰豫的影响(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
[4].梁晓娟,杨昕宇,向卫东.Na_2O-B_2O_3-SiO_2系统玻璃结构驰豫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
[5].杨昕宇,梁晓娟,向卫东.Na_2O-B_2O_3-SiO_2系统玻璃结构驰豫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
[6].宋友林,文生辉,王叁军.衬底表面生长Pb膜的量子尺寸效应及驰豫结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7].佟振峰,邵跃锋,王亚平,孙军.压力诱发结构驰豫对Zr_(55)Cu_(30_Al_(10_Ni_5大块非晶合金玻璃转变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
[8].王秀英,杨超,范长增,刘日平,孙力玲.质子辐照对Zr_(41.5)Ti_(14.9)Cu_(12.6)Ni_(10.5)Be_(20.4)大块非晶合金结构驰豫的影响[J].科学通报.2004
[9].严清峰,张一玲,李强.铅基驰豫型复合钙钛矿结构PLZST的合成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1
[10].屈绍波,杨子元,杨祖培,高峰,田长生.铅欠缺对铅基驰豫铁电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