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

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

杨勇[1]2004年在《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稻渔共作是水稻种植与蟹、虾、鱼等水生经济动物养殖二者互利共作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稻渔共作面积在我国急剧上升,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倍受关注的重点之一。但同我国大多数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样,稻渔共作虽有生产实践方面先进的优势,但绝大部分仍停留在生产经验的水平上,缺少规律性的认识,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生产的水稻与水产品品质不优,产量不稳,不利于技术与生产成果的巩固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稻渔共作生态农业体系的科学试验与系统研究,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生产理论与技术体系成为当前稻、渔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在长江下游稻渔共作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江苏里下河稻区(兴化市)稻渔共作生产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就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水稻、蟹(虾、鱼等)叁方面要素的特征与相关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提出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并进行技术效益评价,初步制订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范。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与常规稻田生态系统及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相比,在系统结构与功能、水、土理化性状、物流能流特征方面被揭示并阐明的生态特征如下:系统空间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上生态位呈现多样性,形成了由稻畦面向畦面沟、围沟、暂养沟不断加深的水体环境,为蟹、虾等提供了生长与栖息的多种生境,稻田内生物种类更趋丰富;系统内物流、能流途径增加,食物链得到加环而趋于复杂,可实现多层多级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稻田资源的利用率;与常规稻田相比,稻畦面土壤容重降低,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和孔隙度增加,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但也存在着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下降,随稻渔共作年限增加,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作用逐步削弱等问题;与常规稻田相比,稻畦面土壤有机质及氨磷钾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性状改善,且随稻渔共作年限的增加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共作期间土壤氮磷钾速效养分供应好于常规稻田;系统内水温杨勇,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存在季节、昼夜、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变化,畦面沟与稻畦面表层水温低于围沟,底层略高于围沟或相近,暂养沟与围沟中水温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白天变幅大,夜间变幅小,畦面沟与稻畦面水温垂直变化不明显,共作期间稻畦面水温较常规稻田变化缓和且昼夜温差小;系统水体溶解氧含量受太阳辐射与水生植物光合放氧影响较大,稻畦面表水层由于受光不足,浮游生物光合放氧弱,溶解氧含量显着低于围沟等裸水面,但底水层则较围沟等为高,系统各生境中水体溶解氧垂直变化明显,水层越深含量越低,以1小16时为最高,垂直变幅明显,凌晨日出前较低,垂直变化小;系统内水体pH值全天中有明显波动,凌晨最低,16时左右最高,稻畦面低于围沟;与常规稻麦两熟模式相比,系统有机能的投入比例大,投能结构合理,能量产投比高,系统稳定性和自我维持能力强;与常规稻麦两熟模式相比,系统养分投入产出较为平衡,养分保蓄的生物学机制得到加强,养分在系统内部得到多级利用,再循环比例增加,并有利于稻田和周边生态环境保护。 (2)以同期播种的常规栽培水稻为对照,对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中栽培的半深水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分孽盛期直至水稻收获前7一10天处在20科ocm深度水层的水稻,被揭示并阐明的生态特征如下:稻渔共作具有延长水稻生育期,增加群体各生育期生物量,提高叶面积指数和冠层叶片的面积马延缓后期功能叶片衰老,增大茎秆粗度,增加氮素吸收,促进根系发育及伸长节上须根发生等特点。但同时也表现出稻株基部节间长度增大,节间数增多,植株重心上移,后期根系活力降低等特征。在产量及其结构方面表现为茎孽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下降,粒重增加,若品种选择与栽培控制得当,可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并达到增产的目的。稻米品质性状上一致表现为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均有所改善。 (3)研究对稻渔共作水稻栽培中稻作方式、水稻品种、播栽期、种植密度、施肥技术、稻田病虫草发生与防治技术六个方面的关键生产技术进行了攻关。①稻作方式:与移栽稻相比,同期播种条件下,直播稻各主要生育期前移,全生育期缩短;高峰苗多但茎孽成穗率低,最终穗数减少,早直播出苗率及茎萦成穗率高于水直播;根数多且粗,干物重高,但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减少;产量构成中穗数下降,穗粒数减少,结实率与千粒重增加,最终产量下降;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下降。②水稻品种:综合稻渔共作生产对水稻品种在生育期、个、群体特征、抗病性、产量及品质等多方面的要求,从28个不同类型品种中筛选出86优8号、常优1号、华粳3号、武香粳14号4个综合评介较优的偏迟熟粳稻品种。③播栽期:稻渔共作水稻播栽期适当提前可显着增加水稻全生育期与稻蟹共生期,利用前期稻田生产条件发足分桑,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形成足够的穗数,增加冠层功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能叶面积和株高以适应深水层生态,达到增产与改善稻米品质的目的;早播会加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

胡小军[2]2005年在《稻渔共作水稻生态生理特征及优质高产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2~2003年以江苏省稻渔共作最集中的里下河地区兴化市为试验基地,研究了稻渔共作条件下水稻的生物学特征及生态适应习性,分析了共作水稻与常规栽培稻间群体发展与植株性状上的差异及其相关机理,同时围绕稻米生产技术的改进,针对稻渔共作水稻生育特点设计了水稻品种筛选、播期安排、栽插密度及肥料运筹等专项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水平对共作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差异,提出了若干技术改进意见,主要结果如下: 1.稻渔共作共作水稻自分蘖盛期至收获前7天一直处于20~40cm深的水层中,与相同播期常规大田水稻相比,在形态学与生物学特征上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 共作水稻拔节期提前,拔节至抽穗期比常规栽培稻延长7~10天,成熟期略有延迟;够苗期提前,高峰苗增加;群体生物量提高,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和冠层叶片面积比常规栽培稻增加;籽粒灌浆强度前期高于常规栽培稻,后期低于常规栽培稻,灌浆高峰提前。 (2) 共作水稻总叶片数增加,株高增长,伸长节间数比常规栽培稻增加1个;茎秆基部节间增粗;单株发根量增多,节根发生位上升,后期根系活力降低。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共作水稻茎鞘内髓腔组织发达,通气性能增强,但维管束组织的分化受到抑制,维管数目与维管面积均要小于常规对照,这一结果为首次报道。 (4)在产量及其结构方面,共作水稻茎桑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有所下降,而粒重增加;稻米品质性状上则一致表现为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均有所改善。2.试验表明,不同的栽培措施对稻渔共作水稻生长及产量品质形成影响明显,同时从中可看到若干技术措施可作适当的改进。 (1)稻作方式试验:在稻渔共作条件下,设置移栽、旱直播、水直播叁种水稻栽培方式比较研究表明,直播稻全生育期缩短,高峰苗多而茎桑成穗率低,最终穗数减少,其中旱直播出苗率及茎莫成穗率高于水直播;直播稻根数增多,但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减少;产量构成中穗粒数减少,结实率与千粒重增加,产量偏低,且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均下降。因此,移栽方式在稻渔共作系统中适应性相对较好。 (2)通过品比试验从生育期、群体特征、抗病性、产量及品质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不同品种在稻渔共作系统中的适应性,表明偏迟熟粳稻品种较为适用,并从28个不同类型品种中筛选出86优8号、常优1号、华粳3号、武香粳14号4个综合评价较优的品种。 (3)播栽期试验表明,播栽期适当提前可利用前期稻田生产条件发足分桑,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形成足够穗数,同时增加冠层功能叶面积和株高能更好地适应深水层生态,达到增产与改善稻米品质的目的。早播会加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必须针对性加强防治。江苏里下河地区适播期掌握在4月中旬。 (4)从密度试验看,偏迟熟粳稻1.2万穴/亩,常规稻每穴3本,杂交稻每穴2本,利于实现高产优质,且不影响蟹虾等水生经济动物生长。 (5)稻渔共作水稻的施肥关键在于以基葵肥主攻穗数,亩产600kg左右的优质粳稻总施氮量以15kg为宜,其中分桑肥占总施氮量的30一50%,分桑肥应早施,基肥中用,基施占总施氮量的50一70%。

陈波[3]2005年在《农户采用水稻生产新技术和参与稻米产业化经营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农户是水稻生产与经营主体,研究农产采用水稻生产新技术和参与稻米产业化经营行为,对政府制订水稻产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高邮市周巷镇和东海县平明镇290个农户采用水稻新技术行为和参与稻米产业化经营行为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户主年龄与技术采用率成负相关,户主的受教育年限与技术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家庭水稻种植面积越大农户对新技术的采用可能性就越大,家庭人口对农产采用新技术的影响不显着;随着家庭收入的由低到高,采用率与收入关系呈“∩”型线性关系,即较低收入的农户和较高收入的农户的技术采用率均较低,而中等收入的农户的技术采用率较高;新技术本身效益高低成为影响农户是否采用新技术的最主要因素,技术采用率与风险呈负相关关系;“意见领袖”在水稻生产新技术的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而农户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也有助于新技术的采用。 (2) 稻米市场行情的普遍转好,即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的出现,不利于农户采用质量型新技术。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和稻米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介入。 (3) 农户目标、家庭特征、风险因素是影响农户参与稻米产业化的主要因素,政府的推动作用、稻米市场发育情况、龙头企业强弱以及中介组织的有无都会影响到农户参与稻米产业化的积极性。 (4) 产业化经营中交易规则的缺乏和社会诚信的缺失增加了履约的风险,农户面临的客观环境的基本特征是“资源稀缺性”,有必要在在企业与农产之间加个中介作为第叁方来平衡二者的关系,农民协会是最合理的第叁方选择。 (5) 稻米产业化经营对水稻新技术推广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龙头企业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基层政府农技推广体系功能的缺失,在建立多元化农技服务体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本文对优化农户水稻生产和经营行为,更好地促进稻米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朱会林[4]2007年在《关于推进兴化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兴化市是农业大市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生产总量和商品粮数量一直处于全国各县(市)前列。1979年,兴化以年产粮食92.7万t的成绩被誉为“全国粮食冠军县”。1996年、2003年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2004年、2005年又被

范红深[5]2010年在《稻、鸭、鱼共育稻田浮游动物群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田是陆地上受人为干扰最大的间歇性人工湿地,也是最重要的内陆淡水生态系统,生物种群非常丰富。于2008年6月至9月在华农油菜科研基地,进行了稻、鸭、鱼共育稻田浮游动物群落的研究试验,通过对浮游动物的种类、密度、生物量、相似性、多样性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了稻田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和结构,以及鸭、鱼对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本次试验共检测到浮游动物46属103种。其中轮虫18属48种,占46.6%;枝角类11属25种,占24.3%;原生动物11属20种,占19.4%;桡足类最少(6属10种),占9.7%。各组群落组成D组共有67种,最多;R组和DF组均为63种,F组59种,最少。其中有鸭组种类多于无鸭组,有鱼组种类少于无鱼组。浮游动物的密度R组最高,为22.09×103ind/L,D组最低,11.72×103ind/L,DF组和F组密度分别是12.48×103ind/L和12.65×103ind/L,居中。D、DF和F叁组密度相差较小,R组密度则显着高于其余叁组。结果显示:鱼、鸭降低了原生动物的密度,鸭提高了大型浮游动物的密度,而鱼则降低了大型浮游动物的密度。浮游动物生物量R组为33.10 mg/L,最大,其次是D组(25.33 mg/L),F组最小(13.13 mg/L)。有鱼、鸭组中原生动物、轮虫和无节幼体的生物量大于对照组,然而桡足幼体、成体和枝角类的生物量小于对照组,其中鱼鸭混养组最小。浮游动物R组与其它3组的相似性系数大于其它3组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枝角类的相似性系数大于轮虫;同一组中不同时期的相似性系数总体上越来越小;轮虫F组与其它叁组的相似性系数大于其它叁组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枝角类DF组与其它叁组的相似性系数小于其它叁组之间的相似性系数。轮虫Margalef多样性系数是有鸭组大于无鸭组。以密度为计算值的浮游动物Margalef多样性系数是有鸭组大于无鸭组。以生物量为计算值的Margalef多样性系数是有鱼组大于无鱼组。鱼、鸭提高了稻田浮游动物的Margalef多样性。作为完全的人工水体,稻田中浮游动物群落与湖泊、水库和人工养殖湖泊等自然水体具有很大的差别,说明稻田水体有其独特性。与湖、库等大型水体相比,稻田更适合浮游动物的繁殖、生长。

袁志章, 张永江[6]2008年在《蟹田稻特征特性与无公害保优栽培技术》文中指出稻渔共作是近年来泰州市农业结构调整中比较令人瞩目的亮点之一,该项技术是在不影响水稻种植的情况下进行鱼、虾、蟹的养殖,其优点是养殖的鱼、虾、蟹能起到不用

姜明[7]2007年在《姜堰市生态农业及主导产业分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校验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基本原理及其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以姜堰市为研究地域,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实践,分析了姜堰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优势与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了姜堰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与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进行了姜堰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分区及主导产业定位,明确了不同主导产业建设的重点工程与典型模式,最后从政策、领导、组织、技术、资金、机制等方面配套提出了加快姜堰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不仅对姜堰市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其它同类地区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功朋[8]2013年在《不同蛙类及密度对水稻主要害虫、天敌及其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蛙类是稻田间自然存在的害虫天敌,保护和合理利用蛙类对防治水稻害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了叁种蛙类为试验材料,即青蛙、牛蛙和泽蛙,每种蛙类设置两种不同的密度水平,以普通防治(CK1)和空白处理(CK2)为对照区,通过早稻(湘早籼45号)与晚稻(玉针香)的连续试验,系统研究了叁种蛙类及其密度对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的形成以及水稻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叁种蛙类对飞虱有显着的影响,其中青蛙对飞虱的控制效果最好,牛蛙次之;蛙类密度越大,控制效果越明显。室内实验表明,青蛙可捕食飞虱13.17只/d,最高可达19.00只/d,牛蛙和泽蛙平均每天捕食飞虱8.17只和5.33只。变态后的幼小青蛙和牛蛙对螟蛾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可减少稻田螟虫的危害,减少稻田卷叶率,随牛蛙和青蛙密度增大,卷叶率减少;而泽蛙对螟蛾和卷叶率无明显影响。2.叁种蛙类对蜘蛛的影响各不相同,青蛙和泽蛙对稻田蜘蛛无明显影响,而牛蛙对蜘蛛的影响大于青蛙和泽蛙,随牛蛙密度增加,蜘蛛数量减少;室内结果表明,牛蛙主要造成狼蛛科减少。叁种蛙类对黑肩绿盲蝽的影响都不明显,不同蛙类之间捕食黑肩绿盲蝽的能力有微小差异。3.叁种蛙类和密度对水稻分蘖、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无显着影响,但随牛蛙和青蛙密度增加,植株松散度有增大的趋势。相对于空白对照,蛙类有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的趋势,随蛙类密度增大,干物质积累量增加,牛蛙和青蛙的促进作用大于泽蛙。叁种蛙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稻产量,蛙类密度越大,水稻产量越高,各处理早稻和晚稻的平均产量依次为:普通防治>3000只青蛙/hm~2>1800只牛蛙/hm~2>1500只青蛙/hm~2>900只牛蛙/hm~2>9000只泽蛙/hm~2>4500只泽蛙/hm~2>空白对照。蛙类对水稻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影响显着,随叁种蛙类密度增加,每穗粒数和结实率越高,其中青蛙的效果优于牛蛙和泽蛙。

参考文献:

[1]. 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D]. 杨勇. 扬州大学. 2004

[2]. 稻渔共作水稻生态生理特征及优质高产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D]. 胡小军. 扬州大学. 2005

[3]. 农户采用水稻生产新技术和参与稻米产业化经营行为研究[D]. 陈波. 扬州大学. 2005

[4]. 关于推进兴化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对策[J]. 朱会林.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5]. 稻、鸭、鱼共育稻田浮游动物群落研究[D]. 范红深. 华中农业大学. 2010

[6]. 蟹田稻特征特性与无公害保优栽培技术[J]. 袁志章, 张永江. 上海农业科技. 2008

[7]. 姜堰市生态农业及主导产业分区研究[D]. 姜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07

[8]. 不同蛙类及密度对水稻主要害虫、天敌及其产量的影响[D]. 刘功朋. 湖南农业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