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筑建昌县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论文文献综述)
姜钲朴[1](2021)在《丰城市绿春湖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田园综合体”作为“特色小镇”的升级版,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田园综合体”不仅包涵了“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的特点和精华,同时还能依靠发展自身产业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发展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对于传承地区文化、刺激消费需求、加快农民增收、优化产业结构、农业供给侧改革、改善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论文是以绿春湖田园综合体项目作为实例,再结合MTA毕业论文要求进行改进提高后形成的成果。在成文过程中,笔者通过查找相关国内外文献、亲赴现场调研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全面深入分析研究国内外类似田园综合体开发现状,并结合绿春湖地区旅游资源特点,探索提出绿春湖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开发总体思路和旅游产品,为绿春湖打造田园综合体及相类似的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首先,整理目前(尤其是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新形势下发展乡村旅游的重大意义和发展田园综合体的机遇,得出“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会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中国休闲旅游经济发展,将成为未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大方向”这一结论;通过查阅乡村旅游和田园综合体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乡村旅游和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发展趋势等情况,厘清传统乡村旅游与本文将要研究的田园综合体之间的区别,总结田园综合体旅游开发理论,为下文的绿春湖田园综合体旅游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打好基础。其次,对国内外相类似的田园综合体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并提取本田园综合体的开发启示:有鲜明的主题与内涵、要深入挖掘特色田园文化,打造文化“沉浸式体验”、要多元华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高效利用湿地水岸景观,打造宜游宜学的生态旅游产品、结合节事会展爆破营销等。并对绿春湖田园综合体所在地丰城市进行具体分析,主要通过列举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以及同本田园综合体相类似的旅游景点进行竞合分析;第三,设计并前往绿春湖地区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最后,结合绿春湖田园综合体现有区域情况和问卷调查结果设计旅游产品,突出绿春湖现有资源、湿地景观、赣派民居、农田果园、湖面景观等资源,主要设置有鲜花观赏游乐区、仿古商业游览区、农趣果品采摘区、生态农林体验区、水岸湿地游览区五个主要功能分区,二十余项具体旅游产品以及三条主要观光路线,并对田园综合体内的交通组织和环保措施提供建议。
孙心乙[2](2020)在《辽西蒙古族营屯的演化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辽西蒙古族喀喇沁部为守护“扎萨克”(旗主)衙门府,在今辽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建有众多防御型营屯。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这些营屯在防御使命终结后,以一种渐变的方式实现了由“军屯”向“民屯”的过渡,营屯内的蒙古族民众也由“兵民一体”的屯戍转为定居式农耕。历经岁月淘洗,这些蒙古族营屯至今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演化:一些营屯由内至外已与当地汉族村落并无二致;而另一些却仍保留防御型营屯的某些特质,尤其营屯内的“海青格热”传统民居,已成为今日辽西乡村的一道风景,在吸引外界众多关注的同时,也吸附了较多的发展能量。近年来,一些海青格热民居保存较好的营屯,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为北方民居建筑多样性的宝贵样本。本研究以辽西蒙古族营屯和“海青格热”民居为对象,依托田野调查及文献梳理,运用现代生态学“生态位”理论、建筑学“场所”理论等,对蒙古族营屯的建筑特质、变迁演化、运行机制、更新策略等展开系统研究,扩充了蒙古族民居的研究范畴。全文设六个章节展开研究和论述,并运用典型个案分析方法,选取四个形制不同的营屯,分别对其差异性演化、运行机制调适及更新实践进行了解析,揭示了营屯演化和更新的规律与逻辑。提出,营屯所处“生态位”(自然的和社会的)的规定性是制约营屯演化最为重要的影响因子,其不仅导致营屯在演化形制上出现差异,呈现不均衡性,也制约营屯在当下的更新基础、能量吸附与发展幅度。研究揭示了蒙古族营屯更新面临的问题。由于缺少科学规划与专业指导,近年来一些营屯更新呈现出恣意无序、开发无度态势,对营屯可持续发展已经造成或正在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与毁坏。这些问题与乱象,亟待专业机构予以规划指导,从某种意义上看,建筑学“进场补位”已刻不容缓。研究开掘了营屯内隐的“场所”意义。营屯是辽西农耕蒙古族历史及文化的物化与载体,海青格热民居已成为当地蒙古族区别“我群”与“他群”的重要标识,具有“双遗产”属性与价值,对其实施保护与更新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研究落点在为营屯的更新“建模”并制定可行策略。蒙古族营屯更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内生性需求强烈,及更新理论与更新策略欠缺。研究认为:营屯更新应根据具体营屯所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予以分级定位,将“场所”精神重建与生态化更新并置,以浓化民族传统、开掘聚落内涵为发展路向,实施或“借势发展”或“错位竞争”的发展策略。在具体实施中,可组构上、下、内、外互动的“多元行动方”动力框架,构建“多主体联动”的更新模式,以推动目标达成。本研究对具有历史与文化内涵的其他区域传统村落的更新也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张婉新[3](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总要求中,以“产业兴旺”为首位,彰显了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地位,而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一环。在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旅游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特色农旅产业融合是民族地区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是农村产业兴旺的根本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青龙满族自治县借助于对农业旅游业功能的拓展,以旅游业带动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良性互动与深度融合,培育农旅产业融合新业态,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延伸产业链,带动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本文首先对农旅产业融合的概念做了梳理,以产业融合理论、体验经济理论、休闲经济理论和乡村振兴战略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青龙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再分别从融合成效、融合速度、融合特点和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四个方面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原则,通过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青龙县农业系统和旅游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二者各自的发展水平和融合水平进行评价。发现青龙县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仅达到了勉强协调的水平。青龙县近年来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着,优势明显,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进一步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发现该地区在推进农旅融合进程中存在政策支持落实不到位、融合主体带动能力有限、产业新业态缺乏创新和内涵、营销力度不够以及专业型人才不足等问题。最后,结合对国内外成功发展模式的总结和借鉴,提出促进青龙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建议: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融合主体合作和产业资源融合;打造区域特色农旅融合产品;拓宽农旅融合项目营销渠道;培养农旅融合项目复合型人才。
季红颖[4](2020)在《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东北三省的城镇化率始终居于全国前列,这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进入到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发展迅速,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水平已明显滞后,城镇化速度趋缓,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规模化经营释放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工业正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无法吸纳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东北三省城镇化发展陷入困境。东北三省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发展速度缓慢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动力系统缺乏协同发展等,因此我们亟需从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出发,来找到适合东北三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基于城镇化动力理论、演化理论、系统理论及协同理论,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初步构建了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与协同理论框架;采用熵值法、空间分析法等对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动力进行测度,并对动力作用进行了回归分析;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来度量其动力协同效应,根据计算结果找出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下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加快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目前东北三省城镇化的发展伴随着体制变革、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利益分化,迫切需要系统地分析研究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及其协同效应,以充分发挥及释放动力机制的内生效应。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阐述新型城镇化及其内涵、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协同效应概念;以东北三省作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的角度来定义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概念。梳理了城镇化动力发展理论、演化经济理论、系统理论与协同发展理论,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构建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理论框架。基于东北三省城镇化水平滞后,质量不高,亟需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本章主要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动力因素、动力系统及其运行原理,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机制及协同发展理论框架体系。第四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及评价。对东北三省城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横向比较及纵向梳理,并分析了其城镇化空间格局,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及功能定位,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以及各地级市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及比较。第五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评价。在测度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的基础上,分析动力时空演化特征,评价动力作用及其绩效,探析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结构及动力特点,以此明确动力的作用方向和力度,完善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第六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分析。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来测度其协同效应,分析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是否存在协同,影响方向和力度如何,区域间的差异有多大,为合理分析和预测东北三省未来新型城镇化动力格局新变化提供依据,从而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第七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作用较小、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协同体制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此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本文对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选取了2000-2017年数据,得到如下基本结论:一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稳中有升,趋势向好发展,但各省之间、各地级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二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中呈现出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逐渐提升、市场动力趋于增强、政府动力波动性大、综合动力趋于平缓等特点。三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已逐渐演变为内源和外向动力、政府和市场动力共同作用的多元动力,空间演化差异性显着。四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中动力结构并不均衡,动力绩效地区间差异性较大。五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向好趋势,但仍处于低水平的耦合协调阶段。六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作用较小、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动力协同发展体制和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如何释放协同效应推动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即切实保障和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推动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第二,完善动力体制,对管理体制及投资体制进行改革;第三,释放协同效应,注重产业转移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推动内源动力和外向动力协同发展、发挥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协同效应、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第四,转变发展模式,解决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问题、重视城镇信息化管理、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第五,推动城镇化的多规融合,从规划滞后转向规划超前、宏观规划与微观规划相结合;第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处理好城镇化与市场化的关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营造产城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
刘毓淇[5](2020)在《基于网络游记的东北三省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文中指出旅游业的发展不单单是一个地区或景点的发展,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所以区域尺度旅游流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本研究以东北三省为研究范围,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抓取马蜂窝以及携程网站中的网络游记信息,构建东北三省旅游流网络。同时,在对网络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分析东北三省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并对比游客旅游轨迹与政府旅游规划和旅游网站之间的偏好差异。以期为东北三省旅游空间布局、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结论:(1)东北三省旅游总体形象较好。对于美食、娱乐以及气候方面有较强的感知度。(2)东北三省旅游流网络整体发展较不均衡。网络中存在结构分层现象,边缘节点对于核心节点的依赖度较高,但核心节点对于边缘节点的带动发展作用不明显。(3)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可分为六类,主要集中在东部及南部。东北三省旅游发展需重视地区平衡的问题,西部自然资源不如东部的情况下,更应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将游客引流,促进整个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4)旅游规划及旅游网站与游客实际偏好有偏差。各省政府制定的重点发展旅游路线和旅游网站推荐路线中,大部分路线与网络游记当中反映出的热门旅游路线相匹配,但有些路线和地点和游客实际偏好有所偏差,对于游客实际旅游空间模式的了解还有待加深。
黄靖雯[6](2020)在《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间节点的临近,国家扶贫工作也有条不紊逐步推进。基层作为扶贫政策执行的最终落实单位,承担着扶贫工作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任。但与此同时总有不法分子在扶贫资金诱惑下选择贪污腐败,不仅损害人民利益,还污染政治环境、阻碍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央纪委在2018年开展的专项调查展示国家对腐败问题的重视和治理扶贫领域基层腐败的决心,为扶贫领域基层反腐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人民主体理论及中国共产党人治腐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通过案例汇总、整理和剖析七省扶贫腐败专项治理曝光案例,总结现象规律,寻求扶贫领域基层腐败产生原因,并以此思考预防治理基本对策。整理发现,当前扶贫领域基层腐败主要表现为厚亲待友、挪用资金、侵占骗取以及收费受贿等类型,体现出腐败主体集中于村级干部、牵涉领域范围较为广泛、分布地区差距较大、涉案金额数目差距较大且小额居多等特征。扶贫中基层腐败的主要原因在思想素质层面主要表现为思想腐朽落后、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政治和文化素质水平有待提高等;政治层面主要表现为监督以及公开制度不够明确、法律法规设计留白、基层扶贫的管理体系设计有待完善等;经济层面主要表现为薪酬及激励体制设计有待改进等。针对扶贫领域基层腐败问题,基于以上观察结果和原因分析,本文从思想素质、政治体制设计、经济激励三个维度构建预防和治理扶贫领域基层腐败对策体系。首先在思想素质层面主要建议提高干部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弘扬民主法治思想;其次在基层反腐机制层面主要建议健全扶贫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公开力度、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力度;最后在经济激励层面主要建议科学设计薪酬体系和激励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及管理。
陈茜[7](2018)在《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几十年来,中国扶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2011年国务院公布中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说明现阶段中国仍然存在较大面积、“久扶难脱贫”的经济洼地。值得强调的是,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竟有10个为少数民族地区,这就意味着当前中国的贫困问题中,少数民族的贫困现象在贫困范围、贫困规模、贫困程度、脱贫难度等多方面可能存在相对更为艰巨的困难和强大的阻力,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与此同时,中国贫困地区范围与生态脆弱区范围的面积大部分重合,以往扶贫工作中重经济、轻生态等扶贫问题也屡见不鲜,而不少曾经生态环境优良的少数民族地区竟也出现生态衰退或生态灾变伴生的生态贫困现象。着眼于中国民族地区扶贫的特殊难题和生态扶贫的长远目标,对于以自身传统文化作为关键区别的各少数民族而言,民族文化对本民族的全面发展是否产生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尤其对本民族当前经济增长和生态维护是否产生阻碍作用,在以往扶贫攻坚过程中是否成为脱贫阻力或生态制约,又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原因使得民族文化无法发挥出原本具有的经济与生态正效应,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现实问题。当前,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不少学者深入研究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提出生态扶贫或者绿色扶贫理念,积极探寻兼顾经济与生态双重效益的扶贫新路径。在上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苗族贫困群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然特定民族文化与相应民族的贫困关联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哪怕仅着眼苗族及其文化进行研究,也是一个无法短期完成的艰巨任务。那么,不如聚焦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苗族村寨,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梳理和验证相关的扶贫理论与观点,分析当地苗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其生态扶贫实践的价值,以期达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目的。与此想法最契合的,正是民族学常用的“解剖麻雀”的方法,指明了由点及面的思路。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麻雀”,逐步逐层、认真细致地解剖,了解“器官”组成、位置、关联及功能等方方面面,然后分析总结出鸟类的共性,从而为认识其他鸟类提供理论指导或者有益参考。遵循民族学这一成熟可靠的方法,就可以让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在子腊村这只“麻雀”的认真解剖下成为可能。要想做好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当代价值研究这一问题,基本遵循如下思路:苗族文化资源在田野点的生态扶贫中是否存在价值?如果存在价值,那么具体有哪些文化资源,分别具有哪些价值?这些苗族文化资源中,哪些内容可以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以及如何应用来解决当地生态贫困等问题?上述思路可以通过在田野点调研和分析来逐层理清:一是全面了解田野点概况,尤其是当地苗族文化现状,当地生境情况,苗族文化与当地经济和生态状况的关联,以及苗族文化中与生态扶贫关联紧密或者值得关注的资源要素等内容;二是深入调查田野点整体贫困的根源,尤其需要关注当地是否存在与苗族文化及其变迁而导致的贫困原因,如果存在则需要找出具体内容、作用途径、以及影响后果;三是从田野点现有苗族文化资源中认真遴选出有利于自然环境维护和整体脱贫致富的文化资源和要素,探讨将这些苗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现实路径,或者提出这些文化要素如何参与、推动生态扶贫的方法或构想;四是研究田野点苗族文化在生态扶贫实践中的博弈,分析国家权力、市场资本、民间力量等多方博弈之中的苗族文化,了解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现实作用、可借助力、以及可能阻力,探讨苗族文化资源如何参与其中才能更有利于推动生态扶贫进程。在众多符合要求的苗族村寨中,花垣县子腊村是与该课题比较契合,调研条件相对成熟的田野点。通过文献查询、访谈调查、参与观察等得知,子腊村作为一个苗族文化底蕴深厚、传承较好的纯苗族村寨,其生产与生计仍然大多依循着当地苗族传统,但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冲击。历史上,子腊村曾经远近闻名,村民们普遍比较富裕,并拥有“子腊贡米”等众多的苗族文化珍品。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文化的变迁,子腊村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成为影响该村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时至今日,在花垣县这一国家级贫困县的众多贫困村中,子腊村属于位置偏远、经济落后、贫困程度较深、脱贫难度较大的类型。不论从田野调查资料分析,还是从杨庭硕、罗康隆等学者的生境或“文化生态共同体”视角分析,都可以发现该田野点的长期贫困、难断“穷根”的现象,不仅是经济和生态双重因素相互影响、导致整体状况下行的问题,而且还有苗族文化等因素在其中产生了重要的排斥或阻碍作用,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国家权力的在场与民族文化的无序以及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四个方面的内容。对该贫困村而言,苗族文化在生态衰退、经济困顿等生态贫困要素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当地现有的众多苗族文化资源中,相对成熟、可资利用、适合应用于生态扶贫的资源或要素,主要包括“子腊贡米”、苗族刺绣、苗族歌舞和苗族宗教等。机缘巧合下,“湖南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于2017年6月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此,子腊村不再是当地众多贫困村中毫不起眼的一员。而是凭借“子腊贡米”等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苗族文化资本的开发,终于跃入相关扶贫部门、资本市场和公众的视野聚焦区,并有望获得更多扶贫资源汇聚的扶贫重点村。在“子腊贡米”生态产业的带动下,其余苗族文化资源和要素也可能成为丰富当地生态扶贫思路和推动整体发展的有益助力。然而,苗族文化资源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子腊村多年来扶贫攻坚的实践,以及当前生态扶贫探索中发生的众多博弈案例,就是较好的证明。幸而,在错综复杂的多方博弈中,苗族文化仍然大有用武之地。在子腊村的田野调查和扶贫实践中,传统苗族文化对子腊村的生态修复、经济增长、整体发展等方面的良好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和体现,那么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的当代价值也就可见一斑。通过对子腊村开展田野调查,再借助相关理论的指导和分析,可知苗族文化作为指导当地苗族生存、发展、延续的信息体系,既是经过长期检验的、认可度高的、行之有效的、并能兼顾当地生态与经济双重目标的调和剂,又是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巨大的宝贵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蕴含苗族生态文化精髓的苗族生态文化产业,是目前当地修复生态环境、整体增收脱贫、保持生态扶贫实效和长效的良好途径。最终,在获得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的肯定答案的同时,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挖掘和应用于生态扶贫的经验、教训、案例分析及理论总结,对其他苗族贫困群体而言,甚至对其它民族贫困地区而言,有可能成为其发展生态经济、提高贫困群体长久收益、推动生态扶贫进程的有益参考和借鉴。
魏佳敏[8](2018)在《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长山群岛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工业化、城市化、旅游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全域旅游异军突起,它以全新的理念来指导旅游业方方面面的发展,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动力,助推旅游业发展进入新时代。长山群岛作为我国第八大群岛和东北地区唯一群岛,我国北方的一个新兴的海岛旅游区,散发着其夺目的光彩。研究其在“全域时代”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借鉴国内已经成型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国外海岛旅游成功经验,对长山群岛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本文的结构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作为开篇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目的,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思路,以及采用全域视角的背景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把握海内外海岛旅游的研究进展,全域旅游的一般性研究,包括全域旅游的概念、意义、特征,分类整理阐述了本论文中需要用到的全域旅游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对国内全域旅游研究历程的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介绍了长山群岛的基本情况,资源特点,旅游业发展现状,并且对长山群岛发展全域旅游的条件进行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第四部分是在全域旅游这样一个大的语境下,针对第三部分中分析出的长山群岛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探讨了长山群岛应该如何发展全时间、全空间、全产业、全人员的旅游项目。第五部分对长山群岛从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产业布局两方面分别进行创新性研究,是基于全域旅游的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格局构筑。第六部分从长山群岛的生态文明保护、旅游服务保障、旅游人才供给、整体营销策略、旅游体制机制的创新五方面详细阐释了发展全域旅游所需的全程保障。最终目的是实现长山群岛“旅游全民参与、旅游效益最大”,把长山群岛建设成拥有美好生态环境、高端产业结构的亚太地区着名温带海岛型旅游目的地、闻名全球的国家海洋公园,实现全面提升辽宁沿海经济带功能和大连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目标。
闫广华[9](2017)在《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都市圈这种新型城市结构相继在各国出现并逐步完善,已成为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域,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并研究都市圈,都市圈研究的成果也被政府决策部门所重视。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都市圈在我国的研究也日益成熟,已经成为推进区域城市化的主要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点,也日渐成为了现代城市体系新的发展方向。实现都市圈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必须是在理清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特点及其演化规律的基础上,顺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其空间结构的演化进行干预和引导,优化其空间结构要素,重组其空间结构。都市圈的发展需要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优化,而都市圈空间结构的优化也会推动都市圈的进一步发展,优化都市圈空间结构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省份,已经形成了以沈阳都市圈、大连都市圈、鞍山都市圈、盘营都市圈、锦葫都市圈、盘营都市圈和丹东都市圈为主的辽宁省都市圈体系。辽宁省都市圈是融入国家“一路一带”开放战略、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以及国际多联式联运通道建设中的重要节点。然而,辽宁省都市圈体系虽已形成,但发展较为缓慢,其空间结构不合理。本文以建制乡镇作为最小的地理单元,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准确界定辽宁省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构建辽宁省都市圈城镇体系,并从城镇空间、人口空间、城际联系、经济空间的角度分析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运用相关模型对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演化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措施,对于推动辽宁省整体区域发展乃至东北地区经济的再次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包含五部分内容:首先,在总结国内外都市圈及其空间结构的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圈内涵,对都市圈与城市群、城镇密集区和都市连绵区(带)等具有相似空间结构特征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其次,根据形成都市圈的指标,确定辽宁省都市圈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辽宁省都市圈体系由沈阳都市圈、大连都市圈、鞍山都市圈、盘营都市圈、锦葫都市圈、盘营都市圈和丹东都市圈组成。以建制乡镇为最小地理单元,从经济联系的视角,运用相关模型界定辽宁省都市圈空间范围,构建出辽宁省都市圈城镇体系,并进一步划分出辽宁省都市圈圈层结构;第三,阐述了辽宁省都市圈发展的现状,从人口空间、城镇空间、城际联系空间和经济空间等方面对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而判断出辽宁的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并分析了影响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因素;第四,从都市圈圈层空间结构的角度,对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第五,阐述了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必要性及优化的目标,并且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建议;最后,根据全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总结出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的结论和创新内容,且提出对其未来的研究展望。
梁晓伟[10](2014)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建昌县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城镇化建设也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如何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小康社会早日实现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已成为我们目前急需研究的课题。辽宁省建昌县作为全国甲级贫困县,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建昌县的城镇化,对于辽西崛起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充分分析了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区别,指出传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型城镇化更符合当下国情,更符合人民的利益,更能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辽宁省建昌县的实际情况,指出建昌县的城镇化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隐形城镇化问题凸出。2.“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导致“非农化门槛”。3.农民进城面临“素质屏障”。4.现行土地制度提高“城镇化”门槛。5.建昌县城市功能严重不足。基于新型城市化原理提出建昌县城镇化的发展措施:1.转变理念,消除发展思想障碍。2.改革体制,消除发展体制障碍。3.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理念。4.发展二三产业,带动就业。5.筹措建设资金,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建昌县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改革发展的新机遇,需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二、构筑建昌县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筑建昌县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丰城市绿春湖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课题背景 |
二、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
(二)“新冠”疫情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机遇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 |
(一)材料收集法 |
(二)案例借鉴法 |
(三)问卷调查与访谈法 |
五、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成功案例启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国内外乡村旅游相关研究进展 |
(二)国内外田园综合体相关研究进展 |
(三)国内外旅游空间布局规划相关研究进展 |
(三)田园综合体旅游开发理论总结 |
二、国内外成功案例分析 |
(一)日本Mokumoku农场乡村旅游开发 |
(二)无锡田园东方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开发 |
(三)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开发 |
三、成功案例对绿春湖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开发的启示 |
第三章 绿春湖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开发调研分析 |
一、绿春湖基本情况调研 |
(一)地理位置 |
(二)自然条件 |
(三)交通情况 |
(四)经济情况 |
二、丰城市旅游资源分布调研 |
三、绿春湖周边旅游景区竞合分析 |
四、绿春湖旅游资源分布调研 |
五、问卷调查及调查结果 |
(一)调查问卷设计的意图和内容 |
(二)游客基本信息统计特征分析 |
(三)对绿春湖地区旅游喜好的认知分析 |
(四)对绿春湖地区旅游要素开发的认知分析 |
(五)调查问卷结论 |
六、绿春湖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分析 |
(一)江西省新一轮开发在即 |
(二)生态资源丰富 |
(三)区位优势明显 |
(四)客源市场巨大 |
七、绿春湖乡村旅游开发面临的困难 |
第四章 绿春湖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开发思路、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
一、总体思路 |
(一)坚持生态保护与开发并重,促进可持续发展 |
(二)突出个性化原则,构建特色旅游目的地 |
(三)加强品牌意识,加强宣传营销力度 |
(四)提高环保意识,保护生物多样性 |
二、绿春湖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开发定位 |
三、绿春湖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开发总体布局 |
第五章 绿春湖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产品及交通组织设计 |
一、鲜花观赏游乐区乡村旅游产品设计 |
(一)鲜花苗圃 |
(二)露营营地 |
(三)亲子乐园 |
(四)游客服务中心与入口广场 |
二、仿古商业游览区乡村旅游产品设计 |
(一)赣派园林仿古购物街 |
(二)仿古民俗客栈 |
三、农趣果品采摘区乡村旅游产品设计 |
四、生态农林体验区乡村旅游产品设计 |
五、水岸湿地游览区乡村旅游产品设计 |
(一)亲水廊道 |
(二)观鸟平台 |
(三)湿地保护教育基地 |
六、绿春湖田园综合体内部交通组织与游览流线设计 |
(一)绿春湖田园综合体内部交通组织 |
(二)绿春湖田园综合体内部游览流线 |
七、绿春湖田园综合体营销策略 |
(一)营销目标 |
(二)营销策略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绿春湖田园综合体旅游开发调查问卷 |
致谢 |
(2)辽西蒙古族营屯的演化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民居与村落研究范式的转变 |
1.2.2 传统村落更新的研究成果和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范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畴 |
1.3.3 基本概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辽西蒙古族营屯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
2.1 辽西蒙古族相关研究 |
2.1.1 辽西地区农耕蒙古族文化变迁研究 |
2.1.2 辽西蒙古族文化的现代重构研究 |
2.1.3 辽西蒙古族聚落与民居相关研究成果与现状 |
2.2 聚落及其建筑内涵研究 |
2.2.1 场所理论 |
2.2.2 建筑叙事研究 |
2.3 生态位理论与村落生态化更新研究 |
2.3.1 生态位理论及其拓展研究 |
2.3.2 “社区总体营造”理念与探索 |
2.3.3 村落生态化更新理念及其旨向 |
2.3.4 建筑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
2.4 现代视域下村落运行系统的相关研究 |
2.4.1 村落运行的自组织研究 |
2.4.2 村落更新的复杂系统运行特点研究 |
2.5 小结 |
3 蒙古族营屯的建构属性与机制转化 |
3.1 营屯的防御属性建构与运行机制 |
3.1.1 喀喇沁左翼“扎萨克”衙门的护卫机制 |
3.1.2 营屯的他组织运行特点 |
3.1.3 营屯运行中的自组织和他组织机制比较 |
3.1.4 营屯运行研究视角的构建 |
3.2 营屯形制与防御型特质 |
3.2.1 以旗王府为中心的防御型营屯设置 |
3.2.2 “五营环卫”的营屯布局 |
3.2.3 “兵民一体”的屯戍特质 |
3.3 营屯的空间图式与防御功能表达 |
3.3.1 营屯的空间图式 |
3.3.2 作为营屯界域的“马蔺道” |
3.3.3 防御功能在民居建筑中的落点与表达 |
3.4 防御使命的终结与营屯的衰落 |
3.4.1 旗王府的焚毁与营屯防御使命的终结 |
3.4.2 他组织运行机制的抽空与营屯的衰落 |
3.4.3 由防御型“军屯”向“民屯”的演化 |
3.5 本章小结 |
4 营屯的建筑特点与“场所”意义 |
4.1 营屯演化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子 |
4.1.1 营屯演化的形制差异 |
4.1.2 由“军屯”到“民屯”的运行机制调适 |
4.1.3 海青格热民居的自主营造 |
4.1.4 营屯的俗常生活 |
4.2 营屯民居建筑的形制特点及其建筑的叙事性 |
4.2.1 海青格热与满族民居比较 |
4.2.2 海青格热与汉族囤顶民居比较 |
4.2.3 海青格热与汉族平顶式民居比较 |
4.2.4 营屯的建筑叙事 |
4.3 营屯的场所意义 |
4.3.1 关于海青格热的族群记忆 |
4.3.2 营屯的“场所”特征与内涵认同 |
4.3.3 建筑构件的符号展演与象征意味 |
4.3.4 场所精神对营屯建筑演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营屯更新的路向探索与典型案例分析 |
5.1 营屯更新的生态位基础及其制约性 |
5.1.1 营屯更新的生态位基础评估 |
5.1.2 营屯文化结构质素辨析 |
5.1.3 营屯物质要素更新的途径 |
5.1.4 生态位法则对营屯更新的制约性 |
5.2 形制差异的营屯更新案例剖析 |
5.2.1 生态文化村——白音爱里 |
5.2.2 宗教旅游村——官大海 |
5.2.3 原生态改造村——东哨镇十家子村 |
5.2.4 整体移民村——南山村 |
5.2.5 经验与问题 |
5.3 营屯更新中的矛盾与调适 |
5.3.1 建筑质量与居住品质 |
5.3.2 传统建筑技艺与现代建筑材料 |
5.3.3 消费观念与居住品位 |
5.3.4 整体更新与个性需求 |
5.4 营屯更新的适应性路径 |
5.4.1 建筑适应性的社会边界 |
5.4.2 建筑适应性的空间尺度 |
5.4.3 营屯更新的适应性镜像 |
5.4.4 营屯更新的适应性路径 |
5.5 本章小结 |
6 复杂系统运行下营屯更新的模式建构与实施策略 |
6.1 复杂系统运行下的营屯更新动力与路向 |
6.1.1 营屯更新的复杂系统运行特点 |
6.1.2 基于自组织的内源演替与内生性需求 |
6.1.3 基于他组织的能量注入与伴生性“人为”接合 |
6.1.4 “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营屯更新的路向选择 |
6.2 营屯更新中的系统运行张力与多向度动力 |
6.2.1 文化政治场域中的建筑:权力操作与资源分配 |
6.2.2 营屯更新的“多声部”语境辨析 |
6.2.3 多向度驱动力与“生态宜居”理念磨合 |
6.2.4 纠偏与调控:营屯更新的幅度与限度 |
6.3 新语境下营屯更新的“多主体建模”构想 |
6.3.1 多元主体的功能定位 |
6.3.2 建筑学的“进场补位”及其作为 |
6.3.3 营屯更新中的“多主体”互动与协同 |
6.3.4 营屯更新的“多主体建模”构想 |
6.4 营屯更新的策略实施与目标旨向 |
6.4.1 基于生态位法则的“借势发展”与“错位竞争” |
6.4.2 “双遗产”特质开掘与更新潜能激活 |
6.4.3 文化意义再生与多元价值创化 |
6.4.4 场所重建:营屯更新的目标旨向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启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乡村振兴背景下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农旅产业融合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四、技术路线图 |
五、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农旅产业融合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农旅产业融合的概念 |
一、产业融合 |
二、农旅产业融合 |
三、其他相关概念 |
第二节 农旅产业融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体验经济理论 |
三、休闲经济理论 |
四、乡村振兴战略理论 |
第二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兴起和现状 |
第一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 |
一、传统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需要 |
二、乡村振兴是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契机 |
第二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 |
一、探索发展阶段(1987-1999) |
二、缓慢发展阶段(2000-2005) |
三、规范发展阶段(2006-2012) |
四、提质创新阶段(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
一、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着 |
二、农旅产业融合发展速度加快 |
三、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特点 |
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模式 |
第三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程度的测度 |
第一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模型 |
一、评价对象及目的 |
二、评价方法 |
三、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二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定量评价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水平测算 |
三、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水平分析 |
第四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 |
一、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 |
二、地理区位和交通区位优势 |
三、政策导向和支持优势 |
四、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基础优势 |
第二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的政策指导和扶持不能满足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 |
二、农旅产业融合主体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 |
三、农旅产业融合新业态缺乏创新和文化内涵 |
四、营销宣传力度不够 |
五、人才流失导致产业融合发展专业型人才短缺 |
第五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国内外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国内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案例 |
二、国外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案例 |
三、国内外案例对青龙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启示 |
第二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
一、以城区为核心开发满乡满韵风情游和近郊农旅项目 |
二、发展壮大农业产业集群和农旅产业融合集聚区 |
三、建设和完善旅游服务站和农产品全网络销售模式 |
四、打造旅游型农副产品加工体系 |
五、构建线上线下同步的农旅信息服务平台 |
第三节 促进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强化政府指导作用,为产业融合构建良好的宏观保障体系 |
二、加强融合主体合作和产业资源融合,增强辐射效应 |
三、依据民族文化和山地特色,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融合产品 |
四、构建营销网络,提高行业竞争力 |
五、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新型城镇化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及其机制 |
三、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 |
第二节 城镇化动力理论 |
一、二元结构理论 |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三、城乡推-拉理论 |
四、区域增长极理论 |
第三节 演化及协同理论 |
一、演化经济理论 |
二、系统理论 |
三、协同发展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与协同理论框架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及运行原理 |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 |
三、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运行原理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特征 |
一、多维度动力系统性特征 |
二、内外动力兼备型特征 |
三、主、被动型动力协同性特征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机制 |
一、政府主导型动力机制 |
二、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型动力机制 |
三、多元主体型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机制 |
一、动力整体系统协同机制 |
二、动力来源系统协同机制 |
三、动力主体系统协同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及评价 |
第一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发展历史进程 |
一、城镇化发展进程阶段性 |
二、城镇化发展进程区域差异性 |
第二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空间结构演变 |
一、空间结构演变时序特征 |
二、空间结构演变区域差异性 |
第三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及功能定位 |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 |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功能定位 |
第四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评价方法及数据的来源 |
三、评价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评价 |
第一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动力演化进程 |
一、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7) |
二、改革开放以来(1978-至今) |
第二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评价 |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评价指标体系 |
二、指标的选取及评价方法 |
三、动力时序变化评价分析 |
四、动力空间演化评价分析 |
第三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作用回归分析 |
一、回归模型的构建 |
二、回归方法与检验 |
三、动力作用结构差异性分析 |
四、动力作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
第四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作用的绩效评价 |
一、动力作用绩效评价方法 |
二、动力作用绩效结构差异性分析 |
三、动力作用绩效空间差异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分析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 |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及其指标合成 |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指标合成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
一、数据的来源及说明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指数 |
三、动力来源系统耦合协调度 |
四、动力主体系统耦合协调度 |
五、动力系统整体耦合协调度 |
第四节 动力系统耦合协调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 |
一、脉冲响应分析 |
二、格兰杰非因果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动力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 |
二、外向动力作用较小 |
三、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 |
四、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 |
五、协同体制机制缺失 |
第二节 推动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优化产业结构 |
二、完善动力体制 |
三、释放协同效应 |
四、转变发展模式 |
五、推动多规融合 |
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基于网络游记的东北三省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网络游记的旅游研究综述 |
1.2.2 关于旅游流的相关研究综述 |
1.2.3 .旅游中的社会网络分析应用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1.3.1 基本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第2章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东北三省概况 |
2.1.2 东北三省旅游发展现状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方法 |
2.3.3 技术路线 |
第3章 基于网络游记文本的东北三省旅游流特征分析 |
3.1 入境游客时空分析 |
3.1.1 客源地分析 |
3.1.2 入境游客时间格局分析 |
3.2 旅游地选择偏好分析 |
3.3 旅游地形象感知分析 |
3.3.1 旅游服务感知 |
3.3.2 旅游体验感知 |
3.3.3 旅游环境感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三省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 |
4.1 东北三省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4.1.1 层次结构特征分析 |
4.1.2 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
4.1.3 结构洞分析 |
4.1.4 社团与中间人分析 |
4.2 东北三省旅游流网络形成的动力机制 |
4.2.1 内部驱动力 |
4.2.2 外部驱动力 |
4.2.3 空间结构驱动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游客旅游轨迹与政府和旅游网站偏好差异分析 |
5.1 东北三省旅游轨迹空间分析 |
5.1.1 旅游轨迹地理空间响应 |
5.1.2 游客空间行为模式分析 |
5.2 游客轨迹与地方旅游规划及旅游网站偏好差异分析 |
5.2.1 游客轨迹和政府地方旅游规划偏好差异分析 |
5.2.2 游客轨迹和旅游网站偏好差异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东北三省旅游总体形象较好 |
6.1.2 东北三省旅游流网络整体发展较不均衡 |
6.1.3 旅游者六种空间行为模式主要集中在东部及南部 |
6.1.4 旅游规划及旅游网站与游客实际偏好有偏差 |
6.2 相关建议 |
6.2.1 加强区域间联系,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 |
6.2.2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竞争力 |
6.2.3 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3.1 思路与方法 |
1.3.2 创新点与难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贫困与基层扶贫工作 |
2.1.2 基层腐败与腐败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理论与人民主体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治腐基本理论 |
第3章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现状分析 |
3.1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基本状况及案例选取说明 |
3.1.1 基层腐败基本状况 |
3.1.2 案例数据选取说明 |
3.2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问题分类 |
3.2.1 精准扶贫中厚亲待友的腐败 |
3.2.2 精准扶贫中挪用资金的腐败 |
3.2.3 精准扶贫中侵占骗取的腐败 |
3.2.4 精准扶贫中收费受贿的腐败 |
3.3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问题的特征 |
3.3.1 腐败主体趋于村级干部 |
3.3.2 腐败涉及领域较为广泛 |
3.3.3 腐败分布地区差距较大 |
3.3.4 小额资金腐败较为频发 |
3.4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危害性分析 |
3.4.1 腐败频发危害基层政治建设 |
3.4.2 腐败问题制约基层经济发展 |
第4章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原因 |
4.1 基层扶贫领域文化及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
4.1.1 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有所欠缺 |
4.1.2 部分基层工作人员文化及民主法治素养有待提高 |
4.2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
4.2.1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内部监督有待完善 |
4.2.2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外部监督有待加强 |
4.3 基层扶贫工作中法律与公开制度有待完善 |
4.3.1 基层扶贫工作中法律与查处机制有待改进 |
4.3.2 基层扶贫工作中信息公开和管理有待增强 |
4.4 基层扶贫工作中薪酬与激励方式尚有欠缺 |
4.4.1 基层扶贫工作中薪酬设计造成失衡心理诱发腐败 |
4.4.2 基层扶贫工作中保障与激励措施的效力有待提升 |
第5章 治理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的对策 |
5.1 提高文化及政治素养 |
5.1.1 提升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 |
5.1.2 提高文化和民主法治素养 |
5.2 健全权力运行中的监督体系 |
5.2.1 完善基层扶贫工作内部监督 |
5.2.2 增强基层扶贫工作外部监督 |
5.3 完善扶贫相关法律体系和公开制度 |
5.3.1 加强扶贫领域法治建设和查处力度 |
5.3.2 优化扶贫工作信息公开和跟踪管理 |
5.4 改进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薪酬及激励设计 |
5.4.1 合理设计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薪酬标准 |
5.4.2 科学设计基层扶贫工作人员激励方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苗族文化的概念界定 |
二、生态贫困的概念界定 |
三、生态扶贫的概念界定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
二、文化与贫困的研究 |
三、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的研究 |
四、民族文化与生态扶贫的研究 |
第二章 子腊村概况 |
第一节 选点理由 |
第二节 子腊村的生态、生产与生计 |
一、子腊村的生态 |
二、子腊村的生产 |
三、子腊村的生计 |
第三节 子腊村的民族与文化 |
一、子腊村的民族 |
二、子腊村的文化 |
第四节 子腊村的“贡米” |
一、“子腊贡米”的含义 |
二、“子腊贡米”的发现 |
三、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第三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 |
第一节 “子腊贡米”系统嵌合关键环节的衰落 |
第二节 传统文化价值兑现受阻推动偏离 |
第三节 外来不契合文化的偏离影响 |
第四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 |
第一节 无法成钢的废铁与自然灾害的频发 |
第二节 工业文化的冲击与生态污染的加剧 |
第三节 苗族织绣的衰落与生物多样性的弱化 |
第四节 苗族歌舞边缘化与相关文化传承隐忧 |
第五章 国家权力的误伤与民族文化的无序 |
第一节 国家粮食政策变迁与贡米文化混乱 |
第二节 国家林业政策实行与传统林、猎文化衰败 |
第三节 过往扶贫政策的遗憾与传统文化的错位 |
第四节 国家权力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
第六章 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 |
第一节 市场需求锐减与传统文化产品裁汰 |
第二节 经济观念影响与传统教育观念改变 |
第三节 市场资本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
第四节 民间力量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
第七章 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子腊贡米”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贡米”系统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
二、复兴“子腊贡米”系统促进生态扶贫的对策 |
第二节 苗族织绣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村苗族织绣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
二、苗族织绣助推生态扶贫潜力的挖掘 |
第三节 苗族歌舞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村苗族歌舞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
二、开发苗族歌舞产业推进生态扶贫的思路 |
第四节 苗族宗教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村苗族宗教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
二、苗族宗教参与生态扶贫的思路 |
第五节 生态扶贫的文化资本 |
一、文化资本与生态扶贫 |
二、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原则 |
三、生态扶贫中文化资本的运用和转化 |
第八章 生态扶贫中的文化博弈 |
第一节 生态扶贫中的国家权力机构 |
一、各级国家权力机构的角色定位、权力及职能 |
二、国家权力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三、借助国家权力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
第二节 生态扶贫中的市场资本 |
一、市场资本博弈的立场分析 |
二、市场资本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三、苗族文化借助市场资本参与生态扶贫的建议 |
第三节 生态扶贫中的民间力量 |
一、民间力量博弈的立场分析 |
二、民间力量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三、苗族文化借助民间力量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花垣县森林年末实有面积表 |
(8)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长山群岛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框架 |
1.4 创新点 |
2 研究综述 |
2.1 全域旅游研究 |
2.1.1 国内全域旅游发展阶段性分析 |
2.1.2 全域旅游侧重的研究方向 |
2.1.3 全域旅游的意义 |
2.2 海岛旅游研究 |
2.2.1 国外海岛旅游的发展 |
2.2.2 我国海岛旅游的发展 |
3 全域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基础 |
3.1 全域旅游的概念及特征 |
3.1.1 全域旅游的概念 |
3.1.2 全域旅游的特征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旅游系统理论 |
3.2.2 旅游增长极理论 |
3.2.3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4 旅游产业融合理论 |
3.2.5 利益相关者理论 |
4 长山群岛发展全域旅游的条件分析 |
4.1 长山群岛概述 |
4.1.1 资源特点 |
4.1.2 长山群岛旅游发展情况 |
4.2 长山群岛发展全域旅游的PEST分析 |
4.2.1 政治(Political)因素分析 |
4.2.2 经济(Economic)因素分析 |
4.2.3 社会(Social)因素分析 |
4.2.4 技术(Technological)因素分析 |
4.3 长山群岛发展全域旅游的VRIO框架分析 |
4.3.1 旅游地价值分析 |
4.3.2 旅游稀有性分析 |
4.3.3 旅游不可模仿性分析 |
4.3.4 组织分析 |
4.4 SWOT分析 |
4.4.1 SWOT-PEST-VRIO定性分析 |
4.4.2 基于AHP的长山群岛旅游发展SWOT定量分析 |
4.4.3 计算结果 |
5 长山群岛全域旅游开发的框架思路 |
5.1 全时间的长山群岛旅游开发 |
5.1.1 发展长山群岛“全季旅游” |
5.1.2 打造“白+黑”旅游产品 |
5.2 全地域的长山群岛旅游开发 |
5.2.1 “景区+社区”管理的新模式 |
5.2.2 “目的地+客源地”的地域新模式 |
5.3 长山群岛各产业融合 |
5.3.1 农游合一 |
5.3.2 渔游合一 |
5.3.3 工游合一 |
5.3.4 文游合一 |
5.3.5 体游合一 |
5.4 群岛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全域旅游 |
5.4.1 长海居民都是旅游服务者 |
5.4.2 “长海政府+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
6 全域旅游的旅游产品与旅游格局构筑 |
6.1 构建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
6.1.1 “七个一”特色项目建设 |
6.1.2 “六海”旅游产品开发 |
6.2 旅游产业全域融合,构筑全域旅游格局 |
6.2.1 大长山岛“旅游避暑”主题 |
6.2.2 小长山岛“悠闲海钓”主题 |
6.2.3 广鹿岛“休闲度假”主题 |
6.2.4 獐子岛“生态渔业”主题 |
6.2.5 海洋岛“绿色生态”主题 |
7 全域旅游的全程保障 |
7.1 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还原海岛“真面目” |
7.1.1 加大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
7.1.2 加速现代化渔业建设步伐,促进渔游融合 |
7.2 做好全域旅游服务保障工作,满足民生期待 |
7.2.1 狠抓旅游厕所建设,根本解决民生问题 |
7.2.2 完善旅游交通系统,保证游客出行无忧 |
7.3 配备全域通用型的旅游人才,提升整体素质 |
7.3.1 直接与旅游高校就业对接,引入旅游高级管理人才 |
7.3.2 培养通用型旅游人才,实现旅游人才全域通用 |
7.4 实施整体营销策略,突出北方海岛避暑天堂形象 |
7.4.1 与南方海岛对比,打出“长山群岛北方避暑天堂”特色牌 |
7.4.2 借助大连市整体旅游形象,包装长海特色海岛形象 |
7.4.3 拓展旅游推介体系,构建立体传播渠道 |
7.4.4 搭建旅游文明全过程监管平台,维护全域旅游品牌形象 |
7.5 加快全域旅游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全域改革 |
7.5.1 完善激励考核制度,创新利益分享机制 |
7.5.2 加强统一信息平台的管理,完善资源整合体制 |
7.5.3 建立全域旅游安全保障网络系统,释放全域旅游活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都市圈空间结构相关概念 |
一、都市圈的基本概念 |
二、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内涵 |
三、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概念 |
第二节 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理论 |
一、都市圈空间结构基础理论 |
二、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
三、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理论 |
第三节 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研究的内容 |
一、国内外关于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的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研究 |
第四节 我国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的实证研究 |
一、我国主要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实证研究 |
二、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研究的现状 |
第三章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范围及空间结构的界定 |
第一节 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的原理与方法 |
一、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的原则 |
二、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的原理 |
三、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的模型与方法 |
四、都市圈形成的判定指标 |
第二节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范围的确定 |
一、辽宁省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确定 |
二、与中心城市密切相关的外围地区的确定 |
三、辽宁省都市圈空间范围的计算过程与结果 |
第三节 辽宁省都市圈城镇体系构成及圈层结构的划分 |
一、辽宁省都市圈城镇构成 |
二、辽宁省都市圈圈层结构 |
第四节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要素分析 |
一、都市圈空间结构要素提取的原则 |
二、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第四章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现状研究 |
第一节 辽宁省都市圈体系空间结构分布现状 |
一、辽宁省都市圈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
二、辽宁省都市圈体系空间分布分析 |
第二节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分布现状 |
一、辽宁省都市圈人口空间结构分析 |
二、辽宁省都市圈城镇空间结构分析 |
三、辽宁省都市圈城际空间联系分析 |
四、辽宁省都市圈经济空间结构分析 |
第三节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产业状况对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影响 |
二、交通因素对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影响 |
三、自然条件对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影响 |
四、政策机制对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四节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效益分析 |
一、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总体特征 |
二、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效益分析 |
第五章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演化研究 |
第一节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范围的演化研究 |
一、中心城市与核心城镇间经济联系及隶属度的演化 |
二、辽宁省都市圈空间范围的演化 |
第二节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演化 |
一、辽宁省都市圈核心圈层空间结构的演化 |
二、辽宁省都市圈紧密圈层空间结构的演化 |
三、辽宁省都市圈机会圈层空间结构的演化 |
第三节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 |
一、中心城市为主导的经济要素在空间上转移和流动的过程 |
二、动态性与层次性 |
三、集聚与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 |
第四节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的趋势 |
一、中心城市的中心地位将进一步强化 |
二、城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并向深度内涵式发展 |
三、城镇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并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
四、空间结构不平衡性将继续加大并需进一步优化 |
五、空间发展将呈现集聚与扩散共存趋势 |
第六章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原则及价值取向 |
一、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
二、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原则 |
三、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
一、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 |
二、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一般模式 |
三、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模式的选择 |
第三节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优化 |
一、沈阳市圈空间结构的优化 |
二、大连市圈空间结构的优化 |
三、鞍山市圈空间结构的优化 |
四、锦葫都市圈空间结构的优化 |
五、盘营都市圈空间结构的优化 |
六、丹东市圈空间结构的优化 |
第四节 辽宁省都市圈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
一、国家中心城市的打造——沈阳都市圈 |
二、区域中心城市的打造—大连都市圈、锦葫都市圈 |
三、地区中心城市的打造—鞍山都市圈、盘营都市圈、丹东都市圈 |
第五节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
一、产业措施—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根本 |
二、基础设施措施—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 |
三、制度措施—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特色与可能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建昌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城镇化研究现状 |
(二)国内城镇化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概述 |
一、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一)城镇化的涵义 |
(二)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
(三)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
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
(一)有助于克服传统城镇化过程的缺陷 |
(二)有助于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
(三)有助于处理好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关系 |
第二章 建昌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概况 |
一、建昌县概况 |
二、建昌县城镇化发展规划的历史演进 |
(一)具有多元化的规划目标 |
(二)指导思想呈现科学化趋势 |
(三)城镇化体系不断趋于完善 |
(四)县城总体规划显现出生态化趋势 |
三、建昌县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一)城镇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 |
(二)城镇区域面积不断扩大 |
(三)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
(四)城镇人口数量有所增加 |
第三章 建昌县新型城镇化发展遇到的阻碍 |
一、隐性的非城镇化问题严重 |
二、“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造成了较高的“非农化门槛” |
三、农民进城面临难以跨越的“素质屏障” |
四、现行土地制度造成城镇化“门槛”过高 |
五、建昌县城市功能严重不足 |
第四章 建昌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
一、转变政府执政观念,消除城镇化发展思想障碍 |
(一)摒弃人口数量论 |
(二)消除“城市病”焦虑 |
(三)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 |
(四)强化城乡一元化体制 |
(五)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的协同发展 |
二、破除体制障碍,加快城镇化转型 |
(一)逐步放开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 |
(二)拓宽社会保障渠道 |
(三)改革土地经营权 |
(四)提升教育力度,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
三、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凸显可持续发展理念 |
四、快速发展二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
(一)合理布局乡镇企业,实现企业全面发展 |
(二)增强就业能力,发展非公经济 |
五、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功能 |
(一)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全面的开展招商引资 |
(二)健全城市职能,提高城市竞争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构筑建昌县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论文参考文献)
- [1]丰城市绿春湖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 姜钲朴.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辽西蒙古族营屯的演化与更新研究[D]. 孙心乙.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3]乡村振兴背景下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婉新.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D]. 季红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基于网络游记的东北三省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D]. 刘毓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D]. 黄靖雯.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20(06)
- [7]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D]. 陈茜. 吉首大学, 2018(02)
- [8]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长山群岛旅游开发研究[D]. 魏佳敏.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1)
- [9]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研究[D]. 闫广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1)
- [10]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建昌县为例[D]. 梁晓伟. 渤海大学, 2014(08)
标签:田园综合体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