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京津冀地区在相隔较短的时间内连续出现2次寒潮天气,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综合对比2次寒潮过程中的环流形势、前期回暖、冷平流、海平面气压及下沉运动等。结果表明:(1)寒潮Ⅰ主要影响京津冀北部及河北中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以降温为主;寒潮Ⅱ的影响范围更广、强度更大,京津冀大部分地区出现明显降温和大风天气。(2)前期回暖、横槽转竖南压是2次寒潮天气的共同点,但寒潮Ⅱ的影响程度更大,主要原因为:①冷空气南下过程中有南支槽接应时,气流的经向度加大、偏北分量增强,能够快速引导冷空气主体大举向南爆发;②地面强冷高压形成较强的气压梯度和温度梯度,造成明显的梯度风;③下沉气流核所到达的高度越接近地面、持续时间越长,造成大风和降温的程度越剧烈。(3)寒潮天气过程中,气温变化若仅受单一冷平流作用的影响,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降幅区域会比较接近;当云覆盖的影响增强时,会出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降幅区域差异较大的情况。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于波,李桑,黄富祥,邢楠,杜佳
关键词: 寒潮,爆发机制,冷高压,下沉气流核
来源: 干旱气象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北京市气象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502501,2016YFB0502504,2018YFF030010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192019),北京市气象局科技项目(BMBKJ201701004)共同资助
分类号: P458.122
页码: 954-963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19993K
下载量: 112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66.cn/article/21f0c954361931033d0341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