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结构设计规范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也由"柱铰机制"和"混合机制"向"梁铰机制"转变。但是,传统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中构件损伤较大,导致震后残余变形较大,修复成本过高,从而建筑被拆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克服上述问题,将预应力技术应用于传统混凝土框架结构中,使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可以实现自复位效果。该结构在地震过程中将实现结构构件累积损伤低,主体结构不倒塌。地震发生后,该体系残余变形小,建筑内部设备仍能正常运转;而且维修时间短,可以有效防止余震造成的损害。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能够实现结构性能化设计的目标,通过框架节点处预设界面的开合有效耗散地震能量,与传统混凝土框架结构相比,保证了结构主体损伤较低,结构自复位可以实现。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并作出总结。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牧
关键词: 自复位,预制预应力结构,抗震性能
来源: 建筑结构 2019年S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 TU378.4;TU352.11
DOI: 10.19701/j.jzjg.2019.S1.207
页码: 968-973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2713K
下载量: 313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66.cn/article/478f6af11e1dac3eb577bb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