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瑰宝鉴赏——汉代铜镜

论文摘要

<正>西汉文帝时,国家取消了铜器铸造的垄断制度、造镜行业随之兴旺,到东汉初期,全国形成了三个较大的铜镜制造中心,以京都长安为最,绍兴及今四川广汉为次。两汉时期铜镜的合金比例较稳定,铜为80%,锡14%,铜6%。这种比例兼顾了抛光所需的硬度、亮度及方便铸造的合宜流态。武帝以后,铜镜的纽变得大且实用,被简化的蟠螭纹、草叶纹、连弧纹、龙虎纹、四神等大量上市,民间为之饱和。从宣帝开始,受儒、道两家文化的熏陶,铜镜中出现了以铭文为装饰的新种类,后又迅速发展成纯单圈和双圈铭文镜,用以宣扬当时的生态文化和道德文化。新莽时,王莽造就了一批精巧的规矩镜,华丽肃穆。东汉后期又多在铜镜内区位置铸造了四神,有的还在纽座边加上十二生肖,使镜子活泼大气。三国时,镜面微凸有了缩影工艺。中国铜镜以汉镜为多,它奠定了后期铜镜文化发展的根基,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来源: 宝鸡社会科学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考古

单位: 宝鸡市铜镜文化研究会

分类号: K875.2

页码: 81

总页数: 1

文件大小: 1913K

下载量: 33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66.cn/article/4964a0ce133a917b0c95d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