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但其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裂缝,尤其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的美观,而且会对结构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利用微生物诱导产生碳酸盐晶体(MICP)的技术可以制成自修复混凝土,这种混凝土能够在其自身出现裂缝时实现自我修复,从而提高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节约维修成本。对国内外文献中自修复混凝土的工作原理、制备方法、材料特性以及影响自修复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从工作原理上主要介绍了矿化微生物的选择和矿化过程;从制备方法上主要汇总了自修复混凝土采用的细菌固载方法;从材料性能上主要分析了自修复混凝土的微观性能和宏观性能;从修复效果上主要总结了修复剂成分、养护条件以及裂缝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梳理,自修复混凝土目前所能修复的最大裂缝宽度为0.97mm,最大深度为27.2mm,仍有大的发展潜力。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文章提出了自修复混凝土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该项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练继建,高毛毛,闫玥,付登锋,徐宏殷
关键词: 自修复混凝土,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工作原理,性能,影响因素
来源: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
单位: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401900),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14012)~~
分类号: TV431
DOI: 10.13476/j.cnki.nsbdqk.2019.0023
页码: 164-177
总页数: 14
文件大小: 1917K
下载量: 701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66.cn/article/5e23e0b9522dd70d97663c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