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慢性束缚抑郁小鼠痛阈的改变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CON)组、慢性束缚(RS)组和慢性束缚—米非司酮(RSM)组。RS和RSM组采用慢性束缚的方法建立抑郁模型,RSM组在每次束缚前30 min灌胃给予50 mg·kg-1米非司酮溶液,连续9 d。9 d后测量各组小鼠的糖水消耗百分比和体重,并计算9d体重增量;采用甩尾实验测量小鼠实验第10、11、12天的甩尾潜伏期(TFL)。结果与CON组相比,RS组小鼠的糖水消耗百分比、9 d体重增量均显著降低,实验第10、11、12天TFL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 01)。与RS组相比,RSM组小鼠的糖水消耗百分比、9 d体重增量显著增加,实验第10、11、12天TFL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慢性束缚抑郁小鼠痛阈下降,其机制与糖皮质激素受体有关。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陈元昊,李波,戴毅,陆雅婷,李倩,尹海林,许涛,戴海珍,钱若渊,王丹
关键词: 慢性束缚,抑郁症,糖皮质激素受体,米非司酮,痛阈
来源: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精神病学
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徐州医科大学麻醉药理学教研室
基金: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66)
分类号: R749.4
页码: 264-266
总页数: 3
文件大小: 244K
下载量: 14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66.cn/article/63b3b26974b34904b5a1b9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