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翟帆[1]2004年在《经济制度:环境危机的根源?》文中提出经济制度尽管对环境危机产生影响,但未必是环境危机的根源,环境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现行的经济制度方式,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对于环境危机的影响没有根本性的区别。经济制度方式变迁对环境危机有一定影响,先实行公有制然后转入私有制,将导致对资源的双重破坏,加速环境危机的发生。环境危机的发生与化解还取决于社会的文明要素,尤其是公共领域的文化、伦理、自主治理等要素。宁夏“黄河鸟岛”自然保护区近二十年遭受严重破坏的案例分析佐证了上述观点,说明我国目前环境危机尤其是生态工作中的自然保护危机,其产生的原因跟国家与社会诸多领域文明要素的“失序”与“失衡”有关。我国在经济制度转型过程中,国家官僚体制市场化、社会缺乏普遍认可的生态保护伦理、“国家”和“社会”两者在自然保护领域均表现弱化等因素导致了自然保护工作难以维系的结果。生态领域发生的“公地悲剧”具有悲剧双重性,在生态领域运用“产权理论”有一定缺陷。
茆巍[2]2012年在《产权的自负与规制:从玛曲草原承包看林权改革》文中认为甘南玛曲在实行草原承包制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虫草也遭到了毁灭性采挖,玛曲的变化并不能用公地悲剧来解释,它恰恰说明了产权的缺陷,用产权理论来解决公地悲剧必须满足相应的客观前提、主观前提和文化前提。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林权改革,这叁个前提同样存在有缺陷与不普适性,必须由此充分地警惕可能给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在后林权时代,应积极借鉴草原承包中国家生态保护方面的得失,对产权进行规制,并作出相应应对之策。
[1]. 经济制度:环境危机的根源?[D]. 夏翟帆. 浙江大学. 2004
[2]. 产权的自负与规制:从玛曲草原承包看林权改革[J]. 茆巍. 中国软科学. 2012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66.cn/article/7bf837cd0746f3f9cf19bf9b.html